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人体艺术 应该如何欣赏 「怎样欣赏」

时间:2022-12-30 17:49:15 来源:比天空还远的季节

大家好,人体艺术 应该如何欣赏 「怎样欣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文/谭峰

从巴黎卢浮宫、伦敦大英博物馆和纽约大都会博物馆游一圈回来,再去中国国家博物馆参观,我有一个很直观的视觉感觉。那就是西方博物馆的人体占比例,要比中国的多一个星球的量级。



西方人向来有用赤裸裸的方式来表现人体之美的传统,这一传统始于古希腊、古罗马。而古老中国的美术艺术,更注重用意向性的笔墨来表达某些风景。西方人眼里的美,来源于人;而中国画家中的美,首推于景。

到了唐朝,这样的审美习性得以一定的改观。中国的仕女图开创了女性人体美学之先河,丰腴的肉体、袒露的衣襟成为当时画家敢于创作的灵感,也让人体美学的概念进入到国人的视线中。

只是短短的几百年后,宋人、明人、清人就又将其审美取向定位于花鸟鱼虫。对于个人形体之美的刻画,被视为一种“大逆不道”的猥琐之情。当然,人们还可以从浓墨淡彩的国画画卷中,看到人物内心情绪的变动,但这种间接“托物抒情”的艺术互动,难免显得隔靴搔痒,甚至是牵强附会。

民国时期的传奇人物李叔同,是中国裸体写生的先驱者。他不顾当时社会上流传的一些质疑的眼光,循循善诱地说服他的佣人去做裸体模特,并在创作中大胆地表现中国人、东方人特有的人体特质。圆润、灵动而精巧的中国人的线条轮廓,在他的作品中得以充分地展现,同时也不失中国古典美学中对于朦胧意象的偏执痕迹。

到了当代,人体美学似乎成为了一种“过气”的时尚。真正美丽动人的小姐姐,更愿意用LV或是GUCCI等奢侈服饰,重金地打造自己的躯体,而并不在乎所谓的美学不美学。倒是不少年轻人对自己的身材越来越重视,他们不停地健身夜跑,甚至通过注射一些液体、吃一些药丸来控制和修正自己的形体。

但这种修养在当代社会心理中更多地表现在健康维持的层面,而非审美情趣的陶冶。换言之,造成人们夜以继日疯狂锻炼身体的最直接目的是,在这个压力重重的现代社会千万不要病垮,而不是形成一种近似美学表达层面上的精雕细琢。

纯粹的人体美学之所以是一种艺术,就是因为它让人们的眼珠子得以重生,它让人们看到了自己应有的比例、线条和精气神。不论是米开朗基罗的《大卫》还是卢浮宫里的《米洛斯的维纳斯》,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艺术光芒在于线条表达与人物设定之间恰到好处的调节和平衡。人们从中看到了男性的雄浑阳光以及女性的柔美婀娜,这都是赤条条的人体存立于世实实在在应该具有的样子。

再说白了些,人体美学是用来“看”的,而不是用来“想”的。如果我们忽略了线条美和人性美的视觉接受,而是不自觉地想入非非,进入到了色情男女的意淫之中,对于这种艺术的鉴赏自然就会“掉价”。看来,我们理应自觉地摒弃掉人性之中的其他感官,只需发挥一双眼睛该有的发现人生之美的功用,人体的肉躯体之美才能真正地被感知到。

那么问题来了:当一个赤身裸体的艺术品摆放在我们面前,我们究竟如何去发现其中之美呢?美当然是一种见仁见智的东西,并没有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但艺术之美同时也是一种讲求感觉的存在,如果在那么一瞬间,你觉得这个人体非常令自己赏心悦目,那它对你来说,就是精美绝伦的。欣赏人体之美,首先在于的是一种感觉。这种感觉很主观、很任意,它只有你自己能够获得,却又难以一时解释清楚。

人体美学的微观视角在于两个字——线条。一个大肚便便的中年油腻男裸体,真的很难让人觉得是“美”的,更难入博物馆、美术馆等大雅之堂。这便是因为油腻男没有让人感觉的到的愉悦的线条。好的人体艺术是需要线条的表达。当我们看到一个雕塑、一幅画里的人体线条富有层次,或是极富想象力,和我们平时的认知略有不同时,这一刻你就捕捉到了美,获得了一次完美的视觉体验。

法国一代名流雕塑家罗丹曾坦言:“这个世界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的眼睛。”这一箴言放在对人体美学的品咂上,是再恰当不过的。人体之美最开始展露于世的一瞬,并不是用鼻子去嗅到的,不是用嘴巴品尝的,更不是用脑瓜去琢磨的。我们只需要带上一双能察觉一切的眼光,便足矣了。



视野 · 深度 · 新识

带你发现“文化新大陆”,先点关注哦。图片部分来源于网络,若有问题请联系。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