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桂林传统手工艺品「桂林地方特色传统工艺有哪些」

时间:2022-11-22 15:17:33 来源:桂林生活网

大家好,桂林传统手工艺品「桂林地方特色传统工艺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资源瑶绣:一针一线绣出美好生活

“绣娘”们在讨论刺绣技艺,现场一片欢声笑语。

□记者刘健 通讯员伍丽 韦斯门 文/摄
近日,记者来到资源县中峰镇瑶寨传承刺绣基地。只见身着传统瑶族刺绣服饰的瑶胞三三两两围坐,一边朗声讨论着刺绣技艺,一边飞针走线,好不惬意。当地瑶胞告诉记者,瑶族刺绣品种繁多,常见的有花带、花帽、头帕、围裙、荷包以及姑娘为出嫁缝制的婚服、披肩等。
棕黑色棉布衬底,以红、黄、蓝、白、绿、黑、紫色绒丝线为料,用三寸长的绣花针绣出五花八门的图案,造型也五花八门,有正方形、三角形、菱形、圆形、水纹形、波浪形、之字形、工字形、稻穗和鲜花图案……瑶族刺绣图案组合奇丽,花纹整齐而协调,翻转着手指尖的绣花针,飞针走线,娴熟而丝丝入扣,轻巧的技法犹如优雅的舞蹈。
“我们有直绣、盘针、套针、抢针等非常多的针法,没有几年的工夫根本学不完。”“绣娘”冯小兰介绍,她们从小跟着长辈们一起学习,边学边做。学习刺绣是对瑶族文化的热爱,也是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记者观察到,除了色彩绚丽外,具有民族特色的几何形纹和界形纹,图案简洁大方,丝毫不显单调,颇有盎然意趣。“我们的刺绣不仅表现出了刺绣者灵巧的匠心,还展现出瑶族女性含蓄、淳朴的传统性格和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热切期盼。”该传承基地相关负责人介绍说。
“现在是少数民族发展最好的时代,我们也用一针一线‘绣’出了美好生活。”近年来,资源县根据全县苗、瑶族主要分布在交通不便的山区及少数民族群众的想法和意愿等实际情况,建成了该县首个瑶寨传承刺绣基地,并创建公司经营刺绣及工艺品等,实现了“传承”和“效益”的结合与转化。

阳朔画扇:让桂林山水美名远扬

阳朔画扇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莫云忠在制作画扇。

□本报记者文烨 通讯员张立波 文/摄
已有300多年历史的阳朔画扇,因阳朔手艺人的工匠精神,源远流长,深受国内外游客和收藏家的喜爱,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走进阳朔西街,走进福利古镇,走进阳朔的各旅游景点,随处可见深受中外游客青睐的阳朔画扇。扇子上一幅幅精美的桂林山水画、花鸟虫鱼画、古装仕女画等等,让人爱不释手,每一把画扇就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阳朔画扇基本纯手工制作,它既是一种休闲扇凉工具,也是桂林山水文化精髓的一种人文表现形式。画扇起源于唐朝,阳朔画扇则是画扇技艺保留至今为数不多的流派之一。
阳朔画扇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莫云忠说,阳朔画扇以福利古镇最具闻名,有“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和“画扇之乡”称号。
记者在福利镇几个扇艺坊看到,工匠们进行手工制作的技艺非常娴熟,动作行云流水,就如同机械作业一样,其材料加工、制作半成品、装裱、绘画等流程形成流水作业,一环扣一环。
工匠先用竹片或木片加工制作扇骨,然后将棉宣纸、牛皮纸等用浆糊或胶水贴在竹片或木片上,待其干透后便将扇面从平面变为立体折叠,然后彩条,即将笔直的帛条和弧形的扇面两者粘合起来。接下来便是组装,将之前制作好的扇面和扇骨组装在一起,扇骨在曲-展之间插进扇面中的缝隙,并反复调整扇面位置,最后涂抹上浆糊将扇面固定住,之后便是作画。于是,简洁漂亮、魅力无穷的阳朔画扇便制作完成了。
巧夺天工的阳朔画扇选料考究,工艺精致,画面配以诗词、书法、篆印,集诗、书、画、印于一体,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手工艺术品和旅游纪念品,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文化鉴赏价值,已打造出阳朔美名远扬的“画扇经济”。它不仅安排了大量劳动力就业,每年还为阳朔创造不霏的财富。

永福竹编:竹葫芦里的福文化

黄增才在补充花格装饰。 记者周文琼 实习生刘禹均 摄

□本报记者周文琼 实习生刘禹均 通讯员刘玉婷
竹子经过劈、削、拉等工序后,便成了用于编织竹葫芦的篾条,接下来就要起底了。近60岁的黄增才坐在窗前静静编织,一个完整的竹葫芦大约需要二十天才能编好。从他的爷爷辈起,家里一直流传着竹编的手艺,从最初的渔具到农耕用的箩筐、簸箕,再到如今他痴迷于编织葫芦,时光的记忆都在编织中被唤醒……近日,桂林市人民政府公布了桂林市第七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永福竹编被列入其中。黄增才说,希望有更多的年轻人能喜欢传统的手工艺。
“珠江口村过去是从大圩毛村迁过来的,我们的先辈都是漓江边上的船上人。”黄增才的记忆中,从他的爷爷辈起家里就开始会竹编了,但那时多是用于制作渔具。他的父亲则擅长于制作箩筐等农具。由于家里一直流传竹编手艺,黄增才过去还办过竹艺加工厂,加工竹制的建筑材料。真正开始制作竹葫芦是近10年的事。
8月5日,记者来到永福县珠江口村黄增才家,葫芦是家里最显眼的装饰,厅堂、楼梯转角等都有葫芦装饰。葫芦谐音福禄,因此常常寓意吉祥如意,黄增才编织葫芦也是此意。
葫芦的制作工艺不算复杂,却需要格外细致。一根竹子经过劈、削、拉,可以拉出上千条篾丝。竹篾按照一定的编织方式一层一层起底,在编出了葫芦形状后,有近二十种编织手法,可编织出不同的花纹,如麻花编、格纹编等。“编葫芦时在收口处最难,它编织的面积小,竹丝容易断。”
黄增才说,永福本是福寿之乡,竹编葫芦丰富了当地的福寿文化。他希望这些手艺能传承,更希望人们在了解传统手工艺中了解属于这块土地上的文化。

全州剪纸:一把剪刀剪出万千世界

唐爱春在介绍她的剪纸作品。

□本报记者秦丽云 实习生康彩茶 文/摄
全州民间剪纸技艺起源于秦朝,从北方流传而来。一幅幅题材丰富多样的全州剪纸,在体现桂北人民生活智慧的同时,也表达着他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更有着记录时代、展示中国精神的独特功能。
2009年,全州民间剪纸技艺成功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目前流传全州的民间剪纸花样多、用途广,题材丰富多样,且时代色彩浓厚。其中,全州民间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唐爱春就是典型代表之一。
唐爱春从7岁开始跟外婆学习剪纸,至今坚持剪纸50多年。通过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她创作出一幅幅生动的剪纸作品。多年的剪纸创作,让唐爱春的剪纸作品体现出独特的“南方风格”,作品被桂林市妇联、广西民族博物馆等团体、机构收藏外,还数次在区内外文化艺术比赛中获奖。
8月3日下午,记者在全州县全州镇见到了正在家中进行剪纸创作的唐爱春。选纸、折纸,接着是看似不经意地剪几下,展开的图案却是栩栩如生的如意金元宝。欣赏唐爱春的各种剪纸作品,有的以民间生活为题材,如《龙凤呈祥》《花开富贵》等;有的侧重展现历史元素,如《十大元帅》《十大将军》等。其中,更多的剪纸作品展现时代热点,不管是汶川大地震还是北京冬奥会,也不管是阻击新冠疫情还是脱贫攻坚,欣赏者都能从唐爱春的剪纸作品中,寻觅到正能量,并体会到其中蕴含的中国精神。就在去年9月,唐爱春耗时半年多,完成了一幅大幅剪纸作品《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馆》,以此纪念红军长征湘江战役纪念园项目顺利竣工,以及一方百姓对当地红色历史、红色文化的传承。
唐爱春说,剪纸是一项充满生命力的传统技艺,必须有不断创新的勇气、不断实践的干劲。而努力让每一幅作品有温度、有故事、有精神,正是她的艺术追求。
除了不断创作、精益求精,多年来,唐爱春还致力于把全州剪纸技艺传播、传承,并把培养剪纸传承艺人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截至目前,她教了上万名学员,全州剪纸技艺也因此在新时代得到更好的传承。

■编后语:让传统手工艺源远流长

阳朔画扇,片纸描绘桂林山水情;全州剪纸,作品体现独特“南方风格”;资源瑶绣,一针一线绣出美好生活;永福竹编,竹葫芦里体现福寿文化。
阳朔画扇、全州剪纸、资源瑶绣、永福竹编,这一个个让人叫好的桂林民间传统手工艺,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特色,让人惊艳的同时内心生出一种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民族的就是世界的。我们高兴地看见,越来越多的阳朔画扇、资源瑶绣、全州剪纸等传统手工艺走出国门、走向世界。“现在是少数民族发展最好的时代,我们用一针一线‘绣’出了美好生活。”近年来,资源县根据全县苗、瑶族少数民族群众的想法和意愿等实际情况,建成了该县首个瑶寨传承刺绣基地,实现了“传承”和“效益”的结合与转化。
我们乐于看见更多“传承”与“效益”结合的例子。竹葫芦的编织者黄增才说,竹编葫芦丰富了当地的福寿文化。他希望这些手艺能传承,更希望人们在了解传统手工艺中了解属于这块土地上的文化。
全州民间剪纸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唐爱春也说,剪纸是一项充满生命力的传统技艺,必须有不断创新的勇气、不断实践的干劲。要努力让每一幅作品有温度、有故事、有精神。多年来,唐爱春致力于把全州剪纸技艺传播、传承,并把培养剪纸传承艺人当做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
越来越多的黄增才、唐爱春等传统手工艺人发现,要让传统手工艺继续流传下去,一方面要让更多的人学会技艺,另一方面还要增加新的内容,这样传统手工艺才能焕发新的生命力,才能让传统手工艺源远流长。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