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灵隐寺禅茶「茶有两种形态 沉浮,饮茶人两种姿势」

时间:2022-12-13 16:45:27 来源:苏茶网

大家好,灵隐寺禅茶「茶有两种形态 沉浮,饮茶人两种姿势」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最近看到个对联,道家人物吐槽天下名山大都被和尚霸占了。

上联:天下名山僧占多,也该留一二奇峰,栖吾道友。

下联:世间好语佛说尽,谁识得五千妙论,出我仙师。

其实道家的名山也不少,如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

居住山林的僧人道士,是出世之人,不苛求红尘俗物,唯有一种雅俗共赏的好物必不可少——茶。

寺庙道观的茶,叫佛茶、道茶,自带禅道之意。



1、武当道茶


武当道茶,产于湖北武当山。

武当山是道教圣地,有“亘古无双胜境,天下第一仙山”的美名。

它位于秦岭和大巴山脉之间,经年云雾缭绕,自古就是重要产茶区。

《茶经》开篇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其巴山峡川有两人合抱者,伐而掇之。”“巴山峡川”即包括此地。

明代永乐年间,皇家大修武当山,海内外众多信徒前来朝拜,更助推了武当道茶的名气。

武当山,又叫太和山,因而武当道茶也叫太和茶。

太和,既指天地间的冲和之气,又指人心境的平和,武当道人种茶饮茶,是生活的一部分,也是修行的一部分。



2、圣水毛尖


圣水毛尖,是恢复性历史名茶,产于鄂、陕、川、渝四省交界,秦巴深山之中的湖北竹山县,海拔500-1000米之间。

圣水毛尖,名称来源于圣水寺,据当地传说,圣水茶成名于唐朝武则天时期,唐中宗李显喝了当地寺院产的茶,一直念念不忘,赐寺名为圣水寺。



3、悟道茶


悟道茶,产于大别山南麓,崇山峻岭之间的湖北大悟县。

《大悟民俗文化》上记载了不少相关的传说故事,如北宋时的杨八姐剿匪被困,将士染病,遇一道人赠茶解难,而后化作黄龙,隐没在高山茶园之中。

还有茶界的“老朋友”,乾隆皇帝下江南,取远道经过当地九里关,品茶后龙颜大悦,赐为贡茶。

其中有一条涉及悟道茶茶名的由来。元朝末年,朱元璋落难武当山,在少华山(今大悟山)当和尚,祭拜过黄龙寺,喝过寺里的茶,然后悟透了帝道,打下江山,赐名悟道茶。



4、金佛玉翠


金佛玉翠,始于1993年,产于重庆南川区的金佛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重庆市生态农业大观园区。

重庆南川区产茶历史悠久,五代十国时,毛文锡的《茶谱》记载:“涪州出三般茶,宾化(重庆南川区)最上……”

金佛山上寺庙众多,金佛寺是众寺之首,民间有“大和尚五百五,小和尚不用数,金佛寺开早斋,长江水泄一尺五”的说法。

山上的野生大茶树,树龄最长的有1400多年,与银杉,银杏,方竹,杜鹃合称金佛山“五绝”。


5、东海龙须


东海龙须茶,产于山东青岛市崂山区,始于20世纪90年代。

崂山,道教仙山之一,有“海上第一名山”的殊荣,许多人看到“崂山”两字,后面自动带出“道士”两字。

但东海龙须茶跟道士没什么关系,得益于20世纪50年代的“南茶北引”工程。


6、感通茶


感通茶,产于云南省大理市的感通寺,是恢复性历史名茶,首创于明清。

感通寺在大理古城5公里外的苍山圣应峰南麓,海拔1900米以上,气候舒适,常年无夏,春秋相连,昼夜温差大,一天之内平均相差15-20度,适宜茶叶积累内含物质。

感通茶的品质有个改进的过程。

明末,驴友徐霞客游览感通寺后,在《滇游日记》中记载:“中庭院外,乔松修竹,间作茶树,树皆高三四丈,绝与桂相似。时方采摘,无不架梯升树者。茶味颇佳,焙而复爆,不免黝黑。”认为感通茶味道不错,就是黑了点。

到清朝康熙年间,黝黑的感通茶已经变白了,余怀的《茶苑》记载,“感通山岗产茶,甘芳纤白,为滇茶第一。”


感通,感而后通,非但是禅理,推而广之,也是人生道理。

同样是世界级饮品,相比于咖啡,中国人赋予茶更丰富的涵义,或许是因为借由喝茶,我们对人生有更多的感悟。

“酒须迳醉方成饮,茶不容烹却足禅。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