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怎么蒸花饽饽「家的味道海报」

时间:2023-01-21 09:41:04 来源:廊坊日报全媒体

大家好,怎么蒸花饽饽「家的味道海报」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必须做出老味道

“我们做的花饽饽,传承了纯手工和老手艺,用了精制面粉,新鲜牛奶,鸡蛋等食材,口感介于面包和蛋糕之间。” 张慧之向记者介绍,“花饽饽上的颜色不用担心,那都是蔬果粉或者新鲜的食材榨汁制作,红色是甜菜汁、绿色是菠菜汁、黄色是蒸熟打碎的南瓜,你看到的所有颜色都是纯天然原料。”

张慧之,今年40岁,她说接触花饽饽纯属偶然。“2016年以前我只和 Burberry等奢侈品牌打交道,每年会参加时尚走秀,跟这个完全不沾边,脑子里没有馒头这个概念。2015年在北京参加国学课程,第一次见到了学友高静送到现场的花饽饽,我当时被这种民俗艺术文化所吸引。特别记得那小油猪,戴着两个花耳朵,小红花儿。几个热爱传统文化的学友一拍即合,决定传承和弘扬咱老祖宗的民俗艺术。于是我放弃了北京的工作,和几个学友创办了手工花饽饽工作室。”

张慧之说,我和高静都是喜欢老手艺,喜欢民俗文化传承带有文化底蕴的东西,这种底蕴是国人内心拿不掉的一种热爱。理念相同,于是,2016年就一起成立了“喜禾尚”花饽饽工作室。喜,取喜气洋洋之意;禾,代表庄稼、粮食,也是用禾字提醒人们不要忘本,要珍惜粮食;尚,则和时尚密不可分,既要有民俗文化的老味道,也要推陈出新做贴近时代脉搏的产品。

花饽饽含义深用途广

“传承固然重要,创新更有必要。”花饽饽首席技艺师傅路子明介绍:花饽饽制作工序看起来比较简单,但要做好也是件费心费力的事,需要经过调引子、和面、发酵、造型、装饰、蒸制等10多道工序。所需的工具为剪刀、梳子、菜刀等。手法有切、柔、提、揪、挑、压、搓、拨、按等。陆师傅边介绍边现场展示一番。一红、一黄、一黑、一白等几个颜色的小面团,在他手里团成不同形状,相互蘸水链接,一头醒狮身型乍现。之后他将一个红色面球按压到醒狮中心位置,又将三根6厘米长的白色圆柱形面条迅速缠绕在红面球两侧,将两颗黑色面球按压在眼睛部位,最后用剪子均匀地在圆柱形面条上飞快剪动,一头活灵活现的醒狮就制作完成了。传统的花饽饽都是用颜料着色,好看不能吃,她制作的花馍全部采用新鲜食材榨汁做花色,色彩质朴自然,成了老人、儿童食用的营养佳品。

抓周是小孩周岁时举行的一种预测前途和性情的仪式,是第一个生日的庆祝方式,属传统诞生礼之一。为此,在设计上张慧之、高静和师傅们着实动了一番心思,一心铺在厂子,不分昼夜地完善每一个细节,无数次地升级改进。他们将元宝、葫芦、福娃、虎头、长命锁、钜钜、老虎都运用到了这个作品上。元宝祝福孩子一生拥有财富;葫芦希望宝贝福禄同在;福娃寓意有福气的孩子;虎头期盼孩子虎头虎脑,健康结实;长命锁望孩子长命百岁;钜钜是古代用来固定木头的一种铁器,预示孩子生命牢固,平安成长;老虎愿孩子虎虎生威,勇敢主动。

在创意上,张慧之和高静都是热爱生活、才思敏捷的女人,热爱学习,她们的每款饽饽都有动人的名字。比如贺寿系列里有“仙桃贺寿、福星高照、福寿安康等”;儿童系列有“福贵有余、周岁吉祥、鼠你可爱”;节日系列的“春来福到、桃李满天下、财神驾到、喜庆有余”;婚礼系列的“鸳鸯双栖、喜结良缘、龙凤呈祥”等都是她的创意花饽饽。

5年来,经过张慧之、高静和师傅们的不断研究改良,现在已完成贺寿、儿童、婚礼、节日、私人订制几个系列的100余种造型设计。

有生活就有花饽饽

“现代人生活节奏快,一味奔波却忘记许多美好的事物。每当花饽饽得到客户的称赞我都非常欣慰,那正是我要唤起的一种精神共鸣,是希望我的花饽饽能带给大家来自内心的喜悦。

每当看到大家在朋友圈表达其乐融融的场景,就觉得我们的辛苦值得。”做花饽饽很辛苦,一做就是几个小时,她累哭过,也曾经不想继续做,可想到有那么多人为亲人、爱人、老人要送去祝福和感恩的时候,她就打起了精神。

花饽饽也叫“花馍”“面塑”“民间面花”。或馈赠邻里亲友,或祭祀供奉,过年过节各色面食少不了,蒸上些花饽饽寓意着日子蒸蒸日上。

近几年,各种聚会、生日宴等仪式上都会看到花饽饽。在广阳区南尖塔镇前王各庄的一个院子里,就有一群热衷指尖创作的年轻人,他们将老手艺经过创新改良演绎,揉入情感,捏出情怀,蒸出了幸福味道。

初冬时节,走进花饽饽工作室,一股发酵后的奶香味迎面扑来。在一间10平方米的房间里,冒着热气的小金牛憨态可掬、聚宝盆金光闪闪、红色醒狮瞪圆了双眼、数百个直径不足三厘米的微型寿桃精致可爱……多个恒温柜里摆放着出锅的各式各样花饽饽, 一位身穿白大褂花馍师傅正在透过玻璃检查每个花饽饽成品,这个人就是花饽饽工作室的张慧之。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