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课堂设疑的方法「教学的艺术」

时间:2022-12-01 17:17:25 来源:永州新闻网

大家好,课堂设疑的方法「教学的艺术」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口 唐少华 湖南省永州市第十二中学

面对新世纪教育的多元化与复杂性,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就必须立足常态,不盲目追求所谓的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式,剔除所谓的“课堂艺术”的花架子,回归生态自然的课堂,回归教育的本源与本质。而这一切则依赖完善的课堂设疑体系,保证课堂设疑的有效性,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尤其在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则显得更为重要。下面就我多年来在高中政治教学工作的体会,谈谈课堂设疑的策略。

一、完善课堂设疑体系,促进师生的交流和互动,激发学生政治课堂学习的原动力。

1.把握课堂设疑的难度

著名的俄罗斯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人的认知结构可划分为3个层次:“已知区”、“最近发展区”和“未知区”。人的认知水平就是在这3个层次之间循环往复,不断转化,螺旋式上升。 我们认为,课堂设疑不宜停留在“已知区”与“未知区”,即不能太易或太难。问题太容易,则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浪费有限的课堂时间;问题太难则会使学生丧失信心,无法保持持久的探索心理,使设疑失去应有的价值。因而,富有经验的教师设疑总能在不知不觉中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而后逐渐适度提高问题的难度。这些教师常常善于寻找学生的“已知区”与“最近发展区”的结合点,即在知识的“增长点”处布设悬念,在学生可能形成的思想、观念等原始生长点处设置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认知结构的形成、巩固和发展,使学生的认知能力得到迅速提高,并最终使认知结构的“最近发展区”转变为“已知区”。 例如在教学《正确对待金钱》一课,我从货币的职能与本质出发,设疑“钱是好东西还是坏东西?金钱万能吗?为什么?”“如何获取金钱、使用金钱?”“钱为什么能生钱?”这些问题的提出激发学生的探索的欲望,促进了学生对货币知识的理解与运用。

2.掌握课堂设疑的频度

当前,中小学课堂教学中出现一些新变化,“满堂灌”演变为“满堂问”,发展为“满堂跑”。其实,无论是“满堂问”还是“满堂跑”,都是以“启发”“互动”的名义,其症结在于片面理解教学方式的变革,对于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毫无帮助,着实是低效教学甚至是无效教学。 事实上,“满堂问”下师生的“互动”似乎多,其实,许多问题是不必要问题(可有可无),问题诱发学生深入思考有关数学内容的目的和效果其实并不佳,而问题与问题之间的关联不强,不能形成“问题串”,不能形成与课堂教学目标密切相关的应有的问题系统。而“满堂跑”似乎学生“动起来了”,但这种“动”仅仅体现在活动上而未必是数学思维上,真正有效的课堂“动”在于积累学生的数学活动经验,强化学生对数学事实的理解和建构过程,丰富数学学习的情感体验和过程体验,这种“动”不仅体现在学生的动手操作上,更体现在手脑合一的协调发展。

3.注意设疑的类别的控制与挑选回答问题的方式

设疑的类别的控制,就是要避免提与教学无关的问题与常规管理性问题,要从课堂主题与教学任务目标出发去设疑。识记性问题可在预习中完成,理解性问题则可在自学讨论中完成,综合运用性问题(推理性问题与创造性问题)则应在组织学生探究活动中完成。

设计一个个好的设疑,还得要注意挑选回答问题的方式,否则问而不答,答而无效。注重个别教学的针对性则要设疑前先点名;面向全体重点性问题则要设疑后让学生齐答; 鼓励思考的积极性,则要设疑后让举手者答,且得允许学生答错,允许复述他人的答案。也可以设疑后让未举手者答,给思维懒惰者敦促。

4.还要教师理答方式,促进学生进一步思考。

对于政治学科中抽象的概念则可自问自答,加深学生印象。对学生回答都要有所回应,且回应均是积极鼓励的;对于重点问题,则可重复自己问题或学生答案;要挖掘问题的层次与深度,对学生的回答要提出进一步问题;对学生的回答做出指导(思考设疑答题的方向方法),对问题本身做出全面分析;学生把老师所提之问答完,还可以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让大家思考或让老师来回答。

事实上,有效的课堂设疑,主张根据教学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串,注重问题的数量和质量的统一,着重培养学生发展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思想政治课堂设疑还要注重知行统一,个人与社会的统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世界观、价值观与人生观的统一。

二、精心设计课堂问题,有效发挥课堂设疑效能,调动学生求知欲和认知内驱力。

最有效的学习源于思考,而思考源于疑惑。具备启发性、开放性、适度性和反馈性的课堂设疑,能有效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启发学生思考、探究、答疑、解惑,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1.启发性设疑。“设疑”要体现“善启诱思”,以具有知识性、思想性和启发性的“设疑”诱导学生主动思考,启发学生正确思维,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形成自我、正确的观点,有利于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和自我深化理解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教学《经济生活》“市场配置资源”时,笔者先提出“凭票供应同我们今天拿钱买东西有什么不同”的问题,让学生对比计划与市场经济的不同特点;在讲到“市场的局限性”时,结合漫画《赶不上趟》设疑“画中的老汉为什么总是赶不趟?漫画《一哄而下》反映了市场经济哪些缺陷?我们将如何应对?

2.开放性设疑。以“开放性”问题,引出学生“开放性”的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发散性思维,形成自我创新思维。例如,在复习完经济常识时,笔者以“如果你是厂长,你如何利用价值规律与市场经济特点,如何经营公司,促进企业的发展?”这样开放性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和联想,将知识的理解和运用拓展到书本内容以外,积极踊跃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

3.反馈性设疑。反馈性是选择肯定、赞扬并适度纠正的方式,适时对学生的答案和答题活动作出评价,对学生的创造性见解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赞扬,让学生在成就感体会中增强自信,保持学习热情,以帮助学生分析答题的误区和难点来适度柔性地纠正学生的答题错误,消除学生的心理焦虑和厌倦情绪,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学习积极性;也可用启发式的问题逐步引导学生正确思维,自我纠正错误,以增强学生深入思考、探究学习、自我解决问题的信心和能力;还可鼓励其他学生进行讨论补充,相互交流自己的观点,甚至可在辩论中求得正确和完善的答案。

三、结合社会关注点设问,增强学生理解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实现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理论性强且抽象的高中思想政治课内容对于缺乏社会实践的学生来说,存在许多困惑,较难理解和掌握,但政治课的内容又与现实生活和时事密切相关。所以,可将一些与学生现实生活联系密切的事物或社会时事热点融入政治课教学内容中,将理论付诸于实际,将抽象化为有形,精心设计一些具有即时性与时代性的“设疑”,引导学生在了解党的方针政策,关心国家大事,关注社会现象的同时,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这些问题,阐述自己的观点和解决办法。

例如,在讲《文化生活》“在文化生活中的选择”时播放“文化生活的斑斓色彩”的相关视频,首先让学生了解暴力、色情、颓废思想、伪科学,以及封建思想的文化,引起学生的情感认知;进而提出“腐朽文化与封建文化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它给我们提出的挑战是什么?”,进而提出我们选择的方向是什么?又如何去“奏响主旋律”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这样的“设疑”方式,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思考,理论联系实际地解决现实问题的习惯和能力,增强学生对政治的认知、理解和运用能力。同时也拓展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性思维。

四、尤其在复习课程中,更要注重前后知识关联设问,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的意识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才能真正实现温故而知新。

利用新课标高中政治课教学前后单元、课、目间知识内容的内在联系,在新知识学习前,先设置一些能引导学生回忆和复习旧知识,探究和思考相关新知识的问题,以承上启下,自然过渡到新课。

例如,在讲《又好又快 科学发展》时,首先提出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是什么的问题,接着设疑“如何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如何走有中国特色的工业化道路与自主创新道路?”,进而提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与科学执政方式为什么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最后从哲学角度设疑“科学发展观体现了哪些辩证唯物主义原理?

又如:在讲“价格变动的影响”时,先提出“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有哪些”,“为什么有些商品价格低,而有些商品价格高”,“为什么房价会不断上涨,而轿车的价格却逐步下跌”,“各种因素的变化会影响价格变动,而价格变动会不会影响我们的生产生活呢”“面对物价的变动,对于政府的职能与责任又是什么?”“做为人大代表,如何提出在水价、电价、油价方面的议案参加价格听证会”等一系列问题。如此引导学生回顾复习旧知识,并运用所学知识思考、探究相关的新知识,求解这些问题,有预习、有准备、充满兴致、集中精力地投入到新知识“价格变动的影响”的学习中。从而培养学生自主探究新知识的意识和能力。

五、中小学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运用“设疑策略”还应注意如下几个问题。

(一)强化问题意识

首先,教师必须科学地设计问题,使学生发挥智力因素,以带动他们的创新性思维。如果教学中所设计的问题问题性水平低,即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轻,甚至极少包含学生智力的任务,具有较低的甚至根本不具备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问题性水平高,即指问题所包含的学生智力操作的任务比较重,具有较高的训练学生思维的价值。当然,问题性水平高也必须有一个限度,否则,学生的思维难以启动跳跃,到头来徒劳无益。因此高中政治教师要坚决避免“果子”挂得太高或太低,或学生怎么“跳”也摘不到或不用思考就可以脱口而出,减少“无用功”,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其次,适时转到以学生发现问题为主的模式,让学生自主探究,自觉提出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李政道博士曾经说过:“最重要的是会提出问题,否则将来就做不了第一流的工作,学生智力发展水平就是他提出问题的水平,问题的深度即智力的高度。”因此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是从发现问题到分析问题到解决问题的必然过程。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景,鼓励设疑,促使学生产生疑惑,提出问题。这不仅可以刺激学生的求知欲和认知内驱力,调动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而且有助于学生摆脱接受知识时思维的羞涩与定势,在探究问题的思维活动中激活想象力和创造力。因此,高中思想政治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有效设疑,鼓励学生“问得深”“问得妙”,不断地否定和超越自己,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析、综合、加工、组合,达到创造性解决问题的目的,而且让学生真正懂得学习的真谛不在于获得已有的结论而在于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学生从“敢问”到“会问”,是一个需要经过反复训练的过程,不可能一毗而就。为提高学生的设疑质量,教师应该事先对学生提出一些要求,如不要为了“设疑”而设疑,不要一疑就问、每疑必问,问题的表述要尽可能清楚明白。

再次,认真对待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寻求最佳解决途径。学生提出的问题一般可分为三类:第一类,与教学内容关系不大的问题,教师要用婉转的语言告知学生,因为与上课内容联系不紧密,建议在课外帮助他解决;第二类,与教学内容有关,但没有切中要害的问题,教师可以自己解答,也可请同学帮助解答;第三类,与教学内容关系密切,能打开学生思路的问题,教师要着重对设疑的学生加以鼓励,甚至可以把问题公布出来,让全班同学共享,作为学习的重点。

(二)创设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气氛

现代教学论研究表明:学习心理存在两个相互作用的过程。一是感觉一思维一知识、智慧(包括知识技能的运用)过程;二是感受、情绪一意志、性格(包括行为)过程。前者是一种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后者是感情过程,是非智力活动。两者密不可分,缺一项都不称其为真正合理的学习过程。而教学实践也证明: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感情、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对学生而言,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主体的凸现、个性的张扬和创造性的解放。对教师而言,上课不仅仅是传授知识给学生,也是和他们一起分享、理解生命的价值以及体现自我实现的过程。因此,教师要尊重和关爱每个学生的发言权,遇事设身处地地为学生着想,将自己融人到学生中去,为培养他们的问题意识创造一个氛围,使他们敢于质疑、勇于争论,从而激发起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和表达欲望。这正如教育家裴斯泰洛齐所说:“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同时,课堂上要留给学生自由思考、自由想象、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思考和探究中提出有独到之处的问题,从而提高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三)转变观念,提高自身素质,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课堂教学中运用“设疑艺术”要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需要教师不断地提高自身素质。一要转变观念,明确教师新形势下的“角色”。要摒弃传统高中政治课堂教学中“一言堂”的做法;改变教师永远是主角、是支配者,学生是配角、是服从者的陈腐教学模式;改变听话的学生才是好学生、管得住学生的老师才是好教师的陈腐观念。教师的角色应从信息源和知识的传播者变成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和辅导者,成为学生探索的领导者,学生理智、社会和情感方面的指导者。二要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不断反思,不断加强自身学科知识基础,加强自身教学基本功的锻炼,如语言表达能力、问题分析能力、组织协调教学能力、校本教研能力的提高等。否则,再好的教学艺术也发挥不了应有的功效。三要积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这要求在运用“设疑艺术”时,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前提,以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为关键,以开发挖掘学生发展的核心潜能为重点,精心准备材料、巧妙设计问题、适时启发诱导,及时归纳总结,使学生这个主体的认识能力、智力潜能、个性特点得到充分的发挥。值得注意的是,运用“设疑艺术”,既要着力改变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单纯教师满堂灌输、学生被动接受、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弊端,又要努力克服在课堂教学中忽视指导文本学习、忽视指导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忽视指导自主学习、单纯追求热闹流于形式的偏向。另外,教师的评价标准不再是简单的对或错,而是看学生的创新程度,即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教师要根据新课程标准“建立能够激励学生不断进步的评价机制”的要求,对学生在回答问题之后的评价要做到客观、公正、公平,从而避免一节课上处处都是“你太棒了”“你真聪明”之类的表扬话语,一味地无原则地“喊好”。毕竟,生活不是一路平川,学习生活中出现的问题、暴露的缺点和弱点,必须及时指出,并加以制止和修正,否则,只表扬不批评,只肯定不纠错,试问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意义呢?

实践证明,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好“设疑艺术”是非常必要的,它不仅能更有效地完成教学任务,而且培养了学生质疑的兴趣和能力,养成好思好问的良好习惯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创新精神等。但也应看到,在“设疑艺术”的运用中,必须克服形式化和绝对化的倾向。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