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陶瓷 >

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是「诺贝尔奖的文学作品」

时间:2023-01-14 11:57:19 来源:如意王学习室

大家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作品是「诺贝尔奖的文学作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因为他多样而丰富的诗作 -- 它们蕴含了高超的理想 -------- 获奖理由

全文共2653字,预计阅读时间:8分钟

作文素材 | 卡尔·耶勒鲁普 | 19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作家作品解读(周末好文)

卡尔·耶勒鲁普是1917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奖的两位丹麦作家之一,是一位著名的诗人和小说家,他一生的创作风格经历了从信奉基督教的浪漫主义到现实主义以及从现实主义到信奉基督教的浪漫主义的两次巨大的改变。

耶勒鲁普儿时由于父亲去世而跟随其母亲的堂兄弟(继父)前往哥本哈根居住,其继父作为新教牧师兼诗人和学者拥有着渊博的知识,而这些见解和知识对儿时的耶勒鲁普有着最初萌芽式的文学影响。

耶勒鲁普早期进入哥本哈根神学院学习神学,但受到现实主义作家勃兰兑斯文学理论的影响,开始对基督教的可信性产生了怀疑,在神学学习结束后,他通过《一个观念论者》一书转入了文学创作。

1881年出版了诗集《红山楂》,并发表了拥护达尔文主义的论文《遗传与道德》,这部论文遭到了丹麦教会的强烈指责。

耶勒鲁普次年随即出版了具有强烈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的小说《日耳曼人的弟子》,这部作品结合作者自身的经历,讲述了一位乡村牧师子弟在德国攻占家乡后接受德国教育,接受了古典文学教育后进入哥本哈根大学攻读神学,在接触实证主义之后在考试时对神学的真实性产生怀疑,由此受到攻击而返回家园,而后成为了一位激进党议员的故事。

这部小说作为作者转变政治态度和宗教信仰的宣言,反映了作者与基督教的决裂。

而后发表的作品多属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例如《罗姆卢斯》和《吉杜尔》。

但是之后的几年,耶勒鲁普不断在德国等地游历,期间接触了希腊的美学思想、叔本华的哲学理论、瓦格纳的歌剧风格等,开始模仿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进行创作。

于1884年创作了《古典之月》,并模仿席勒创作了《布伦希尔德》等诗体悲剧,表达了作者对人类的自由、劫难、痛苦和责任等问题的关注,感受到了新文明对于人类生存的局限性。

次年又创作了《漫游之年》,这一系列的作品宣布了作者与现实主义的决裂。

而后期创作的小说《明娜》和《磨坊血案》很好的将现实主义的思想性和浪漫主义的艺术性相结合,进而达到了作者在散文体创作的巅峰时期。

《明娜》以19世纪的德国乡村为背景,描写了一个纯情又动人心弦的悲情爱情故事。

这部作品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讲述了“我”趁暑假来到乡村莱丹,在这里偶遇家庭女教师明娜,并一见钟情而深爱于她。

通过“我”的不断努力,终于获得了明娜的青睐,逐渐加深与明娜之间的感情,最终决定谈婚论嫁。

故事讲到这貌似这是一部唯美而简单的爱情故事,然而,通过“我”逐渐走入明娜的世界,便对她的身世有了些许了解。

明娜的家乡是德累斯顿,她的父亲是一位中学教师,母亲是一个没有学问的普通女子。

她的父亲冷漠自私,从不关心她,而母亲则是没有足够的智慧和心思去了解她,就这样,她在一个毫无爱意的家庭生长起来。

在她格外期待爱情的时候,画家史蒂芬孙出现了,相处一段时间之后,史蒂芬逊告诉她为了艺术是不可以和她结婚的,随后便回了丹麦。

在史蒂芬逊回丹麦后,明娜和他还保持着似有若无的联系。

甚至在与“我”决定结婚的时候,明娜给史蒂芬逊写信通知这一决定。史蒂芬逊得知之后,唤醒了内心深处的占有欲,又开始追求明娜,而明娜在这场抉择中选择了史蒂芬逊。

然而,明娜的婚后生活并不幸福,史蒂芬逊每天都是吃喝玩乐,甚至在明娜面前和其他女人调情,明娜也与史蒂芬逊的朋友们闹得很不愉快,最后明娜心脏病发作而去世。

在明娜去世之后,给“我”留了一份遗书。

先抛开内容不说,整部作品以第一人称为叙述角度,使读者的代入感较强,而大部分现代小说也是使用的第一人称的方式。

在作品最初富有回忆和自省的色彩,整部作品语言优美而隽永,通过诗情画意的描写,将一部情节简单的爱情故事讲述的娓娓动听。

作者用清新美好的笔调描写“我”与明娜在溪水旁和高山上等地点的欢声笑语,而这些美好和快乐与最终明娜的不幸离去和我的痛苦等待相对比,更突出了作品的悲情基调。

不难看出作者的语言素养和文学构图是很值得借鉴的,但是作为小说本身的内容上,就略显拙劣了。

倘若作品是感叹“我”与明娜爱情的悲怆,貌似是不合理的,因为明娜的一系列举动像是脚踏俩只船的“海王”,我不过是她养在池中的一只“鱼”而已,史蒂芬逊才是她真正倾心的人,那么女主与自己备胎的故事有什么值得感叹的呢?

倘若作品是歌颂明娜的爱情并表达对其经历的怜悯之情,那貌似是更加不合理的,明娜无论是故意的脚踏两只船来玩弄感情(显然作者并没有这方面的倾向),还是由于不懂事理而不小心脚踏两只船(貌似作者也不是这么想的,作者觉得明娜是出于“礼貌”才告知的史蒂芬逊),她都是这场悲剧的始作俑者,那又有什么值得歌颂和怜悯的呢?

不禁让我感到作者要不然是一个看不透“绿茶婊”的直男,要不然是一个三观稍有不正的作家。

这让我联想起了“琼瑶”,也许只有三观不正,才可以成为“言情大家”吧。

或者作者是在反思明娜悲剧的原因,在表达悲剧的起源是来源于悲剧主角本身的弱点,但是在整部作品中作者一直在美化明娜这一角色,她无辜、纯情、善良,甚至将订婚消息告知前男友都是出于“礼貌”,由此使这一结论有所动摇。

《磨坊血案》讲述了作者家乡西兰岛上一个磨坊里发生的奇异而世俗的故事。

磨坊主克劳森在妻子病危之时由于受到女仆莉泽的勾引,而致使其妻子去世。

在妻子去世后,克劳森尽管怀着对妻儿的负罪感,但还是奔向了诱惑自己的莉泽。

但是在克劳森准备与莉泽办理订婚手续的当天,意外发现莉泽与男雇工约尔根在调情。

最终在强烈嫉妒心的趋势下,绞杀了莉泽和约尔根。

作者貌似想通过这个故事来强调,悲剧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人类无法克服自身的弱点。

这部作品以细腻的笔触将克劳森负罪的恐惧,以及面对莉泽的诱惑无法控制自我的矛盾感展现的淋漓极致,特别是在他绞杀了莉泽和约尔根之后的心理描写让读者切身的体会到那种恐怖和恐惧。

另外,克劳森绞杀莉泽和约尔根的情节安排的并不突兀,因为克劳森对自我掌控的无力感和迷茫感是贯穿这部作品的。

这部小说在文学上来说是很值得借鉴的,特别是其对于人物心理的描写,然而对于普通读者,不太建议胆子小的读者进行阅读,至少我在阅读这部作品的时候稍有不适。

曾有学者分析,耶勒鲁普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历史背景是相关的,因此1917年的诺贝尔文学奖是更偏向政治因素的。

1917年正当第一次世界大战尾声,各交战国对诺贝尔文学奖的兴趣并不浓厚。

同时,作为中立国的瑞典,其奖项的颁发也需要符合当时的立场,因此,同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两位作家都属于同为中立国的丹麦。

本文由如意王工作室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