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源自《艺术即经验》的美学探索「为什么说艺术的审美功能是最重要的」

时间:2022-12-10 15:33:06 来源:思想与社会

大家好,源自《艺术即经验》的美学探索「为什么说艺术的审美功能是最重要的」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占众承

无论人们是否意识到, 在每个人所面对的日常生活中充斥着各种审美问题, 这些问题各具特质并涉及道德、环境、社会、政治等领域。人们从杜威《艺术即经验》中获得灵感的日常美学对此进行了阐释。作为美学的一个分支, 日常美学弥补了“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只关注观察者的艺术经验而忽略日常审美经验的缺陷, 丰富了审美生活的基础内容, 从而在理论上拓宽了美学的领域和审美的维度, 在实践上指导人们改善生活质量与生存状况。

一、对“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话语的挑战

在西方美学史上, 受到关注的审美题材曾经非常广泛, 包括自然物体、自然现象、建筑结构、实用物体、人类行为等各领域。然而, 从19世纪开始, 对美术的聚焦越来越明显。虽然现代美学中的审美态度理论认为能够成为审美经验源泉的东西实际上是没有限制的, 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美学范围受到的限制。真正对这种范围相当有限的美学话语的挑战始于20世纪下半叶, 源于当时人们重新产生的对自然和环境的兴趣, 以及随后对流行艺术的探索。日常美学正是通过将构成人们日常生活的物品、事件和活动纳入其中, 从而扩大了美学研究的范围。

一般认为, 日常美学的研究最早是从杜威1934年首次出版的《艺术即经验》中获得灵感的。特别是他对“体验”的讨论表明, 审美体验在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是可能存在的。杜威将“审美”定位为一种体验, 而不是一种特定的对象或情境, 从而为日常美学的倡导者探索那些没有预先设定边界的不同方面的审美生活铺平了道路。受他的启发, 相关讨论及作品相继问世, 具体包括以下方面。

一是关于“参与性”的进一步论述。其中的代表人物是伯兰特。他的早期美学作品在美学领域和参与性上延续了杜威的轨迹。尽管他的早期作品并没有特别提及“日常美学”一词, 关注的只是艺术体验, 但他通过强调体验主体与客体之间的互动过程, 提供了一种美学体验的现象学描述。这种作为美学概念的“参与”适用于艺术以外的个体经验。而且, 他后来的环境美学作品, 无论是自然的还是建筑的、是社会美学还是负面美学, 都不断拓宽了美学研究的范围。

二是关于日常审美的相关讨论。其中的代表性成果, 早期有雷德·梅尔文和杰塞普的《艺术和人类价值观》、库普夫的《艺术体验:日常生活中的美学》、诺菲兹的《艺术的边界:日常生活中艺术地点的哲学探究》、莱迪的《日常表面审美品质:“整洁”, “乱”, “干净”, “脏”》和《闪亮和出色》、伊顿的《美学与美好生活》等。这些论著对艺术以外的美学问题给予了较大关注, 特别强调了美学与伦理之间的交叉关系。

三是关于日常美学的系统著述。第一种类型的作品是作为文献基础的关于日常美学的论文集或汇编, 如, 安德鲁·莱特和乔纳森·史密斯编辑的、2005年出版的《生活的美学》, 以及瑙卡里宁和斋藤百合子编辑、出版于2012年的专著《当代美学》等。第二种类型的作品是与日常生活美学的范畴平行的、致力于日常生活特定方面研究的审美作品, 如科斯梅尔的《味觉美学》、舒斯特曼的《身体美学:一个学科提议》等。第三种类型的作品是日常美学的专著, 代表性成果有曼多基的《日常美学:平凡性、文化游戏与社会身份》和斋藤百合子的《日常美学》。曼多基和斋藤百合子的作品共同确保了日常美学作为美学分支的地位, 而之后出版的莱迪的《在日常中超日常:生活美学》真正标志着日常美学地位的确立, 也意味着美学的领域得以拓展。这一拓展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 它是对过度限制美学范围的一种突破。换言之, 日常美学试图从整体上充分考虑人们多方面的审美生活, 包括日常生活的各种要素, 如日常用品、家务、与他人的互动, 以及日常的活动, 包括吃饭、散步、洗澡等。日常美学还试图将美学探究从对现代西方美学的唯美特征的关注中解放出来。具体地说, 它包含了日常生活中一些常见的品质, 其可能是正面、积极的, 如高雅、漂亮、可爱、活泼等, 也可能是负面、消极的, 如凌乱、花哨、肮脏、单调等。而无论人们的职业、生活方式、经济地位、社会阶层、文化背景以及对艺术的熟悉程度如何, 这些品质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都无处不在。

另一方面, 它触及了主流西方美学不太关注的一些问题。日常美学除了关注更多的事物和品质外, 还提出了尚未得到主流西方美学充分关注的理论问题, 如:由于缺乏一致同意的解释框架, 审美经验对象具有不确定性;允许日常物品的变化和更改;允许设计师和创作者匿名, 甚至缺乏明确的作者;注重与客体和活动的身体接触及其实际结果;不明确审美判断的具体标准;等等。日常美学所提出的这些问题, 挑战了长期存在的“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话语的假设。然而, 日常美学的倡导者提出这些挑战, 并不是为了否定已确立的美学话语, 而是要为主流话语提供新的阐释。当然, 日常美学通过聚焦这些被提出的问题, 在某种程度上挑战了当代西方美学的主流话语。

二、对“以体验为导向”的审美特征的证成

由于日常美学是作为消除现代西方美学对审美主体的限制方法产生的, 它的范围除了包括以艺术为中心的美学所没有涵盖的部分外, 并没有明确边界。因此, 它一开始面临无标准、不确定、主观性、模糊性等质疑, 正是围绕着对这些问题的证成, 日常美学话语得到了进一步阐发。

首先, 是对“日常”与“美学”概念的解释。在日常美学话语中, “日常”一词不仅包括日常活动, 如饮食、美容、穿衣和清洁等, 而且包括偶尔的、甚至是罕见的活动, 如聚会、体育赛事、婚礼和旅行等。然而, 问题在于, 一个人的日常活动, 可能是另一个人的特殊情形。如, 在葡萄园工作是一位农民的日常生活, 而对一位城市居民而言可能就成了难得的旅游体验。另外, 即使人们可以指出一些超越个人和文化差异的普通活动和对象, 如饮食、穿衣、打扮、住所, 以及基本的实用物品如服装、家具、餐具等, 也很难就日常的事项或活动列出一份完整的清单。面对这些问题, 日常美学的支持者认为, 重要的不是列出对象和活动的清单, 而是人们对它们的态度。如果人们出于实用考虑对待这些对象和活动, 那么就会使它们的审美潜力黯然失色;而如果人们将“日常”的概念特征定位于态度和体验而不是具体的对象与活动则相反。如, 一个人的工作是包装、打包和运送艺术品, 那么这些艺术品就可能成为他日常体验的一部分。至于偶尔出现的或不经常的活动或事项如节日庆典, 其实也充满各种审美因素, 包括内部和外部装饰、特殊的菜肴、精心布置的桌子和节日音乐等。这些是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都特别关注的对象, 而这就使审美在这些体验中占据主导地位。可见, 无论是经常的还是偶尔的, 在对待日常事项和活动的体验问题上, 关键看是实用态度还是审美态度, 抑或是处于两者之间。

至于“美学”一词, 无论从美术、自然、流行文化还是日常用品、活动方面说, 都是争论的焦点。就日常美学中的“美学”概念而言, 至少有两点特别引人注目。一是身体感觉的状态。这种感觉可以来自刺激, 如烘焙食品的香味、按摩的感觉等;也可以来自身体活动, 如跑步、切菜、除草等。关于这些身体感觉是否属于美学范畴的争论并不新鲜。这种争论, 一方面来自康德对美与合意或悦人的区分, 另一方面来自许多当代艺术项目, 如嗅觉艺术、参与性艺术等。二是“美学”用法和分类的区别。关于“美学”一词的用法, 无论是在美学话语还是在一般话语中, 它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也就是说, 获得审美体验常常被理解为是一种有意义的、令人满意的体验。但是, 许多日常美学的倡导者回到了“美学”的原处意义上, 即通过感性获得的经验, 认为不管它是积极的还是消极的, 都属于“美学”范畴。日常体验中, 美学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那些具有强烈的、积极的审美价值的事物, 如一件伟大的艺术品;二是那些不会对人们产生太大影响的事物, 其往往平淡无奇;三是给人们印象较差的事物, 它们给人的感觉是丑陋的或骇人听闻的, 往往使人们深感冒犯或烦扰。与对“美学”一词的理解相一致, 关于“美学”分类, 日常美学也持多维的立场。如, 礼仪美学应将礼貌和粗鲁的行为包含其中。可见, 日常美学为人们的审美生活提供了一个更广阔的空间。

其次, 是关于“氛围”和“体验”问题的说明。由于当代西方美学采用“以判断为导向”的探究模式, 因此, 审美判断的客观性和合理性就成了主流美学争论的焦点。按照这种观点, 审美判断以对象的确定性及其主体间可共享的经验为前提, 除此之外的东西都被认为是主观的和相对的。按照这种标准, 日常美学中的“氛围”“体验”等话语难免会遇到困难。但是, 日常美学的支持者并不这样认为, 而是坚持“氛围”应该是美学的重要问题。因为, 在日常生活中, 人们经常会体验到一种情境的氛围特征, 如紧张或放松、高兴或压抑。有时, 一种氛围是有意安排的, 如在婚礼或葬礼之类的特殊场合, 音乐、装饰、服装往往是经过特别挑选的, 某些动作是经过精心编排的。有时, 当物理环境和其中的人相互作用, 或者说各种要素碰巧结合在一起时, 会自动地产生某种氛围。这些氛围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 这是不能回避的事实, 人们不能因为无法对“氛围”进行明确的界定和描述, 或者说没有一个围绕体验对象的清晰“框架”或标准, 就认为不能对它进行主体间的美学讨论, 否认它是审美体验的一部分。即使环境、氛围或气氛确实是主观导向的, 一个人的经验会因此变得有主观色彩, 但只要它们是客观的、可识别的, 也就不能说纯粹是主观的或个体化的。

至于“体验”问题, 只要人们接受杜威“体验”的概念, 实际上就赋予了一个人所经历的任何体验以美学特征, 因此, 回应批判性话语以确定是否真的存在审美“体验”, 就成为日常美学支持者需要面对的一个挑战。按照传统审美观点, 一位园丁在春天时会感到喜悦, 并期待花朵盛开, 别人也许很难有这种同样的“多感合一”的体验。或者说, 很难想象这位园丁的经历能够像花坛的设计一样被进行美学评价。然而, 这并不能成为“体验”被永远封锁在任何美学探究模式之外的理由。在日常美学的支持者看来, 将这些经验从审美话语中剔除, 无非是因为它们不符合预期的分析模式。从这一点上说, 人们不应该过度受制于“以判断为导向”的审美话语, 这会使人们的审美生活在内容上变得贫乏。而且, 经验有时可以共享, 如园艺、烹饪、体育活动的参与可以是一种集体活动, 参与者可以互相分享、帮助, 甚至可以指出别人可能错过的某些方面的审美体验。另外, 从现象学上对参与烹饪、运动和其他活动的描述在文学作品和一些美学作品中很常见, 换言之, “体验”其实已经得到很多的关注。

最后, 是对“素质”和“平凡”异议的回应。对于日常美学的倡导者而言, 艺术与生活的关系问题特别重要。然而, 在谈论“艺术生活化”和“生活艺术化”的过程中, 必然面临参与者或体验者的审美素质高低不一的质疑。按照传统审美理论, 整齐、有序、杂乱、凌乱等特质是否属于美学话语是有待商榷的, 而欣赏优雅、优美、卓越、有力等美学品质, 需要一定的审美敏感性或一定的艺术品位;同时, 欣赏还需要对事物有一定的概念性理解, 如对象的历史文化背景、艺术家的全部作品、一些关于自然的基本信息等。相比之下, 日常审美如对凌乱、寒酸、可爱和美丽等的体察, 似乎是在没有任何背景知识或审美复杂性的条件下做出的“无意识反应”, 因此, 它们不会成为有价值的美学主题。针对这一异议, 日常美学理论的支持者给出了两种回应。一是即使没有艺术鉴赏所需要的那种类型和程度的审美敏感性或复杂性, 人们也能体验到一些审美品质, 并且这并不会使它们脱离美学领域。即使是对如肮脏、混乱、无序等品质的表面上的“无意识反应”, 人们也不能摆脱文化和语境的框架。二是在有和没有审美品质之间并没有绝对的边界。其实, 在受过严格训练因而具有较高灵敏度和基本未受过训练因而只有较小灵敏度之间, 有一个渐变的区间, 人们不能将后者完全排除在美学范畴之外。毕竟, 它们指的是人们对事物和现象的感官体验的某种反应。

同时, 由于日常生活的特征是“熟悉”和“平凡”, 这必然会面临在“熟视无睹”的情况下“审美何以可能”的问题, 即必须要给“平凡即非凡”做出解释, 同时还要对“平凡即乏味”做出回应, 因为, 平凡往往意味着枯燥。关于前者, 主导性的回应是:日常生活的审美可以通过“陌生化”实现。理由在于, 人在忙于日常事务时, 往往出于实用的考虑, 而这会掩盖普通物品和日常活动的审美潜力。一旦人们以一种不同的态度和感知方式体验它们, 就能在日常生活中发掘出潜在的美学价值。根据这一解释, 日常美学的创新之处在于它阐释了生活中那些往往被忽视的方面, 从而揭示出日常生活中丰富的美学信息, 这有助于引导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获得有益的审美体验。关于后者, 即视日常生活为“缺乏连贯的结构、懒散、单调和乏味”, 甚至是一种杜威所谓的“麻醉剂”, 认为没有任何审美价值的质疑, 日常美学的回应是, 积极的审美品质的缺失, 如令人兴奋的强度、连贯的叙事结构、统一的主题等, 并不一定意味着审美品质的缺乏。日常生活的这些方面仍然可以被认为是充满审美品质的。事实上, 普通人是难以体验, 更不用说享受连续不断的、非凡的、紧张的经历的。从这一意义上说, 普通和重复, 正是美好生活不可缺少的品质, 恰恰值得欣赏。

三、对“以改善为旨归”的审美价值的彰显

鉴于日常美学独有的力量, 虽然它面临着不少批评, 但美学话语已不可能再将日常生活的很大一部分排除在其研究范围之外了。因为, 以艺术为中心的审美并不直接产生影响世界变化的伦理意义, 它们也许可能会影响观众的感知、态度和世界观, 并因此导致他们采取某种行动, 但这种影响是间接的。相比之下, 日常事务的审美影响往往会直接导致改变世界状态的行为后果, 具体体现在以下两点。

一是直接指导人的行为。根据艺术审美分析的主流话语, 在一定程度上, 人们的审美生活主要是站在旁观者的角度。除了审美上的投入, 人们并没有真正地参与与客体的互动。即使人们受到艺术或自然的启发而行动, 其结果也往往是间接的。而日常美学唤起了人们对这些事实的注意, 即美学在决定人的行为、人际互动方面发挥着令人惊奇的、往往是未被认识的直接作用。人们在实践中体验到崇高或高尚的场合并不多见。相反, 人们会判断日常事物是否美丽、有趣、可爱、无聊、单调等。由于这些品质普遍存在且相对容易识别, 它们对人们在日常事务上的决定和行动产生了重大的影响。事实上, 广告和宣传的策略常常利用这些品质影响人们的行为。因此, 一些艺术家会把培养审美素养和审美敏感性的任务交给日常美学。同时, 日常美学通过日常实践促进了德育。因为, 一个人的善良、同情和体贴, 除了体现为“做成事”外, 还体现为“做对事”, 即体现为以审美感觉和技巧为指导的适当行动。如:一个人可能会花时间仔细品味每一口饭菜, 以表示对厨师厨艺的赞赏;或者会轻轻地、小心地把门关上, 以免打扰别人;等等。一个人与他人的和谐互动往往基于一定的审美感觉, 并据此决定如何更好地帮助集体营造良好的相处氛围。

二是直接影响世界改善。在日常美学中, 既有积极的审美品质, 又有消极的审美品质。其实, 即使在主流美学话语中, 如丑陋、怪诞、嫌弃等负面美学品质也没有完全消失, 它们往往被认为是促进最终积极的审美体验的必要手段, 只不过它们并不占据显著地位。鉴于传统美学倾向把它的范围局限于积极的品质和经验, 日常美学要求人们严肃地关注生活中负面的美学品质, 因为它们直接影响着生活质量。因此, 对负面美学的关注在日常美学话语中显得尤为重要, 因为它导致了一种可能被认为是激发改善动机的积极维度。换言之, 当人们面对不同的审美品质时, 其往往不仅是旁观者, 而且是行动者。如果某事物具有吸引人的审美情趣, 人们往往就会保护它或保持它的审美价值;而如果一个物体或环境在审美上没有吸引力, 人们往往会抛弃它、减少它甚至改变它, 从而使社会变得更文明, 使世界变得更完美、更可持续。

参考文献

[1] (美) 约翰·杜威.艺术即经验.高建平, 译.商务印书馆, 2010.

[2] 刘悦笛.生活中的美学.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1.

[3] 艾伦·卡尔森, 王泽国.日常生活美学的困境与出路.哲学研究, 2013 (4) .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