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书画作品:浅谈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审美观照

时间:2021-09-27 11:45:17 来源:

浅谈中国当代绘画艺术的审美观照

中国当代绘画艺术除了承袭中国传统文化之外,还受到西方现当代艺术的影响,对传统古典和谐美的追求似乎日渐式微。在现当代艺术盛行的大气候下,中国绘画也被纳入此潮流中。然而,中国从封建农业大国向大工业文明国的转变是突接式的。封建社会时形成的封闭思想和审美经验长期影响着现在的人们,使人们很难立即接受代表当代大工业文明的当代艺术形式,甚至把当代艺术看做是异端。

blob.png

当代艺术被目为异端、丑类,缘自它游离于崇高与优美这两类美的范畴,或拒绝虚伪的崇高,或拒绝世俗的眼睛,仅供艺术家本人做自我陶醉。如果仅看到这一点,那么当代艺术的存在的确有些尴尬了。的确,当代艺术不注重悦人耳目,但并非只是创作者的自我消遣。创作者苦心经营的画面,实际上是将人的本性、情感、自由及个性融为一体,来表达个体自我对商品社会的真实感触,阐述对自然、对社会的终极关怀。

中国古代的士大夫大多有逃避社会现实的想法。他们治国安民的理想在勾心斗角、争权夺利的官场中受挫,产生了隐退心理,从而成为封建社会典型的内修儒、外修佛道的文化人形象。其实,不食人间烟火的脱俗也未必是人生至境。刘禹锡那“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的清高里面,不也透露出某些封建知识分子内心的酸腐吗?对艺术家来说,关注世俗并不等于投世俗所好,而是以俗为雅。当代绘画艺术具有贴近生活的特点,在当代意识评论中被称做“近距离”、“近视点”、“敛迹”、“聚焦”、“显微”等。当代艺术处在通俗文化、工业文明、消费文化和“泼皮玩世主义”的包围之中。或许当代艺术家早已意识到自己无法用艺术来承担拯救人类灵魂的重任,所以只好截取现实生活中的某些片段来描绘。题材的通俗化与大众化将艺术的神秘性一扫而光。当代艺术家对所谓的“崇高”敬而远之,大都表现自己的情致、思想等。在现代化的高科技和工业文明环境下,人的灵魂被物质异化,“艺术养魂”也因此失去了崇高的意义。其实,他们搞当代绘画艺术并非是推卸责任,而是觉得艺术在今天已经不存在教化和感召世人的功能了。但他们对日常生活中某些物象的局部做“聚焦”、“显微”式的艺术处理,恰恰体现了这个时代人们的生存状态。

除此之外,当代绘画艺术在形式上表现出扭曲、怪异、夸张、变形等特点,这些都与“优美”背道而驰。

英国的鲍桑葵讲:“在古代人中间,美的基本理论是和节奏、对称各部分的和谐分不开的……至于近代人,我们觉得他们比较注重意蕴、表现力和生命力的表露。”有时候,表面丑陋的东西比优美的事物更能体现一种生命力。

blob.png

如古人要求绘画“拙规矩于方圆,鄙精研于彩绘”。中国传统美学中出现的“拙”、“怪”、“老”等描述艺术风格的语汇,都可看做是丑的绘画形式。绘画以丑的形式来表现,绝去甜俗蹊径,用鲍桑葵的话来说,就是一种“艰奥的美”。宋代邵雍在《善赏花吟》中写道:“人不善赏花,只爱花之貌;人或善赏花,只爱花之妙。花貌在颜色,颜色人可效;花妙在精神,精神人莫造。”对“花之妙”和“花之貌”的不同追求,正是艺术家与普通人在审美上的区别所在。如当代水墨画家郑强曾对自己创作的“圆之静观”系列水墨画做过这样的阐释:“它是不美和枯燥的,违背了‘美术即美’的传统原则。在作品中,作者试图表达出无节制的物欲对人的异化,以及工业化对人天性的侵蚀。它顶多只是理性大于感性的议论文,与抒情、与优美无关。”

当代艺术的人文关怀多以批判的姿态呈现,使欣赏者很难感到美的愉悦。奥地利的弗洛伊德认为,文明的发展和本能欲望之间存在着对抗性。鉴于此,当代艺术家或在对抗中退缩,逃避社会现实,作品往往流露出对人世间的冷漠;或揭竿而起,揭露、批判和试图冲决压抑人性的不良的社会现象。他们揭开社会的一些丑陋面纱,对观者解启诸如政治理性、伦理道德及商品经济所形成的一系列游戏规则的桎梏有一定的意义。这于人于己,多少都有一种嬉笑怒骂后的快意。(上)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