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东嘎皮央遗址壁画「敦煌石窟壁画」

时间:2023-01-13 10:29:11 来源:阿里旅游

大家好,东嘎皮央遗址壁画「敦煌石窟壁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西藏西部的阿里地区属于古格故域,是历史上有着悠久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地区之一。至今在此发现多处规模相当的佛寺遗址和佛教石窟群遗址,其中,东嘎·皮央,是西藏迄今发现的佛教石窟群中规模最大的一处,也是目前所发现海拔最高、壁画面积最多的高原石窟群。

东嘎·皮央石窟以礼佛窟为主,窟内多设坛置像和绘制壁画,壁画受自然侵蚀并不十分严重,大量精美绘制基本完整,尤为可贵处在于遗存壁画年代多集中在古格早期的公元11至12世纪前后,画风绚丽自由浪漫,一度达到古格及西藏佛教文化历史中艺术成就巅峰。

这些色彩艳丽造型生动的壁画,穿过千年的时光,仍然有着熠熠生辉的魅力。

01

地理位置

东嘎·皮央石窟位于古格王国都城遗址西北方向约40公里的山谷中,分别为东嘎石窟群和皮央石窟群。

东嘎石窟散布于东嘎村北面断崖上,整个石窟群分布由西向东,绵延两公里,遗存石窟近170多窟,山崖洞窟中绘制有精美壁画。

皮央石窟位于东嘎石窟以北1.5公里的皮央村山上遗址区,大体分为前山区和后山区,目前仅可确认的洞窟遗存就达872窟,规模罕见。

东嘎遗址和皮央遗址相距很近,习惯统称东嘎·皮央石窟。


东嘎·皮央石窟地处象泉河流域的札达盆地,这个地域山岩为第三纪古老湖相沉积,在切蚀作用下形成错落高崖,质地为易于风化的砾岩或沉积岩,为石窟开凿的较好选择对象,与新疆、敦煌等地石窟凿建地质相同。

东嘎·皮央石窟远景

东嘎·皮央石窟都是依山而建,远处观察形若密布窟窿的蜂窝。石窟的主要形制和功能是供礼佛专用的佛殿式洞窟。
进入石窟,从窟内壁面观察,在壁画绘制前壁面先被处理平整,再平抹一层带草质拌泥,然后涂一层石灰作为底面。然后以线条起稿,勾勒绘画对象的基本轮廓,再细致填以颜色,并常常在所绘尊像的五官及配饰以金粉做重点装饰。

东嘎·皮央石窟所在地理位置

所用绘画原料为一种当地所产矿物颜料,并拌有动物骨胶质,可使壁画色彩保持经久不退。
洞窟四壁、窟顶及门楣画不同繁复画面,色彩如梦幻般丰富绚丽,佛界意味扑面四溢。


02

东嘎石窟

东嘎藏语意为“白海螺”,在后弘初期的11世纪前后已经成为古格最重要的佛教文化中心之一。

当年遗存的石窟群分布在今天东嘎村北面断崖上,断崖两端向东西方向延伸,形成巨型内凹形。
石窟南面不远的台地残存寺院遗址和散落佛塔群,是与石窟同时代所兴建。东嘎最为引人注目的是编号为一号到三号窟,窟内壁画相对保存完整。

一号窟形制为方形,单室,进深和面阔均为6.6米。四壁配置以七幅巨型曼荼罗(也称“坛城”,藏语称为“金廓”)图式,是不同于常见的、较早期的古朴曼荼罗图像,以北壁为例,壁面为左右两个密教无上瑜伽部曼荼罗,中央主尊为坐姿文殊金刚,外围分布一圈多臂尊像,在东、西、南、北面再分布有坐佛、明妃、金刚女、护法等尊像,曼荼罗外圈为火轮、金刚杵构成的圆形金刚环,环内为方形金刚墙。

金刚墙四面中央各设门楼,其上各绘以一对卧鹿,并在左右最上方绘有飞天图像。

其他三壁分别分布的是法界语自在曼荼罗、金刚界曼荼罗等。在四壁曼荼罗的周围,还绘有其他题材的壁画,如佛本生故事、听法礼佛场面、各种菩萨像以及供养人像等,使整个壁面丰富饱满。

窟顶有被凿成四层相互交叉重叠的套斗形,所绘九重图案内容繁复,有伎乐人、承柱力士、化佛小像、双鹅、五鹿相环绕、各种塔式及吉祥饰纹等。

东嘎二号窟为坛城窟顶

东嘎二号窟也为单室方形窟,进深和面阔均为7.3米。窟内中央有两座方形塔基,塔身已残,是为窟内供养塔。窟内北面设长条形佛龛,龛内多已不存塑像。佛龛上下各绘有数排佛、菩萨像。

东嘎二号窟

西、东壁绘以大量排布整齐的菩萨像,像下均有藏文题铭,如“尼玛谐菩萨”、“来勒菩萨”、“仁青菩萨”等等,数量繁多,西、东两壁菩萨像就达616尊之多。窟顶绘以曼荼罗图案,周围又穿插以飞天、多臂观音、各类金刚、神灵及佛像、菩萨等造像。

东嘎石窟壁画

东嘎三号窟面积小,损坏程度较一、二号窟更为严重,四壁壁画下端脱落较多,窟顶部分壁画尚完整。

窟顶由三重莲花形构成曼荼罗图案,中央位置原绘有一坐佛,四周八莲瓣中饰以羯磨金刚杵等法器。

第三重莲形图案中绘有八大胁侍菩萨,菩萨于莲台之上,手持各种法器。在西、北、南壁上端残留数行横排菩萨小像,小像下方均有长方形的题记框,框内书写有藏文菩萨名号,如:“波罗蜜多金刚业“、“神力自在菩萨”等等。

东嘎石窟壁画(局部)

另外,在东嘎西面山沟的北崖断面上另有凿窟遗存七窟,窟内没有绘画痕迹。


03

皮央石窟

皮央石窟数量庞大,大多因岁月长久而致坍塌严重,有壁画的洞窟,可辨识的绘画部分相对略少,所绘题材及艺术风格与东嘎略有不同。

如皮央第79窟,四壁的配置都为在最上部环绕垂帐纹和装饰条带,垂纹带下方绘制各种尊像。
其中西壁众多菩萨像多头戴三叶宝冠,衣着轻薄罗衣,身周飘帛翻飞。值得注意的是在北壁龛室下方的一组供养人像,尽管部分残损,但仍能清楚分辨众人均头戴平顶宽檐帽,身穿三角形大翻领长袍,足穿长靴,可惜人物上方的题记框已不见文字,难认定其准确身份。

皮央第三十二号石窟壁画上的毗沙门天王

皮央第九十号窟四壁所绘以排列整齐的诸多坐佛为主,每尊坐佛的圆形头身光内画有弯曲细长的蝌蚪纹光芒线,这种特殊的光芒线表现手法分明来自邻近的克什米尔艺术。

皮央石窟壁画上师像

皮央石窟与东嘎石窟壁画最为显著的不同是,皮央壁画的绘制持续到古格中期的15世纪前后,绘画题材中出现了上师像,如皮央第32号窟,东壁所绘萨迦五祖,西壁的上方绘有两排上师像,第34窟的西壁也同样绘制有萨迦世系祖师,所绘风格不同于第79窟,表明是晚于古格早期的作品,并开始受其他藏区佛教文化流派的影响,尤其是印证了萨迦派与本地佛教文化的交流痕迹。

皮央石窟壁画中还发现部分壁画因重绘而产生壁画叠压现象,叠压层里、外两层壁画所使用颜料不同,里层以蓝、青色为主,外层以红、白色为主。

皮央石窟壁画,护法像、上师像

绘画技法也略有不同,里层较外层流畅自如,色彩则外层较里层鲜亮。这种壁画叠压现象在敦煌等其它石窟壁画中也常有发现,应属石窟供养人改变而重绘所致。


04
修建年代

对东嘎·皮央石窟最初的具体修建年代目前暂时无法确定,各类文献对其记载极少,只在一本流传印度的藏文手抄本《古格普兰王国文》里找寻出些许线索,里面记载皮央寺始建于古格建国初期的公元10世纪,为当时仁钦桑布所建古格八大佛寺之一,70年后又有过一次规模较大的改建。

另有藏文文献提到东嘎在意希沃时代的公元10世纪建寺,约公元12世纪前后由于古格国内分裂斗争,一度成为与都城札布让对峙的另一王室所在地,后复统一,丧失了宫王地位,但仍不失古格重要政治、文化重地。


如若撇开这仅有的珍贵文史资料,单从其遗存石窟规模、样式,特别是绘画风格特征来看,大致符合相应年代,开凿时期至少不晚于后弘初期的11世纪,也就是古格早期的佛教复兴大时代。

东嘎石窟壁画

这个时期古格政治、经济、文化正值强盛期,具备了建寺开窟所必须的前提及大量资金,备受举国僧俗拥戴的佛教灵魂人物意希沃、仁钦桑布和外域大师阿底峡推动古格佛教高度迅速发展,颇具传奇。
大量古格著名佛寺、石窟始建于这个时期,同时迎请各国佛教艺人来古格工作并授徒传技。

目前所遗存如壁画、唐卡、金铜佛像、擦擦等当年佛教艺术品尽显同时期域外艺术风貌。全然吸收多方外来艺术并自然浑成,即是东嘎·皮央石窟壁画特征。

皮央第三十二号石窟壁画上的萨迦祖师及格鲁祖师


05
艺术特色

东嘎·皮央石窟壁画具明显的地域特征,从绘画风格看受邻近的克什米尔和印度同时期艺术的影响较重,同时吸收了一定的中亚艺术与本土文化相结合,完成了独特的东嘎·皮央式艺术图式语言。

在公元11至12世纪前后一度成为古格佛教艺术风格主流,也成为后世藏地佛教艺术发展源头之一。

东嘎·皮央壁画在绘画技法中主要采用凸凹法,即以单线平涂和逐层晕染相结合,强调明暗层次,表现出凸凹立体视觉。
这种纯正的凸凹晕染技法在后世的藏地绘画中逐渐呈程式化,而在此时期的东嘎·皮央时代这种手法则被表现得灵活精准,几近完美。

在同时期的克什米尔壁画、中亚较早时期壁画如龟兹的克孜尔壁画及敦煌等地壁画也都能寻觅到这种技法的影踪。


整体来看,东嘎·皮央绘画更接近克什米尔艺术,从地理以及文化传承关系来看也是比较合理客观。

而东嘎·皮央石窟绘画又能明显与之区别,显露独到。

尤其在早期用笔用色往往淡雅内敛,含蓄舒展,宛如水墨交融,显示出独特的表现技艺与要求。

东嘎石窟壁画


东嘎·皮央壁画中还透露出明显受印度波罗王朝密教文化及造像的影响,如皮央第79号窟壁画,各种宝冠佛像及装饰奢华繁复的菩萨尊像和骑乘各种动物的多臂多面密宗尊像。

其重要特征符号是早期曼荼罗图像,这是一种特殊的佛界宇宙的描绘或象征,最早是说法修法的道场。印度密教修法时为防止外道侵入,而在修法场所画制一个圈或建以土坛修法场地,也称坛城。

发展到后来逐渐成为寓意佛界的表达,是修法人借以内心体验和想象的佛的世界,形制一般多呈外圆内方,其间精心填充以繁复佛教各式图像,给人以无穷绵延的想象感。

东嘎石窟壁画

东嘎一号至三号窟保存的7幅较完整曼荼罗图形,都是以内、外重火轮、金刚杵为结界的两重结构组成圆形的金刚环与方形的金刚墙以及四墙中央的门楼构成内坛城、外坛城。

门楼左右布设对鹿、旗幡、宝幢等物。

一般内院为九宫格式布局,诸多尊像配置排列其中,整体繁杂而有序,精美大度。

这种受印度后期密教直接影响的早期曼荼罗图形涵盖着大量瑜伽部密教、无上瑜伽部密教的因素,与古格早期所盛行密教特点较一致。

在曼荼罗上方两侧绘饰以漂亮的飞天女尊像。

东嘎石窟壁画


飞天,佛教典籍中称“鉴达姿”,是一种在佛说法时于天空中飞舞散花奏乐的供养菩萨,这里的飞天头戴花冠,上身或裸或着紧身短衣,双手持乐器或宝伞,飞舞姿态都为上体仰起,两足或仰或平伸,周身披挂飘帛翻飞,如梦似幻。

壁画中还有多种动态丰富的动物及联珠纹式,常常以“两两相对”构图或复合式相环绕形式出现,如对象、对鸭及五鹿相环绕、一虎逐三羊、一狮逐二羊等装饰图案,其间又绘饰以主纹对称的联珠纹样。

这种形式分明来自中亚地区,特别是联珠纹式最早是由波斯萨珊朝产生,后传至新疆地区,极可能又由于阗传至古格并做主纹对称调整,这种联珠纹式还被装饰于早期古格王室成员及贵族服饰图案中,可见当时已成风尚。

另外多种花草树木图案排布装点于壁画中的各个角落。除莲花这一特殊佛教寓意的花卉图案外,各种忍冬卷草纹及缠枝花纹繁多,树木则被夸张得有些意外,往往以掌形、花冠形或蘑菇形出现,显得质朴古拙、富于想像,与西域壁画中同类题材描绘异曲同工。

东嘎石窟壁画


另外,还能见到壁画中适当地将本土文化自然融于外来艺术中,如对供养人穿着描述完全参照当时古格民族服式特征,无论男女身着都为一种三角形大翻领,腰系宽带,袖长过手,脚穿长统黑色皮靴,靴尖向上翘起。男性往往佩戴一顶宽檐帽子,女性则多梳数股盘于头顶的发辫,上再妆点头饰。

尽管三角形大翻领服式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流行于中亚地区,这在新疆石窟壁画中如克孜尔、库木吐拉等石窟壁画中的供养人服式中常常能见到,但在早期藏区(公元7至11世纪)包括古格地区,这种三角大翻领已然是当时常见服式,比如敦煌吐蕃时期壁画中就有这种服式,所以也就不存在壁画照搬来自中亚供养人的服式,而是自然而然的对本地供养人真实写照。

东嘎石窟壁画

古格地处西喜马拉雅山区,自古成为沟通西藏与南亚、中亚等地的文化交会区域,历史上多种文化在这里传播、交融、过渡,成为避不开去的文化重地。

历史所赋予这个区域特殊使命已然完成并足令其似金闪烁,如今那段后弘初期佛教复兴的绚烂年代早已过去,时光无情侵蚀遗迹和记忆。

东嘎石窟壁画

当今天的目光触及东嘎·皮央壁画,扑面而来的是一股弥漫着自由浪漫的宗教情怀,虔心恣肆,舒意洒脱,其想象与创造的意义已不止于宗教功能本身意图了,于是,那个时代被遗留的幻梦般的图像所挽留,并被置换膜拜以继。


原文刊发于2012年5月《西藏人文地理》杂志。文、图:李逸之

文图:李逸之

编辑:阳朔

责编:陈利

终审:赵曙光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