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横看成峰侧成岭的诗意「苏轼的诗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

时间:2022-12-22 12:05:19 来源:川雪诗词苑

大家好,横看成峰侧成岭的诗意「苏轼的诗词中蕴含的人生哲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横看成岭侧成峰

——苏轼的哲理诗词赏析(上)

王传学

哲理诗是表现诗人的哲学观点、反映哲学道理的诗。这种诗内容深沉浑厚、含蓄、隽永,多将抽象的哲理含蕴于鲜明的艺术形象之中。意象生动,语言含蓄,寓理于形象之中。宋代大诗人苏轼,以其丰富的人生阅历,厚实的文化底蕴,睿智的思维语言,创作了许多蕴含哲理的诗篇。

在苏轼的哲理诗中,有些是诗人观察自然、认识世界的体会。

先看苏轼的《题西林壁 》,形象地说明“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的道理: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题西林壁: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西林寺,在江西省庐山北麓。

苏轼由黄州贬赴汝州任团练副使时经过九江,游览庐山。瑰丽的山水触发逸兴壮思,于是写下了若干首庐山记游。《题西林壁》是游观庐山后的总结,它描写庐山变化多姿的面貌,并借景说理,指出观察问题应客观全面,如果主观片面,就得不出正确的结论。

开头两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实写游山所见。庐山是座丘壑纵横、峰峦起伏的大山,游人所处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景物也各不相同。这两句概括而形象地写出了移步换形、千姿万态的庐山风景。

后两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是即景说理,谈游山的体会。为什么不能辨认庐山的真实面目呢?因为身在庐山之中,视野为庐山的峰峦所局限,看到的只是庐山的一峰一岭一丘一壑,局部而已,这必然带有片面性。游山所见如此,观察世上事物也常如此。这两句诗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启迪人们认识为人处事的一个哲理——由于人们所处的地位不同,看问题的出发点不同,对客观事物的认识难免有一定的片面性;要认识事物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

这是一首哲理诗,但诗人不是抽象地发议论,而是紧紧扣住游山谈出自己独特的感受,借助庐山的形象,用通俗的语言深入浅出地表达哲理,故而亲切自然。

苏轼的《唐道人言天目山上俯视雷雨每大雷电但闻云中》,告诉人们,所处位置不同,看待同一事物的结果会有很大差异:

已外浮名更外身,区区雷电若为神。

山头只作婴儿看,无限人间失箸人。

唐道人,字子霞,曾作《天目山真境录》。天目山,在今浙江省西北部。清代诗人查慎行注引《咸淳临安志》云:“天目山有雷神宅,在西尖峰半山间。”

失箸:据王文诰注引《三国志·蜀志》和《华阳国志》,曹操曾与刘备论天下英雄,“曹操从容谓先主(按指刘备)曰:‘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孤耳,本初(指袁绍)之徒,不足数也。’先主方食,失匕箸。”“于时正当雷震,备因谓操曰:‘圣人云:迅雷风烈必变。良有以也。’”箸:筷子。

全诗的意思是:唐道人已将浮名置于身外,那区区雷电何能称为雷神呢。在天目山上看雷电,其声若婴儿啼哭,而山下之人闻之,却是非常的响,惊得连拿着的筷子都掉到地上了。

这首诗所告诉世人的内涵很丰富。从自然科学的角度看,同一种现象,变换了方位和视点,就能够得出不同的认识。而从社会心理的角度看,同一个事物,由于心境不同,也就有不同的感受。世人闻雷声而失箸,是由于他们心有未安,竞相逞巧斗智,所以总是为外物所动,不能获得心灵的自由。诗人塑造了一个站在天目山上的“已外浮名更外身”的形象,由于带有“平常心”,所以能“山头只作婴儿看”,以一种超然的态度对之,因而与大自然有了亲和性,也就是不隔。换句话说,那些“失箸人”实是处于“隔”的状态。当然,从诗本身来看,其中所藉以对比的两种人所处的位置是不相同的,即不在同一自然空间上,但诗人所要强调的是心理承受的差异,因此,它就脱略细节,大处落笔,成为对人生境界的妙喻。

苏轼的《琴诗》,从美妙的琴声中,悟出事物之间相互联系的道理: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美妙的乐曲是一个有机整体,而整体都是由若干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部分、要素构成的。在乐曲、琴声中,指头、琴、演奏者的思想感情、演奏技巧等部分、要素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的,它们之间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存在着紧密的联系。唯物辩证法认为,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就是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的矛盾双方的联系。因此,这首诗所揭示的,就是琴、指头和琴声三者之间的矛盾关系。如果把演奏者包括在内,那么,演奏者的思想感情和技能与琴、指之间的关系,又可以看作是事物的内部矛盾(内因)和事物的外部矛盾(外因)之间的关系。前者是音乐产生的根据,后者则是音乐产生的条件,两者缺一不可。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