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阅读与写作这本书「读时文学写作」

时间:2022-12-10 12:13:32 来源:转角谈情

大家好,阅读与写作这本书「读时文学写作」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写作,是每个人应该掌握的重要技能。

尤其是身处自媒体时代的我们,会写作,更是我们的底层素养。

但是依然有很多人心中“万马奔腾”,手下“惜字如金”,空有“一腔热血”,很难落实到纸面上。

一句话:“不会写”。

《读写一致》这本书告诉我们:“掌握了一定的写作技巧后,你也可以成为一名高效的写作者”。

《读写一致》的作者凯瑟琳。T.麦克沃特是美国知名传播学者,著有十几部教科书。她通过写书,帮助约百万名学生提高了阅读、写作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这本书运用详实的案例、通俗易懂的语言和深入浅出的叙述,从读、写两个维度分步骤“解剖”写作技巧。这本书也是畅销欧美的大学生读写能力解构新版,成为职场百万年轻人跨越读写难关的策略与方法。

01 学会阅读,积累可靠的写作素材

英国著名作家约翰逊曾说过:

“为了写作,一个作家的绝大部分时间是花在阅读上;一个人要翻遍半个图书馆才能写成一本书”。

正如凯瑟琳说的:

“阅读是输入,写作是输出”。

没有输入的输出,如无源之水,难以持续高质量地完成写作。

很多人会遇到这样的情况:

第一天看到第10页,第二天还是第10页,第三天......每天都是重复前天的“故事”,因为今天已经不记得昨天看了什么;

再次翻阅之前看过的书,竟然发现除了书名有点印象,书里的知识一点都不记得,甚至觉得“咦,我什么时候买的这本书啊”。

针对这种情况,作者凯瑟琳建议:

边阅读边做标记注释、列提纲、画观点图等方式提高我们的理解力和记忆力,帮助我们快速回忆已经看过的知识点。

做标记注释要注意哪些方面呢?

首先,标记的内容是本段本章节的重要内容,或者是你想了解的关键知识点;其次,要适量地标记。标记太少,可能会断章取义,不能全面理解有价值的信息,标记太多,增加记忆负担,无法识别重要知识点。凯瑟琳总结的经验是:标记的内容不超过整篇文章的30%。最后,统一使用注释符号。如,使用“【】”表明有益的例子,“三角符号”标记有用的总结句,“!”标记有疑问等。或者,用不同的颜色注释不同的意义。简而言之,用自己习惯的方式,标记出重难点即可。

但是,建议大家统一注释符号,这样有助于记忆,形成记忆惯性。

当然,在我们参考文献、阅读海量知识的过程中,要有批判性思维。如,案例是否真实,来源是否可靠,平台是否专业等等。毕竟,我们要为自己的文章负责。

当我们阅读完一个章节或者一本书后,可以尝试着提炼总结所学内容,形成读书笔记、读后感或者书评等,这不仅是对书中精华内容的概况,也是检验自己对书籍的了解程度,更是积累素材的有效手段。

02 掌握写作技巧,让写作有章可循

在我们掌握了大量写作素材的基础上,就可以开启写作之旅了。

《精进写作》的作者弘丹老师说过:

“写作是一项技能”。

既然是技能,就有相应的技巧可掌握,就可以通过刻意练习提升写作能力。

在写作之前,要充分考虑到你的读者,自己的写作目的,你想要传达的思想。

这个过程,可以运用头脑风暴、自由写作等方法,拓宽思路,想出尽可能多的点子。

比如,你想写一篇关于“恋爱”的文章。你可以通过头脑风暴的方法想出和恋爱有关的点子:电子产品的出现加速恋爱进程、“朋友圈”对分手情侣的影响等,最终确定自己的写作主题"微信,让我们分手的痛苦加倍"。

确定主题,也就是文章的中心思想后,就要开始为文章搭建骨架、注入血液了。

同样可以运用头脑风暴等方法形成文章的分论点。

注意,分论点既不能太过笼统,导致不能聚焦写作,使写作模糊散漫,论点也不能太具体,导致没有足够的内容支撑观点,使观点弱化。

如:父母的影响(太过笼统),可以修改为:父母对我选择大学的影响;

几乎90%的美国人都有手机(太过具体),根据工作和个人需要,美国人拥有和使用的手机种类繁多。

接下来,就可以按照一定的顺序组织观点,如,时间顺序、空间顺序等。

叔本华曾经说过:

“小说家的使命,并不在于叙述伟大的事件,乃是使细小的事件变得引人入胜。”

小说如此,其他的文章在写作时,也是如此。

在写作的过程中,要有足够的清晰的相关的细节支撑观点和案例,否则,可能会言之无物,给读者留下不真实的错觉。

《读者一致》提醒我们,写初稿时,我们要把注意力集中在观点上,而不是语法、字词甚至标点符号等细节处。

因为,这些工作要留给后续的修改过程。

03 学会修改初稿,打造高质量文章

列夫 托尔斯泰说过:

“不要急于写作,不要讨厌修改,而是把同一篇东西改写十遍、二十遍”。

海明威也表达过同样的意思:

“一切文章的初稿都是狗屎”。

因此,优秀的文章都是改出来的。

《读写一致》告诉我们:

“准备修改初稿的第一步是批判性地阅读,找出哪些内容有效、哪些内容无效。批判性地思考初稿包括检查、评估和修改你的观点以及初稿的内容和结构”。

在修改的过程中,作者也给出了一些建议:

完成初稿后,隔一段时间再来修改,避免思维惯性。大声朗读初稿。

老舍说:

“一个好句子,应该是读出来,嘴舒服, 耳舒服,心舒服。”

多读,也许能让你发现原本隐藏的问题。

阅读打印文件。

纸质文件能我们带来不一样的视觉和心流。

这本书还为我们提供了修改的另一种方法:使用观点图。

创建观点图时,要遵循下面的步骤:

在最顶端写上最简洁的主题句;逐句浏览段落,列出每个能够直接支持主题句的细节;如果发现某个已经列出的细节事例,或者是某个细节的进一步解释,把它写在与之相关的细节下面;如果发现不支持的或与其他内容无关的细节,列入纸张的一侧。

这是修改段落的观点图,文章修改图与之类似。

浏览每一段内容,简要记下每个观点,最后简单标记结论。

同样地,把不支持主题句的细节标记在一侧。

对照观点图,把中心句和每个观点句连起来读,检查它们之间的逻辑是否正确,是否有力支持中心句等。

其实,本书中的观点图和“思维导图”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为了拎出文章脉络,便于从宏观层面整体把握文章。

文章中强调:

“写文章的标题是我们应该做的最后一件事情”。

因为随着文章的进一步修改,也许会改变原有的架构,为更好地契合主题,需要进一步论证琢磨有趣有效的标题。

修改,是一个痛苦的过程,也是文章蜕变的过程。

04 写在最后

弘丹老师说:

“写作是一件很小的事情,但当你持续去做,它会带给你时间的复利。”

让我们一起爱上写作,通过《读写一致》这书本学会写作吧。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