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浅析秦小篆的\\「秦大篆」

时间:2022-11-24 19:25:26 来源:书法部落

大家好,浅析秦小篆的\\「秦大篆」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人文”是指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简而言之,就是重视人的文化。不错,人性的觉醒始于魏晋,表现于书法方面,呈现了鲜活、流畅、雅致并富有生命之美的艺术感受。而在“人性觉醒”之前,还有一个“人的觉醒”前奏。如若没有“人的觉醒”,便不会有之后的“人性的觉醒”。“人的觉醒”主要是在先秦以及秦此一时期实现的,于书法艺术体现在笔画笔法、结构形体等方面都充满“人”的主体意识。“人”的文化元素尽显于字里行间,与时代同调弹奏出一曲“人”的乐章。

文字发展,建立在“象形”基础上,大致有以下几个阶段的特征。

直观模拟。“象形”,即对大千物象进行模拟写实刻画。汉许慎在《说文解字·叙》中说:“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象形”确实为先民提供了一种无与伦比的方便,易仿、易记、易理解、易交流。后期文字的方形格局、部首构图、和谐章法均因“象形”而得以萌生。

神灵暗示。随着“巫”文化的出现,巫卜者开始引入非“象形”的线条,以表明来自神灵的召唤与启迪。在懵懂的先民眼中,文字虽然远离物象一步,但却与自己的心愿更近一些。与结绳、绘画相比,“仓颉造字”的传说无疑更富于神话色彩,给文字披上了一层神异的灵光,不仅表明文字是为记事而生,亦表明其为释放心灵而存。这种创生的神圣性,毫不费力地拉开了与世俗的距离,为后期文字高洁典雅的形象做了重要铺垫。

聚焦物象。巫卜走下神坛,动植物成为文字取法象形的主宰。汉蔡邕在《篆势》中说:“或像龟文,或比龙鳞,纡体效尾,长翅短身,颓若黍稷之垂颖,蕴若虫蛇之棼缊。”采集狩猎,是农耕社会最基本的生存方式,动植物成为先民集中关注的对象,不仅快速便捷地传达出所具有的意义,而且更可泛化成一种相对朦胧的意象,丰富了词汇与内涵,比如“羊”有味美、“牡丹”有富贵、“斧”有权威等次生意义。文字自觉主动地聚焦于动植物,是其告别蛮荒岁月,开始创造文明的标志。


《会稽刻石》(局部)


“人的觉醒”在哲学、艺术等领域集中体现。人是时空中独特的生命个体,只有人才能具有精神、艺术创造以及赏鉴能力。《道德经》中“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是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高端智慧;《庄子》中“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强调了人的美具有社会性,不应遮蔽与回避。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成为“人的觉醒”的旗帜,“仁”“义”“礼”等强调人的内心塑造,带有强烈的人性色彩,已开始从“人的觉醒”向“人性的觉醒”迈进。在此文化思潮下,书法艺术也进入新阶段。

秦始皇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等政策。由丞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大篆之文的基础上,简化创制了“小篆”文字。《说文解字·叙》中说:“丞相李斯乃奏同之,罢其不与秦文合者。斯作《仓颉篇》,中车府令赵高作《爰历篇》,太史令胡毋敬作《博学篇》,皆取史籀大篆,或颇省改,所谓小篆者也。”小篆是文字演进的一大进步,是文字发展史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一、“人的形状”成为小篆构型的主骨架。小篆的字形结构令鸟、虫、黍、谷等图形暗然隐退,其形几近是人体形态的直接投射。笔画上,取人体四肢匀称下垂的特征。在结构上,依“人形”取长势,无论笔画多寡,均以长方形为主,一改过去长扁无定的格局。“人形”最基本的“上密下疏”的特征被充分吸收,上部分保持充实饱满,竖画向下伸引走向疏逸,如人之双腿,修长挺拔。从独体字分析,一般有静势与动势之分,静势形正,骨立其中,不偏不倚,严整端稳;动势则生动态美,保持重心不偏。左右结构字形一般有外抱与内抱之分,外抱像两个人背对背,分而抗争;内抱像两个人面对面相拥而立,充满温情。

天覆结构犹如人在天的底下或屋顶下生活,地载结构则犹如人在地平线上生活劳作。尤其要说的是排叠结构,左右排叠似多人排队一起,如“丝”“龙”“比”“林”等字;上下排叠似一个人各个器官的上下安排,如“鼻”“重”等字。章法上,通篇似人的集会,以《槎山刻石》为例,所有文字均围绕中轴线展开,如群体排队听号令出征,其中“立”“不”“六”“天”“灭”等字,简直就是“人形”的翻版。


《泰山刻石》(局部)


二、“群体秩序”成为小篆构型的主基调。小篆是由皇室组织整理出的一套带有装饰性成分的书体,创设者不仅充分注意对“人的形体”的模拟、吸取,而且也将社会群体的秩序意识贯注其中,以体现现实世界“群体人的觉醒”。其一,线条具有“标配”的意味。线条是书法十分重要的组成形式,不同的书写体、不同的流派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异,但总的特征是风采各异、灵活多变。而小篆线条则不同,具有统一的标准,基本由点、直线、弧线组成,无论点画长短,均呈粗细划一形态,而且在力度、速度上也都呈匀平状,一改古文那种“随体诘诎”、不统一的做派,史上更有以名词“玉箸”称之。

笔法上,起笔时须藏锋,收笔亦须回锋,向左撇出的地方并不用撇,向右用捺的地方也不出捺,且相当固定。其二,结构具有“通变”意味。小篆结体稳重,可能为防止呆板与僵硬,在结构组合上,讲究“通变”,偏旁位置不固定的现象比较常见。在古隶中成熟的左右结构的文字,小篆可能写成上下结构或其他结构,如“幼”“修”“腔”“剽”等字。其三,气势具有“延展”意味。小篆线条遒劲蜿蜒,运笔圆转,盘曲为画,富有古朴典雅、婉润遒劲之美,正如明赵宧光在他《寒山帚谈》中说:“秦斯为古今宗匠,一点矩度不苟。聿遒聿转,冠冕浑成。藏妍婧于朴茂,寄权巧于端庄。乍密乍疏,或隐或显、负抱向背,俯仰承乘,任其所之,莫不中律。”


峄山刻石


三、“秦国精神”成为小篆构型的主要气度。表面上看,李斯创制小篆,是一种文字与书风的偶然进化,但从大的时代文化背景考察,由“人的觉醒”进而引得人的群体秩序的确立,以及国家精神得以显现,这些都对小篆的产生有着重要影响。从秦刻石《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会稽刻石》,到秦诏版与货币,以及后期的秦简,始终呈现一种雄强规整的勃勃英气。

特别是《泰山刻石》《琅琊台刻石》,一洗金文面貌,笔画婉丽端庄,结体雍容敦厚,好像已挣脱六国频频战事的阴霾,无复那种思前顾后的忧患,展示了一种磅礴的气势与力量。通篇文字配上坚硬的石质与野的雄风,造成一种夺人动感,如风吹浪涌,地动山摇,大有凌空飞去之势,这正是秦国势强悍、藐视天下的气度以及力量的显现。为此,唐李嗣真《书后品》中说:“(李)斯小篆之精,古今妙绝。秦望诸山及皇帝玉玺,犹夫千钧强弩,万石洪钟。岂徒学者之宗匠,亦是传国之遗宝。”诚之谓也。

作者:嵇绍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