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语音版」测不准原理与艺术批评 文/周至禹

时间:2023-01-17 16:05:04 来源:终南文苑

大家好,「语音版」测不准原理与艺术批评 文/周至禹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沃纳·海森堡(1901—1976)是“测不准原理”的提出者。海森堡认为,“测不准”是由测定过程中被测物体产生的无法避免的干扰所致,因为整个观察过程中都会出现被观察的物体和观察仪器间的相互作用。这使我联想到艺术批评。在艺术的阐释中,从作者到艺术作品,再到观者,也无法做到真正客观的阐释。因为对于被阐释的对象,阐释者不是科学仪器,根本无法做到客观和公正,不存在客观和公正的准确标准,即这种阐释是符合社会形成的一个衡量标准,还是符合作者本人意图的精确阐释? 最终阐释的是阐释者自己的理解?或许是三者的综合?那么尺度又如何确定?

因此这“测不准”,即在于阐释标准的不明确,但是即使相对明确,也还是存在阐释者(在海森堡那里是观察仪器)对被阐释者(被观测的物体)的误读(引起的干扰)。尼尔斯·玻尔(1885—1962)的分析表明:测不准的原因并非像海森堡认为的那样只是测定中出现的无法避免的干扰,而是这种干扰的总量无法确定。那么对于艺术批评而言,也无法确定环境、社会、他人对阅读的干扰,是否误读只能靠感觉来加以判断,的确无法确定。并且,从阐释学上讲,合理的误读是被允许的。但是因为被允许,也就出现了过度阐释。在这种过度阐释中,作者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只有作者的创作—— 艺术作品,作为第三者存在;作品,代替了作者,成为被阐释(测试)的对象。艺术批评的无法客观性,并不意味着不能阐释。苏珊·桑塔格(1933—2004)说:“我并没有说艺术作品不可言说,不能被描述或诠释。问题是怎样来描述或诠释。”

艺术史家常常做着对艺术还原的阐释,从图像学角度合理地解释历史上的艺术作品。而艺术批评家们常常进行探索性的阐释,在某一种理论体系下合理地阐释作品的潜在意义。在某一种文化语境中,阐释是一种解放的行为,结果也容易在深奥与浅薄之间纠缠,因此也出现了有些不合理的误读和过分的解读。不合理的误读其实并不是误读,而是阐释的指向是阐释者自己,这是过度的阐释。此外,也存在另外一种阐释,即生拉硬扯的理论套用。这种阐释主要出现在作者希望批评家为自己贴金和吹捧的时候。这样的所谓“艺术批评”散见于一些艺术学术杂志中。这已经超越了阐释与被阐释的关系,而属于雇用和被雇用的关系。

而我对于艺术家们的解读,或是通过一幅有代表性的作品,或是通过一场展览的描述,或是通过几个艺术家体现的共同问题入手,以不同的角度和方式谈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通过自己的直觉观看和理性分析,寻找艺术的关键词,以及艺术家相互的联系与区别。既不让感受背离了基本的事实和艺术的走向,又希望能够谈出个人独特新颖的见解。因为除了被谈论的艺术家和作品有趣外,阐释与解读的趣味性,也可展现作为被阐释对象的艺术家和作品在当今语境下可能具有的新意。这无疑是一种有趣的智力游戏。这种解读显然带有自身的理论水平和审视角度。虽然我力图突破自身的局限性,张扬自身阐释的特点,但是无论我如何去做,都不可避免地彰显自己的观点,或许也偏离了被解读对象的客观性。阐释的创造性在这里,阐释的危险性也在这里。如果文字能够帮助读者以一种去除伪装、更加直接看待事物的方式欣赏艺术,不是仅仅去理解和分析,而是努力地以桑塔格所说的“新感受力”去感觉,我写作的目的也就达到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