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海洋环保艺术展「海洋石油污染自然消失」

时间:2022-12-28 15:25:19 来源:i自然i海洋

大家好,海洋环保艺术展「海洋石油污染自然消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6月6日,结合世界环境日与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世界自然基金会联手14家行业协会和民间组织,共同成立“中国净塑行动网络”,致力于在公众倡导、问题研究、政策建议、生产者责任延伸等领域开展合作和行动,力争和社会各界一起,实现2030年中国的海洋塑料垃圾零排放。其间,世界自然基金会主办的“净塑自然——海洋保护主题艺术展”在北京华贸中心开幕,中国青年折纸艺术家刘通、奥地利艺术家沃尔夫冈·泰特纳克和西班牙艺术家玛格丽特·希玛德维拉一起用艺术为海洋环保发声。

工作人员用1.5万个废旧塑料瓶盖拼成海洋主题艺术装置

被旧渔网束缚的两只章鱼

一头巨大的“白鲸”腾跃而起

企鹅、北极熊折纸作品展示

腹中充满塑料垃圾的鱼

用垃圾绘制的海洋世界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全球塑料产量迅速增加,2016年全球塑料制品总产量已达3.48亿吨。据初步估算,世界各国每年向海洋输出的塑料垃圾可达480万吨~1270万吨,其中有将近115万吨~241万吨的塑料垃圾由河流进入海洋。据估算,2014年全球海洋中漂浮着5.25万亿个塑料垃圾,重达26.9万吨。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垃圾的重量将超过所有鱼类的重量之和。海洋中大量的塑料垃圾也会逐渐分裂破碎,成为海洋微塑料污染的重要来源。目前,已有包括海洋哺乳类动物、鱼类、无脊椎动物和鸟类在内的817个物种通过摄食、缠绕、附着等方式受到海洋垃圾影响,其中超过半数的物种已被列入国际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上述问题激发了沃尔夫冈·泰特纳克和玛格丽特·希玛德维拉的创作灵感,共同完成了系列作品——《海塑》。他们将散落在西班牙加利西亚海岸线上的塑料瓶、袋子、渔网等垃圾收集起来,以拼贴画和悬挂饰物的形式重新设计,呈现出了一幅幅海洋画面——被渔网束缚的章鱼、被塑料瓶盖撑破肚皮的小鱼、被塑料袋包裹着的水母……

通过将科学和艺术相结合,沃尔夫冈·泰特纳克和玛格丽特·希玛德维拉试图探讨塑料对于海洋的影响,以及过度捕捞与海洋开发带来的问题。他们还希望用这些充满诗意的画面向公众传递一个严肃的主题:塑料摄入、缠绕和有毒物质等问题正在折磨着海洋环境和海洋生物,是时候采取行动,避免这些问题继续发生了。

用纸张折出的极地生物

塑料和冰川到底有多密切的关系?这完全取决于人类对塑料制品的依赖程度。任何塑料产品的生产,都伴随着不可忽视的温室气体排放。研究显示,在过去50年里,全球的塑料产品增加了20多倍,塑料生产的碳排放量已经占了全球碳排放量的6%。而这碳排放量的显著增加,也完全“贡献”在全球变暖与气候变化上。塑料已达到最偏远的极地冰川和深海沉积物中,也入侵到至少240种物种体内,包括人类自己。

在展览现场,中国折纸艺术家刘通创作的折纸作品展现了塑料污染给极地生物乃至地球将带来的潜在环境威胁。记者在现场看到,一头3米多长的“白鲸”腾跃而起,在蔚蓝海洋背景衬托下,显得格外的灵动。这是刘通用一张完整的正方形大纸,不经过任何剪裁、拼贴折制而成的。“白鲸”的身下,是一只全球濒危珍稀鸟类——黑脸琵鹭。“白鲸”身旁,还有一组企鹅和北极熊的折纸作品。

刘通表示,希望通过折纸这种艺术形式,为保护极地环境和海洋生物献出一份力。“我们的生活方式正在影响着气候变化,而气候变化又在威胁着地球上所有物种的生存。人类无法独善其身,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不要让冰川急速消融,为北极熊、企鹅留下一点生存空间。”

塑料瓶盖拼成的蓝色海报

活动期间,世界自然基金会还邀请了广大网友共同参与海报创作。在一周时间里,搜集了近1.5万个废旧的塑料瓶盖,创作了一幅以海洋为主题的艺术装置。

远远望去,会看到一条大鱼的肚子里有个塑料瓶。但当仔细观察后就会发现,这些图案是由塑料瓶盖组合而成的。通过这个艺术作品,世界自然基金会想要向公众传达:微塑料已经入侵到海洋生物的体内,人类体内也被证实发现了微塑料的踪迹。每一枚塑料瓶盖都代表着一个微塑料颗粒。海报中这一个个小小的瓶盖之于作品会被大多数人忽视,但它们却真实地存在着。

来源:中国海洋报记者 崔鲸涛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