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陶瓷作品:锦衣卫高官夫妻合葬墓现蓝釉梅瓶 全球罕见

时间:2022-06-03 14:45:17 来源:现代快报

锦衣卫高官夫妻合葬墓现蓝釉梅瓶 全球罕见

徐叙夫妇墓里出土的蓝釉梅瓶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 施向辉 摄

这两天,快报连续报道了南京林业大学的一个山洼里发现了明朝锦衣卫高官的夫妻合葬墓。昨天,古墓已经清理完毕,除了墓志、一个白瓷罐、一个蓝釉梅瓶外,没有更多发现。

但专家表示,这个古墓中的出土文物已经够高规格了。因为,梅瓶在古代就是身份的象征,只有王公大臣的墓葬里才会有如此高等级的文物。“蓝釉梅瓶,我们馆以前还没有出土过。”南京市博物馆专家说,这件蓝釉梅瓶近似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珍稀梅瓶已经入库保管

前天下午,在考古现场,记者有幸看到了周氏墓穴中的那个蓝釉梅瓶。当时,这个蓝釉梅瓶和白瓷罐,一右一左分别在两位墓主的壁龛中。不过,蓝釉梅瓶一露面,就引起了大家的惊呼,紫蓝色的,在太阳底下,发着蓝色光芒。

接下来,蓝釉梅瓶就受到了“特殊待遇”。考古专家先是一点点抠掉它身边的泥土,而后,用红色塑料袋轻轻罩住。取的时候,怕泥土掉在梅瓶上,专家用手做挡板,挡在梅瓶上。取出来后,它很快被里三层外三层地包裹住,然后又轻轻放进文物袋子里保护起来。而那个白瓷罐的待遇就差多了,取出后,用报纸一盖就好了。

现在蓝釉梅瓶在哪里?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专家说,这么贵重的文物,都是提前和博物馆保管部沟通好的,直接入库。“就是到了下班时间,保管部的人也不会走,一直在门口等,然后(把文物)迎进库房保管起来。等考古结束,该清洗的拿出来清洗。”专家说,这个梅瓶到博物馆后,已经做了“体检”,它相当完好,通体蓝紫色,底部没有款识,色泽很润。

“体检”过后,就是要洗掉身上、瓶子里的淤泥了。由于瓶子的淤泥积了几百年,比较坚硬,因此要先用水,把里面的淤泥泡软,然后一点点清除,同时要注意瓶子里面是不是还有文物。

“体检”、“清洗”完毕,就放在库房里养护了。这么高规格的梅瓶,博物馆会专门打制一个盒子,然后放在里面,恒温恒湿保存。

蓝釉梅瓶原料是否进口?

●不排除这个可能,当时进口原料比黄金价格还要高

“这件蓝釉梅瓶(价格)最起码超过百万。”江苏省古陶瓷研究会副会长周道祥说,在古代,梅瓶属于瓶子里面档次最高的一种。从现代存世的梅瓶来看,出土的梅瓶大多是王公大臣的墓里才有,数量相当少,而蓝釉,就更罕见了。

“宋朝就出现了梅瓶,但元朝的梅瓶更杰出。扬州博物馆的元朝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当时烧造用的原料都是从西亚进口的。”扬州博物馆副馆长蔡云峰说,在当时,这种进口原料比黄金的价格还高。加上蓝釉要求相当高的烧造技术,因此,蓝釉梅瓶光是成本就了不得。

那这个蓝釉梅瓶用什么材料烧制呢?

据周道祥介绍,明朝嘉靖年间,如果用的是回青料,那一定是进口的原料,这种原料烧出来的瓷器档次很高。“高档的青花瓷,多用回青料,釉色泛着蓝紫色,看上去很润很润。古代,回青料都是作为彩绘用料,像这种满用,通身都是的,真的很罕见。”周道祥说,这件梅瓶看起来是发着蓝紫色的光芒,这说明,烧造原料十有八九是进口的回青料。

真的是官窑烧制的吗?

●就算不是官窑,也是官家定制,民间顶尖高手烧制

“在古代,一般官员都崇尚青色,因为在官员们看来,青色象征两袖清风,为官清廉。而带到古墓中,则是想名留青史。”周道祥说。

南京博物院瓷器鉴定专家程晓中说,识别瓷器的价值有几个要素。首先是“物以稀为贵”;其次要看釉色如何,釉色是不是均匀,是不是很正,如果颜色不正,就是相对次了;再次看器形,蓝釉瓷器在明朝大多是用来祭祀的,从存世的来看,蓝釉瓷碗比较多,蓝釉梅瓶稀少;最后要看大小,体形越大价值越高。徐叙夫妇墓出土的这个梅瓶釉色很正,又很均匀,体形也不小,价值可想而知。

那它是不是官窑烧制的呢?周道祥说,一般梅瓶这类器物,主要来自宫廷。而来自宫廷,那么一定是皇家官窑烧制的。“如果看到‘大明嘉靖年制’这样的字样,那一定是官窑烧制的。如果没有款识就很难说了。”

没有款识是否就意味着来自民间呢?周道祥摇摇头,他说,这也不一定,没有款识也可以是官窑烧的,因为这种蓝釉要求的技术太高,一般的窑口是绝对烧不好的。

“即便不是官窑烧制的,也是官搭民烧。也就是官家定制,让民间高手中的高手来烧制。”不过周道祥说,由于周氏的爷爷周暄是礼部尚书,加上周氏本人很贤德,这个梅瓶很有可能来自皇宫,应该是皇帝赏赐的。

对比扬州博物馆镇馆之宝

●扬州元梅瓶有白龙纹,南京明梅瓶个头略矮肩宽

这件梅瓶价值如何?南京市博物馆副馆长华国荣说,以前蓝釉梅瓶还没有出土过,蓝釉的文物本身就很少,蓝釉梅瓶就少之又少了。

据目测,周氏墓里出土的梅瓶高30多厘米,浑身就一种色彩——蓝色。“和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很相似,”专家开玩笑说,“如果把霁蓝釉白龙纹梅瓶上的两条白龙抹成蓝色,就和周氏墓里的蓝釉梅瓶差不多了。”

“我们馆的霁蓝釉白龙纹梅瓶是元代的,年代更久远。在元代,这种霁蓝釉是创造性的烧制。”扬州博物馆副馆长蔡云峰说,他们馆的镇馆之宝个头更高,足足有43.5厘米,价值40亿元人民币。最吸引人的是,这件梅瓶身上的纹饰很震撼:白龙环绕瓶身一周,云龙、宝珠是青白釉,两种釉色对比鲜明,好似威武、悍猛的巨龙叱咤于万里蓝天之中,以蓝釉点缀的眼珠,在青白釉的衬托下,尤为凸出,起到了画龙点睛的艺术效果,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而南林大出土的蓝釉通体是蓝色的,没有飞龙,烧制年代也更晚。

两个梅瓶,身材比较又如何呢?扬州博物馆的专家仔细查看了南京出土梅瓶的上端,他们表示,两只梅瓶肩部不一样,扬州的这只梅瓶口小,颈短,肩丰,肩以下逐渐收敛;而南京的这只梅瓶,肩显得相对宽一点。

对比“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

●价值稍逊一筹,但也算是全世界罕见

在南京市博物馆的展厅内,镇馆之宝“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优雅地立在展柜里。从出土至今,它一直只展示萧何策马扬鞭的一面,艄公、韩信这一面,观众是看不到的。而且,展柜一米开外还拉起了警戒线,显得神秘之极。

“萧何月下追韩信”青花梅瓶是从明初开国功臣沐英家族墓里出土的,目前这种纹饰的梅瓶全世界也就这么一个。和“萧何月下追韩信”梅瓶相比,这个刚出土的蓝釉梅瓶价值如何?显然,它填补了南京市博物馆在梅瓶收藏上的空白,因为这么多年来,他们就没有收藏过蓝釉的梅瓶。但副馆长华国荣说,蓝釉梅瓶的年代也许会更晚一些,因为从出土的年代来看,蓝釉梅瓶应该是明代的,最晚可以断到嘉靖年间。

“它的价值和‘萧何月下追韩信’肯定不能比,价值稍逊一筹。”专家说,不过就稀有程度来讲,不仅南京,就是全世界范围内,蓝釉的梅瓶也是非常稀有的,因为蓝釉很难烧制,需要高温,成功率低。

墓主揭秘

周爷爷乃礼部尚书

昨天,通过辨认周氏墓志,记者发现了一个名字:周暄。

“周暄是周氏的爷爷,他有两个儿子,大儿子叫周经,小儿子叫周鋐。至于这个周氏是哪个儿子生的就不清楚了。”明史专家马渭源说,周暄这个人一生还比较传奇,生前是礼部尚书,死后被葬在江宁。而据明实录记载,周暄死后被明宪宗追封为太子太保,也就是太子的老师。当然,那也只是名誉上的了。

徐叙疑是徐达七代孙

“徐叙在史料上却找不到。”一位专家说。而据分析,徐叙很可能是徐达的第七代孙,但能否从徐达族谱上找到,明史专家马渭源认为,这也很难。徐达一共生了4个儿子,大儿子世袭了魏国公,二儿子从小就死了,小儿子徐膺绪被封为定国公。徐达有多少个孙子那就难说了——尽管在明实录上只能找到三四个。“实际上肯定不止,其他人因为是妾生的,不是大老婆生的,就没有记载。”有关专家还介绍说,明朝显赫家族都是朝廷派工部造墓的,而徐达家族后人的墓却形制不一,很有可能徐叙这个墓还是自己造的。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