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名画踏歌图的作者是「故宫的审美价值」

时间:2022-12-28 18:53:18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

大家好,名画踏歌图的作者是「故宫的审美价值」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故宫名画记”是故宫博物院官方网站上的一个中国古代绘画高清大图鉴赏栏目。其中有一幅《踏歌图》是南宋画家马远大幅山水画的代表作品。这幅画绢本设色,纵192.5cm,横111cm。

“踏歌”在古代诗词或笔记小说中有很多相关的描述和记载。最常见的有踏歌庆节日的,如“踏歌椎鼓过清明”,或在“烟霄脉脉停机杼”的七夕节“踏歌声转玉钩斜”,或在“一年明月打头圆”的元夕节“五夜好春随步暖”“踏歌声度晓云边”;也有踏歌送朋友的,如《赠汪伦》云“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王安石《送程公辟之豫章》云“春风踏谣能断肠”等。但古代呈现踏歌风俗的图像资料却不多见,这就使马远《踏歌图》显得尤其珍贵。绘画本具有“寓意于物”的功能,《踏歌图》寄寓了马远的伦理审美理想:一是“达情”之象中蕴含着“和实生物”的风俗美;二是“化人”之道中蕴含着“乐群贵和”的德治美;三是“和合”之境中蕴含着“天人合一”的生态美。

“达情”之象:

“和实生物”的风俗美

言咏不足,舞之蹈之。舞蹈是“达情”的高级层次。“踏歌”就是一种歌舞相合的娱乐形式。汉代“踏歌”用于宫廷娱神,如《西京杂记》里有汉代宫女于“十月十五日共入灵女庙……歌上灵之曲。既而相与连臂踏地为节,歌赤凤凰来,乃巫俗也”的记载。唐宋时期,随着音乐歌舞文化的发展,“踏歌”又称作“踏谣”或“踏曲”,成了一种社会各阶层都普遍参与的音乐文化风俗,广泛流行于农村、市井和宫廷。“踏歌”以踏地为节,也可吹笛吹笙击鼓伴奏,形式不拘,可多人连手或连臂而歌。老百姓尤其喜欢在深夜月下踏歌,唐代张鷟《朝野佥载》卷三记载了正月十五、十六夜,燃五万盏灯,簇之如花树,“于灯轮下踏歌三日夜”的盛况;宋代《宣和书谱》云:“南方风俗,中秋夜,妇人相持踏歌,婆娑月影中,最是盛集”;北宋徐铉《寒食成判官垂访因赠》云:“远巷踏歌深月夜,吹管数枝花”;黄庭坚《戏咏江南土风》云:“踏歌夜结田神社,游女多随陌上郎”;张耒《田家三首》其一云:“东家馈黍西舍迎,连臂踏歌村市晚。”可见,踏歌的地点或是巷子,或是乡间小路,或是田埂,或是村镇集市……只要兴之所至,就可随处踏歌。

“踏歌”是一种众乐达欢的风俗文化,也是人体文化,这种艺术形式以人体的姿态为物质载体,在肢体的运动和即兴编唱的歌词中传达着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正如司马迁《史记·乐书》中提到“夫乐者乐也,人情之所不能免也。乐必发诸声音,形于动静,人道也。声音动静,性术之变,尽于此矣”,这是说乐舞是为了使人快乐,也是人们为了满足感情需要所不可缺少的。王安石在《后元丰行》中写道:“百钱可得酒斗许,虽非社日长闻鼓。吴儿踏歌女起舞,但道快乐无所苦。”

马远的《踏歌图》就是这样一幅以踏歌风俗为题材的山水画。画幅上方宋宁宗赵扩题了王安石《秋兴有感》中的诗句:“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可见,这是表现风调雨顺之年农民们以踏歌来庆丰收的。画面上几个老农走在回家的田垄上乘醉踏歌。他们或携杖踏歌,或杖挑酒葫芦踏歌,或拍掌欢笑踏歌,或抓着同伴的腰带着醉态惺松踏歌。“踏歌”的舞姿简单随意,若俯若仰,若来若往,歌笑互答,舒意自广,表达着老农们精神上的满足愉悦之情。这种快乐的情绪有着无限感染人心的魅力,以至于垄道旁过往的妇孺老少都笑容可掬地驻足观看,天真的孩童更是跟着鲜明的节奏踏歌起舞。整幅画面洋溢着一种喜乐淳朴的和谐之美。

如《乐记》所云“和,故万物皆化”,“和,故百物不失”。或许马远《踏歌图》正是以百姓们踏歌庆丰收的风俗来表达“和实生物”、万物皆由和生而来、和是物生的重要条件等寓意。

“化人”之道:

“乐群贵和”的德治美

宋代强调“一道德,同风俗”。“一道德,同风俗”出自《礼记·王制》:“齐八政以防淫,一道德以同俗。”两宋的文人士大夫提倡移风易俗,希望在整个社会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的良好风俗。如王安石认为“故风俗之变,迁染民志,关之盛衰,不可不慎也”;苏轼认为“人之寿夭在元气,国之长短在风俗……爱惜风俗,如护元气”;袁燮、楼钥则认为风俗就是国之元气;罗从彦认为“廉耻者,士人之美节;风俗者,天下之大事”。南宋官员崔敦诗更是在奏议中指出“民俗之厚薄关乎天下之治乱……所以移风俗以寿天下之脉”。因此,宋代统治者努力改变整顿“风俗”,规范社会秩序,使国家道德伦理趋向淳朴。宋代曾颁布了一系列政令提倡弘扬优良的风俗,禁止约束不良风俗。

其中,具有“美大业之馨香”的绘画,尤其是风俗绘画,也承载着“化人”的社会重任,是推广“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美善相乐”的重要途径之一。晋代陆机就曾提及绘画的社会作用可以“比《雅》《颂》之述作”,而“宣物莫大于言,存形莫善于画”,也就是说宣明事物的道理最有功效的是文字语言;如使形象存留下来,最好的办法是绘画。

马远《踏歌图》中以“踏歌”庆丰收表达“众乐”“达欢”的风俗,是儒家以礼乐教化来和谐人际关系、协调社会秩序的图像呈现。孔子称“移风易俗,莫善于乐”,荀子曰“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这里的“乐”是融合了音乐、诗歌、舞蹈等的综合艺术,是多种声音、情感、动作的和谐统一,它“可以善民心,其感人深,其移风易俗”。所谓“礼节民心,乐和民声”,在《踏歌图》中我们仿若听到乡间田垄上传来优美的音乐,酒后微醺的农夫们一路歌舞互答,沉浸在丰收的喜悦中。这极富野趣的踏歌即兴表演有着一种民安政和的喜乐气氛。

马远《踏歌图》中的“众乐”“达欢”庆丰收,也是宋代民本思想深入发展的图像呈现。宋代的思想家与史学家充满忧患意识,关注国家与民族的危亡,民本思想也由此得到了深入发展。如北宋李觏强调治理国家必须使民安居乐业。他指出:“治民必先定其居处,而后可使之乐业也。”又称:“民之大命,谷米也。”司马光强调统治者应该“富民”“安民”“养民”“爱民”,切不可“扰民”“劳民”“伤民”,更不能与民为敌。程颢、程颐强调君主“以顺民心为本,以厚民生为本,以安而不扰为本”,并认为“养民之道,在爱其力。民力足则生养遂,生养遂则教化行而风俗美,故为政以民力为重也”。朱熹则从“君民一体”的整体观出发,认为“民富,则君不至独贫;民贫,则君不能独富”。

为官民之本,最终要做到如《晏子春秋》所说的“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爱民并且使民快乐,这就是为官者“乐群贵和”的敬业体现了。

马远《踏歌图》以近景图绘踏歌庆丰收的同时,又以云雾为中景,透过远处高耸的巨岩,远景的丛树中若隐若现的皇宫似乎也正在庆贺丰年,天地间歌声飘荡,松风袅袅,描绘出君民同乐的理想图景。《踏歌图》也由此传递了古代中国民本思想的一个核心精神,那就是年丰人乐、政和民安的“众乐”才能使社会安定和谐;若只是达官贵族“耳目欲极声色之好”的纵欢“独乐”,则很难出现真正国泰民安的繁荣局面。

“和合”之境:

“天人合一”的生态美

“和合”之境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追求的审美境界。中华和合文化源远流长。《周易》首先提出保合太和的观念:“保合太和,乃利贞。”就是重视合与和的价值,认为保持完满的融合与和谐,万物才能顺利发展。

马远《踏歌图》体现的艺术伦理观是一种大生命的视野,其倡扬的德性不仅停留在“达情”“化人”等人事层面,而且还涵纳天地万物,突显了人与天地万物的关联和融通。

《踏歌图》远景峭石危立,飞岩如削千层云,仰视山巅,松柏滴翠,虬枝峭拔,古人云“瑶草与芳兰而并茂,苍松齐古柏以增龄”,透过这苍松古柏,便是巍巍宫阙,而这天上宫阙自然象征着南宋朝廷。画幅上方的题词“宿雨清畿甸,朝阳丽帝城。丰年人乐业,垅上踏歌行”也正是宋朝皇帝对太平盛世、长治久安的企盼。大自然这种绝壁干天、绿嶂百重的气势与宫殿的尊贵及恢弘气势相合,很有天上宫阙的和谐之美。

《踏歌图》近景溪流淙淙,石色苍润,石壁竦峭,幽岩之下,疏竹垂柳,老树硬枝,用笔雄健而石体棱角分明。山野田垄虽无翠蕊摇空、鲜芳可爱之明媚,但却颇有山野的清旷古朴之致。大自然这种透着野趣的古朴之景与陇上踏歌的老农粗野中透着纯朴的气质非常和谐。老农们踏歌而行,喜庆的感情在与大自然融为一体的舞蹈动态意象和笑谈高歌中得到释放。画面中妇孺老幼全身心沉浸在悦喜和乐之中。

“和合”文化作为中国文化精髓之一,“和”指的是和谐,“合”指的是“融合”。马远《踏歌图》蕴含了社会人伦谐和以及通过涵养百姓质朴善良的德性来参赞天地化育万物,达成天人合一的和合之境的思想。这是一种同天之境,是对宇宙生命和谐的最亲切透彻的观照。有了这种观照,我们才能理解生命和谐是最高的善这一思想的深厚底蕴。

综上所述,马远所生活的南宋虽偏安一隅,但文士们以其强烈的文化担当意识,充分发挥自己的文学艺术才能,主动承担起继承、传播、创新民族文化的责任,并在文学艺术作品中体现自己的忧患意识和家国精神。马远《踏歌图》的艺术内涵关联着时代精神,体现出确立社会伦理价值的自觉努力,并凸显了这种社会伦理价值存在的意义及其美感,表达着宋代帝王及臣民对国富民强的渴望和“为政以德”的伦理审美理想。

(本文系2018年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常规性课题“中国古代文人画的伦理审美特征研究”(G18JC021)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杭州师范大学钱江学院)

原标题:《踏歌图》的伦理审美理想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作者:张维昭声明:本文图片来源于“东方IC”获取更多学术资讯 请关注中国社会科学网官方微信公众号cssn_cn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