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书画作品: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

时间:2021-10-15 11:45:19 来源:

搜尽奇峰打草稿—石涛

如果说,石涛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精神,在中国山水画创作上取得显著成就,值得敬佩的话,那么,我更佩服他在书法创作上采百家之长、走自己之路的前无古人的开山精神。石涛是中国书画艺术发展史上一个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深入研究石涛在中国书画艺术上的贡献,有助于当代书画艺术的创新与发展。

blob.png

石涛七言诗轴 纸本 44 X 27.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石涛(1641—1724)乃明末清初高僧,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为帝王胄裔,明亡时不过三岁,由太监带走,出家为僧,法名原济,字石涛,自称苦瓜和尚,别号甚多,如大涤子、清湘遗人、清湘陈人、清江后人、清湘老人,晚号瞎尊者、零丁老人等。国破家亡的遭遇,幼小离乡奔走的凄惨,使石涛对人生的认识产生了锐变。皈依佛门的寂寞,在石涛内心深处燃烧起不甘人下的入世之想。他寓聪慧于书画艺术之中,借景生情,望山养志,攻诗文,习书画,苦心孤诣。他不羁的个性在成长中得以扩张,游山水,览奇峰,对“江山遗恨”不屑一顾。然而,石涛也像中国历代文人一样,曾幻想借助仕途出人头地,结果化为泡影。他在清高自许与不甘沉寂的矛盾中度过了一生。石涛虽然披着袈裟,却巧于融情融智于书画创作,并注重体悟心得,“搜尽奇峰打草稿”,借古开今。石涛在一幅画西湖冷泉的山水画上题道:“画有南北宗,书有二王法。张融有云:‘不恨臣无二王法,恨二王无臣法。’今问南北宗,我宗耶,宗我耶?一时捧腹曰:‘我自用我法。’”

从此段话语中,可以看出石涛在意志上的独立、在思想上的自我,以及纵横百代的胸襟。

故宫博物院所藏石涛隶书七言诗轴(见左图)正是其在艺术审美上的写实。此轴为纸本,纵44厘米,横27.6厘米。这件诗轴开始便道:“书画图章本一体,精雄老丑贵传神。”这一句集中概括了石涛的“大美术”思想与“我自用我法”的思想精髓。书法、绘画、治印在艺术形式与艺术创作技法上各有不同,但在谋篇布局、创作情感等方面是辩证、相通的,特别在审美上是一致的,都是以传神为美,以倾注作者思想为最高境界。精湛的艺术作品,不论质地如何、表现形式怎样,其关键在于情感宣泄中所突出的思想性和由此在读者一方所产生的共鸣。

从书法角度分析,石涛的这件七言诗轴似真似隶,其中又掺以行书意态,初涉书法者很难辨别是哪种书体。从诗的内容分析,石涛这件七言诗轴应是其晚年的作品。纵观整幅作品,作者是以隶书的框架和笔意为主进行书写的。虽然字形、笔画多有变化,但方笔的运用与隶书的意蕴,成为这件七言诗轴艺术特色中的“主旋律”。石涛用笔不拘成法,字形大小参差、正欹错落,笔墨古朴遒劲、天真烂漫。整幅作品有行无列,写得“散朴有致,不检绳墨”,独辟“六分半书”之先河(郑板桥1693年出生,较石涛晚出生51年)。

石涛在“书画同源”的实践中得到了审美意念的升华。他说:“书与画亦等,但书时用画法,画时用书法,生与熟各有时节因缘也。”在此件诗轴中,石涛对“形”、“藏”、“有”和“人”等字富于个性的大胆变化,完全可以理解为其画法在书法创作实践中的应用,为整幅作品增添了生机。

总之,这件隶书七言诗轴是石涛艺术思想的再现。它不仅是诸体书法在个性统领下的经典的和谐乐章,而且也是在“书画同源”思想指导下所谱出的自然、大胆的乐曲。仔细分析石涛的这件作品,相信对当代书法艺术的创新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