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刻在秦长城墙体上的岩画图片「长城的墙」

时间:2023-01-10 15:25:27 来源:阴山古月

大家好,刻在秦长城墙体上的岩画图片「长城的墙」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刻在秦长城墙体上的岩画

饮马长城窟之十

阴山古月

绵延千里的阴山山脉在我国北方游牧文明与中原文明碰撞交融中有着辉煌的篇章,阴山不少地段丰富的岩画堪称刻在大地上的百科全书。每次回乡下老家,看岩画是我行程安排中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

利用中秋节假日,我再一次来到内蒙古固阳县与乌拉特前旗交界处的马鬃山,一路上过往车辆和行人很少,虽是驾车前往,可车速慢得如在马路上散步,只为欣赏秋天里的田园美景,道路两旁成片的玉米地,玉米棒已泛了黄,缠绕在玉米棒上的缨丝随风摇曳,沙沙作响。边走边停,到了马鬃山已近中午。

马鬃山北500米处,面积5万平米的70余幅岩画,有牧羊人、狩猎人、北山羊、猎犬、马、驴等图案,已看过多次了。此行计划是要登顶马鬃山最高峰,远望最高峰处有看似整齐又很长的一段蜿蜒型体,不知何物,猜想秦长城是否已修筑至山顶,只因山势陡峭有高不可攀的感觉,让我几次心里犯怵而作罢。好在此时天空阴沉,很快雨滴飘落下来,正是爬山的好机会,没想到此行竟带来两个意外的收获,一是近距离看到国家保护动物二十多只野山羊在奔跑,二是在固阳秦汉长城最西端的最高处发现了岩画,就连陪同我考察的当地长城保护员惊喜感叹:这么多年还不知在那么高的山顶上还分布着几十处岩画。此行这意外的收获让我推测秦长城墙体上极可能存在岩画,于是第二天又踏上寻找秦长城墙体岩画之路。

秦长城


岩画一般是在山体的半坡或低洼处,如宁夏贺兰山岩画在山底低洼处,较为著名的一幅岩画是“女阴图”,马鬃山岩画和乌拉特中后旗的岩画一样是在半山腰,岩画怎么会在长城墙体上有分布?而且是秦长城上?不错,您没有看错,是固阳秦长城岩画。

早年就听父亲说过,固阳秦代新筑长城上有岩画。为此,多少年来几乎踏遍了固阳秦长城的每一段,猜想若秦长城有岩画,应像马鬃山岩画,在离秦长城不远北边的石墙上,当地人称“红墙”,因此地“大乌兰”是蒙语大红山而得名红墙。数不清有多少次在秦长城阴面阳面两边寻找,从无所获。


大乌兰古城西墙


大乌兰古城北墙


难道父亲说得不准,再一次踏寻秦长城岩画,心想此行是最后一次了,如再不能找到就此作罢。

查阅史料,并在父亲和友人提供的大致方位上我和爱人做最后的努力,由于发现秦长城岩画有不少已被盗走的痕迹,恕我不在本文准确描述秦长城岩画具体位置。俩人商议我从此段秦长城的西边走,爱人往东走,秦长城的阴阳面都要看到。

份塔子古城


当我顶着烈日徒步行走了三个多小时懊丧地返回汇合处时,爱人指着秦长城上几幅图案向我求证是不是要找的岩画,映入眼帘的是一幅“弯月牙”图案,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欣喜之情无法用语言来表达。

此处发现的二十多幅秦长城岩画应与马鬃山红墙岩画属于同一时期或更早一点,是阴山岩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应是戍守长城的人用原始的石器或金属工具刻于长城的墙体之上,有动物、太阳、月亮等图案。

伫立“弯月牙”岩画良久,思绪万千,虽然这幅弯月牙岩画随着岁月的风蚀,已不太清晰,但还是让我无比喜悦,不由想起王昌龄的诗《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

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

不教胡马度阴山。

秦汉的明月,秦汉时的关啊,这么多年了,怎么战争还未平息,我们这些戍边的将士,难道就这样在这大漠凄风苦雨,朔风冷月中,年复一年青丝到白头吗?也许奉命修筑长城的蒙恬感叹过,也许被征服役的孟姜女丈夫杞梁想过。所不同的是蒙恬感叹征兵30万修筑长城会不会挖断了祖宗的龙脉,杞梁想的是家乡新婚的妻子孟姜女独守空房,于是戍边役卒在百无聊赖中于长城上刻下这幅意义深刻的“弯月牙”岩画。

汉代文学家陈琳的《饮马长城窟》写道: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往谓长城吏,慎莫稽留太原卒!官作自有程,举筑谐汝声!男儿宁当格斗死,何能怫郁筑长城。长城何连连,连连三千里。边城多健少,内舍多寡妇。作书与内舍,便嫁莫留住。善事新姑嫜,时时念我故夫子!报书往边地,君今出语一何鄙?身在祸难中,何为稽留他家子?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结发行事君,慊慊心意关。明知边地苦,贱妾何能久自全?

开头一句“饮马长城窟,水寒伤马骨”已交代出戍守长城士兵所处的极端寒冷环境,关山朔风,即便是在秋日登上山顶,强劲的西北风有时能吹得人站立不稳,我有亲身体会,在内蒙古固阳县大乌兰古城对面的份塔子古城址上,有一处面积不大的石头堆砌的小院分上下两层,上层小房子的旁边有一“天井”,是戍守长城的士兵从山下抬上水在这里储存。寒水冷得能伤及马骨,马都如此,人何以堪?然而这就是戍守边关士兵面对的现实。

份塔子古城天井


边关冷月,长城日日在修建,何时完工,何时是归期,看着因修筑长城而累倒病死的士兵,说不准哪一天厄运就会降临到自己头上,役卒料到自己将不能幸免于难,于是有了从文学角度讲是精彩,而在生活中催人泪下的夫妻书信对话:好男儿志在沙场,哪怕是战死沙场,也比死在这毫无意义的修筑长城上强,心爱的人儿,要修三千里长城,这何时才能修完,我是看不到归期,别在家苦等了,还是劝你改嫁他人吧!嫁做他人妇,一定要善待婆家,与小姑子好好相处,只是不要心里忘了我!



大乌兰古城北墙平台


我们再看妻子的回信:你怎这么鄙微,乌鸦嘴,你在说什么呢?你怎能说出这种话?看似是妻子的责备,实则是妻子表白:我不是那种人!此处无情胜有情,是恋恋不舍的爱情,亲情,只是这畸形的生活,扭曲的感情让丈夫迫不得已劝说妻子改嫁,真是血泪的控诉,无奈的悲伤,妻子的这种表达要比二人台《走西口》中玉莲的哭板让人舒服很多,“早知哥哥你走西口,哪如不成亲?”总觉得这句台词有点残酷,有些绝情。

生男慎莫举,生女哺用脯。生下男孩就不要抚养了,否则长大后还是向我一样服苦役修长城,生下女孩就好好养育,那是你贴心的“小棉袄”!你看这长城脚下的堆堆白骨,我是身不由己,真不知哪一天也会和他们一样葬身长城。你是我的结发妻子,我怎能不为你着想?

妻子回信:胡说,胡说,我明知道边地苦寒艰难,我怎能只顾自己而不管不顾你呢?患难才知情深,别后更知情重,这是夫妻间深深的牵挂,海枯石烂,海誓山盟之类的语言在修筑长城的役卒夫妻之间是多么苍白无力。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在不知何时是归期,妻子誓不改嫁的思念与茫然中,役卒无数个日日夜夜,遥望家乡的月亮,看着满天繁星,在孤独和近乎绝望中,举起一端锋利而又有尖角的石头,在秦长城的墙体上一滴泪一滴血一滴汗刻下弯弯的月亮,寄托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我们说岩画是历史的“活化石”,又称之为“石头上的艺术”,是因岩画凝聚着先民的智慧,闪烁着先人探索未知世界的思想火花,记录着先人的生产生活方式,原始宗教信仰,种族的繁衍生息,反映着先人进行自我表达的精神世界。

中秋节两天的岩画考察,细致地欣赏了动物、狩猎、舞蹈、祭祀等岩画刻画的场景,这种描绘日常生活的原始造型艺术,是远古历史的一面镜子,令人叹为观止。关于阴山岩画,早在公元5世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就已写进了《水经注》:“河水又东北历石崖山西,去北地五百里,山石之上,自然有文,尽若虎马之状,粲然成著,类似图马,故亦谓之画石山也。”

岩画的刻法有敲凿、磨刻、线刻等。阴山长城岩画很明显是敲凿法,先人用硬度较高的石器,在可以刻画的相对平整的石头上先打击成点,然后把点连成画,因此我们看到用敲凿法制成的岩画,线条深浅不一,疏密不均,比较直观。因是在长城墙体上就地取材,囿于材质的局限,所刻的岩画图案比较模糊,据说这里曾有一百多幅岩画,或许有清晰的,只是不知所终。

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此事古难全……役卒夫妻之间的书信对话反映着彼此的牵挂和思念,真挚感人,一幅秦长城墙体上的月牙岩画让我伫立良久,感慨万端。万事难全,人生的常态,也是世间的常态。行文即将结束,这也是计划写《饮马长城窟》系列历史文化散文的最后一篇,总感觉还有东西未表达出来,动笔构思写作这组系列文章前,定位是尽可能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对“长城文化”、“阴山文化”、“黄河文化”做普及性讲解,其中有三篇文章中都写了黄河,特别是对两千多年前的黄河流向做了一些探讨性的介绍,以期感兴趣的一起研究探讨,未表达出来的相关历史留待以后续写。

平时工作特别繁忙,只能每周周末写一篇文章,老妈妈甚是欣慰同时怕我劳累过度,心疼说:工作还能有做完的时候,文章还能有写完的时候!可每每写完一篇,妈妈总要阅读还评点一番,自从学会看“快手”,最近妈妈就爱看俄罗斯乌克兰之战的报道,叹息打了半年多,得死多少人,这也引起我的共鸣,战争就得死人,如果没有战争,何来长城脚下的堆堆白骨?阴山岩画最多的就是“羊”的图案,在生产力很不发达,对未知世界难以一探究竟的古人看来,羊是温顺、美好、吉祥的象征,说明从古至今,人们就期盼着和平安宁,花好月圆。

珍惜吧,珍爱和平应是人类永恒的主题!

作者简介

阴山古月,历史文化爱好者,著有《秦直道随想》,作品散见于《小说林》、《小小说月刊》、《小小说选刊》、《天津文学》、《山西文学》、《海燕》、《西南作家》、《鹿鸣》等,喜欢独自游走于山川之间。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