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策略包括「群舞编创」

时间:2022-12-05 16:13:20 来源:西坡麦客

大家好,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策略包括「群舞编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舞蹈是最古老的艺术形式之一。舞蹈来源于社会生活,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精神生活的需求不断增大,群众舞蹈也就成了广大人民群众的选择。为顺应群众文化活动出现的新变化、新动态,基层文化馆在积极开展群众舞蹈活动的同时,还要在群众舞蹈编排创作上顺势而为、主动作为,以社会主义科学发展观为引领,编排更多更好的舞蹈作品,努力满足人民群众日渐增长的文化需要。

一、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的形式

(一)以娱乐活动为主的广场舞

以群众性娱乐、健身为主要目的编排的广场舞,是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中流行的、常见的一种舞蹈形式。这种舞蹈的编排动作要求整齐,简单易学,便于群众在广场等公众场合的集体性表演,选取的音乐大多以基层中年群众比较喜欢、比较流行的歌曲为主,编排的主题要突出基层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提高基层群众的身体素质,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生活。

广场舞是现在受欢迎的一种艺术形式,在城乡群众当中有着极为广泛的群众基础,是基层群众社会主义思想文化教育的一个窗口。基层文化馆在群众舞蹈编排中要强化使命担当,努力突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新生活、劳动奉献精神、集体主义思想、团结友爱精神、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等积极元素,极大丰富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尽力提升群众文化的教育功能,不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文化的引领,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凝聚基层群众的智慧力量。此外,在广场舞的编排中还要多加入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方面的元素,多一些广场舞扰民的思想教育,让广场舞健康发展,源源不断地为城乡群众提供丰富多样的精神食粮。

(二)以主题活动为主的表演舞

以参加庆典活动、节日纪念、主题宣传、比赛竞赛为目的编排的表演舞是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另一种形式。这种舞蹈在编排时要突出庆典、参赛等主题元素,把握好参赛人数、场地空间等要素,选取的音乐要具有特殊意义,服饰装扮、道具设计要能够营造活动现场热烈欢闹的主题氛围,动作设计比广场舞更具艺术表现力,还有走位等独具地域风情的肢体语言表演,但也需要照顾基层群众演员简单易学的要求。表演舞的编排有竞技方面的考量,要在推广基层群众舞蹈、繁荣基层群众文化生活、继承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注意提高基层群众的舞蹈水平方面的条件。

可以说,广场舞是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普及版,表演舞是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升级版,但升级是在普及基础上的升级,是为了更好地普及的升级。因此,广场舞和表演舞是互为基础、互相促进的关系。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过程中,编创人员应该遵循群众文化循序渐进、逐步提升的规律性,如此才能编排出健康向上、群众喜闻乐见、能够引领新时代新生活的好作品。

二、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主要特点

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是由群众参与表演的,是基层群众审美追求和审美价值的体现,是人民群众用舞蹈方式反映自身生活、表达真挚感情,实现自我娱乐、自我教育、自我锻炼的一种社会性舞蹈。群众舞蹈是相对于专业性舞蹈而言的,没有专业性限制,演出条件要求没有那么严格。群众舞蹈不带商业目的,更具公益性,在没有经济目的的情况下就可以演出。具体特征如下:

(一)社会性

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作为群众文化的一部分,最为明显的特征是社会性。这是因为群众舞蹈的创作者、组织者和参演者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他们来自社会各个阶层、各个行业不同身份、层次的人,并活跃于社会的各个方面,几乎在乡村、城镇的大街小巷都能看到广场舞的影子和群众舞者,他们已经把群众舞蹈当作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成为早晚必练的一门“功课”。群众舞蹈是新时代的社会产物,在物质生活得到改善、社会生产智能化信息化的新时代,广大人民群众有了更多的闲暇时间,他们开始追求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以满足自身精神需求。于是,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产生就成了一种社会文明发展进步的必然趋势。

(二)业余性

业余性是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本质特征。一是群众舞蹈的主要表演者、编排者的业余性,他们没有专业舞蹈表演的技能和舞蹈配乐知识,只是一些群众舞蹈爱好者生活、工作之余聚在一起的即时性娱乐性表演;二是群众舞蹈的表演内容的业余性,这些内容大多来自群众的生产生活实际,表现风格朴实无华,审美趣味和审美追求都非常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口味;三是群众舞蹈在场地选择上的业余性,它并不需要专业的舞台、服饰、道具、灯光、音响等,只要能容纳一定数量的群众即可,公园、广场、小区内的空地都是开展群众舞蹈活动的场地。

(三)多样性

一是地域的多样性,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地域造就了不同的风土人情和地方文化特色,群众舞蹈在与地方文化融合发展的过程中也就形成了鲜明的地域特色;二是民族的多样性,我国民族众多,民族文化也各具特色,群众舞蹈在不同的民族区域形成了不同的民族特色;三是参演群众、编创人员的多样性,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有着广泛的社会基础,参演群众、编创人员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的行业,年龄、文化程度不同,群众舞蹈因参演者、编排者不同而呈现不同的风格、不同的韵味、不同的审美情趣、不同的艺术追求。

三、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创作策略

随着人民群众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他们对精神生活的需求越来越高,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繁荣与发展顺应了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了满足基层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编创工作任重而道远。舞蹈艺术以经过提炼加工的肢体动作作为主要表现手段,运用舞蹈语言、节奏、表情和构图等多种基本要素,塑造出具有直观性和动态性的舞蹈形象,可以表达人们的思想感情和丰富的内心世界。因此,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创作要讲究一定的策略,这样才能创作出群众喜闻乐见的精品佳作。

(一)素材选择紧贴群众的生活

艺术来自生活,群众舞蹈也植根于群众的生活当中。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人员只有走进群众生活,认真细致地观察群众生活,亲自体验群众生活,才能获取大量关于群众生活的鲜活素材,并在创作灵感和创作激情的推动下对这些素材进行典型化、艺术化加工,进而创作出能够表达群众真情实感的好作品。群众舞蹈的参与主体是群众,活动目的是休闲娱乐健身,动作设计不需要特别专业,素材选择要与群众生活紧密相关,舞蹈风格、音乐选择、情感表达等要符合群众的审美情趣。所以,在群众舞蹈编排创作中融入具有典型性、象征性、艺术性的群众生活元素,才能普及群众舞蹈,激发群众的真情实感和对生活的真切感悟,让群众舞蹈成为群众的精神寄托和情感依托。

2020年,一对农民夫妻因《渴望》的曳步舞在网络爆火,舞蹈的动作多是来源于现实生活,如拉风箱做饭、蛇头向上昂扬四处探索的动作。在今后群众舞蹈的编排创作中,基层文化馆人员一定要紧贴群众生活,在群众生活中寻找舞蹈素材和创作的灵感。要紧贴群众生活,就要树立文艺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明确艺术来源于群众生活高于生活的道理,如此才能全身心投入群众的生产、生活实践,自觉接受群众性劳动锻炼。真正深入群众的生活当中,深刻体悟群众丰富而又细腻的情感变化,细心地观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地方风情、文化习俗和生活习惯,精准把握时代进步在城乡群众物质生活、精神生活方面的巨大变化,创作出既能满足群众不同娱乐需求又能激励各族人民团结一心为民族复兴大业而共同努力奋斗的好舞蹈。

(二)选择合适的音乐

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中选择合适的音乐非常重要。选择合适的音乐能更好地表达舞蹈的主题、刻画人物性格、抒发情感,还能更好控制、串联舞蹈动作,烘托舞蹈气氛和舞蹈情趣。离开了合适的音乐,群众舞蹈的主题表达、人物塑造、气氛渲染就达不到最佳效果。所以,群众舞蹈配乐要按照作品的主题、内容、风格与音乐高度一致的要求,选择节奏较为明快、富有艺术感染力、能够激发群众情趣的音乐。

比如上文提到的农民夫妻,他们选用了 20 世纪 90 年代家喻户晓的电视连续剧《渴望》的主题曲作为背景音乐,舒缓的节奏,抒情的韵味,跌宕起伏的情感变化,更能表达农民群众在不同年代不同的困惑、不同的理想追求,更能表现他们面对困难所表现出来的坚忍不拔的可贵品格,使舞蹈主题更加突出、情感表达更加强烈、艺术感染力更加雄厚。

由此可见,选好合适的背景音乐是群众舞蹈编排创作成功的关键。选择好的背景音乐能够更好帮助群众理解舞蹈的主题思想,让群众在审美享受中狂舞、娱乐的同时,心灵得到净化,思想境界、文化素养得到提升。选择好的背景音乐是舞蹈作品被群众接受、喜欢、传播的开始,也是舞蹈编排创作的开始。选好背景音乐以后,创作者要充分精准理解每一个音乐元素在表达舞蹈主题方面的作用意义,组织编排富有特殊性、典型性、艺术性的舞蹈动作和道具设计,按照主题、音乐、动作高度协调一致的要求,编创出深得大众喜爱、艺术生命力长、经久不衰的好舞蹈作品。

(三)舞蹈编排要有明确的主题

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编排创作首先要有明确的主题,如此才能创作出动作优美、道具设计合理、音乐主题符合群众审美的优秀作品,让基层群众更容易理解作品中每一个舞蹈动作的特殊含义。这样,编排的舞蹈动作就能很快被群众接受,并在理解记忆的基础上很快学会、弄通,从而加快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的普及速度。有了明确的编创主题,编创人员要综合利用编创知识和编创技巧,从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手法提高舞蹈创作的艺术表现力和艺术魅力,从而调动基层群众学习舞蹈的积极性。有了明确的编创主题,编创人员就要围绕主题思想进行大胆创新,从编排形式、道具设计、肢体语言到舞蹈配乐,在更好地表达主题思想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精益求精,编创出令人耳目一新、群众喜闻乐见的好作品。

三、结语

基层文化馆群众舞蹈是广大群众日常文化娱乐、健身锻炼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寄托着群众的一份特殊情感,得到人们的极大喜爱。因此,在群众舞蹈编排创作过程中,创作者要紧跟时代步伐,充分了解群众的文化需求,不断丰富群众舞蹈的内容、形式、风格,注重时代性与民族性的结合,确保群众舞蹈排练的合理性,让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广大群众,切实满足群众的精神需求,提升群众的文化素养,从而为构建良好和谐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