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宿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望「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时间:2022-12-22 17:33:23 来源:文华小草

大家好,宿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望「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弘扬华夏文明 留住宿州记忆

——宿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展望

武 新 坦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民族古老的生命记忆和活态文化基因,具有突出的悠久历史、传统文化和科学价值;具有展现文化创造力的典型性、代表性;具有在一定群体中世代传承的特点;具有鲜明特色,在当地有较大影响等条件。宿州历史悠久,文脉深远,有着丰富多彩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为推动我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进一步建立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体系,根据《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条例》,宿州市文广新(旅游)局非遗中心,从2016年9月26日开始,至2017年5月25日,历时8个月,组织开展了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整理、审查工作。在各县、区和市直有关单位推荐申报的基础上,经市非遗评审委员会专家认真评审,民间文学“闵子骞的传说”等40个项目入选宿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与前三批代表性非遗项目比较,内容最丰富、规模最大、参与人数最多的一次。其中,新增项目39项,扩展项目1项(附表)。从2003年起,历时14年,组织开展了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申报、整理、审查工作。目前,宿州市已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项,省级32项,市级92项,县级600多项。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5人,省级26人,市钑137人。宿州市始终坚持以“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 的方针,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管理和利用工作,多年来,宿州市以“非遗走进现代生活”为主题,通过展陈、体验等形式,全面展示近年来中宿州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新进展和新成果。第四批市级非遗的申报中,泗县文化馆在整理完善非遗资料的同时,高度注重媒体宣传工作,在微博、贴吧、网站、论坛、微信公众号……等各类网媒上发布非遗文化宣传文章近百篇,视频一百多段。在获批的宿州市第四批40项文化遗产项目中,泗县文化馆就占了12项。

在获批的宿州市第四批40项文化遗产项目中,各有千秋,都是宿州市传统文化中的精髓。

在民间文学上,入选6项,比前三批最多,分别是“闵子骞的传说”、 “白居易和符离的传说”、“ 朱买臣与泗县朱山的传说”等。民间文学艺术是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人类的历史源远流长,而承载着人类历史文化传统的民间文学艺术更是人类文化宝库的一朵奇葩,在知识经济时代,彰显着其巨大的商业利益与经济价值,而民间文学艺术在世界范围内被歪曲、损害、滥用,问题相当严重。民间文学艺术保护,不但在国际层面没有达成统一的国际标准,我国的相关法律规定也十分原则、模糊。通过知识产权即非遗的评审及认定,保护民间文学艺术,在利益平衡的基础上,构建民间文学艺术的保护体系。可以丰富文化的多样性,传承优良的民间文学艺术,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如民间文学“闵子骞的传说” 中,除“鞭打芦花” 外, 深入挖掘、抢救了“ 曹溪一滴”、“ 芦花湖”、“ 晒书台”、“ 骞山”、“ 闵损杀鹅” 等13个关于闵子骞的传说,更加丰富了闵子骞的人物形象。如民间文学“ 朱买臣与泗县朱山的传说” 中,介绍了泗县黑塔镇境内最南端朱山的民间传说:朱山顶上曾矗立着一座年代久远的庙宇。庙内供奉着的神像既不是观音菩萨,也不是财神、土地老爷,而是西汉时期的大臣朱买臣。据说朱买臣因为犯了错,被汉武帝降旨处斩,其子朱山拊潜逃至泗县的一座荒山上隐居。后来朱山拊因为才华出众,得到了朝廷启用,做到郡守和右扶风的官职。朱山拊为了纪念父亲,就在他曾隐居的这座山上修建了供奉父亲朱买臣的庙宇。当地人后来就把这座山称作朱山。

在民间美术中,入选了灵璧赏石艺术,它与灵璧“钟馗画”,“虞姬”并称为“神”“奇”“美”的灵璧三绝。赏石艺术通过感知层面到理解层面,使人们产生联想、唤起想象,注入情感。“庖丁解牛”是艺,“伯乐相马”是艺,石头堆里选“秀”同样也是艺,实际上赏石艺术、赏石艺术家的提法就是由“艺”堆积起来的。赏石艺术展示了观赏石的美学定位的作用。定位高度适当,角度合适。才能够“鸟瞰”艺术,“窥视”到艺术的本质,也只有把握住艺术品的本质,才能找到解决的办法。 “赏石艺术家的艺术创作题材没有太大的,却有卷入相当深度和广度的。有骇人惊世之作,如,齐彩石《回归》。也有能够广泛流传的,能够超越时间‘腐蚀’的,始终具有召唤能力的,如《小鸡出壳》、《沧桑》等。

在传统制作技艺中,入选了“栏杆牛肉制作技艺” 、“宿州sa汤制作技艺” 等。栏杆牛肉据说有1000多年的历史。栏杆牛肉的陈氏传人祖先,据传是唐代宫廷御厨。安史之乱时大将郭子仪平叛有功,唐朝皇帝除了与郭子仪结为儿女亲家外,还赏赐郭家一位姓陈宫廷御厨,而这位陈姓御厨就是现在栏杆正宗牛肉传人的祖先。后来,陈姓御厨师的后人随郭子仪的后人辗转迁移到栏杆定居。自此,栏杆牛肉才以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原因,真正发展起来而被消费者公认的时间只有100多年,已故的陈鼎金做出巨大的功劳。掌握此门技艺与秘方的陈氏传人,传男不传女,总是由父辈口身相传,不形成任何文字记载,因而有较强的神秘色彩。栏杆牛肉选用一至三岁的黄淮平原上的黄牛为原料,经过宰、泡、搓、洗、漂、卤、晾等工序,配以三十六味佐料和名贵中药,最后通过一道特殊工序使每一味都能渗透肉中。其科学的配方、精细的制作,使产品色泽红亮,口味醇正,烂而不腻,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丰富的滋补佳品。

“sa”汤是宿州城最有名的小吃。此小吃的名字字典里查不出来。有人写作“馓”, 有人写作“糁”。最多的写作“sa”, 以“月”字为偏旁,加以上“天”“不”“韭”组合,意为“月月熬、天天蒸、非一日之功”。此小吃流行于鲁、豫、苏、皖,外地人来宿州,常要找个早点铺子,尝一碗这样的传统名吃。据传说,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路过宿州城,喝了此汤,大加赞赏,问当地百姓,这叫“啥汤”? 皇帝金口玉言,当地百姓就取其近音,叫其“sa汤”了。sa汤尤其以宿州、徐州、淮北、阜阳、枣庄等地为佳。sa汤的主要原料是肥老母鸡肉和麦仁、面粉,辅料为葱、姜、酱油、胡椒纷、味精、香油、醋、盐等 ,制作工艺精细复杂。sa汤不仅美味可口,营养丰富,还具有祛风驱寒、开胃、利尿、止呕等作用。制汤时,一般经选料、制汤、成汤三步。制作时将火攻至发响,把清洗干净的老母鸡、猪骨、麦仁投入甑锅,先用武火煮,再用文火烂,一直煮至次日清晨,然后清理锅里的骨头,鸡头、鸡爪及作料布袋,将剩下的鸡肉和麦仁放入甑锅继续炖煮,同时加入适量面粉,一边搅拌,一边用大火烧开,再加入精盐、胡椒纷等。开锅后,将面粉搅成糊状,入甑。再开锅,即成。宿州城区众多经营“sa”汤的店铺中,宿城一初中东门北侧的昭德轩店铺“sa”汤最具特色,其独特的曾式祖传秘方,恰到好处的火候,深受附近居民喜爱,还吸引了不少外地乃至国外的朋友慕名品尝。2006年,昭德轩“sa”汤被授予“宿州市埇桥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并被授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基地。”央视七套《每日农经》栏目组专程前来采访,节目向全球播出。

市非遗中心邵主任告诉我们:一、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认识历史的需要。这些文化遗产都经过了几百年甚至几千年的历史洗礼,反应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等,是他们劳动和智慧的结晶。保护这些结晶能让我们这些后代人重新体验当时的文化氛围,深刻认识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我们国家有五千年的历史,就有五千年的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通过活态传承来实现我们对本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认知。二、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文化创新的需要。人类社会要发展,就需要不断创新。创新的源泉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向国外学习,从异域文化中汲取营养;二是向传统学习,从本土文化中汲取精华。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文化创新、艺术创新、科学创新各个新领域中都将发挥重要作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创建新文学、新艺术、新技术、新工艺的需要。三、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保护文化多样性的需要。文化的多样性创造了一个多彩多姿的世界,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就是文化多样性的表现和体现,一定程度上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保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四、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需要。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社会群体的发展都需要凝聚力,其凝聚力最重要最根本的是来自于文化的认同。我相信,保护非遗在传承中华文明,特别是传承中华道德文明、增强民族自信心和民族凝聚力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充分认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保护和利用好非物质文化遗产,进一步巩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所取得的成果,加大挖掘整理力度,避免民间文化资源流失。要加大保护传承力度,想法设法鼓励民间艺人带徒授艺。同时,与中小学结合,开设培训班,引导孩子们学习了解宿州文化,培养一批有兴趣有爱好的小传承人。要注重品牌化,对现有的非遗项目要进行商标注册,让它们的非遗商品走向市场,提高知名度。要以第四批非遗评审为契机,加大宿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发展力度,切实做好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整理、保护和传承工作。要强化宣传,打造平台,创新载体,推动非遗文化产业走出去,不断提升全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要采取有效举措,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意识,创作高质量作品,真正使非物质文化遗产能够得到继承和发扬,促进全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持续健康发展。

附:宿州市第四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单:

(计40项。其中新入选项目39项,扩展项目1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备注

一、民间文学(6项)





1

朱买臣和泗县朱山的传说

泗县文化馆

2

水母娘娘沉泗州的传说

泗县文化馆

3

灵璧民谣

灵璧文化馆

4

闵子骞的传说

宿州市孝文化研究会

5

白居易和符离的传说

宿州市文化艺术中心

6

宿州童谣

宿州市作协

二、传统音乐(2项)





7

萧县唢呐

萧县文化馆

8

埇桥唢呐

埇桥文化馆

三、传统舞蹈(1项)





9

泗县钱杆舞

泗县文化馆

四、传统戏剧(4项)





10

秦氏皮影戏

泗县文化馆

11

砀山柳琴戏

砀山柳琴戏剧团

12

萧县花鼓戏

萧县文化馆

13

砀山梆子戏

砀山县雷海演艺有限公司

五、曲艺(7项)





14

陶殿贵拉洋片

泗县文化馆

15

泗州渔鼓

泗县文化馆

16

泗州大鼓

泗县文化馆

17

泗州琴书

泗县文化馆

18

萧县大鼓

萧县文化馆

19

萧县评书

萧县文化馆

20

宿县大鼓

埇桥区文化馆

六、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1项)





21

砀山刘氏心意六合拳

砀山县伊斯兰武术学校

七、传统美术(5项)





22

灵璧赏石艺术

灵璧县观赏石协会

23

萧县泥人

萧县文化馆

24

橄榄核雕

埇桥文化馆

25

戏剧盔头制作技艺

宿州市工艺美术协会

26

蝶翅画

安徽省竹笔蝶画艺术馆有限公司

八、传统技艺(10项)





27

泗县大路口粉丝制作技艺

泗县文化馆

28

泗县大庄豆瓣酱制作技艺

泗县文化馆

29

游集月饼制作技艺

灵璧县文化馆

30

栏杆牛肉制作技艺

埇桥文化馆

31

药闫粉丝制作技艺

埇桥文化馆

32

砀山羊肉潵汤制作技艺

砀山县餐饮协会

33

砀山梨膏糖制作技艺

安徽省砀山兴达罐业食品有限公司

34

有源斋酱菜加工技艺

宿州市有源斋酱园

35

宿州sa汤制作技艺

宿州市sa汤协会

36

王枣子制作技艺

宿州绿源中医药有限公司

九、民俗(3项)





37

泗县蟠龙山庙会

泗县文化馆

38

辉山庙会

灵璧文化馆

39

张桥庙会

灵璧文化馆

十、扩展项目(1项)





40

泗州戏

泗县文化馆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