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古玩 >

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天仙子张先」

时间:2023-02-08 14:53:22 来源:蒋南强读历史

大家好,姜夔《扬州慢》(淮左名都)「天仙子张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12月22日冬至,2019年的最后一个节气。

在古代,文人墨客常用美好的诗词解读二十四节气,关于“冬至”的诗词,也并不少见。

对于扬州这座2000多年的历史人文城市来说,冬至和诗词也是密不可分。

然而,将诗词和音乐完美结合描写冬至扬州,当属843年前的那一个冬至。

公元1176年淳熙三年,宋代词人音乐家姜夔(kui)(1154年—1221年)路过扬州,写下了千古绝唱《扬州慢·淮左名都》。

姜夔创作的自度曲,是宋词音乐的一种突破,它不仅反映了宋词歌曲的风貌,而且对后世的艺术歌曲的发展开创了先河。可以说姜夔的自度曲是我国几千年历史文化的沉淀。

《扬州慢·淮左名都》是姜夔的自度曲中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姜夔看到昔日繁华和谐的都城已是一座死气沉沉的空城,心中不由得伤感万分,空荡凄凉,他为祖国的命运和民族的危机感到忧虑,为了把这份伤感和萧条的情景描述下来,于是便创作了这首歌曲。

《扬州慢·淮左名都》不仅描写了扬州的凄凉景象也夹杂着作者的悲痛和痛惜之情,有着忧国忧民的情怀。

扬州二十四桥

《扬州慢·淮左名都》的歌词含义

《扬州慢·淮左名都》歌词采用“慢词”的格式写成,故名《扬州慢》。全词分为序文、上下两阙。

序文:淳熙丙申至日,予过维扬。夜雪初霁,荠麦弥望。入其城,则四顾萧条,寒水自碧,暮色渐起,戍角悲吟。予怀怆然,感慨今昔,因自度此曲。千岩老人以为有“黍离”之悲也。

译文:淳熙年丙申月冬至这天,我经过扬州。夜雪初晴,放眼望去,全是荠草和麦子。进入扬州,一片萧条,河水碧绿凄冷,天色渐晚,城中响起凄凉的号角。我内心悲凉,感慨于扬州城今昔的变化,于是自创了这支曲子。千岩老人认为这首词有《黍离》的悲凉意蕴。

上阕: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自胡马窥江去后,废池乔木,犹厌言兵。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

译文:扬州自古是著名的都会,这里有著名游览胜地竹西亭,初到扬州我解鞍下马稍作停留。过去昔日繁花热闹的扬州路,如今长满了青青荠麦,一片荒凉。金兵侵略长江流域地区,洗劫扬州后,只留下残存的古树和废毁的池台,都不愿再谈论那残酷的战争。临近黄昏,凄清的号角声响起,回荡在这座凄凉残破的空城。

下阕:杜郎俊赏,算而今、重到须惊。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念桥边红药,年年知为谁生?

译文:杜牧俊逸清赏,料想他现在再来的话也会感到震惊。即使“豆蔻”词语精工,青楼美梦的诗意很好,也难抒写此刻深沉悲怆感情。二十四桥依然还在,桥下江水水波荡漾,月色凄冷,四周寂静无声。想那桥边红色的芍药花年年花叶繁荣,可它们是为谁生长为谁开放呢?

《扬州慢·淮左名都》的音乐魅力

《扬州慢·淮左名都》的音阶属于古音阶,从音乐中出现的变徵音可以判断。曲谱中出现了12词变徵音。变徵音的使用使音程出现了增减变化,产生不稳定,不协和感,这样为全曲营造了悲伤凄凉和肃穆的效果。配合“渐黄昏,清角吹寒,都在空城”,“波心荡,冷月无声”营造一种黍离之悲。

再看它的旋律走向,始终呈现出连续下行的趋势,这种旋律的走向强调了凄凉哀怨、萧条冷清的主题感情色彩。

姜夔在处理终止式更能给人耳目一新,语意未尽的感觉。在结尾处重复了二、三音,这样写法仿佛给人一唱三叹的感觉,这让全曲在终止上又增添了一份凄凉的情绪。

应该说,从作品的整体曲调来看,《扬州慢·淮左名都》所用的手法是相当独到的,充分地表达出了全曲的主题思想,极具感染力,渗透人心。全曲中没有出现一个“悲”,但却把这份凄凉,忧愤,忧国忧民的情感委婉含蓄的表现出来,这实属难得。

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不管是从音阶调式还是从音乐和诗词的结合,旋律的进行,节奏的安排,这一切都是在为抒情言志服务。

听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仿佛盘旋在瘦西湖上空、盘旋在平山堂的上空、盘旋在古运河的上空,幻化出扬州二十四桥、幻化出扬州的美。

姜夔的《扬州慢·淮左名都》作品,是我国民族音乐文化的瑰宝,达到如此高的水平,我们自以为豪。同时姜夔的作品对于推动宋代民族音乐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很大的价值,开创了艺术歌曲的先河。从某个意义上讲他对后世的艺术歌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87年,国际天文学会决定以中国15位艺术家的名字命名水星环形山。姜夔作为杰出的诗人、音乐家、书法家、文艺理论家入选。

中国15位艺术家:伯牙——春秋时代的音乐家;蔡琰——东汉末女诗人;李白——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唐代大诗人;董源——五代十国南唐画家;李清照——南宋女词人;姜夔——南宋音乐家;梁楷——南宋画家;关汉卿——元代戏曲家;马致远——元代戏曲家;赵孟頫——元代书画家;王蒙——元末画家;朱耷——清初画家;曹雪芹——清代文学家;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家。

关于冬至节气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时间在每年的公历12月21日-23日之间,古人认为自冬至起,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天地阳气开始兴起渐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代前未见冬至过节日风俗的文字记载。汉代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官方例行放假,官场流行互贺的“拜冬”礼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魏晋六朝时,冬至称为“亚岁”,民众要向父母长辈拜节。

冬节盛于唐宋。宋朝以后,冬至逐渐成为祭祀祖先和神灵的节庆活动。

明、清两代的冬至日,皇帝要举行祭天大典,谓“冬至郊天”。民间在这一期间同样有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故而冬至才被称为“小年”。

在古代,民间以冬至日的天气好坏、冬至节气在一月中的位置,来预测往后的天气。

“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的意思则是说:冬至这天如果是阴天的话,过年那天就是晴天;而如果冬至那天是晴天的话,过年那天就有可能是阴天,甚至下雪。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时光匆匆,冬至不吃,更待何时?

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中国北方多数地方有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冬至经过数千年发展,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食文化。

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相传医圣张仲景他告老还乡回到南阳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见南阳乡亲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故形成吃饺子这种习俗。

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因为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此时科学养生有助于保证旺盛的精力而防早衰,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扬州人冬至的习俗,称为”大冬”,又称”过小年”。

旧时冬至这天,扬州的商店、手工作坊、学堂都要放假一天,俗有”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先生不放假,学生不把钱”之说。

祭祖。冬至中午,每家每户要准备7样菜敬祖宗。大粉、煮鱼、烧肉、青菜、豆腐是想方设法也要凑齐的菜肴,其他的则根据各家的条件安排,稍讲究一点的人家会早早地准备发猪头三牲。祭祖基本程序是:上菜、明烛、上香、倒酒、叩头、许愿等,然后是烧大钱。

吃汤圆。“汤圆”是老扬州过大冬必备的食品,吃了圆子,象征着全家团圆,家庭和谐、吉祥,讨个吉利,所以要家家吃汤圆,汤圆在扬州话中也叫做“圆子”,过去有“吃了圆子大一岁”的说法。

不作兴送钱就是忌送钱。年纪大的扬州人很忌讳大冬拿钱。不知道是不是和“大冬大似年,家家吃汤圆,先生不放假,学生不把钱”这一说有关。子女、晚辈在冬至这天不能给父母钱。

吃番瓜。冬至吃番瓜可以治百病,不少人家都把结老的番瓜摘下贮藏好,留待冬至煮食。更有的人把番瓜留在枯萎的藤上,搁在墙头屋顶,到时摘下。

九九消寒。扬州民谣有“九九歌”,歌词为:头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河边看柳,七九河开冻,八九燕归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歌谣中的“九”,就是从冬至这一天起算的,每九天算一“九”。过了九个“九天”,冬天就要结束,春天就来临。所以扬州人把进入冬至以后,叫做“进九”,又叫“入九”。

我小时候生长在扬州,对冬至没有什么认识,唯一记得深刻的是冬至这天能吃到香喷喷的汤圆,长大后来到北京,才有冬至吃饺子这个习惯。

对冬至这天有深刻认识,是在初中学地理的时候,从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到地球的地轴倾斜角度以及方向,到对南北回归线以及赤道23°36′等数据的记忆,再到春夏秋冬四季轮回交替……哦,原来是这么回事,大道至简,但是也很复杂。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