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英语发展史》「发展史英语」

时间:2023-01-08 12:37:37 来源:学不被定义的英语

大家好,《英语发展史》「发展史英语」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世纪英语概述

中世纪(Middle Ages)是欧洲历史专业术语。中世纪史也称中古史,具体年代始于公元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止于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结束、拜占庭帝国灭亡)。Medieval是形容词,源于拉丁语medium aevum,意思是“中世纪的”。就英语而言,专家学者常用Medieval English或Middle English指公元1066年(诺曼征服)到公元1498年(英国议会停止使用法语)期间的英语。这400多年的英语史大约处于欧洲中世纪历史的中晚期。1066年至1489年的英国使用三种语言:拉丁语、法语和英语。拉丁语是宗教界使用的语言,法语是上层社会权势人物使用的语言,而英语只是下层社会普通人使用的弱势语言。

中世纪英语是古英语接受法语和拉丁语改造的结果。与古英语相同,中世纪英语的每个字母在单词中都发音。与古英语语法相比,中世纪英语语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大多数单词的屈折变化消失,这种语法的简化使中世纪英语语法更接近现代英语语法。在这一时期,大量的法语词汇和拉丁词汇进入英语,使中世纪英语词汇的数量有了大幅度的增加。由于法语和拉丁语在当时的英国占据主导地位,所以12~13世纪时期的英语文学作品数量较少。直到14世纪诗人乔叟和朗兰德的作品问世之后,这种局面才有所改观。在“官方文书标准”得以普及和印刷术开始在英国传播之后,中世纪英语才开始向早期现代英语过渡。

乔叟

第三次入侵:诺曼征服(1066年)

公元1066年,被称为“忏悔者”的英国国王爱德华(Edward the Confesser)去世。同年9月,在教皇的支持下,法国诺曼底公爵威廉(约1028~1087)联合诺曼底贵族和法国各地的骑士,率军渡过英吉利海峡入侵英国。这一历史事件被后人称为“诺曼征服”(Norman Conquest)。同年12月,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自立为英王,史称威廉一世。

忏悔者爱德华

在盎格鲁-撒克逊历史上,最重要的年份是1066年,最重要的战斗是“黑斯廷斯之战”(Battle of Hastings),最重要的事件是“诺曼征服”。在1066年前后,先后有北欧人(丹麦人、挪威人)、盎格鲁-撒克逊人(英国人)、诺曼底人(法国人)登上英国历史舞台,那时候城头频频变换着大王旗,就像是在上演一部英国历史上的“三国演义”。这些讲不同语言的人在英格兰混居、混战,一来一往的交流和冲突对英语的演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了解这段时间的历史有助于了解英语的发展和演变。

英国国王的称呼很难记。在忏悔者爱德华之后,英国还有过八位爱德华(Edward),两位詹姆士(James)、三位理查德(Richard)、两位查理(Charles)、八位亨利(Henry),还有过六位乔治(George),这里面还穿插着维多利亚(Victoria)、伊丽莎白(Elizabeth)一世和二世等许多君主,让人听了云里雾里。还有那些稀奇古怪的朝代名称,听了也是一头雾水。这就是英国王室文化。但语言的学习离不开历史,学习历史离不开研究大人物。丹麦王朝的统治者是北欧人,诺曼王朝和金雀花王朝(Plantagenets)属于法国人,都铎王朝(Tudors)属威尔士人,斯图亚特王朝(Stuarts)由苏格兰人统治,汉诺威王朝(Hanoverians)由德国人建立。

在开始讲述“诺曼征服”这一历史事件之前,还有必要进一步介绍北欧海盗(Vikings)的来龙去脉。在公元8世纪到11世纪,维京人侵扰或殖民过的地方遍及北半球的广阔疆域,史学家称这一时期为“维京时期”。维京人来自北欧的斯堪迪纳维亚,因此维京人又被称为北欧人(Norsemen,意思是北方人,Norse同North),北欧人(北欧海盗)的语言接近现代的丹麦语,沿着水路探险掠夺是这些人的特长和生活方式。随着查理曼帝国(Empire of Charlemagne)的衰落,北欧海盗于九世纪中叶开始不断侵扰法国。公元885年,北欧海盗沿塞纳河(the Seine)水路围攻巴黎,法国人走投无路,最终只好把巴黎西北方靠近英吉利海峡的一片区域拱手相让。这个地方从公元911年开始被称为诺曼底公爵领地(Duchy of Normandy),即现在的诺曼底。占领法国地盘的北欧海盗逐渐法国化,他们接受了法国的生活方式,放弃了自己的母语并开始讲法语。在“诺曼征服”之前,这些“北方人”就已经成了事实上的法国人。在对北欧海盗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之后,我们可以进入正题开始讲述英国历史上的“三国演义”的故事了。这个故事跟古英语、古丹麦语和诺曼法语的演变和发展有着紧密的联系。从中可以推测古英语在那段时间的基本状况。

注:

“诺曼”是Norman的音译,源于条顿语(Teutonic,条顿语是古北欧语或古日耳曼语的别称),古法语拼写为Normant,现代法语为Normand。“诺曼”的意思是“北方人”(Northman或Norseman)。Norman一词可用作名词或形容词。名词Norman指在公元900年左右在法国北部定居的北欧人(主要是丹麦人)。这些“北方人”在法国开始信奉基督教,他们放弃了自己的母语古诺斯语,开始使用法语。公元911年,法国国王将这些“北方人”定居的地方划分为一个省,将他们定居的地方称为“诺曼底”(Normandy),封“北方人”首领Hrolf the Ganger为首任诺曼底公爵(Duke of Normandy)。公元1066年10月14日,诺曼底的威廉公爵率军入侵英格兰,英格兰从此开始进入一个新的朝代,伴随着这些入侵者进入英格兰的不仅有新贵族和新语言(巴黎法语和诺曼法语),还有新艺术和新建筑(城堡)。这些入侵者常被称为诺曼人或法国人。

英国历史上的“三国演义”

西撒克逊国王艾尔弗雷德的儿孙两代人(儿子老爱德华,Edward the Elder,孙子阿瑟斯坦,Athelstan)不断进攻丹麦法地区,最终占领了英格兰东北部的约克(York),收复了英格兰北部地区。阿瑟斯坦做了英格兰国王。这是第一回合,英国人(盎格鲁-撒克逊人)获胜。从公元930年至990年,这期间大约60年的时间,丹麦人与盎格鲁-撒克逊人之间基本没有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冲突。

公元991年,北欧海盗再次侵犯英格兰。盎格鲁-撒克逊人在莫尔登之战(Battle of Maldon)中败北。在第二回合中北欧海盗获胜。丹麦人斯温(Svein the Forkbeard)自立为王,开始统治英格兰。古英语在与丹麦语的交流中进一步演变,这种演变主要体现在词汇的借用和语法的简化两个方面。

1016年,斯温的儿子卡钮特(Cnut或Canute)继承英格兰王位,在位19年。除了统治英格兰之外,卡钮特还统治着威尔士、苏格兰和爱尔兰,此外同时供养着两个王后。其中一个王后是艾玛,人称诺曼底的艾玛(Emma of Normandy)。艾玛的第一任丈夫是原英格兰国王(Ethelred,盎格鲁-撒克逊人,艾尔弗雷德的后裔)。因害怕北欧海盗的入侵,艾玛带着他的两个儿子跑到法国诺曼底去避难,小儿子就是后来的忏悔者爱德华。艾玛的前任丈夫去世后,卡钮特去诺曼底把艾玛接回来做了自己的妻子,他们育有一个儿子。卡钮特和他的另一个妻子生有二子,其中一个做了挪威国王。

1035年,卡钮特去世,他的五个儿子都觊觎英格兰王位,最终忏悔者爱德华在王位争夺中胜出,做了英格兰的国王。爱德华的母亲艾玛来自诺曼底,爱德华本人在诺曼底长大成人。他不喜欢英国,而喜欢跟诺曼法国人在一起,尤其乐于跟学者和建筑师在一起,位于伦敦的威斯敏斯特大教堂(Westminster Abbey)就是他在那时开始重建的。爱德华痛恨的一个英国人就是皋德温伯爵(Earl Godwin),这个人在争夺王位时杀害了他的亲哥哥,并且强行把女儿嫁给了他。爱德华的绰号是忏悔者(confessor),给他取这个绰号的人说他长相虔诚,有一副很敬畏上帝的面孔。爱德华跟自己的王后(Edith,皋德温之女)一直没有子嗣,或许人们称他为“忏悔者”似乎是在说他“洁身自好”(chaste)。爱德华不愿王位在百年后落在皋德温手里,所以,他就跑去诺曼底,见了诺曼底公爵威廉。之后,英国人和诺曼法国人经常在多弗尔(英国南部的Dover)发生摩擦。爱德华趁机将皋德温流放,同时还监禁了自己的王后。不久,皋德温又带着军队回来了。恐惧中的爱德华一脸忏悔,谎称流放皋德温是一个误会,封皋德温的儿子哈罗德(Harold Godwindsson)为威塞克斯伯爵(Earl of Wessex),事态就这样平息了。在哈罗德伯爵出征威尔士大获全胜之后(威尔士那时在猛烈进攻英格兰),许多贵族甚至包括爱德华本人也都认为王位应该传给哈罗德伯爵。

1066年,忏悔者爱德华去世。哈罗德和威廉都声称爱德华把王位许诺给了自己。但是,竞争王位的不止这两个人,还有另外两个人也对英格兰王位虎视眈眈。一个是埃德加,另一个是哈拉德。埃德加的父亲跟爱德华是同父异母兄弟(爱德华的父亲Ethelred the Unredy也有两位王后),而哈拉德是爱德华同母异父弟弟(父亲是卡钮特和艾玛)。此时的哈拉德是挪威国王,哈拉德说他哥哥哈萨卡钮特在去世前就把英格兰的王位许诺给他了。哈萨卡钮特是爱德华之前的一个短命国王(父母是卡钮特和艾玛。他做国王不久后,在一次宴会上吃鱼时不小心被鱼刺卡住喉咙突然死亡)。

忏悔者爱德华去世之后,共有4个人争夺王位,他们分别讲三种语言。有一位来自法国诺曼底,有一位来自北欧的挪威,还有两位来自英格兰本土。哈罗德在英格兰贵族的支持下抢在埃德加之前做了英格兰国王。哈拉德闻讯大怒,从北欧赶过来抢夺王位,结果被哈罗德击败。随后,哈罗德率军从英格兰北方返回南方,迎击来自诺曼底的王位挑战者。在这一回合中,最终获胜的是来自法国诺曼底的威廉公爵(威廉是个私生子,William the Bastard这一称呼只能用英语说,因为他不懂英语)。占领伦敦之后,私生子威廉在1066年的圣诞节举行加冕典礼,成为英国历史上的“征服者威廉”(William the Conqueror)。1066年之后,英语语言的地位下降到了最低点。法国诺曼底人除了在英国各地修筑大量的城堡以昭示其统治决心之外,还从制度上建立封建社会。在这种体制下,下层社会的人讲英语,上层的统治者讲法语,而宗教界使用的是拉丁语。总体来说,从1066年开始的英国封建社会使用的是三种不同的语言,这三种语言有高低贵贱之分。

征服者威廉

征服者控制了英格兰之后,于1086年用拉丁文完成了《土地调查清册》(Domesday Book)。这部由法国人清点完成的英国财产账目详细记录了土地和财产的数量(包括每头猪和每只羊),并规定了财产所有人应该缴纳的税额,是一部具有法律效力的官方文件。对英国人来说,《土地调查清册》的问世就如同“末日审判”(Doomsday)的到来,因此英国人又称《土地调查清册》为《末日判决书》。“诺曼征服”标志着英国封建社会的开始。就人数而言,诺曼法国人是少数,但他们拥有英国绝大部分的财富,此时的英国社会贫富差别相当大。罗宾汉(Robin Hood)率领绿林好汉劫贫济富的故事就是在诺曼法国人统治英国的时候开始在民间流传的。相传,罗宾汉是活跃在1160年至1247年之间的绿林好汉的领头人,他和他的同伴们以夏伍德森林(Sherwood Forest)为大本营,劫富济贫。在早期的描述中,罗宾汉是一个受诺曼人压迫的撒克逊人的首领形象。罗宾汉的故事实际就是讲英语的穷人和讲法语的富人斗争的故事。

“诺曼征服”对英语发展的影响

从英语语言演变的角度看,这次征服是英语语法简化、语音丰富、词汇量增加的又一次演变过程。英国作家麦克兰姆在其新作Globish一书中讲到:中世纪发生在英国的战争和瘟疫都是促使(语言)产生变化的动力(Plague,like warfare,is an engine of change)。他认为是这种动力促成了中世纪英语的发展和演变。也就是说,如果没有“诺曼入侵”以及后来反复发生的鼠疫(黑死病),英语就不会是现在这样的英语。

在诺曼征服后的几百年时间里,有三种语言在英国使用:上层社会讲法语,宗教界使用拉丁语,政府管理、教会、法律和文学方面使用的语言是法语和拉丁语;而英语是社会最底层的语言。从艾尔弗雷德大帝时代开始用英语编写的《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也被迫于1154年终止。诺曼征服之后,多灾多难的英语又一次面临绝境。至少在诺曼征服后的100年时间里,在讲法语的统治者和讲拉丁语的主教和神父眼里,英语粗俗、下流、刺耳,难登大雅之堂。但是在诺曼征服100年之后,由于民族的融合,在社会中层已经很难辨别谁是英国人谁是法国人了。虽然英语是下层普通民众的语言,但普通民众是大多数,在人口数量方面占了很大的优势。

在诺曼征服前后,东方古国的汉语言文化呈现空前发展之势。汉语与榜样的姿态存在,依然是周边其他民族学习的楷模。1038年,西夏皇帝李元昊模仿汉字,创制“西夏文”。1038年,北宋文字训估学家丁度所作《集韵》完稿,收录了53,525字,比《玉篇》多了30,763个字,词汇量是《说文解字》的5.7倍。

西夏文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