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新语说书」艺术品市场的水到底有多深

时间:2022-11-18 15:33:31 来源:为生歌唱

大家好,「新语说书」艺术品市场的水到底有多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要介绍《最后的达·芬奇》这部书,先说说书的作者本·刘易斯,他是英国艺术评论家、作家、纪录片制作人,伦敦沃伯格研究所访问学者。他拥有剑桥大学三一学院的历史和艺术史硕士学位,并为《泰晤士报》《每日电讯报》等众多国际媒体撰写艺术、文化评论文章,由他摄制的多部纪录片获奖。

既然是外国作家的作品,就要介绍一下译者白文革,他毕业于河北大学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多年从事英语翻译审校及教学培训工作,翻译图书30多部,包括《汗血宝马》《战士》《园书》等。

《最后的达·芬奇》中的主角不是达·芬奇,但是,整部书都围绕达·芬奇的作品《救世主》展开。达·芬奇大家自然不会陌生,他与米开朗基罗、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后三杰”。达·芬奇师从韦罗基奥,1482年时在贵族宫廷中进行创作和研究活动,1513年起漂泊于罗马和佛罗伦萨等地。1516年侨居法国,受法王弗朗索瓦一世礼遇。1519年病逝。据资料记载,达·芬奇学识渊博,擅长物理学、天文学、绘画、雕刻、发明、建筑,通晓数学、生物学、地质学等学科,是人类历史上少见的全才。他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绘画作品更是成为不可多得的传世佳作。

这部书中是以达·芬奇的油画《救世主》为背景,围绕这幅绘画作品,写了一众人探索艺术真相的冒险故事。故事发生在2005年,达·芬奇的油画作品《救世主》突然出现,在美国的一家二流拍卖行被人以1175美元购得。紧接着这幅作品辗转于画廊、修复室、博物馆、自由港、拍卖行之后,在2017年以4.5亿美元的创纪录价格再次易主,随后,顶着“男版蒙娜丽莎”“世界最昂贵画作”“最后的达·芬奇”等头衔的《救世主》再次隐匿。

读者会问,这幅画真的是达·芬奇创作的吗?还是由他和学徒们共同绘制?或者就是一幅伪作?产生这些疑问是很正常的,毕竟这幅画曾经消失了200多年,在这200多年中,这幅如此名贵的画去了哪里?过度修复之后,我们还能称其为达·芬奇的作品吗?是谁花重金买下了《救世主》?他为何要花如此昂贵的钱买下这幅画?是因为喜欢吗?还是想通过这幅油画赚更多的钱?还有,这幅画以4.5亿美元成交,是物有所值,还是营销天才疯狂的杰作?想解开这些疑问,只有打开这部书来阅读了。

在这部书中,通过作者的讲述,你能看到英王查理一世与同时代其他欧洲君主的艺术收藏宝库,能够看到二战后美国中产阶级漂洋过海进行艺术淘宝,还能看到当今俄罗斯寡头、中东皇室的挥金如土,可以说,《救世主》见证了全球艺术收藏如何一步步发展到今天,也透露了艺术品交易的诸多内幕,让你在阅读中有所收获,这也是这部书吸引我的真正原因。

如果你喜欢阅读,会发现,根据达·芬奇的绘画作品而创作的小说有很多,如《达·.芬奇密码》就虚构了一位哈佛大学的神学研究教授,因为研究《最后的晚餐》中对耶稣妻女下落的昭示符号而历经风险,破解密码的故事。其实,该小说涉及的问题在神学研究中是极有争议的,以至于它不能在欧美首演,而是选择在中国首演!不过该电影的上演,却使人们更加关注达·芬奇的艺术创作,特别是对其创作动机的关注。

因为达·芬奇的优秀,所以他的存世作品都成了不可多得的瑰宝,而那些想一夜暴富的人们更不会放过每次拥有达·芬奇作品的机会,他们不惜任何代价也要获得达·芬奇的作品。可惜的是因为有需求,也就滋生了仿制的行业,他们以假乱真,以此获得暴利。

这部书就是讲述这样一个故事,一些人想找到真正的瑰宝,而一些人却通过各种手段仿制达·芬奇的作品,于是,世间便出现了众多的达·芬奇的作品,作者也正是根据所掌握的一些拍卖资料,创作了这部书。

这部书中首先出场的是艺术品经销商罗伯特·西蒙,他的手中有一幅传世名画达·芬奇的《救世主》,先不管这幅画是真伪,只要出现就会带来巨大反响和社会效应,当然,围绕这幅画而展开的角逐也会随之展开,真伪之辩,抢夺之争,总之,这部书能让你了解更多的关于达·芬奇油画《救世主》是如何流传至今的故事。

这部书中共有39幅彩插,作者还通过调查取证,获得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构建起油画《救世主》完整的藏家史,全面展示达·芬奇油画《救世主》在发现、修复、拍卖等不同时期的状态,还有文艺复兴时期《救世主》的各种仿画、《救世主》不同时期的持有者照片、画作拍卖现场等精彩图片。

所以读完这部书,不仅对画家达·芬奇能有更深层次的了解,对世界名画的修复、拍卖也会有更多的了解。说实话,我也曾有过疑问,一幅画真的能价值连城吗?都说远古留下来的那些器皿、绘画书法是无价之宝,我的粗浅理解为,一是历史价值,二是其艺术价值。但是,后来看到某些仿制品也拍出了天价,我有些恍惚了。

当然,那些追随者不管出于什么目的,是为了欣赏,还是为了获利,他们都是在赌,大师级的作品肯定临摹者众多,都说收藏界水深,没有一定鉴别能力最好别涉猎,千万别想着捡漏,很可能会因此倾家荡产。作为普通老百姓,欣赏欣赏就挺好了,何必非想着拥有呢。

《最后的达·芬奇》让我们了解艺术品的同时,也知道了艺术品市场的水有多深。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