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书画 >

书法中的节奏与韵律美「学弈节奏划分」

时间:2023-02-04 17:01:04 来源:自在爱书法

大家好,书法中的节奏与韵律美「学弈节奏划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书法是以汉字结构规律为载体,毛笔为表现媒介的一种线条抽象造型艺术。一件好的书法作品包含众多元素。古人曾说书法是:起于用笔,基于结字,成于章法,美于气韵。简单的说用笔、结字、章法是书法的基本三要素。而书法之所以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还因为有气韵即节奏韵律这一表现媒介将它们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节奏,从狭义上讲是指音乐中,音响节拍轻重缓急的变化和重复。从广义上讲是指合乎一定规律的重复性变化的运动形式。书法艺术的节奏包含线条运动的节奏和空间布局的节奏。其中线条运动又包括用笔的提按顿挫,转折起伏,轻重缓急,粗细变化,浓淡枯湿,藏露锋变化等;空间布局则包括单个空间的前后呼应,如大小、方圆、扁长、正斜和整篇空间气势走向的整体把握。东晋书法家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说: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一幅书法作品若是平直相似上下方整前后齐平便如摆在纸上的一个个算子,死板乏味,毫无生气。这说明节奏是书法艺术创作的活力之源,如果失去了节奏感,书法只是一堆线条墨迹的堆砌而已,没有任何美感可言。而一件优秀的书法作品应该是笔画有轻重急缓之分;笔墨有枯湿浓淡之别;字形有大小方扁差异;结构有开合伸缩之变;章法有错落欹侧之势,并且还富含有书写者饱满的情感。

书法是线条的艺术,流畅而极具美感的气势连贯的书写,展现在线与墨色的运动当中,所以用笔的节奏感表现在纸上就是线条与墨色的节奏感。线条的运动、起伏产生节奏。而这种规律或不规律的运动包括用笔的提与按的周期出现,直线与曲线的交错重复,用笔过程中轻重、快慢、粗细的前后对应等。有了这些元素的丰富作用,书法家就能通过线条的律动传递给观者一种无声的乐感,使本来毫无生命活力的笔墨线条变得鲜活而富有灵性。再加上墨色变化带来的枯湿浓淡的视觉美感,更是给线条的灵动增加力量。

而线条的运动形式由笔控制,分为内向用笔和外向用笔两种。内向用笔提按变化微小,笔锋含于笔画当中,用笔所显示的节奏感多内敛,提按关系多复杂不易发现,往往看上去平稳的线条是多次连续提按或扭转达到的,适用于静态书体,如楷书,隶书,篆书。《泰山金刚经》线条浑厚静穆,提按转折均很含蓄,其节奏感缓慢沉着。虞世南《孔子庙堂碑》,用笔内柔外刚,点画圆润光洁,给人以恬淡之气,书写节奏把握得恰到好处。而外向用笔则指提按明显,用笔的起承转合都表现在线迹上,一目了然。这种明了的节奏感很适合动态书体,如行书和草书。由于行草书使转较多,常常出现字与字的连接,长线较多,点画时常由多笔画合为一画,又加上一定的速度,所以线迹忽长忽短,忽粗忽细。再加上蘸墨一次从饱满到枯竭的墨色表现过程,行草书很容易出现跌宕起伏的强烈的节奏感。如颜真卿《裴将军诗帖》,第一个字行笔缓慢,用墨厚重,几乎为楷书,接下来的两个字则速度略快,成行草书,提笔圆转连带,如此重复交错完成此篇作品。这些快与慢,直与曲,连与断,粗与细,轻与重的交替出现使《裴将军诗帖》的节奏感染力极强。

孙过庭曾在《书谱》中说:至若数画并施,其形各异;众点排列,为体五乖。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违而不和,犯而不同。结字是汉字的载体,它有松紧、开合、倚侧之变化。这些变化同样表现出了书法艺术的节奏感。这种结构不是像建筑物的框架结构一样不可改变,它是通过线的运动与组合的各种形式关系所产生的有一定美学意义的普遍规律,是灵活机动的。并且不同的书体由于空间布局的需求不同而表现的节奏感的强弱也不同。例如章草和今草,章草在字形上大小基本一致,一字一格成方或扁形,在楷隶之间,空间变化不大,有一定的松紧和开合,所以节奏感相对含蓄;而今草则没有固定格式,有大有小,有正有欹,有方有圆,有长有扁,结字摇曳多姿,错落有致,富有极强的节奏律动感。

如果说结字是单个字的空间布局关系,那章法就是多个字,多行字的空间布局关系。结字的节奏感是微观的运动,章法的节奏感即是宏观的运动。古人论书有云:

凡落笔结字,上皆覆下,下以承上,使其形势递相映带,无使势背。作书贵一气贯注。凡作一字,上下有承结,左右有呼应,打叠一片,方为尽善尽美。即此推之,数字、数行、数十行,总在精神团结,神不外散。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候通其隔行。

古人论书的理论说明字与字之间贯之以气,行与行之间疏密搭配,包括行间留白、提款、盖印等都构成了一幅书法创作的大节奏。古人所说的一波三折其实不单单指线条的摆动,还包含了行列布局的起伏波动,穿插欹侧,这就好比音乐中的一唱三叹,只有这样的书法创作才会以其多变的节奏韵律感抓住观者的心。

然而我们知道,艺术之所以被人们推崇与赞美,甚至成为美的代言词,最大的原因是艺术的创作饱含艺术家的情感,艺术就是情感的再现,古代画论中的气韵生动即是说明了这一点。书法创作同样如此,没有情感的书写,只是机械的抄书行为,如同刻板书籍,毫无节奏感可言。书家所处的环境不同,情感不同,书写的节奏感也会有很大的差别。如王羲之的《兰亭集序》与颜真卿的《祭侄文稿》虽同为文稿类型,但节奏感却明显不同。前者是游玩雅集之作,笔墨温文尔雅,节奏清新活泼;后者是祭文,整篇行文如泣如诉,悲愤之气跃然字里行间,节奏悲壮而凛冽。

总之,节奏感赋予书法艺术以无穷的活力与美感。无论哪种书体,都要求在空间造型中融入一定的节奏与韵律。这使书法家的情感与书法固有的基本规律更加完美流畅地表现出来,书法艺术最高最深奥的审美意趣通过抽象的笔墨直观地传达给观赏者。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