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夹江”产业夹江·陶瓷用品牌“对话”全球

时间:2022-12-08 15:45:41 来源:

今天,西北书画艺术笑笑给大家分享带来的《“夹江”产业夹江·陶瓷用品牌“对话”全球》。

每个地方都应该有带动地方经济发展的龙头产业。1987年,夹江县黄土罗华村的第一把炉火,使建陶发展成燎原之势。20余年来,夹江县坚定做大做强建陶产业,把农业小县夹江,建成远近闻名的中国西部瓷都。如今,夹江正实施的“质量、品牌、效益”战略,积极与意大利、西班牙等全球陶瓷强国密切合作,开发高档红坯陶瓷,加速传统产业升级。

2012新年伊始,中国西部瓷都夹江掀起一股技改热,各陶瓷企业正加速建设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典范。

“喷墨——3D高清瓷砖”。2012春节上班,夹江各大陶企纷纷挂出推出喷墨瓷砖产品的大幅标语,中国西部瓷都掀起喷墨热潮。喷墨打印技术现已成为整个陶瓷行业的一大焦点,能拥有喷墨打印技术不仅代表拥有行业先进生产技术的象征,更是企业自身实力体现。夹江陶瓷产业升级转型正在有序进行。

提升工艺力促升级

要夹江陶瓷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力度,推进陶瓷企业加大技改投入,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提质增效。

夹江陶瓷行业领头羊新中源公司近年来瞄准国际国内中高端市场,始终坚持走品牌化、专业化道路,高端化、差异化道路。2011年成功技改了五条生产线,新技术、新设备、新工艺的升级投入达2000万元,威尼陶瓷2011年投入资金技改一条年生产能力350万平方米600系列产品生产线,以提高单条窑炉产能、降低成本、提升产品竞争力。建辉陶瓷狠抓产品结构调整,先后投入1000多万元实施技术改造,淘汰落后产能,将宇嘉干燥塔改用为水煤浆烘干技术,将二次烧内墙砖改为一次烧生产线。米兰诺公司采取多元化产品经营战略,开拓西式瓦生产领域,先后投资5000余万元对生产线进行技术改造,建成了目前西部地区产能最大的广场砖生产线和西式瓦生产线。

近年来,新中源、新万兴、米兰诺等企业技改和新上高档陶瓷项目投入资金达10多亿元,重点用于改善、提高产品结构和质量,促使陶瓷产业现代化、高端化,从而提高了夹江陶瓷的核心竞争力和附加值,同时一批规模小、实力弱的企业实施“专而精”的经营策略,转向为大企业配套生产釉料、粉料、腰线、模具等,走专业化配套道路,促使夹江陶瓷产业的升级转型。

节能降耗助推升级

节能减排是夹江陶瓷升级转型的重要工作。/近年来,夹江陶瓷产业积极探索节能、降耗、增效的有效路子,不断推进节能减排、循环生产。

在节水方面,建辉、新万兴等21家陶瓷企业建成废水处理循环复用设施,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71%。在节材方面,一是减少了原料消耗和废物排放;二是不断加大研发力度,从源头上节省了原材料。三是陶瓷废渣回收作为水泥熟料厂原料。四是全县陶瓷企业干燥塔普遍采用布袋除尘工艺,减少粉尘排放。

目前,全县共有燃气生产线143条,一批乡镇零散陶瓷企业也积极新上煤气炉项目,全县共推行标准两段式风冷型煤气发生炉45座,煤烧窑正逐步淡出夹江陶瓷产业发展的历史舞台;县委县政府还在今年启动西部瓷都“净化空气工程”,将对燃煤陶瓷企业落后生产工艺进行淘汰,制定直燃煤陶瓷企业关停转改实施方案,按照“先近后远,先小后大,先重后轻”的原则,以城市规划区及周边、旅游环线、交通干线两侧为突破口,对全县现存的48家直燃煤陶瓷企业逐步实施关停转改,进一步减少烟尘、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

品牌创新引领升级

随着陶瓷消费市场的变化和产区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夹江陶瓷企业的品牌意识不断增强,实现了由不重视到重视、由“贴牌销售”向打造自主品牌、由名不见经传到中国驰名商标零突破的大转变。

夹江坚持实施品牌战略,坚持“让艺术融入产品,使产品成为艺术”的生产理念,努力拓展国内、国际市场。目前,42家企业通过ISO9001质量管理体系认证,“新中源”、“万茂”、“树功”等3个品牌荣获中国驰名商标,“万茂”、“树功”、“巴丹”、“明珠”、“米兰诺”、“建辉”等7个品牌获得四川省著名商标,“巴丹牌陶瓷墙地砖”、“米兰诺陶瓷墙地砖”、“建辉牌陶瓷墙地砖”、“万茂牌墙地砖”、“圣科丽亚牌抛光砖”、“圣科丽亚牌内墙砖”、“玉珠牌瓷质砖”等9个产品获得四川省名牌产品称号,企业走上“质量品牌效益型”发展轨道。

今年,当地政府拿出1000万元建立“西部瓷都陶瓷产业转型升级发展基金”支持夹江陶瓷产业转型升级,鼓励陶企关停落后产能、开发高档产品,打造瓷砖名牌,力争五年内,陶瓷产业年销售收入超过200亿元,将夹江建成西部陶瓷生产、销售、配套和研发中心,成为陶瓷行业转型升级新典范。

好了,关于“夹江”产业夹江·陶瓷用品牌“对话”全球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