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用纸做的手艺「叹为观纸工作室」

时间:2022-12-10 19:26:12 来源:美术史知识大全

大家好,用纸做的手艺「叹为观纸工作室」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转载来源:印客美学


懂美学的人,连颜值都会变高


纸作为生活中最常见的物品之一,承包了我们的日常,甚至平凡到有些“不起眼”。电子产品的普及,似乎也在无形中拉远了我们与纸的距离。


但到了这些艺术家手中,最普通的原料也能通过他们的巧手,碰撞出别样的火花,改变视觉形态,成为精妙的艺术品。


不妨跟随小编来了解下,手工与纸的魅力。


/这些居然是纸做的/



李洪波


Ins:@lihongboart


艺术家李洪波的作品即便是亲眼所见,也很难让人相信:它们真的只是由成千上万片纸片,一片一片粘贴出来的。



李洪波受到中国传统工艺纸葫芦的启发,在作品《伸缩纸张雕塑系列》中,纸雕超越了材质与媒介,可以随意伸缩、还原,效果不可谓不震撼。



在他手中,纸似乎不再是纸,而是具有可变性与流动性的材料;而纸又只是纸,他选用重塑这种最常见的材料,一定程度上是为了引起人们在思维定式定义下的感官触动,从而唤起更深层的艺术思考。



他善于打破空间与结构的禁锢,用其独特的艺术敏感与艺术直觉,塑造出看似天马行空、不可预测,实则充满视觉语言的纸张雕塑。



李洪波对纸张的诠释,已然出神入化。



Asya Kozina & Dmitriy Kozin


Ins:@asya_kozina


Asya Kozina & Dmitriy Kozin是一对来自俄罗斯的艺术家组合,二人在不同历史、传统和艺术效果的文化研究、存档和造型表达领域皆有涉猎。



同时,他们痴迷于巴洛克时期夸张的假发,经过历史与时空的维度交汇,他们创作出来的当代纸雕中透露着迷人且古老的巴洛克风情。



他们的作品也是完完全全由纸一种材料制成,足以见艺术家对纸的痴迷。


穿戴上纸雕,如同落入人间的精灵


Asya Kozina & Dmitriy Kozin试图用纸这一媒介,把现代对历史的占有隐喻为从时代标志中清除的事件,唤醒观者对现代与历史的思考。



带着历史色彩的纸雕,是否引发了你的思考?



Ayumi Shibata


Ins:@ayumishibatart


初看到日本艺术家Ayumi Shibata的作品,好像看到了一座雕塑,又仿佛误入海市蜃楼。



在日语中,kami一词兼有“纸”与“神”两种意义。在日本艺术家Ayumi的心中,纸是与神同样神圣的。在剪纸艺极为发达的日本,她依然选择使用最传统、最朴实的方法,甚至连草稿都不打,几十张甚至上百张纸直接错落修剪,组叠在一起,居然就被她赋予了生命力。



Ayumi致力于探求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在她的微观世界中,宏观与微观似乎脱离了对立的关系,但永远无法脱离人的思考。



她将创造出的城放入书籍或是玻璃瓶,由洁白的纸塑造的城镇如同生在云端,又仿佛带有呼吸,配上淡淡的、暖暖的灯光,竟有误入梦境之感。



尤其在她勾勒出的纸质隧洞中,更富有错综复杂的神秘感。



采访她的媒体曾这样总结:“Ayumi的艺术作品,和我们见过的所有事物都不一样。”



她还会在Instagram上更新自己制作的纸耳环,相比珠串流苏,这富有“神性”的纸,也许更意义非凡。


/“废品”翻身艺术品/



Bradley Hart


Ins:@bradleyhartnyc


Bradley Hart使用随处可见的气泡纸创作。


是个名副其实的帅大叔


对,就是快递里常带的那个。就说看到这个,想不想弄破?反正小印是忍不住了……



气泡膜等包装材料的浪费引发了艺术家的思考。他将丙烯酸颜料以针筒注射进气泡膜包装纸,每个气泡都成为了大幅作品中像素般的存在。



每次注射都是一番大工作。有时需要注射上万个气泡,而这项工作又无法求快,只能靠耐心和经验完成。Hart说,1分钟3个是最佳速度,可想而知,一幅画需要耗费多少精力。



无论多么小心翼翼,颜料都会从气泡中淌出来,不想这却成就了另一面的艺术性。所以,他的每幅画都有正反两面,清晰版与模糊版。



从后面观看斑驳的画作,很有印象派的架势嘛。


凑近看看


Bradley Hart曾一直需要为自身所患的MS疾病注射药物,提到这时,他甚至用了“讽刺”这个词。而画作的注射过程,正暗喻了人们使用社交软件标点生活的病态生活方式。




下次捏破泡泡纸前,记得往里面注入颜料,你也能成为艺术家



Reem Altwaim


Ins:@reemtwaim


纸箱可以说是现今生活中的必需品了。那么,坏掉的纸箱,就只能被丢弃吗?


来自沙特阿拉伯的年轻女艺术家Reem Altwaim总是能在最不起眼的日常用品上添上寥寥几笔,使之成为一幅精巧可爱的作品。瓦楞纸独有的层次与纹路激发了Altwaim的创作之情,坏掉的纸箱,在她眼里是一幅幅崭新的作品。





除了瓦楞纸,这个古灵精怪的女孩还喜欢让墙壁的缝隙中长出小鲸鱼,扑克牌上滑滑板,卷尺在她眼中,都是偷奶酪的小老鼠。




从今天起,发现身边不一样的美吧!



Lydia Ricci


Ins:@lydia__ricci


美国艺术家Lydia Ricci将日常生活中的“纸破烂”,变成可爱而复古的微雕作品。



她常在Instagram上上传了小动画,这些掌上小物件动起来的样子更加可爱。



她的作品谈不上精致,甚至有些粗糙。

母亲的遗物、过期杂志、阁楼上落灰的箱子……这些久经岁月的原料使她的作品无需做旧,自然而然地就趋向于一种情怀,一种慢慢的、旧旧的生活方式。而且,Ricci自己也并不喜欢刻意而为的精雕细琢。



Ricci将制作纸质微雕称为应对生活压力的独特方法,而这些作品,是对流逝岁月的微小致敬。




使人忍不住想起木心的诗:“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看着这些可爱的微雕,小印忍不住回忆起儿时无忧无虑的日子。


/“艺术家既是自然的奴隶,又是自然的主宰”/


NGUYỄN Cường Hùng 阮雄强


Ins:@cuongorigami


越南折纸艺术家阮雄强毕业于越南著名学府河内百科大学,电子技术学硕士班。


边上班边兼职承接折纸订单一段时间后,他意识到,一心二用无法实现5岁起便埋在心中的梦想,于是不顾父母反对,毅然辞职,全身心投入折纸艺术生涯中。



“艺术是过程,并不是终点,而我们的过程是在艺术巅峰时期可以创作经典作品。”



好在,阮雄强年纪轻轻便闯出了自己的名堂。


他的作品多为动物,形态各异,立体而流畅,连细节都十分值得推敲。这一切,都源自他从小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而现在,他意在通过自己的力量呼吁人们重视自然,关爱动物。




阮雄强更喜欢楮纸,而不是没有灵魂的工业纸。楮纸为楮树皮手工制作,软硬兼得,非常适合塑造折纸作品的立体度。而且,楮纸为越南特产,每当出国参加展会时,阮雄强都会自豪无比地向大家介绍属于本国的文化。



阮雄强本人喜爱的作品《梦想高飞》

鹤是吉祥与折纸的共同象征


相信阮雄强,会在折纸艺术的道路上日益生辉。



Jennifer Murphy


Ins:@me.and.melie


Murphy以大自然中庞博的动植物群为灵感,从杂志、画报或书籍上上选取素材并进行剪切,使用蛛线串连起来,形成一幅幅具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拼贴画。



这些原料脆弱且颇具理想化,甚至稍显过时,但Murphy并未放弃,一直执着地创作着,呼吁人类关注动物、关注自然。


昆虫与鸟类是Murphy作品中最常见的主题


她的作品不需要框架,总是直接地展现在眼前。



本该立体的动植物被压扁抹平,融于同一平面中,更给予了无生命的生物生命的动态感。这些作品柔顺美好,毫无野性,但也给了我们思考的空间:


捕食、食物链、自然……那么,人类应被置于哪个位置?



Patrick Cabral


Ins:@darkgravity


来自菲律宾马尼拉的艺术家Patrick Cabral热爱动物,在他的作品中,流露更多的关键词,应该是“拯救”。



多层雕刻、镂空技法,使动物的毛发层次在Cabral的巧手中得以精妙绝伦地呈现。在这背后,是缺不了耐心的数周时光,最长甚至要花费两年时间。



他刻意地使用最为脆弱的材料——苍白而易碎的纸来创作那些皮毛漂亮的濒危野兽,以此警示人们只为满足华丽虚空的私欲,对野生动物的无情的猎杀。而这些濒危动物的生命,正同纸一样脆弱。


濒危动物组图


Cabral作品中的警示性令人心悸。偷猎、捕杀、栖息地被占领、气候的破坏……各种各样的缘由,使它们的数量日益稀少。他更是将濒危动物系列的一半利润捐给了世界自然基金会(World Wild Fund)。



平日里,他还涉猎甚广,雕塑、书法、平面设计、网站设计、应用程序开发……比起专业的头衔,他更倾向于人们叫他“自由艺术家”。



别的不知道,“宝藏艺术家”没跑了。


在高速发展的社会中,新兴艺术类型层出不穷

这些手工艺术家仍使用最传统的材料

交付全部的耐心

也是一份来自心底的坚守


留言:你最喜欢哪位艺术家的作品?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