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火箭飞向太空绘画「太空艺术家」

时间:2023-02-05 09:25:31 来源:南方都市报

大家好,火箭飞向太空绘画「太空艺术家」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2021年2月1日,中国酒泉发射了一枚火箭,这是全球第6025次航天发射,这枚火箭以“徐冰天书号”命名,是首枚以艺术之名发射的火箭。

围绕“徐冰天书号”火箭发射的台前幕后,11月6日,展览“徐冰:艺术卡门线”在红砖美术馆启幕。本次展览由红砖美术馆主办,清华大学人文与社会科学高等研究所所长汪晖担任学术主持,红砖美术馆馆长闫士杰策展,通过大量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艺术作品和对太空艺术历史的梳理,为观众带来一次独特的观展体验。

艺术家徐冰坦言,这枚“艺术火箭”很难说是一件独立的、有创意的艺术作品,这次展览也不是一个标准的艺术展。我们对一些陌生问题仍在判断中,能做的就是邀请观众进入这样一个太空艺术现场。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卡门线,被认为是外太空与地球大气层的分界线。策展人闫士杰介绍道:“在人类初期对‘天’无解的恐惧中,我们的先人留下了充满想象的文化印记,用幻想跨越了‘艺术卡门线’。面对正在到来的太空时代,人们似乎刚刚从对上苍的敬畏中又仓促地转换角色,航天科技工作者开启了对深空的不懈探索,在过往成果的条件下,艺术家徐冰机缘巧合中成为一位太空艺术的探索者,由此引发出‘徐冰:艺术卡门线’这一艺术实践。”

展厅现场

“徐冰天书号”源于艺术家徐冰与星际荣耀火箭公司的合作。据悉,该枚火箭上安装了一个5.5cm立方体的“天书魔方”。按计划卫星将传回魔方在外太空的即时影像。箭体上布满了《天书》文字。子级箭在完成推进任务后与载荷舱分离,回落地表。这些《天书》文字随着火箭经历上天入地的过程,在火力推送、大气摩擦、箭体陨落等自然力量的再造中,呈现出独特的作品形态。

谈及“徐冰天书号”项目,艺术家表示,“进入太空艺术创作的两年来,我从航天科学家们对极致的追求精神中学到了许多,他们在锲而不舍的探索、实验中,走向成熟。其实,没有中国航天人在这个领域取得的成就,也就不存在中国当代太空艺术得以施展的空间。”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展览空间中,遥远的太空之音、火箭升腾的轰鸣声、篝火在戈壁上燃烧的声音形成的混响,把观众从遥远的时空中带入现实。一枚火箭安静地转动着。这个巨型动态的“徐冰天书号”与徐冰的《天书》原作并置同一空间,“徐冰天书号”的基本元素来自35年前《天书》作品的想法,却被放在今天太空领域发展的新条件下,这“想法”在35年间世界巨变的各种因素之间滑动,从而使这枚“艺术火箭”的概念成为一个游移不定的东西。

展厅现场

矗立的圆柱体弧型壁面上出现三个的小洞,观众即可伏身窥视到《天书魔方》。魔方表面不可解读的《天书》,犹如在无边无际的幽暗空间中漂浮、游动。

展厅现场

展览还试图再现由于火箭坠落,巨大能量形成的震撼场景:远方升腾起一团“蘑菇云”烟雾,无人机俯视拍摄的“环形山”影像被投放在巨大的空间中,观众仿佛来到了外星球,正俯瞰奇特的“环形山”。

展厅现场

《徐冰天书号》纪录片,将这枚以艺术之名闯入太空领域的火箭的动因、作用及命运,通过徐冰平静且深思的自述达成与观众的交流与对话。《“徐冰天书号”记事》则以图文叙事的手法再现了2019年12月至2021年3月“徐冰天书号”跌宕起伏的命运。

展厅现场

《进入当代艺术视野的太空艺术》以时间为线索,梳理了十四个太空艺术的项目,简述人类艺术对外太空的不断探索与尝试:从1965年第一幅在太空中完成的绘画,到1995年第一场在太空中的艺术展,再到2021年第一部在太空中完成拍摄的电影等。在这里,艺术家试图厘清“太空艺术”,徐冰认为,相比起在地球上完成的、关于太空的想象作品,这些“借助外太空条件,仅在地球上难于实现的艺术创作”更符合他对“当代太空艺术”的定义。

展厅现场

展厅现场

徐冰认为,“徐冰天书号”这个项目,就像“当代艺术”是什么,同样的难于界定。“把艺术触角伸到外太空,解决的还是地球上的事,探究的还是人的局限。最终寻求的还是新的、有效的哲学观。”

展厅现场

策展人闫士杰则指出,艺术火箭被命名为“徐冰天书号”的那一瞬间,标志着徐冰自愿选择跨越“艺术卡门线”,向未知的深空出发,这可能是一次无果的旅行,留给我们一个艺术家远行的背影。

闫士杰认为,由于卡门线的存在,地球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态在被保护的同时也被隔离,局限了我们对太空的认知,封闭了我们的行动与思考。跨越“艺术卡门线”,也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充满无限能量和未知的场域等待着我们。

展期至2022年4月12日。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