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上海周末音乐会「上海音乐会」

时间:2022-12-10 11:01:31 来源:劳动报

大家好,上海周末音乐会「上海音乐会」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摘要:第十三届上海夏季音乐节将以云端方式呈现,希望以音乐抚慰人心。

受疫情影响,诸多知名音乐节都在今年偃旗息鼓,上海的演出市场经历了长逾三个月的停滞。在这种情况下,第十三届上海夏季音乐节(Music in the Summer Air,以下简称MISA)的如期而至显得尤为可贵。

作为国内首个古典跨界音乐节,13年来MISA见证了“音乐节”这种音乐狂欢形式在中国的勃勃生长,更是成为上海市民夏季文艺生活里的惯性期待。在专业音乐厅里和露天草坪上同时上演的弦歌乐韵,成为这座城市夏日的艺术注脚。

事实上,MISA给上海这座城市带来的,远远不止几场音乐盛会。“MISA丰富了上海的夏日文化生活,让美好的音乐走进更多人群。”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认为,它的诞生是上海城市软实力的佐证,它的成长又丰富了城市软实力的内涵。

本届MISA是上海疫情后恢复的首个大型文化活动,在严守防疫要求的同时,MISA以云端方式呈现,希望以音乐抚慰人心,并在环境和市场的变化中,通过演出形式、观演方式、管理模式的创新,为疫情影响下的演出行业提振信心,带来新的启发。

“仲夏夜新梦”

“一个优秀的有文化的城市,应该有一个与之相匹配的夏季音乐节,让生活在此的市民得到音乐上的滋养和引导。”正是秉持这样的理念,2010年上海夏季音乐节在上海交响乐团音乐总监余隆倡议下发轫。此后,MISA年年相约上海,即便在受疫情影响的三年间,也从未中断。

据周平介绍,尽管受疫情影响,本届MISA将采取线上直播 视频的方式呈现,但节目单依旧星光熠熠。从7月20日到30日,2022 MISA将呈现36场演出和活动。其中,既有名家加盟的演出,也有香港管弦、英国皇家爱乐、纽约爱乐等名团参与的线上展播,还有指挥新星金郁矿等“00后”的舞台表演,展示中国年轻音乐人的可期未来。

整整11天,每日从下午一直持续到深夜,包括青少年“节中节”艺教板块、琳琅满目的云端演出,还有准时在夜深时分响起的MISA深夜电台,串起一个个有好音乐的日子。“用眼睛看,用耳朵听,听众可以在家中或在车里,以最‘自己’的舒适方式加入MISA。”周平如是说。

本届MISA也许是演出方案最难诞生的一个,演出曲目单一改再改,艺术家受疫情影响带来的巨大不确定性,让所有人不得不对每一场演出来回沟通、仔细推敲。但也正是这段时间,上海交响乐团乃至这座城市本身极大的号召力得以展现。在这个舞台上,谭盾曾带来让人耳目一新的“交响摇滚”;日本导演岩井俊二曾演绎电影《情书》《四月物语》里的音乐;今年,又将迎来广州交响乐团、中国爱乐乐团、哈尔滨交响乐团这三支国内著名交响乐团的云端演出。

在周平看来,MISA多年来的坚持是一个音乐品牌对观众、对社会能做出的最好承诺;而于MISA创始人余隆而言,则是“持续方能伟大”。谈及今年为何克服艰难险阻仍然坚持办节,周平解释道:“居家办公期间,我们一直在商讨今年MISA该怎么办,但无论什么方案,唯独没有取消的决定。MISA也已走到第13个年头,我们没有理由不坚持办下去。”

13年跨界创新路

打造上海文化品牌

“143年历史的上海交响乐团,见证了这座城市的很多历史——上交的前身近百年前就在当时的虹口公园举办夏夜露天音乐会了。”周平说,“MISA是上海文脉的延续和传承,MISA也为提升城市软实力做了一点贡献。”

上海是中国古典音乐的发源地,开放的文化心态和宽广的视野,也使得多元多样的音乐文化在这座城市交汇交融。1879年,上海交响乐团成立。143年来,上交在中国与日俱增的乐团版图中名列前茅。2010年,中国首个古典跨界夏季音乐节——上海夏季音乐节创办;2012年,亚洲首个培养职业乐手的上海乐队学院成立;2016年,中国首个进入世界顶级赛事的上海艾萨克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创办……和MISA一样,这些“第一”在上海交响乐团的经营下不断发展壮大,形成极具代表性的上海文化品牌。

打着“古典加料”、强调跨界探索的MISA,已经连续12年在这座城市的夏天引领风潮,很多如今“馄饨皮”(上海交响乐团音乐厅)的会员,早在初高中时期就曾是MISA的志愿者;很多如今在国际乐坛冉冉升起的新星,也曾在小时候体验过MISA里古典跨界的震撼力。从上海音乐学院停车场的“帐篷音乐厅”起步,到两厅和露天音乐广场马力全开;从最初保守地选取节目,到后来大胆地引进各种跨界尝试;从台上台下的观演关系,发展到邀请观众共同参与演出;从引进到尝试自制委约作品,MISA的出现和发展,给予观众越来越多的惊喜,也成为了上海古典音乐生态成熟变迁的一个缩影。

以MISA为发轫,以上交音乐厅为常驻点,上海交响乐团已经逐渐培养了一批忠实观众,形成了固定至音乐厅欣赏交响乐的习惯。周平说:“疫情期间,乐团官方微信视频号推出的‘周末线上音乐会’单场播放量最高达到近十万,这对古典音乐来说是庞大的数字,几乎每场都有‘感谢上海交响乐团’的留言,让我们坚信音乐能给人更从容的心态,更坚定的力量,去憧憬未来。”来自众多乐迷的支持,是上海交响乐团持续打造音乐“上海品牌”的底气。

探索“线上音乐演出”

提振演出行业信心

值得一提的是,2022 MISA对于云端演出的探索,不仅是在疫情环境下的被动选择,更是在网络技术不断成熟、商业模式不断完善、艺术教育不断普及之路上的主动实践。

早在2020年,文化和旅游部已发布关于推动数字文化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专门提出要培育云演艺业态。今年5月印发的《关于推进实施国家文化数字化战略的意见》提出,发展数字化文化消费新场景,集成全息呈现、数字孪生、多语言交互、高逼真、跨时空等新型体验技术,大力发展线上线下一体化、在线在场相结合的数字化文化新体验。线上音乐会正是这一举措的生动实践。上海交响乐团在2020年3月就已经试水线上直播演出,推出了“在线场”系列音乐会,共计超过500万人次通过上交抖音号等平台点击观看。

本届MISA全程以线上直播 视频直播的方式拓展舞台的边界。一方面,MISA呈现的高质量古典乐表演,此前一票难求,直播让观众足不出户就能欣赏到“天花板”级的艺术盛宴。另一方面,直播能取得理想效果离不开背后先进数字技术的支持。5G和超高清视频技术的运用,让交响乐团悠扬的旋律犹在耳畔,近景和全景的切换让观众拥有了更为丰富的视角,大大提升观众的参与感和沉浸体验。线上演出的互动性也让观众参与感满满,除了可以隔空共赏音乐会,观众还可即时互动讨论,经历一次边发弹幕乐评边听音乐会的不同体验。

在古典音乐账号“今日音乐”的一篇文章中,作者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和直播对古典音乐生态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全球有更多古典音乐演出场地、机构和艺术家将他们的音乐会和作品提供给观众在线观看,各种线上音乐会相继出现,音乐家的云合作演奏成为这段时期古典音乐家和观众见面的常态。古典音乐不再是那个仅在“大雅之堂”才能观看和聆听的艺术形式,一场疫情让“高雅”艺术变得更加亲切。

对此,周平认为,线上音乐会的优势是以推广为目的,为线下积累、培养年轻观众。古典音乐这门艺术历史悠久、技术门槛高,因此寻找与年轻人相通的路径,需要有活在当下的积极态度。2022 MISA,除了上海交响乐团视频号之外,上海交响乐团还选择了与B站、微博、央视频、澎湃、看看新闻、乐游上海等多个线上平台合作,“这是为了拉近我们与今天年轻人的距离,真正跟年轻人站在一起。总归是要先把他们拉进门来,才可能有人喜欢上交响乐。”

无独有偶,上海各剧场和演出机构也纷纷布局新的云端演艺探索。上海文广演艺集团(下称SMG LIVE)联合旗下七家院团和上海音乐剧艺术中心推出“艺起前行”云展演活动,包括上海话剧艺术中心推出的精选剧目《商鞅》《冒牌人生》《山海经》等,以期用优秀的艺术作品抚慰人心;通过线上流媒体品牌《巡演零号站》,上海大剧院创新性地推出线上沉浸式戏剧《福尔摩斯探案:血色生日》,增加更多和观众互动的玩法;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小鲸鱼来啦”线上项目携手全球艺术家,让孩子们体验说走就走的声光电“旅行”……SMG LIVE总裁马晨骋表示,“一个好的线上模式,和线下模式一定是互补关系。对于观众来说不是非此即彼、非你即我的竞争关系,而是让观众意识到线上和线下的产品有各自的特点,两者应该是互相补充的关系。”

《经济日报》在一篇介绍人艺话剧直播的文章中写道,在政策引导下,对于一部分演出机构来说,“云演出”将成为进一步试水的新空间。疫情之下,演出机构需增强在“云端”联系观众的能力,通过多种传播形式把艺术的种子播撒到观众心里,或可将线上流量转化成疫情之后的票房增量。下一步如何发挥线上交流互动、引客聚客、精准营销等优势,这条路值得更多文旅行业深入探索。

正如上海交响乐团“周末线上音乐会”直播中一些观众的留言所说:“待到疫情散去,一定要去现场听一场真正的音乐会!”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