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如何建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如何建设 学习方式如何变革 深圳教师交出详实答卷」

时间:2022-12-11 16:05:17 来源:南方都市报

大家好,如何建构课程体系「课程体系如何建设 学习方式如何变革 深圳教师交出详实答卷」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年新课改,深圳如何先行示范?这个充满挑战性的问题,深圳教育工作者正在用智慧和行动书写奋进而自信的答卷。由深圳市教育局主办、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承办的第62期“深圳教育论坛”于11月6-9日召开,以“基础教育国际论坛暨深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成果展”为主题,邀请40位国内外基础教育知名专家和深圳基础教育一线教师和研究人员,共同分享与讨论20年来深圳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典型探索。

11月6日,来自深圳各区教育系统的一线教师汇聚深圳市教育科学研究院,分成两个组别“学校课程体系建设”、“学习方式改革”进行主题研讨。他们将一线教育教学的革新经验与创新实践,凝成富有代表性、前瞻性的成果和样例,进行专业、精辟、生动的分享。他们合力演绎了一台课程改革创新样例的学术盛宴。

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紧扣时代需求、城市需求与教育规律

在“学校课程体系建设”环节中,与会深圳教师从研究简介、解决问题(方法论)、研究特色、应用与效果等四个方面进行主题分享。在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大湾区、特区“三区叠加”的时代背景下,深圳中小学课程体系建设始终紧扣学生成长规律、时代需求、城市需求,吻合新时代立德树人目标,呈现出了许多精彩的面貌。

坪山区中山小学曾宇宁分享《 “六习·六感”:小学习性教育育人模式的探索与实践》。据介绍,该育人模式经过14年的实践,受益师生达10万余人,以深圳市坪山区中山小学和坪山区中心小学为主阵地,以广西田东县、广东兴宁罗岗为基地,以江苏南京中山小学,贵州金沙县沙土一小等全国各地106所学校为共同体,逐步推广复制,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习性教育倡导“顺天性之真,育人性之善、明德性之美”。坚持学生综合素质是长期在家庭、学校、社会环境下积习而成,通过创设显明可感知环境,唤醒学生自主意识,围绕“积什么习、如何积习成性”,创造性构建“六习”(即习体、习志、习礼、习文、习艺、习慧)课程体系,以“六感”(即视、听、嗅、味、触、思)策略指导教育教学活动,形成“三层六维”评价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宝安区弘雅小学林文坚分享《四雅教育:小学育人体系的实践与探索》,据介绍,弘雅小学通过实施“四雅”教育,以培育学生雅的言、行、品、趣为抓手,以点带面,构建以课程育人、文化育人、活动育人、实践育人、协同育人为实践路径的“四雅”教育育人体系,是对立德树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的积极回应。“四雅教育”重视学生素养提升构建了发展性评价和游戏式评价的评价机制。其中,发展性评价是把关注结果变为关注过程,注重学生、教师、班级等发展变化,逐步实现“四雅”进阶。游戏式评价是基于学科课程标准而创设的评价机制,其中游戏是形式,评价是目的。改变以往单一的评价方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和提升。通过创新评价机制,全面了解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情况,转变了评价的价值取向,实现了单向度育人向全方位育人的转变,倡导“让每个孩子都成为舞台的主角,让每个孩子都有作品上墙,让每个家庭都支持艺术教育”办学目标,再以艺术教育为“启雅钥匙”,打开了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大门。

龙华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向浩,以《九年一贯制学校新生活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探索》为题进行分享,据透露,该校95%的学生为外来务工人员子女。面对客观现实,该校的课程体系构建,紧扣学校特点,以陶行知生活教育思想为指引,以“生活为源,发展为本”为新生活教育理念,通过以国家课程为基础,以课程链接生活的形式,创新构建了智慧生活、创意生活、艺趣生活、健康生活四类新生活课程,搭建一课一室的课程功能空间,探索“课程 社团、主题 活动、学校 家庭、学科 劳动、线上 线下”的分年段多样化实施策略;发展了“玉龙成长银行”的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评价,建立了课程空间联动机制、家校社共进机制,培养了学生学习能力、实践创新能力,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为学生终身发展奠基。

深圳市第一幼儿园林密分享《幼儿园综合教育课程实施方案》。据介绍,该园追求在和谐师幼互动的基础上去促进教师和儿童的教学相长。在课程设计上,根据幼儿认识事物的规律,课程内容的选择线索是从儿童自身出发,慢慢地向外拓展,由己及人、由近及远,课程主要通过主题探究的形式来实施。秉持进阶循环法,形成“经验—发展—经验—发展”的循环过程,新旧经验不断交替、递进,实现学习能力的进阶。该园将儿童全面发展的目标凝成“健康、乐群、聪慧”三个关键词,进一步拆解为11个学习方向和24个学习内容,形成自己本园的教学特色和教学内涵。

深圳市教育幼儿园王翔分享《循道返本,创见未来——幼儿园学习中心课程的构建与探索》,据介绍,学习中心课程是深圳市教育幼儿园经过16年的探索研究,以返本教育理念为根基,以培养“平衡、智性、本真、喜乐”的全面发展儿童为目标,创建全园性的多元领域学习中心,实施多样化、自主性学习,覆盖了幼儿园全部生活,是一种活动性和综合性的全课程模式。学习中心是儿童的实习场、创作室,每一间教室、每一个场域都是不同的学习中心,全园幼儿资源共享;学习中心是一个全新的学习方式,不同年龄的儿童可以自由选择学习中心,形成混龄走班式学习。学习中心也是一种新的教育形态,它打破了传统教育的“壁垒”,跨越了领域和学科的界限,呈现了采择化、扁平化、智能化的未来样式的学习生活形态。

深圳实验幼儿园杨梅分享《儿童立场·幸福生长:“三人行”课程育人33年的探索与实践》。该园将特区精神融入办园精神,承担探索学前教育研究本土化、教学儿童化,成果表达中国化的责任与使命,该园构建、实践“三人行”课程,将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体系,创造性地转化为具有中国文化特质的课程体系。“三人行”课程是该园33年本土化探索的实践成果,“三人行”“人”是核心,指向儿童立场、幸福生长,顺应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把儿童当作主体,俯下身子关注每个儿童,促进其全面发展。“三”是课程建设的机制与路径,指向家长的高度参与,社区的有序融入,高校深度扎根,三个育人同心圆。“行”是课程的实施策略,指向幼儿通过直接感知、直接操作、亲身体验的方式展开学习。行而求知,知而进行。“三人行”课程以三为径、以人为旨、以行为知的课程内涵,横向扩展内容,纵向发展进阶,横纵联合,形成基于儿童立场的课程图谱,中心延展文化,内外协同发展,初步形成具有中国审美、中国智慧的课程模式,实现儿童的幸福生长。

美国威斯康辛大学麦迪逊分校课程与教学系资深教授托马斯·波普科维茨进行《课本、课程和教学的炼金术》的主题分享,他的研究涉及文化政治和教育知识史、教师教育以及社会和心理科学,撰写和编辑约40本书,发表了300多篇文章,研究成果已经翻译成17种语言。他表示,应该重新阐释和定义科学、数学和教育的内涵,从“炼金术”和教育的区别来探讨未来教育的趋势。他期望,应该探索一种教学模型,指向未来,指向多元化人才的培养。这不仅仅是关于科学和数学学习,而是关于特定类型人群的培养,衡量和组织科学教学,并不仅仅为了科学本身,而是为了学生的未来福祉。

学习方式变革,推动深圳育人模式创新发展

在“学习方式改革”环节中,与会教育工作者围绕育人路径、育人观念、育人资源分配、育人模式创新、跨学科整合等方面进行分享,从不同侧面呈现了学习方式改革的经验与探索。

南山区第二外国语学校(集团)赤湾学校王小洪分享《基于“无边界学习”理念重构学习关系的改革实践研究》,据介绍,“无边界学习”是以培养人的必备素养为目标,突破固有的边框束缚,建立适应未来教育的新边界,以现实世界和虚拟世界为基础,创设适应人对未来学习的需求,创建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学习环境,构建教育资源大平台。为推动“无边界学习”的落地,该校做了以下工作:改变传统工作机制,更新教师思维方式与观念,改革课堂单一的教学方式,突破校园空间、学习时间等方面的局限性,打造“人人皆学、时时能学、处处可学”的无边界学习学校教育系统,形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无边界学习的场域,达成“教无界、学无界、思无界、行无界、意无界”的境界。

盐田区乐群实验小学王树宏分享《指向儿童完整生活的跨学科整合实践研究》,该教学实践体系有以下创新点:第一,营造了学校育人的新生态,让课程连接书本世界和真实的生活世界,让学生在体验生活,了解社会的过程当中,学习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学科知识解决生活当中的问题,实现知行结合,知行统一,从而达到整体育人、全面育人的目标;第二,创建了基于国家课程的跨学科课程整合新模式。通过儿童经验、学科知识、社会生活等多元方式连接书本世界和真实的生活世界,从而让跨学科教学,在国家课程实施当中成为常态,为实践探索提供学科教学的新样例,提供学科教学的新表达。第三,建立了可视化的综合评价新方式,破除了唯分数化的新方式,秉承可视化评价,让成长可见的理念充分运用信息技术、雷达图、折射图实施综合评价,整理考察每个学生在跨学科学习当中综合素养的发展情况,通过技术让每个学生的成长全面而真实可见,从而更科学有效地呈现综合育人的实践成效。

南山实验教育集团南头小学邓玉琳分享《做小课题,写小论文,当“小院士”——语文教师主导下的小学跨学科教学实践与探索》,据介绍,从2008年起,邓玉琳和他的学生们完成了一篇篇涉及体育、生物、材料学等方面的“小论文”。这些“小论文”都是从生活经验出发,从个人感悟延伸到跨学科知识。比如“打篮球为什么要测骨龄”,可延伸到科学 语文 实验法的综合研究;又如“螃蟹为什么会横着走?”、“瓢虫侠爬行记”、“蜈蚣有多少只脚,蚯蚓是瞎眼的吗”等生物学科和语文学科相连接的问题,可通过“课内讲授 课外查阅”的方式进行综合学习,并形成“小课题”、“小论文”等符合学子年龄段、成长规律、认知水平的学习成果。

红岭中学(集团)高中部冯嘉琪分享《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课堂新形态建构和实践》,据介绍,经过长达18年的探索,该校整理完善了高中课程新形态,实现了“学科、跨学科 超学科”的跨越。她分别列举三个教学案例:井冈山研学活动、高一新生历史文创丝巾设计比赛、历史课孝武帝改革——通过项目式学习,调动学子的学习兴趣与积极性,形成强互动性、强趣味性、强实践性的教学氛围,形成竞赛作品、印刷品、论文等学习成果,体现了从“跨学科”学习到“超学科”学习的跃变。

南山区南油小学王亚丽分享《立足“E”课程的活动育人模式探索》,据介绍,该育人模式有四大创新之处,理念创新、课程创新、学习活动创新、学习方式创新。第一,理念方面,明确了“E”课程活动育人模式活动育人理念——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经验,这是南油小学活动育人办学思想的理论根基,活动育人就是以活动促发展,让学生在活动中实现知识、能力、情感和价值观的主动建构,发展学生的综合素养。第二,课程创新。开发并实施各类精彩活动课程,76门社团课程,30门四点半课程,五大主题节日。努力做到个性定制,力求满足个性需求。第三,学习活动创新,创设四大教与学的十个活动类型,落实以活动促发展。“E”课程将四大活动贯穿身、心、思、品,人文社会、审美艺术、科学创新四大领域,把国家、地方、校本三级课程有机融合,做到了国家课程校本化,校本课程特色化,社团课程多元化,活动课程主题化。第四,学习方式创新,确立了“问题导学·活动建构模式,在教学过程当中建构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操作性的学生主体活动,鼓励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思考、主动实践,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

深圳大学郑玉平分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生性实施体系构建与实践》。她表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承载着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课改冀望,但在现实中却面临着诸多挑战,如,课程标准、教材、师资队伍如何配置充分,教学和指导如何合理转化,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强调将学生的生活世界转化为活动主题,具有动态生成的特点,无固定教材等等。深圳大学聚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从校本课程开发、教师专业发展、地方文化、地区优秀文化传承、社团融合、实现基地建设、评价等等置于大系统考察,全面立体审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内容体系、资料体系、资源体系和保障优化体系,探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创新性实施的现实路径选择。

德国教育专家、巴伐利亚州文教部职业教育司人力师资处处长优翰·霍夫曼分享《学习方式改革,专家讲座:学习方式改革之能力导向学习法》。他表示,以能力导向进行授课教学,耗时耗力,是一个非常艰巨的挑战,但这更接近教育教学的本质需要。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教育实践中,明确定义不仅要在课堂上传授学科知识,还要传授广泛的能力,同时也必须在考试中检查这些能力(如社交能力、方法论能力等)和取得的学习成果。这不仅涉及到教学方式、学习方式的变革,也涉及到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需要教育团队默契合作,系统设计,不能单打独斗。

首日分享,精彩纷呈。更多关于深圳教育的真知灼见、优秀理念、探索实践将于7-9日继续奉上。请持续关注深圳教育论坛,聚焦深圳教育年度盛会,关注深圳教育趋势,倾听深圳教育声音。

采写:南都记者 周正阳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