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东北民族与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非遗有关问题」

时间:2022-12-13 17:41:20 来源:美术观察

大家好,东北民族与边疆历史与现状研究「非遗有关问题」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以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传统技艺为例

文 / 赵佳琪


内容摘要:加强少数民族地区、边疆地区非遗保护传承,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是我国东北边疆地区三个独特的民族,兼具边疆地区、人口较少以及跨境民族等多重特征,在探讨边疆非遗保护问题中具有鲜明的独特性与代表性。本文以这三个东北地区边疆少数民族为研究样本,以此探讨新时期继续深化边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机遇与路径。

关键词:东北地区 边疆非遗 文化生态圈 乡村振兴战略 文旅融合

我国东北地区〔1〕自古便是民族融合密切、人口往来频繁的地区,这里西接蒙古、北接俄罗斯、南接朝鲜,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在这片广袤的空间中,生活着汉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达斡尔族、锡伯族、俄罗斯族等众多民族,各族人民在此创造了丰富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遗产。根据目前已公布的第五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统计,在入选国家级各类名录的东北地区非遗项目中,辽宁省76项,吉林省55项,黑龙江省42项,内蒙古自治区106项。其中,东北地区传统美术类非遗项目共计约31项,传统技艺类31项,既包括方正剪纸、麦秆剪贴、锦州锡雕等受中原文化影响明显的非遗项目,也包括满族刺绣、蒙古族弓箭制作等少数民族特色浓郁的传统美术与技艺项目。总体来说,东北地区非遗呈现出既保留各民族鲜活特征又多元融合的地域特色,展现了东北地区民众的生产生活习俗以及精神风貌。

东北北部边疆地区,是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以及达斡尔等北方民族聚居的主要地区,在当地自然风貌和生存环境的影响下形成了特有的民族历史、生产生活习俗,保留了原始的北方游牧和渔猎文化遗存,创造了独具特色的渔牧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特别是渔牧民族的“三皮文化”,使这几种民族非遗在东北边疆地区有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和研究价值。

鄂伦春等边疆游牧民族传统桦树皮建筑“撮罗子” 内蒙古根河市敖鲁古雅驯鹿苑

一、山林居民:独具特色的东北渔牧民族非遗技艺

鄂温克、鄂伦春与赫哲族,大致分布在我国内蒙古自治区、黑龙江大小兴安岭及三江平原的部分地区,世代以游牧和渔猎为生。大小兴安岭丰富的动植物资源以及三江流域充足的渔业资源,为他们提供了赖以生存的物质资料,而依靠独特的自然条件,鄂温克、鄂伦春等民族在历史上也创造了独具特色的“三皮”文化以及相关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谓“三皮”是指以桦树皮文化、狍皮文化以及鱼皮文化为主要内容,以游牧、渔猎经济为基础的地域性、民族性特色文化。截至目前,鄂温克族共有国家级非遗8项(含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其中鄂温克族桦树皮制作技艺2008年入选第二批传统技艺类扩展名录;鄂伦春族7项(含黑龙江省与内蒙古自治区),其中包含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狍皮制作技艺两项传统技艺类项目,同时由传统桦树皮制作技艺派生出的桦树皮镶嵌画、剪贴画及烙烫画技艺2020年入选黑龙江省级非遗传统美术类名录;赫哲族(以黑龙江省为主)共5项,其中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2006年入选第一批保护名录,鱼皮贴画技艺2020年入选黑龙江省级非遗传统美术类名录。

1. 鄂温克桦树皮制作技艺

桦树皮制作技艺(项目编号:Ⅷ-83)是鄂温克与鄂伦春族共有的非遗项目,以鄂温克为代表,2006年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2008年鄂温克桦树皮制作技艺与鄂伦春桦树皮船制作技艺入选扩展项目。桦树皮文化圈曾经覆盖广阔的民族和地域,主要分布在北欧、东欧波罗的海沿岸、西伯利亚地区以及美国、加拿大等生长白桦树的区域,鄂温克与鄂伦春族是我国桦树皮文化的主要代表,也是世界范围内为数不多的活态桦树皮文化遗存。不同于历史上其他民族,鄂温克、鄂伦春以及蒙古、达斡尔人等游牧民族在历史上并没有形成制陶技艺传统,而大小兴安岭丰富的白桦、松榆等林木资源,为他们提供了天然的生产生活资料。特别是白桦树,因树皮剥取方便、可再生,以及制成的器具质地轻巧、富含油脂、不易腐烂,因此替代了陶瓷制品,成为北方渔牧民族普遍使用的生产生活用具。

桦树皮工艺按照鄂温克等族人民的使用方式大致分为居住类、生产生活工具、日用器具、玩具类和宗教祭祀类等。“撮罗子”,鄂温克语称“斜仁柱”或“仙人柱”,“斜仁”即木杆,“柱”即房子〔2〕,意为由木杆搭建成的房子,是北方渔牧民族定居前的主要居住形式。通常由二三十根落叶松木杆搭成圆锥状骨架,再在骨架表面根据不同季节覆盖整片的桦树皮或狍皮兽皮。撮罗子的形态和功能类似蒙古包,是游牧民族频繁迁徙过程中为了休憩、整顿而创造的简易房屋,就地取材、便于拆卸,由于其充分彰显了桦树皮原始、自然的特性和美感,因此成为桦树皮技艺的典型代表,撮罗子对于传统游牧民族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也是原始游牧文化的活化石。

桦树皮船制作是渔牧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独木舟制作技艺,鄂温克语“佳乌”〔3〕,鄂伦春语称为“奥木鲁钦”。通常以桦木或松木做骨架,白桦树树皮为船体,再用松木削成的木钉加固,制作完成后用松树油在接缝处进行涂抹、烘烤,可达到密不渗水的效果。桦树皮船最宽处通常在80厘米左右,两端狭长,能够同时搭乘二、三人至五、六人。船形如柳叶,轻便快捷,可以用于渡水和猎捕水生动物,是传统鄂伦春人世代相承的重要生产生活用具。

除了撮罗子和桦树皮船,传统鄂温克、鄂伦春以及赫哲人的生活器具大多也是由桦树皮制作。桦树皮器具包括游牧民族生活常用的桦皮箱、桦皮桶、桦皮篓还有盒、碗、摇篮、挎包、针线盒等各种实用器。鄂伦春族的桦皮箱是最具代表性的桦树皮器具之一,鄂伦春语“阿达玛勒”。“阿达玛勒”通常长约50厘米至60厘米、宽约30厘米至40厘米,是鄂伦春、鄂温克等族女性出嫁必备的嫁妆,用它盛放服饰和首饰等,日常生活中则可以作为衣柜使用。鄂伦春人的桦皮箱具上通常装饰有他们喜爱的“南绰罗花”纹,鄂伦春语意为“最美的花”,一般认为指的是兴安岭地区的野生杜鹃,花型多以十字和卷云纹结合,象征忠贞、纯洁的爱情。鄂温克人的桦皮箱具则更偏爱驯鹿纹或驼鹿纹,使鹿部鄂温克是我国唯一一个驯鹿的民族,因此,驯鹿在鄂温克人的生活和情感上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此外,常见的装饰纹样还有熊纹、蝴蝶纹等动物纹样,以及十字纹、旋涡纹等几何纹样。鄂温克和鄂伦春等民族还受到萨满信仰和东正教等宗教影响,因此他们的器物装饰纹样还保留了一些原始的宗教信息和信仰表达。

利用柳条和桦树皮等制作的鄂伦春族传统器皿

2. 鄂伦春狍皮制作技艺

大小兴安岭地处寒温带,冬日漫长寒冷,最低时气温可降至零下40摄氏度至零下50摄氏度。为了抵御严寒,鄂温克、鄂伦春、赫哲、达斡尔等渔牧人民利用森林中丰富的犴、狍、鹿、羊等野生动物皮毛制作服装,其中尤以鄂伦春的狍皮制作技艺最具代表性。鄂伦春人通过原始狩猎及驯养,在满足基本的食用需求外,将动物毛皮等充分利用,缝制成日常穿着的狍皮衣、狍皮帽以及手套、靴子等。

由于东北地区狍子较多且易于猎获,因此狍皮成为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服装材料。制作狍皮衣时,首先要对狍皮进行熟制,大致需要先将狍皮晒干,再将泥灰或煮烂的狍肝均匀地涂抹在皮子上,喷水进行熟制。熟制后的狍皮柔软、有韧性,可以裁剪成各种形状。缝制狍皮衣的针通常用兽骨或木头制成,心灵手巧的游牧民族妇女利用手边可得的一切天然材料和原始方法,制作出实用、耐磨、抗寒的狍皮服饰。鄂伦春等族的狍皮衣按照季节分为冬款和春秋款,夏季多穿布袍。冬季将绒毛朝内制作的统称为“苏温”,男袍称为“尼日来苏温”,多为右衽,前后开衩,便于骑射。女袍称为“阿系苏温”,两边开衩,比男袍饰有更多刺绣和绲边装饰。夏季产的狍皮多呈红色,鄂伦春人俗称“红杠子”,用其制作的服装可用于春秋季节,将毛朝外缝制,既可防雨,又可作为狩猎的伪装。

狍皮帽是北方游牧民族猎人最常佩戴的帽饰,制作时保留了狍子头部的整体结构,保留双耳、双角,再以黑色皮子绣出眼睛,衬以灰鼠皮或猞猁皮,从远处看与真狍头无异。既起到保暖、防风的实用功能,同时也可以在打猎时作为伪装,迷惑猎物。手套、靴子通常也由狍皮制作,鄂伦春人的皮质手套有“手闷子”和五指手套等款式,“手闷子”形制是四指相联,通常在手掌处开口,便于将手拿出来劳作。五指手套则会在手背刺绣植物、动物等装饰纹样,散发出原始而自然的艺术气息。

下山定居后,离开山林的游牧人民利用桦树皮创造了桦树皮画这一新的艺术形式,利用桦树皮天然的纹理和剪、刻、拼贴、烙画等多种艺术加工手法,形成了形式多样、题材丰富的艺术门类。2020年,鄂伦春族桦树皮镶嵌画入选黑龙江省非遗名录。桦树皮画作内容既包含渔牧民族热爱的动物、植物等自然题材,也受到汉族文化影响,描绘美满、团圆的吉祥题材和人伦生活。鄂伦春、鄂温克等族人民通过这一新的艺术形式,表达他们对游牧生活的记忆、对大自然的眷恋和对新生活的向往,成为桦树皮文化的延续。

鄂伦春族用狍皮制作的长袍 中国民艺博物馆藏

3. 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

“乌苏里江来长又长,蓝蓝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开千张网,船儿满江鱼满舱。”这首家喻户晓的《乌苏里船歌》反映的正是东北边疆地区赫哲族人民的渔猎生活。赫哲人除了会制作兽皮衣外,尤其擅长利用鱼皮制作器物和服装。东北三江流域拥有丰富的渔业资源,使赫哲人在长期的生产生活实践中掌握了各种鱼类原材料的制作加工工艺。2006年,赫哲族鱼皮制作技艺入选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Ⅷ-85)。

根据不同季节、用途的需要,赫哲人将大马哈鱼、鲤鱼、鲟鱼、鳇鱼等鱼皮剥下后,经过干燥和反复捶打熟制,按照表面花纹和尺寸拼接,并使用以鱼皮制作的鱼线进行缝制,制成的服装轻便、防水,比兽皮更不易受潮、挂霜,深受赫哲渔人喜爱。鱼皮衣在赫哲语中称为“乌提库”,会根据不同需求进行不同款式的剪裁。原始披风几乎不经剪裁,将整片的鱼皮进行简单的拼接缝制,制成伞状的披风,用以防水、防雨;劳作时赫哲人通常穿着剪裁简单的短衣和套裤,这类服装有明显的满族服饰文化影响,上衣通常为立领、右衽偏襟或对襟等形式,在衣领和袖子等部位以棉线进行刺绣装饰;鱼皮裤与现代长裤款式没有大的区别,没有裤腰,需要使用扎带扎紧;鱼皮长袍多为妇女穿着,款式受满族旗袍影响,多为右衽偏襟,形制肥大、长度过膝,且在衣领、袖口、领口以及下摆等部位进行刺绣装饰,装饰纹样多为游牧民族喜爱的动植物纹样和云纹、几何纹等。另外,赫哲人在传统萨满仪式中也会穿着用鱼皮制作的萨满服饰。

同鄂伦春桦树皮画一样,赫哲人也衍生出鱼皮画这一艺术形式,将熟制好的整张鱼皮进行裁剪、拼贴,制作出各种题材内容的装饰画。鱼皮剪贴画题材广泛,涉及花鸟鱼虫、山水及赫哲人的宗教信仰等,形制规整的鱼鳞与画面题材相映成趣,形成独特的艺术面貌和浓郁的渔猎文化气息。2020年,赫哲族鱼皮剪贴画入选黑龙江省级非遗名录。

内蒙古冬季那达慕大会上头戴狍子帽、身着狍皮衣的鄂伦春男子

二、守护记忆:东北边疆非遗保护的特殊性与必要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群体生产知识、生活智慧的载体和呈现。由于生存环境、民族历史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鄂温克、鄂伦春及赫哲人所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彰显出一些独特的文化特质,而正是这些特质也使得相应的非遗保护工作在现实开展中面临许多问题,凸显出对边疆非遗保护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1. 文化的独特性

第一,自然生态的深刻烙印。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这几支边疆民族,世代生存于原始密林中,他们的生活与自然环境有着深深的羁绊。长期远离其他文化圈,使得这些地区的生产技术与文化生活在长时间内保持着相对独立、原始的状态。自然资源成为唯一的生产生活资料来源,使他们的民族文化、艺术深深地打上了自然的烙印,呈现出原始、单纯、粗犷的原生态之美。桦树皮、兽皮、鱼皮制品便是这些民族与自然融合以及自然生存智慧的最直观体现。如今,许多鄂温克、鄂伦春及赫哲族人民,仍然保持着对自然的深刻眷恋,许多老人依然怀念过去在山上打猎、河边撒网的生活。自然是这些民族文化的灵魂,是他们的民族之根。因此,对于这些边疆地区非遗文化的保护,如何在保障民众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保持他们与自然的关系不被破坏,是首先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第二,萨满信仰的直观表达。萨满信仰是广泛存在于东北亚地区的原始泛神论信仰,鄂温克、鄂伦春等东北边疆少数民族,直到20世纪中叶仍普遍信奉这种原始的萨满信仰。由于没有形成本民族的文字,萨满信仰在当地成为神圣的、权威的地方性知识体系,塑造和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思想与审美意识。在他们所创造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中,处处体现着与萨满信仰的密切关联。在鄂温克人的民族服饰、桦树皮器物以及原始石刻、剪纸当中,经常有日月星辰、鸟兽动物等图腾式的崇拜与信仰。他们所创造的传统美术、技艺以及民俗活动、音乐、仪式,如赫哲族的传统曲艺伊玛堪、鄂伦春族的摩苏昆等都是萨满信仰的具象或口头表现,体现了他们原始而朴素的精神寄托,其本质仍然是人们对自然的依赖与敬畏。这也意味着对这些地区和民族非遗的研究与保护,必然要在对这些原始信仰的尊重与了解的前提下展开。

第三,渔牧文化的集体记忆。新中国成立以来,鄂温克、鄂伦春及赫哲人等边疆少数民族经历了由原始向现代的转型。20世纪五六十年代,政府组织了对传统渔牧群体的搬迁定居工作,这一工作一直持续到21世纪初。离开了世代生活的密林,由游牧转为定居,这些由民众创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愈加凸显。那些桦树皮、狍皮、鱼皮制品,以及口口相传的歌谣、故事,使人们依然能够追忆祖辈在原始密林中的生活场景,成为守护渔牧民族记忆的重要媒介。定居后的民众还创作出桦树皮画、鱼皮画等新的艺术形式,将对自然的眷恋、对游牧生活的回忆及对自然万物的热爱寄托在作品里,从而使民族技艺与文化精神在当代得到延伸与发展。

2. 现实的必要性

在对这些边疆渔牧民族开展非遗保护工作之初,除了要考虑其文化独特性,还有一些现实问题需要解决。首先,这些民族世代聚居于我国东北边陲,没有形成本民族的文字,主要依靠本民族的口头语言进行交流。这使得他们的非遗传承主要依靠口传心授,因此,对于一些非遗技艺的抢救性保护显得十分紧迫。其次,尽管上述民族近些年来人口数量有不同程度的增加,但在我国多民族融合的整体中仍处于人数较少群体〔4〕。较少的人口,加之与其他民族的长期杂居融合,如何保持本民族文化的原真性与独特性便成了摆在这些民族面前的问题。同时,较少的人口基数使非遗传承队伍的建设也存在压力,一些掌握传统技艺、有过传统渔猎生活经验的传承人大多年事已高,传承队伍一度出现断层问题。第三,这几个民族都属于“直过民族”,即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直接由原始社会跨入到社会主义社会。生活方式的剧烈转变,一方面使得一部分人难以转变观念而适应定居生活,对原始的游牧生活依然眷恋;另一方面,随着与其他民族的杂居和交流,如何在主流文化面前保持自身民族特性、树立民族文化自信,也是边疆少数民族以及非遗保护、民族事业发展所要持续关注的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国家和东北地区各级非遗保护单位十几年来持续不断地做出努力,对边疆非遗的项目普查与记录,以及对濒危性项目和传承人的抢救性保护做出了积极的努力。以鄂伦春族非遗为例,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对少数民族非遗的保护,投入专项资金和政策,对鄂伦春国家级非遗代表性项目进行专项扶持,同时大力支持黑龙江省非遗中心对郭宝林、孟兰杰、莫宝凤、付占祥等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开展抢救性记录〔5〕。在非遗传承人培养方面,通过出台政策、完善教育体制、建立非遗保护基地、开展非遗培训、建立传习所或博物馆以及非遗进校园等一系列措施,不断加强民族文化与非遗项目的大众认知与传承人队伍建设,使得桦树皮制作技艺、鱼皮制作技艺的传承人队伍在近年来逐渐壮大,培养了一批年轻的非遗技艺传承人。

鄂伦春族桦树皮画 黑龙江省黑河市 陶丹丹作

三、多维互动:东北边疆地区非遗保护的新面貌

近年来,随着国家非遗保护政策的不断完善与非遗保护工作的持续深入开展,东北地区对各边疆非遗的抢救、挖掘与保护都取得了明显的成效。东北边疆地区非遗工作者结合不同时期非遗保护工作的需求与重点,逐渐探索出一条有特色、有针对性的东北边疆非遗保护路径。无论地方政府、非遗传承人与非遗机构,还是高校、企业和个体创业与经营者,对非遗保护工作也有了更清晰而深刻的认识,并能够从各自的优势和角色出发,投入到非遗保护与文化传承的事业中来,形成了多维互动、多点协调的非遗保护与传承新面貌。

1. 放下猎枪,办起家庭博物馆

黑龙江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民族乡村民郭宝林,今年已经77岁,是桦树皮船制作技艺的国家级非遗传承人,也是现在为数不多掌握这门技艺的人。他12岁开始学习打猎,年轻时便已成为远近闻名的“莫日根”(鄂伦春对英雄猎手的尊称)。20世纪50年代起,随着下山定居工作的开展,从此郭宝林同其他鄂伦春猎民一样上交了猎枪,告别了漂泊不定、朝不保夕的生活。定居后,郭宝林开始学习和从事桦树皮船制作,用他的话说:“为了鄂伦春民族文化的传承,我从一个摸惯了扳机的猎手变成了拿起刀斧做桦皮船的工匠。”〔6〕2008年,郭宝林被评为国家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他开始更加积极地投入到鄂伦春传统技艺与文化的保护事业中。在2010年上海世博会上,郭宝林制作的一艘长6米、宽0.8米的桦树皮船震惊全场,使这一原始气息浓郁的渔猎民族技艺为全世界所瞩目。最近几年,郭宝林与妻子戈晓华把自家客厅打造成了家庭民俗博物馆,陈列着各种过去打猎时用的“鹿哨”、曾经穿过的狍皮衣狍皮帽,以及桦树皮盒、撮罗子模型等能够唤起他们山林生活回忆的物件。随着鄂伦春民族乡旅游的开发,越来越多的游客慕名而来拜访老两口,体验鄂伦春民俗风情,而他们也会热情地进行讲解和接待。2020年初,戈晓华还在女儿的协助下利用微信建起了“民俗文化交流群”,每周在群里开设鄂伦春语课,她想通过这种方式,向更多的人教授鄂伦春民族语言以及传统文化。微信群现在已经从最初的几十人逐渐增加到几百人,其中很多是对鄂伦春文化感兴趣或从事专门研究的年轻人。戈晓华说:“希望更多的人了解鄂伦春族的文化。”

2. 两会建言,发展赫哲文化

刘蕾是来自黑龙江省的一名赫哲族基层教育工作者,2004年从齐齐哈尔民族师范学校毕业后回到了同江市街津口赫哲族乡。看到当时渔业资源匮乏、渔民生活困窘的现状,刘蕾和丈夫积极号召赫哲人如火如荼地搞起了民族文化旅游,为促进赫哲族渔业养殖基地建设、带领赫哲人民致富付出了艰辛的努力。〔7〕2008年起,刘蕾作为赫哲族人大代表参加全国两会,至今已是第15个年头,每一次她都会带着赫哲人民最关注也最迫切的提案和建议为赫哲人民建言发声。2018年两会期间,刘蕾将《如何结合旅游业带动少数民族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带到两会,同时身着民族特色浓郁的赫哲族服装和鱼皮文创产品亮相代表通道,向全国人民展示了赫哲族的民族魅力和近年来民族文化传承与保护的成果。当地后来在她的建议和政府的扶持与响应下,开办了鱼皮工艺品制作班,帮助村民建立了鱼皮产业合作社,积极开发鱼皮、鱼骨文创产品,为赫哲人民打开了一条致富之路。除了关注赫哲族的民生问题,刘蕾也十分关注赫哲传统文化与非遗保护工作。多年来,她数次到赫哲人聚居的地区调研,了解赫哲人非遗保护与民族事业发展,积极为非遗团体和项目筹措资金。她提出的《关于加强同江市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措施的建议》《关于加大对赫哲族民族文化产业扶持力度的建议》等提案和建议,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及各地区政府的落实,既体现了她对赫哲文化深刻的热爱,也体现着她作为一名赫哲文化工作者对本民族文化事业的关注和使命感。

3. 创意激活,振兴传统工艺

在鄂温克传统艺术中,有用牛、羊等动物皮毛制成饰品的传统,俗称“太阳花”。2000年,内蒙古自治区鄂温克自治旗的普通牧民乌仁在家乡支起蒙古包,搞起了旅游。经营的同时,乌仁利用养殖的牛、羊皮毛制作太阳花,作为旅游纪念品出售,没想到大受欢迎。于是,乌仁自筹资金开办起工作室,组织了当地一些贫困姐妹缝制太阳花。2014年,乌仁的女儿艾吉玛从中央民族大学毕业回到家乡,帮助乌仁经营工作室、开发新产品。母女二人还多次深入牧区,手把手教授牧区妇女制作太阳花。2015年,乌仁团队制作的“太阳姑娘”饰品成为鄂温克自治区级非遗项目,同年,乌仁正式注册成立了鄂温克旗太阳姑娘文化发展有限公司。2016年,乌仁被批准为自治区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在运转公司和品牌的同时,乌仁积极投入非遗文化保护传承活动,培养了8名“太阳姑娘”非遗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并带她们到全国各地参加比赛、交流学习。同时,乌仁还积极开办非遗体验馆,对“非遗 旅游”和“非遗 研学”模式进行了积极尝试。疫情期间,艾吉玛积极利用互联网平台推广宣传太阳花产品及鄂温克民族文化,将线上、线下资源充分调动,不仅在销售方面取得了不俗的成绩,还让更多的人对鄂温克文化与艺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使这些原本身处边疆的少数民族技艺被更多的人所看到。

赫哲族传统服饰鱼皮披风、鱼皮裙、鱼皮短衣 2019 中国赫哲族传统鱼皮衣与鱼皮配饰作品展

四、时代机遇:边疆非遗保护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随着我国“十四五”规划纲要的提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各项民族、文化事业提出了新的工作要求。值得注意的是,除鄂温克、鄂伦春及赫哲族外,东北地区还拥有俄罗斯族、满族、朝鲜族、蒙古族、达斡尔等多个边疆少数民族,面对共同的历史机遇与时代要求,边疆地区民族的非遗保护,既要积极融入国家政策背景,也应当充分认识和尊重各民族文化特色、民族习俗,使各族人民充分探索出各具特色又紧密融合的发展道路。

首先,完善区域性保护机制,建立文化生态保护区。文化是人类智慧与文明的结晶,对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应当以活态方式进行。尤其是对于人数较少的边疆民族,如果将其文化进行固态的封闭式保护,最终会失去现实的生存能力与活力,成为博物馆里的藏品。因此,应当结合各民族实际情况建立相对完整的生态保护区,以达到对该民族文化区域性、整体性的保护与发展。这里的生态包含两个层面,一是自然生态圈的建设与维护,注重和保留原始自然风貌,保持生态平衡;另一方面,在健康的自然生态圈基础上建立文化生态圈,为边疆少数民族保留相对独立的文化生活空间,开拓特定区域,支持居民从事传统的技艺制作与民俗活动。目前,黑龙江省已经设立了“鄂伦春族文化生态保护区”“赫哲族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金源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牡丹江流域民族文化保护实验区保护区”四个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通过生态保护区的建设,为各边疆少数民族文化生态的完整与平衡、文化传统与地方性知识的存续以及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第二,加强生产性保护,改善边疆人民生活。在新时期背景下,应当继续加强对边疆地区少数民族非遗的利用与开发,提高非遗附加值与需求,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例如黑龙江省在保护核心技艺和价值的前提下,扶持了赫哲族鱼皮制作、冰灯冰雕技艺、靺鞨绣等一批非遗项目,并进行市场对接。开发鱼皮镂刻剪贴画、鱼骨工艺等鱼皮产品新品种。将哈尔滨冰灯冰雕制作技艺与市场对接,打造黑龙江冰雪文化品牌,在国内外举办冰雕冰灯展。通过提高非遗附加值,增加边疆少数民族人民的就业机会。只有人民生活得到改善,对本民族文化更加有底气、有信心,才能够让他们更加积极地投身到对民族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中。

第三,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加强非遗旅游开发。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与逐步深化,“将非遗保护传承与美丽乡村建设、农耕文化保护、城市建设相结合,挖掘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特色小镇、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镇、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中的非遗资源,建设非遗特色村镇、街区”〔8〕,成为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重要机遇。各地应当充分利用与挖掘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与旅游资源,将文化旅游、乡村振兴与非遗保护进行整体性的落实与同步协调发展,从而通过旅游带动地方经济与民族文化发展。近年来,东北地区围绕鄂伦春族古伦木沓节、鄂温克族瑟宾节等民俗节庆与传统习俗,加强了对旅游产业的宣传和推广,积极开发文创产品与品牌建设,有效扩大了当地旅游知名度,吸引了更多游客。2019年,黑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还通过对重点景区、旅游线路沿途区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梳理,提出打造赫哲风情非遗游、关东民俗非遗游、梦幻冰雪非遗游、北方生态非遗游、小兴安岭森林非遗游5条非遗旅游线路。使这些地区和旅游项目成为东北地区最具地方特色和文化吸引力的消费内容。

第四,促进区域文化交流,推动“一带一路”建设。作为东北亚的中心地带,我国东北地区与周边国家、地区联系密切。鄂温克、鄂伦春、赫哲族作为跨境民族,相同的民族语言与文化习俗,使他们成为中国与邻国俄罗斯交流、交往的重要纽带。自2010年起由中俄双方共同主办的“中俄文化大集”定期在黑龙江省举办,2021年,中俄两国还首次通过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将两国的文旅宣传与文化交流进一步深化和拓展,民间文化、手工艺品等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成为交流的重要内容。“一带一路”建设共涉及我国18个省份和三十多个跨境民族与地区,这些民族和地区对于维护我国边疆地区稳定、国家安全和平以及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因此,在中国与周边国家、地区的交往与合作中,应当在保护和发展好该民族文化的前提下,充分重视和发挥其在文化交往、经济合作中的作用。借助文旅、消费等多种方式,带动中国与周边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与文化建设,从而为建设区域知识共同体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做出努力。

注释:

〔1〕本文东北地区泛指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东五盟市构成的区域。

〔2〕姜山《鄂伦春桦皮艺术研究》,吉林大学博士论文,2020年,第69页。

〔3〕侯静《“驯鹿文化”下的鄂温克族工艺美术研究》,内蒙古农业大学硕士论文,2014年,第16页。

〔4〕根据第七次人口普查结果,截至2021年,我国境内鄂温克人口为34617人,鄂伦春人9168人,赫哲人5373人,其余较少民族分别为达斡尔族,人口132299人,俄罗斯族,人口约16136人,《中国统计年鉴2021》统计。

〔5〕《国家民委对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6044号建议的答复》,民委函〔2018〕87号。郭宝林,鄂伦春族桦树皮船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孟兰杰,鄂伦春族狍皮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莫宝凤,鄂伦春族摩苏昆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付占祥,赫哲族桦树皮制作技艺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

〔6〕邱贺岩《大兴安岭:鄂伦春文化的传承人——郭宝林》,《大兴安岭日报》2014年12月9日。

〔7〕姜辉《赫哲族全国人大代表刘蕾:见证从“船上捕鱼”到“岸上致富”》,中国新闻网,2022年3月8日。

〔8〕文化和旅游部《“十四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规划》,文旅非遗发〔2021〕61号,第10页。

赵佳琪 北京联合大学教师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2年第6期)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