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淄博”本地原材料近枯竭 淄博陶瓷企业走出去办厂

时间:2022-11-19 17:21:20 来源:

今天,西北书画艺术笑笑给大家分享带来的《“淄博”本地原材料近枯竭 淄博陶瓷企业走出去办厂》。

“南有佛山,北看淄博。”作为中国两大建筑陶瓷生产地之一,淄博市的陶瓷企业从2008年起,开始陆续走出去,在外省市设立分厂。“走出去,这是陶瓷产业发展的必然。”在淄博经贸委的办公室里,淄博经贸委外经科科长唐海军接受经济导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全国陶瓷业产业转移,其实是陶瓷业国际化产业转移的一个延续,淄博的产业转移脚步已经落后于佛山了。”

唐显军介绍说,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现代陶瓷业从欧洲意大利、西班牙等国家转移到我国,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形成了以佛山、淄博为主的陶瓷产业基地。而佛山的建筑陶瓷企业从上世纪90年代末就已经在国内实施产业转移,抢占资源和市场。

从佛山淄博“两强割据”,到多强纷争的“战国时代”

淄博市建材冶金行业管理办公室提供的资料显示:截至2008年底,淄博市拥有252家陶瓷企业、395条生产线,生产能力达12亿平方米,占全国陶瓷产量的23%,规模与产量均仅次于广东佛山,稳居全国第二。但在陶瓷产业越做越大的同时,淄博陶瓷产业的发展也遇到了瓶颈。

“能源、原材料面临枯竭,无法支撑陶瓷业的生产和发展。”唐海军向导报记者介绍说,目前作为陶瓷生产的主要原料长石、石英粘土等和主要燃料煤炭,95%以上依靠外地输入,无形增加了采购、运输成本。

同时,淄博的陶瓷业也感受到了来自市场发展的压力。近年来,受能源、资源和环保压力的影响,陶瓷产业的龙头广东佛山先后在四川夹江、江西高安、瑞昌,湖南醴陵、萍乡、辽宁法库等地投资建设一批陶瓷工业园。目前四川夹江的产能已经达到5亿平方米,居淄博之后列全国第三。预计3-5年,江西高安的年生产能力也将达到8亿-10亿平方米,将接近淄博目前的规模。

国内陶瓷“两强割据”的局面随着佛山为首的产业转移而逐渐转为“战国时代”,资源和市场被重新瓜分,形成了的新的产业布局,目前已经对淄博的陶瓷产业形成了挤压之势。唐建军说,“如果不及时扩张、转移,寻求新的资源和市场突破口,淄博的陶瓷产业将面临巨大的生存危机。”

“腾笼换鸟”做高端

淄博陶瓷业产业转移,加快了淄博碧水蓝天环境的实现,也为产业升级腾出了空间,但转移出去的产业能否避免水土不服,更好地在外地落地生根?能否实现政府、企业、当地经济的多赢?

“产业转移并非意味着淄博陶瓷产业的没落,反而使淄博陶瓷迎来的新的发展机遇。”唐海军告诉导报记者,这些年淄博的高档陶瓷产业发展迅速,在品质上已经不逊于佛山。

在淄博陶瓷业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在企业自主选择的基础上,政府起到了引

好了,关于“淄博”本地原材料近枯竭 淄博陶瓷企业走出去办厂的内容就介绍到这。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