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宋小品山水作品欣赏「简单宋代山水小品画」

时间:2023-01-18 13:25:11 来源:艺域无疆

大家好,宋小品山水作品欣赏「简单宋代山水小品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宋代是山水画重要的发展时期,经过魏晋的萌芽,唐五代的发展,山水画在两宋时期蔚为大观,先后涌现出一大批彪炳画史的著名画家和流传千古的珍贵作品。下面笔者整理了这一时期的山水小品,以供大家欣赏学习。

高秋观潮图 北宋 许道宁

图中钱塘江边,坡岸层叠,木阁雨轩,松木环抱;放眼凭眺,八月大潮,千军万马,铺天盖地;木阁栏下,有一雅士,正在观潮咏骚;不远处的松梢之下,有两条渔舟,舟上的渔夫在奋力的划船。此图房屋线条笔直、均匀,有如界画;树木造型自然,运笔凝重、枯涩细劲,以短笔布皴,所以疏而不薄,不失法度。

山居图 北宋 燕肃

燕肃,字穆之,又字仲穆,人称“燕龙图”。学识渊博,精通天文物理,创造指南车、记里鼓、莲花漏等仪器。工诗善画,以诗入画,意境高超,浑然天成,为文人画之先驱。善画山水寒林,与王维不相上下。图中山脉高峻,绵延千里,山下树林葱郁,水网密布,一幢小屋建于山麓水畔,是隐居的理想去处。

仙山楼阁图 北宋 赵伯驹

此图以重彩加金画楼台、奇峰、云雾、仙人跨鹤的图案,描绘了琼岛山石、树木掩映的仙境景色。 整幅画面构图、技法严谨周密,笔法粗犷,用色大胆,装饰意味浓厚。赵伯驹,字千里,宋宗室。工山水、花果、翎毛、楼台,青绿山水尤善。他将水墨山水的趣味与技法融入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的大青绿画法中,形成了一种介于院体画和文人画之间的“精工之极,又有士气”的风格。

风担展卷图 北宋 赵伯骕

图中景物傍山临水,庭院湖石点缀其间,长松修竹环抱,亭内屏前设有卧榻,漆桌上置书卷、瓷瓶、香炉,文士右持羽扇,左倚凭几,神态悠闲;左方仕女二人凭栏而立,右方两童手执茶具,趋步向亭。赵伯啸,字希远,南宋著名画家,宋朝宗室,赵伯驹之弟,兄弟二人皆妙于金碧山水。除山水、人物外,擅长花鸟,界画亦精。

柳塘泛月图 北宋 赵希號

图中岸边垂柳依依,水中荷叶漫浮,一弯新月高悬,一舟缓缓而行,主人趺坐于几前,对面一侍者正襟危坐,船首一童撑篙,船尾一童双手抱膝,前有餐具器皿。荷塘月色,泛舟柳下,景致恬适宜人。笔墨柔润,勾勒细腻,设色淡雅,唯柳枝、荷叶分布缺乏疏密变化,不尽如人意。

松湖钓隐图 南宋 李唐

图中一叶小舟浮于湖上,一人独坐垂钓,远山峰峦突起,妙造自然,画家以精细的笔法,用焦墨勾树石,显得郁茂葱笼,瘦硬峭拔。画面无作者款印。此图从画风多受马、夏影响这一点来看,应属南 宋晚期画院画家所作。

秋山红树图 南宋 萧照

此图为萧照传世少见的一幅山水小品画,近处秋树红叶如织,远处山峦重叠髙耸,溪水潺潺,轻舟倚岸,一条曲径通向深山。构图虚实对比强烈,技法出人李唐又有所不同。

雪溪放牧图 南宋 夏圭

图中寒空清冷,几棵老树丛生于溪畔,坡地一片积雪,不见青草,溪边碎石零乱,流水无声。雪地中一牧童手握缰绳,弓背用力牵牛,水牛后腿前蹬不愿归去的情景,刻画得惟妙惟肖。作者用勾勒填彩法画树干,用攒笔或双勾写榭叶,以淡墨染天空和溪流,以白粉绘皑皑积雪。人物衣纹、草笠用笔简练而形象逼真,不愧为宋代小景昼之佳作。

观瀑图 南宋 夏圭

图中远处山脉高耸入云,近处松柏挺拔,树下的屋舍中人们正在高谈阔论论,远方烟水浩渺,潮起潮落。这幅画的是典型的半边式构图。

临流抚琴图 南宋 夏圭

图中溪山清远,云雾飘渺,一泓溪流从深山中蜿蜒而出,汇成深潭,画面右侧两株古木高峻清冷,树下的山坡上有一位高士正在临流抚琴,琴音绕梁,使观者流连而忘返。

烟岫林居图 南宋 夏圭

图中一老者走过板桥,沿小径而行,远处山林后隐现房舍一角,意境幽深。近景树石着重墨,中景以淡墨勾染,至远景则以极浅淡的水墨渲染出一片雾色,拉开空间层次。用笔轻松简洁,皴中带染,染中有皴,整体风格不失精致秀润。是夏圭惯用的半边式构图。

松溪濯足图 南宋 刘松年

这幅画的主体是一株苍劲虬曲的松树,树下水天一色,苍茫辽远,水上有两条小舟,舟上之人一边灌足,一边欣赏着周围的风光。

松涧焚香图 南宋 马远

图中远山飘渺,竹枝摇曳,一位高士盘膝坐在山石上,正在清修,一边的香炉里青烟袅袅,沁人心脾。

秉烛夜游图 南宋 马麟

此图以苏轼《海棠》诗意为题,绘月夜良辰美景,画中主角端坐圈椅上,燃烛观赏庭院繁花茂树,展现优雅的生活品味。远山以花青与淡墨渲染,烘托出夜景的迷蒙气氛。六角重檐攒尖亭阁,上饰宝顶,屋脊由上而下,檐顶起翘施垂兽,并以平行直线绘瓦垄。六角亭两旁游廊伸展,以半封闭的檐廊围住花木掩映的庭院,所绘应是临安皇城后苑景色。

雪江买鱼图 南宋 李东

图绘冬日江边酒店中人向小舟上的渔夫买鱼之场景。着墨不多而生活情趣跃然纸上。

江上青峰图 宋代 佚名

图中所绘为一水相隔的两岸青峰,两舟在水面鼓帆行驶。 近处山石嶙峋,古松虬曲,阁楼人物若隐若现,近岸树 石浓墨重笔,少皴而多染。远岸山势起伏,烟雾缭绕, 以墨线勾勒,青緑晕染。两岸间江水辽阔,颇得平远之境。山水之静与帆船之动相得益彰,整个画面动静结合,虚实相生。画家在本幅作品中将青緑山水与边角取 景相融合,景致奇丽,心裁别出。

溪山行旅图 宋代 佚名

图中山石峥嵘险峻,重重叠叠,一座庭院隐藏着山石后面,显得幽静闲雅,山前寒树萧瑟,山道上车马行人络绎不绝。

奇峰万木图 宋代 佚名

此图近景由主山与两侧坡石构成,岩石向两侧与前方开面,以横斜方向的皴擦,表现不同的质地和凹凸深浅的层次。其上林木蓊郁,因在高山之上,尽是松杉一类的针叶木,间杂几株深墨密点之树,幽深郁密,若层层屏障,高低参差,与远山遥相呼应。远山都在云气之上,左侧群峰耸峙,如列柱插天,右侧对应前景山凹处,再起数峰,渐远渐小渐淡,而有无穷深远之势。

深堂琴趣图 宋代 佚名

此图描写山斋数楹,葱树掩映,一人于堂中抚琴,二鹤在琴声中闲步。远山一带,巨壑空茫。建筑用笔粗浑,轻刻画,重意境,形象概括,细部脱略简化而不失准确真实。整幅画面清新明净的情境赋予作为绘画主体的建筑含蓄而富于想象的空间依托,使之具有了诗一般和谐浑融的意境。

澄江碧岫图 宋代 佚名

图中江岸松石掩映处有一片绿洲,林木修长,屋宇如豆,群峰亭立,白云缭绕。在笔墨技法上,具有唐代青绿山水的风格,山石形体多是有勾无皴,然后分别填上石绿、花青、赭石,来表达不同的质感与光感,有很强的装饰意味,然笔痕,表示在大片的空白处是浩淼的江天。

层楼远眺图 宋代 佚名

图中的崇楼纯以细笔勾勒,玲珑空透,远山春意烂漫,却在明丽中带有淡淡的清寂。层楼上一妇人携侍女凭栏远眺碧波中的归帆,虽然描绘的主体是没有生命的建筑物,但整幅画面却分明透露出一丝“春怨”的气息,表现出南宋楼阁画家在借物言情方面的高超技艺。

湖天楼阁图 北宋 佚名

图中远山迢递,树木葱郁,水平如镜,湖天一色,临水的楼阁勾画工整,气势堂堂,楼上的人们正在欣赏着浩淼的湖水。

江亭闲眺图 宋代 佚名

图中的临江崖石上,古松斜伸,倚岸茅亭内,一人独坐欣赏江水景色,对岸远山云烟缭绕,江面微波无际,一叶扁舟荡漾着飘向远方。

雪山萧寺图 宋代 佚名

图页绘远处山峰高耸,山峦连绵,山脚下一人撑伞迎雪行走,河岸边一船只停泊;近处古木数棵,屋顶隐约可见,山脉、屋顶等等皆白雪皑皑,寒冷孤寂!此画传为范宽作品,构图及用笔特征近于范宽所画雪景山水一派。从笔墨特质看,更接近于南宋时期范宽画风的追随者,是宋室南渡之后师法范宽的精品。

云关雪栈图 宋代 佚名

图绘山野雪景。远处群山连绵,白雪皑皑,近处危岩寒林,一人策驴行过栈道,栈道下清流激湍。图中山石用刚劲的线条勾勒轮廓,浓墨干笔皴擦,人物、茅舍勾画生动,使荒寒中有了生命的气息。全图用笔精刚健,笔墨浑厚,画风近李唐而独出机抒,为南宋山水画的精品。

柳溪书屋图 宋代 佚名

图中远处群山飘渺,一条河流从山中蜿蜒而出,在山前形成了一片宽广的湖水,湖边的沙渚上植物茂盛,柳叶如丝,树荫下有一座书屋,在这样的环境中读书用功,怎能不金榜题名。

柳塘放牧图 宋代 佚名

图中细密茂盛的柳丝随风摇曳,树下草木葳蕤,一大一小两头牛正在低头吃草,放牛人坐在不远处的山坡上。

柳溪归牧图 宋代 佚名

图中山色清远,柳叶如丝,天色将晚,牛儿正在涉水归家,牧童骑着大牛已经到了河的对岸,小牛还在原地踟蹰不前。

雪涧盘车图 宋代 佚名

图中旅人和牛车走在崎岖曲折的山径途中。同时用初冬萧瑟的雪霁山景加以烘托,于山体大面积留白,情景交融,使人联想到千里征途的艰辛。全图结构谨严,右侧的雪景疏松,左侧的山石树木紧凑,其间旅队蜿蜒而上。造型写实功力深厚,是南宋院画中的杰出小品。

松溪钓艇图 宋代 佚名

图中山峰劲峭,山麓云雾升腾,松树高达挺拔,郁郁葱葱,树下的小舟上,一位隐士正在垂钓。

雪溪乘兴图 宋代 佚名

图中雪漫空山,万物素寂,整个画面充盈着一种空疏萧冷之气。

风雨归舟图 宋代 佚名

图中墨云翻飞,风急浪高,草木摇摆,舟船难行,是一幅描绘风雨之景的精品。

松岫鱼村图 宋代 佚名

这幅画有马夏之风,或为其后学所作,将所有景物放在画面的一角,于其它处大量留白,给人以无尽的遐思。

水村烟霭图 宋代 佚名

图中远山重叠,云蒸霞蔚,山下沙汀纵横,一丛茂盛的树木分外显眼。

青山白云图 宋代 佚名

图中高峻的山峰在云雾中若隐若现,山下松树遒劲,流水淙淙。

秋山暝泊图 宋代 佚名

图中山峰高大险峻,隐隐约约,山下水流纵横,树木茂盛,整幅画面笼罩在一层朦胧的烟霭之中。

松风楼观图 宋代 佚名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