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了解北京胡同文化「老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

时间:2022-12-17 10:45:19 来源:游侠客旅行

大家好,了解北京胡同文化「老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这段时间东京奥运会频频冲上热搜

却让更多人不禁回忆起了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

那一年

应该是游小君对北京印象最深的时候

气派的奥运会标志性建筑—鸟巢、水立方

恢弘的故宫、宏伟的天安门、巍峨的长城

让人对这个城市有着无限憧憬

作为首都,北京是一个融合性的城市

这里齐聚了大江南北的各色人群

也汇聚了太多人的梦想

但随着时间流逝

越来越多的人只记得

它是一座快节奏的一线城市

却早已忘记老北京原本的模样

北京城历史悠久

充满了令人着迷的

历史文化和故事

今天,游小君将带你走街串胡同

去寻找那些老北京过去的点点滴滴

去拼凑和还原那些有趣

却又鲜为人知的北京模样


【寻找北京令人着迷的非遗文化】


01/兔儿爷

说起北京非遗文化

那得先从最有代表性的兔儿爷说起

黏土、纸糊拌匀

往那模子里一倒

两半一粘

贴耳朵、上色、描金

栩栩如生的兔儿爷也就成了~

兔儿爷较早的形象是“金光洞”

就是《封神演义》里的长耳定光仙

后来慢慢衍生出拉车马夫、沙场将军

唱戏花旦、街边小贩等

各色各样的形象


往年一到中秋

北京大街上就摆满了兔儿爷

各色款式让人眼花缭乱

无论是大人还是孩子都非常喜欢

但现在这老北京兔儿爷可不常见了

更别说体验兔儿爷的制作

有机会来北京体验下

纯正的非遗文化吧


02/燕京风筝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风筝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历史

古时称作“纸鸢”

北京是著名的风筝产地

北京的风筝叫做扎燕风筝/京燕风筝

其中,小燕子造型的风筝

是最具代表性的一款

它不仅展示了老北京手艺人的高超技艺

也体现了当时北京的文化艺术水平

来到北京

又怎么能不亲身体验一下风筝文化

做一只宫廷风筝

在什刹海附近放上一放

找寻小时候的快乐与回忆吧


03/京剧与相声


清代乾隆年间

全国各地的戏曲班子陆续进入北京

通过交流、融合,最终形成现在的京剧

京剧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

也是北京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所以你来北京一趟,不看京剧

怎么算来过北京呢?

除了京剧,来北京听相声也是必须的

当下看戏、听相声

已经成为老北京最流行的娱乐活动

不仅深受当地老人喜爱

也越来越受到年轻人追捧

北京当地聚集了

许多优秀的相声表演社团

最出名的要属德云社

表演中有着老北京的趣闻

和令人捧腹大笑的段子

让我们从中收获快乐、放松心情

传统文化经过变化和演绎

依旧精彩绝伦

用它独有的魅力感染着现在的人


【老北京文化

怎么能少的了当地的特色美食】


老北京的文化,美食必须得有一席之地

令人闻风丧胆的老北京豆汁儿

转着圈吸溜的炒肝

宫廷流传出来的豌豆黄

民间小吃驴打滚

还有冬天最爱的冰糖葫芦

每每想起这些,都叫人直流口水

而其中的制作过程和吃法

都蕴藏着奥妙,值得深究


01/炒肝

炒肝儿是由宋代民间食品

“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

以猪的肝脏、大肠等为主料,加入姜蒜

用淀粉勾芡做成的北京小吃

吃炒肝的正确姿势

是直接就着碗吸溜着吃

因为用勺子会让炒肝泄掉

很容易丧失口感


02/豆汁儿

豆汁儿起初是起源于民间

后传入宫廷,深受乾隆皇帝喜爱

成为了夏季最热门的宫廷饮料

豆汁儿有股泔水般的气味

很多人就认为是豆浆发霉了

其实不然,豆汁是以绿豆为原料

将淀粉滤出制作粉条等食品后的剩余残渣

发酵而成

具有养胃、解毒、去火的功效


03/炸酱面

最具代表的老北京美食

就是炸酱面

它最地道的吃法就是

用四分瘦、六分肥的五花肉炸出肉酱

和黄瓜丝、萝卜丝、豆芽等蔬菜

一起与过水面条拌匀

刺溜的嗦上一口,别提多爽了

夏天的时候,老北京胡同口

大家蹲在门口吃炸酱面的场景

现在虽然不多见了

但还是可以去吃上一碗

老字号的民间小店炸酱面

回味其中的老北京风味


在北京,不止故宫、天安门

传统的非遗文化同样值得我们去体验

在体验的过程中

我们将追溯老北京的人情往事

寻找到老北京快要消失的模样


如果你也想来北京转一圈

可千万别错过这些

因为

只有真正体验过老北京文化

这才算是真到了北京....



文案@未央 编辑@司南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