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如果颜值可以当钱花「除了颜值」

时间:2022-12-16 15:01:16 来源:上观新闻

大家好,如果颜值可以当钱花「除了颜值」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花钱给自己颜值打分,值吗?

给他人的相貌打分也能成为生意?

最近,我们发现网上流行着一种特殊的服务,那就是给顾客的相貌打分,价格在一元至十几元不等,分数多为十分制。商家声称以美术生、化妆师或仅仅是陌生人的视角,通过照片对顾客的五官和身材给出评价。

我们发现,这类店铺已在购物平台、社交平台和短视频平台遍地开花,不少付费店铺月销数百上千单,往往打着“玻璃心别来”和“颜值焦虑”的标签。

有网友觉得,这种打分模式能明确自己在别人眼中的定位,缓解焦虑,也有人觉得,这种打分反而是助长“颜值焦虑”。何况相貌各花入各眼,是非常主观的东西,怎么能用同一套体系,简单粗暴地打分?

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表示,“颜值打分”目前不是一个标准化、产业化的产品,更偏向于个性化。刘晓春指出,“颜值打分”等虚拟产品的交易若仅限于个人之间则没有太大的风险,但交易背后若涉及有组织化的滥用行为,那可能会有隐私泄露等网络安全风险。

出于好奇心,我们亲测了几家网上店铺。

不少平台上出现了“颜值打分”的付费服务。

价格一元到十多元不等,男女评分有差异

本次评测中,我们在不同平台选择了五家价位不同的“颜值打分”付费店铺,并分别按要求发送了同一个人的一张素颜照、一张妆后照用于“颜值测评”。

购物平台上,一家店铺晒出的“颜值测评”打分标准。

其中,一家价格为1.88元的淘宝小店A称“不恭维、不贬低、客观分析”,已有超过5000人评价。该店介绍称,其评价标准为10分制,有6人团队打分,每个分段对应不同“颜值表”标准。有网友评论:“我和我兄弟两个完全不一样的人,它给的评价几乎一模一样,怪离谱的。”还有网友表示挺有趣的,自己并不会因为打分而焦虑,也能得到一些穿搭、造型上的建议。

对于我们发送的照片,该店铺给出了6.6分,评价称:属于普通级别的美女“颜值”,有一点黑眼圈,整体脸部轮廓感不是很强等。

另一家淘宝小店B则以“艺术生300字左右建议,男女颜值打分客观评价”为推广语,价格为15.99元。该店给出了6.5的评分,并表示,测评人眼睛、鼻子和脸型也都是比较钝的线条,不笑的时候挺显瘦……该店建议,可以把妆容重点放在眼睛上,学习鼻部的修容,发型建议平刘海长发,多尝试淡色系穿搭。

该店店主表示,自己是快毕业的美术生,正在实习,之前看网上“颜值测评”还挺火的,抖音上也有这种直播测“颜值”的,所以尝试开了店。“玩得开心就好。”该店主说。

在闲鱼平台上,我们以1.2元拍下了店家C的“分别从男女生角度客观评价颜值”产品。其中,女生打分为6分,男生打分为5.8分。店铺评价为:是比较俏皮可爱的长相,肤色偏黄,脸上稍微有点瑕疵,肤色有点不均匀,脸部线条比较流畅,脸型偏圆,三庭比例还可以,鼻子不是很挺、鼻头有点圆润等。

另一家小店D,“颜值测评”的服务售价2.1元,打出了7.5的分数,店家表示,测评人五官比较周正,搭配也协调。

最后,我们在拼多多上的店铺E购买了1.88元的“团队打分 测试 分析”服务。该店给出了7分。店家说,他们的评价都是由“专业老师”写的,前来测试的人一般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容貌焦虑。

颜值打分背后的容貌焦虑

为何会有这么多人花钱测评“颜值”?在消费者评价区,我们可窥见一二。

对于颜值打分服务,有消费者认为“中肯”,也有人觉得很坑。

有消费者表示,希望了解自己在别人眼中到底算不算美女/帅哥;也有人表示,一直对“颜值”不自信,更希望得到别人的认可。

“前来测试的人有的是为了好玩,有的是因为自身容貌焦虑。”店家C的工作人员称,与该店合作给大家打分的人都是学生,一个学服装设计,一个学空乘专业,男女打分的差异是因为男生女生审美点不同。

店家D的工作人员则称,他们的评价是“最客观的评价”,而评分的依据则是第一感觉。她认为,在给大家评分时能够感受到大家普遍都会有容貌焦虑,“长得越好看的越有容貌焦虑,而丑的人知道自己丑,躺平了。”

对于前述现象,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互联网法治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晓春表示,“颜值打分”目前不是一个特别标准化、产业化的产品,更偏向于个性化。

刘晓春认为,找一个陌生人给自己、朋友或者不认识的人的“颜值”进行打分,可能是出于容貌焦虑,也可能是出于好奇,同时也体现了大家对于“颜值”的重视。

刘晓春指出,若“颜值打分”等虚拟产品的交易仅限于个人之间没有太大的风险,但交易背后若涉及有组织的滥用行为,可能会有网络安全风险。首先,消费者在选择产品时更多是基于店铺信誉,而“颜值打分”服务的评分者和评分内容的真实性难以辨别,会导致交易内容无法得到权威性保证。其次,相关虚拟产品在交易时或存在隐私泄露的风险,如若不法分子将相关照片进行“二次加工”或“深度伪造”,这些照片会有被利用于黑灰产业的风险。

对此,刘晓春提醒广大消费者,在体验类似虚拟产品服务时不要发太私密的照片,保护自身隐私安全,而卖家在提供服务时需针对服务内容的标准和权威性做出一些提示。

对于平台方面,刘晓春建议平台针对可能存在的虚假宣传、隐私泄露等情况采取一些措施。此外,在未成年人隐私保护和个人信息保护方面,需要重点防范。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杨蓉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雍凯

来源:作者:澎湃新闻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