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艺术是人类最理想的表现吗「艺术即理想」

时间:2022-11-20 14:45:30 来源:南风窗NFC

大家好,艺术是人类最理想的表现吗「艺术即理想」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丰子恺先生有言:“艺术不是孤立的,必须与人生相关联。美不是形式的,必须与真善相鼎立。”艺术家对此言大抵心有戚戚。

艺术是一种生活方式,在与周功鑫对谈后,我对此体会方深。

周功鑫是前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20多岁进入台北故宫博物院,从讲解员一路成长为院长,对艺术珍宝如数家珍,对两岸文化、文物交流用力甚大,正是在她任上,我们看到了分隔360多年的《富春山居图》合璧。

1月13日,她在喜马拉雅上线《周功鑫:台北故宫国宝档案》,用150多集的篇幅,讲述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藏品与珍宝,也讲述艺术与人生、与时代、与历史的关联。

1月17日,《南风窗》记者与周功鑫对话,请她谈了谈关于艺术的那些事儿。

前任台北故宫博物院院长——周功鑫

一部艺术史,也是一部社会史、观念史

南风窗:台北故宫博物院里的藏品主要是中国古代艺术品,我们看到中国不同时期的藏品各有特点,怎么理解不同时期的变化以及其背后一脉相承的精神?

周功鑫:艺术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艺术有各种类型,以绘画为例,中国绘画人物画开始较早,自隋、唐起,山水画慢慢变成主流,我们以山水画为例,通过历代山水画我们看到,它的变动体现了时代的发展脉络。

唐代以“青绿山水”著称,等于是复制自然,呈现自然本来的颜色,它的理念是师法造化,造化就是自然,也就是师法自然。这个理念对后世一直有它的影响。

我们再往下走,来看宋朝的绘画,若按“师法造化”即“师法自然”的理论来看,北宋的画与南宋的画不论在构图或笔法上,都有它不同的地方。首先,受到自然地理位置的影响,北宋在北方,多为岩山,所以画的多是大山,在构图上也多置中。到了南宋因迁至江南,所以画的是江南秀丽的山水。

南宋在崇尚自然中,有了写意的变化,在构图及笔法上有了明显的改变。这些画家长期悠游在江南秀丽的山水中,自然将江南的秀美细雅的景色内化成自己的心中的山水并将它表现出来,所以文人画就慢慢产生。

到了元代,文人画兴起,当时赵孟頫提出一个理论,除师法自然外并重视书法笔意用在绘画上,提出“书画同源”的理论。

在这一点上,元代文人画家做出了一个很大的突破,对后世影响也深,明清都循着这样的一个理论往前走。

当我们看多了,了解了这些绘画发展之后,再去观赏中国绘画的时候,比较容易分辨出哪幅是元人画、明人画,还是宋人画。我们对西方艺术的认识与学习也是一样,要能掌握艺术的时代发展脉络。

台北故宫历代花卉名品书画特展,市民在花卉名品书画特展上欣赏展品

南风窗:西方艺术和中国艺术有很大的差异,它的发展是否与中国艺术的发展有它们共通的地方?

周功鑫:我们先回溯西洋绘画的发展,早期的西洋绘画为基督教艺术,画的都是圣经里面的故事,皆以圣经里的人物为主要绘画题材。到了文艺复兴,开始注意到虽然也还是圣经故事,可是已经回到人,将对人体及人的认识放入绘画中。当我们观赏卢浮宫的圣母玛利亚和圣子耶稣,画家展现人物本身形态的正确,以及人体肌理结构的合理性,因此文艺复兴时代的画家,由神转向对人的认识。17世纪巴洛克艺术兴起,注意光影在人身上的运用,西洋绘画于19世纪以前都还是以人物为主。

但到19世纪末,印象派绘画兴起,画家主张由室内转向大自然。这样来看,西洋绘画到19世纪才关注自然,但中国人很早,唐朝就开始讲求自然。中国人思想中的自然观念对绘画的影响很早就已经达到那么高的境界,艺术中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这与我们自先秦以来老庄道家的思想有关。

台北观众在“2011两岸汉字艺术节”观看两岸书法名家作品

南风窗:你刚才对中国艺术的解析都是从唐朝开始,唐之前展现出什么样的特点?

周功鑫:更早期有壁画、器物上的纹饰,比如铜器上的饕餮纹,更早的是新石器时代,就以半坡陶器为例,当时已有彩陶。我们中国人的艺术天分很高的,在那远古的新石器时代,那些陶器上的图案都是抽象图画,例如:三角形图样画的是鱼的头,圆圈是鱼的眼睛。在陶器时代,女人做陶,男人挑水,我在喜马拉雅的课程里这样写:女人的细手才有彩陶的美丽。那时是新石器时代早期,距今六七千年前,那是母系社会,女性的特质很明显,到了铜器时代,父系社会家天下的观念开始,男人主持的社会,也是铜器时代,因此铜器呈现的是种阳刚之气。

参观者在台北故宫举办的“西周文化特展”上观看青铜器“何尊”

南风窗:梳理一部艺术史,也是一部人类的社会史、观念史。

周功鑫:对。所以我现在常常跟年轻人讲,我们学任何东西,要跟着时代的脉动前进,现在很多艺术的表现都和科技结合并以科技为表现手段。但对艺术的认识与发展需要下功夫,从脉络上去掌握,如此循序地往前走,才会走得通及走出创意。了解艺术,其实也有助于我们更了解人,对于整个时代的变化的感觉也会更为敏锐。

懂得艺术欣赏会丰富我们的人生

南风窗:艺术之于很多人是一种敬而远之或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对象。博物馆是为文化教育的场所,在保存文化、艺术的同时,也把文物、艺术品作为展品、观赏品,它为很多人提供了欣赏及学习艺术的途径,从某种程度上是与人有距离的。从这种角度,你如何理解艺术与人的关系?

周功鑫:艺术与其他领域一样,都要通过长期地学习才能进入,才能懂得如何欣赏。我大学时学习的是法语,毕业后25岁就进入故宫,那时候完全对艺术是外行的。我还记得当时口试,老师还问了我一个有关绘画的问题,“你对哪一个画家最有兴趣?”我当时大脑一片空白,就随口讲了“王维”,因为脑子里突然冒出他的那句“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基本上,王维存世的画作根本没有,可见我那时对艺术是一无所知。

我在故宫31年,在博物馆界43年,对艺术的认识完全是慢慢累积出来的。艺术领域广博,不论是西洋艺术还是中国艺术,不论是书画、器物,包括铜器、瓷器、陶器、玉器、漆器,我都要花时间慢慢地学习、积累。当然在累积之中,我对自己也有专业的要求,于是我读了博士,专门研究漆器,而且是17世纪漆屏风,一种非常特别的漆器类型,领域小,而且非常专。

在故宫博物院服务时做很多策展工作,由策展过程中努力让自己去学习。博物馆的展览原就是作为教育民众的工具,借着展览透过深入研究做出系统的整理,让观众们看得懂并能够学习到展出的内容。

去博物馆的参观与学习是不同于学校的书本学习,它是一种“文物”也就是“物”的学习,也是种图像的学习,它比文字的抽象的学习在记忆上来得更深刻,但文物背后的知识是需要透过引导和教育方式去获得。如此,经过长期的、有系统的、按照不同的材质,慢慢地去学、去累积,自然就会形成了你自己的知识体系,从而建构起你对艺术的认识。

所以我说艺术学习最好的方式就是利用自己周边的资源,比如博物馆的展览,多去走走、看看。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可是懂得利用休闲时间慢慢去累积,也可以培养起你的兴趣,成就你的内涵,懂得艺术欣赏将会改变你的一生。

台北故宫博物院“康熙大帝与太阳王路易十四”特展

南风窗:我们如何来评判一个艺术品价值的高低?

周功鑫:艺术的价值分两种,无形的价值和有形的价值。无形的价值是,把学习艺术的收获,内化为对美的欣赏能力和自身的素养,然后生活都会随之改变,因为你懂得了什么叫作美,明白一幅画好在哪,甚至影响你的居家布置。我们常见一些艺术家的家居布置都很雅致,因为他在选择的材质、布置的空间上都跟别人不一样。哪怕用非常便宜的东西,也可以装饰出很高雅的生活空间,这就是无形的价值。

除此之外,无形的价值里还有一个更大的价值:艺术审美活动使人获得人性的完美。这是审美学家席勒的观点。我对席勒非常崇拜,他说,艺术是人类最理想的表现,它是由精神必然而产生的。美会让人获得物质和精神的平衡、理性和感性的平衡,不走极端,懂得去尊重别人,不急功近利,这个就是很高的价值,也是我们所说的素养、素质的提升。

有形价值是艺术品本身的价值。若要收藏的话,有你自己的认识,便能容易选到自己喜欢的东西。

台北故宫“鼻烟壶文化”特展“上展示的各式鼻烟壶精品

南风窗:这涉及艺术欣赏的主观性与客观性的问题。我们举个例子,颜真卿的《祭侄文稿》,很多人难以欣赏,为什么被奉为神作?

周功鑫:艺术欣赏当然有主观性的感受。拿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来说,如果不懂得他的书法,会觉得笔法怎么那么乱,可是懂得欣赏的人,从他的行草看到并读到颜真卿在写这幅字的时候,心里有着那样强烈的悲愤的情绪,而在纸上虽然有涂的、有改的,但我们仍然可以看到他的书法造诣。他的运笔依然是用中锋笔,每一笔都很有力道,而且里面我们还看到了王羲之的影子,在那样困难、悲愤的时候,还能够表现出他的书法美,说明他的书法底子的深厚,显见他书法天分之高。

颜真卿《祭侄文稿》

南风窗: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很多宝贝,比如有“镇馆之宝”之称的肉形石。

周功鑫:台北故宫博物院有很多镇馆之宝,肉形石只能算很受欢迎的文物,就像翠玉白菜一样。一般来讲,我们容易理解的东西,就越容易接受它。红烧肉是我们生活里常见到的,那么看到肉形石,就会很惊叹有这么一块石头竟然可以如此像家里饭桌上的红烧肉一样。所以还是回到前面我所说的,我们懂了以后,才会知道欣赏。

南风窗:懂了之后会和艺术品有一种连接感。

周功鑫:对,跟生活的连接、跟你的认知的连接、跟你的对艺术的了解的连接。如果不学习了解艺术,那么也只能与生活连接。因此,只有慢慢地去学习、培养、累积,才越容易进入欣赏。八千年的中华文化那么的丰富,怎么去了解?当然要用一辈子的时间,同时要有方法。

我以前在训练博物馆里的教育人员时,跟他们说,先按材质选你们自己最喜欢的开始入手。打个比方,你若喜欢玉器,那就从玉器开始,先把玉器从史前一直学习与研读到清朝,并有系统、长期地去学,让自己建构一个完整的认识,当你到一定程度之后,再去欣赏玉器,那时你的感觉是完全不一样了。等你玉器学到一水平之后,再选第二种材质的文物去学习,如此持续下去。最后你再去学书画时,就比较容易进入,因为学习书画需要更多一点的人文背景知识。

事实上,我自己在台北故宫也是这么采用以上的方式建构自己对中华文物的认识。因为中华文化太多元、多样而且历史又悠久,不能今天看看这个,明天学学那个,需要先聚焦在一个主题上,或一类的文物上,在这个项目上,多看、多读,这样就慢慢拓宽自己的认识。不能急,学习文化、艺术不是一蹴而成的,值得我们用一生的时间去培养自己在艺术上的兴趣和欣赏的能力,最后我们的人生会不一样,而且会更丰富及多彩。

游客观赏台北故宫博物院镇馆之宝——清代肉型石

南风窗:我们看到的感觉不同,区别是不是在于专业与否?

周功鑫:那也不尽然。哪怕是同一专业的人,在看同一件艺术品时时,各自的想法、感觉、心情也都会不一样。

举例来说,我每次看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的感觉都不同。第一次看到这幅画时,我才进故宫工作没多久,那时还在学习,只觉得是幅很美的画。当我在2011年举办“山水合璧─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的时候,自己内心的那种兴奋是无法形容的。没想到《剩山图》和《无用师卷》居然能够合璧展出,让我自己对富春山居图有了重新的认识,更深入体会到黄公望的艺术天分与才华。

此外,台北故宫几乎每年十月、十一月会举办早期绘画、唐宋名画特展,我几乎每年都会和朋友们一起去参观,但每一次观赏的感觉都不一样。有时候因一同参观的朋友不同,我们分享参观画作的那种感觉也不同。那就是再创造的喜乐,艺术的乐趣就在这里。

(2011年6月,台北故宫博物院“山水合壁——黄公望与《富春山居图》特展”上,展厅内展出的《富春山居图》“剩山图”(右部)与“无用师卷”(左部),这将是该画作两部分在分别360年后首次实现合璧)

南风窗:过去我们的美育是缺乏的,因为我们常认为它没有实用性。但我想,对美的渴求是植根于人的天性。我认为最好的教育及推广方式,其实只要让人感受到美、接触到美,自然会被吸引。

周功鑫:对。当然对那些对学艺术有着强烈的兴趣的人来说,那就到学校专门去学。有些人在家里面,在平常的生活中,也可以利用时间,慢慢地培养自己在艺术方面的兴趣和素养。

自学的方式,可以给自己定个学习目标,一个礼拜选一天去参观博物馆展览。在参观前,先阅读点相关资料,长期下来也会累积一些文物或是艺术方面的知识。

文创把艺术价值转换为商品价值

南风窗:你在台北故宫博物院这么多年,文创做得很成功,有没有什么值得分享的成功经验?

观众在台北故宫博物院内的文创商店购买纪念品

周功鑫:世界上各个博物馆都设有礼品店,以前的礼品店只局限在复制展馆里的收藏文物,或请厂家做大致相似的产品作为礼品贩卖,目的是让一般观众在参观之后,将他们参观的美好经验,借着这些礼品一起带回去。而这些纪念品也吸引着他们再来参观。因此,博物馆的礼品或是文创品可说是博物馆教育的延伸。

20世纪90年代末,英国提出了创意经济的观念,把艺术文化的价值转换成文创商品的附加价值。当这个观念提出后,当时的英国文化部长就指示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负责辅助英国博物馆从事文化创意产业的执行,文化创意产业因此诞生。

当时我在辅仁大学博物馆学研究所任教,并在博物馆管理课程内教授创意经济和文创产业,是让学生们认识博物馆与文化创意产业的关系。2008年5月我回到台北故宫任院长,在第一时间就筹办故宫文化创意产业研习营,让台北故宫的收藏成为创意产业的设计灵感的活水源头,关键是要让他们认识故宫的艺术收藏,转化成各种产业的创意设计并成为产品,以提升产品的附加价值。

文化创意研习营我办了五届,都是选产业核心的干部,从总经理到财务、设计师、营销来参与研习。在课程的设计上,第一阶段两个月先打开他们对艺术的感知;第二阶段两个月才让他们进入故宫文物的学习;第三阶段最后两个月进入实际设计。每期大概半年,每个周六上一整天的课。五届一共培训了七十五家产业,影响非常大,不但增加这些产业他们的产值,同时也提升了台北故宫礼品店的商品种类的丰富性以及礼品店的营收。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