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文化 >

中国古代服装样式「中国古代服饰图案」

时间:2023-02-04 17:25:10 来源:想吃啥都不胖

大家好,中国古代服装样式「中国古代服饰图案」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款式

中国古代服装讲究平、整、宽。以长、整、宽松为主,重神韵,轻形体。

整体款式主要有两种:上衣下裳制和上下连属制。【上下连属制,又称衣裳相连制】

上衣下裳制是最古老的一种服装形制。衣指的是腰部以上称为衣,裳指的是裙子。古代不论男女,都有上衣下裳的服装。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易•系辞下》中所说:“黄帝、尧、舜垂衣裳而治天下,盖取之乾坤。”乾是天,坤是地。古人受天地的启发,对天地的崇拜,产生了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式。

《诗经•邶风•绿衣》有“绿衣黄裳”之句。

《毛传》里曰:“上曰衣,下曰裳。”

《说文解字》中说:“衣,依也。上曰衣,下曰裳。”

古代的文献以及出土的人形陶瓷中,证明上衣下裳的服装形制,早在商代时期就已经形成,周代的冕服及之后历朝历代的冕服及朝服等礼服皆为上衣下裳制。

图片来自网络

常服当中也有很多是上衣下裳的形式,例如上襦下裙、上襦下裤,都属于这一类服装形式。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另一流行于古代的服制,是衣裳相连制,也称深衣制。从春秋战国时期开始流行的,在此后漫长的历史中成为了服饰的一大主要形式之一。深衣、袍以及衫都属于这一类服制。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色彩特点

中国传统的色彩观可以说是五色观,是受阴阳五行学说的影响。

中国古代是青色、赤色、黑色、白色、黄色等五色为“正色”。至今我们形容色彩丰富,仍然说“五光十色,五彩斑斓”。由两种或两种以上正色调和成的颜色称为间色,比如说:绀色、红色、缥色、紫色、流黄色等等。

西周至春秋时期,人们就产生了用服色来区分尊卑的观念,以赤、玄二色为尊。孔子曾说:“红紫不以为亵服”。【亵服指的是古人在家居时所穿的一种便服。】

正色和间色成为明贵贱,辨等级的工具,普通百姓不得穿用正色,只能使用间色。此外,五色还对应不同的方位以及季节。

汉代时规定,官员的朝服颜色随着季节的更替而变换颜色,春青、夏赤、季夏黄、秋用白、东用黑;称为五时色服,也叫迎气服。

在不同的朝代也各有崇尚,比如夏朝崇尚黑、商白、周赤、秦黑、汉赤、唐服色黄,旗帜赤;到了明代,定以赤色为宜。但从唐朝以后,黄色曾长期被视为尊贵的颜色,只有天子才能使用。唐、宋、元、明的官服制度都制定了以服色作为官员级别的标识。

图案

中国的传统图案种类繁多,内容非常的丰富,各个历史时期的图案多样,各有特色,同时,在不同地域、时代,装饰图案的特征也各有不同,在选题、表现手法,还有艺术风格上都有不同的特点。

传统服装纹样采用的主要有:云纹、水纹、珍禽、瑞兽、花卉、虫鸟、人物、器物、几何与吉祥寓意。

服饰图案的表现方式大致经历了从简单到复杂,单一到多样,抽象到写实的过程,图案构成上变化丰富,风格多样。

新石器时期的图案庄重大方,自然和谐;商周青铜器纹饰则显得雄浑神秘;春秋战国时期纹样则活泼多样,灵巧多变。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与中国传统纹样相结合,又诞生了一种特殊的风格。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图案从制作工艺上来讲非常精湛,有多种的手法,比如说绘、绣、镶、贴染、缬等多种的手法。

图案被赋予丰富的含义,有以字表意、以物寓意,物意谐音等手法。寓情于物是中国人委婉表达感情的一种方式,中国古代服饰图案寓意深刻,内容丰富,它的作用不仅仅在于装饰,更在于表达一种深刻的寓意。---纹不在设纹,而在“文”。

比如,牡丹是富贵的象征、人们用梅兰竹菊来形容文人的高尚品格、用松树和仙鹤来代表松鹤延年,祝福长寿;此外,还有谐音的手法,比如说梅花和喜鹊组合在一起,由喜上眉梢的意思、蝙蝠和祥云放在屋顶上面,有福从天降之意、还有莲子与鲶鱼在一起,有连年有余等非常美好的寓意;


图片来自网络


图片来自网络

这些图案则表现出古代人的一种审美情趣以及对美好生活的一种期许,从而增加了服饰的文化价值。此外,服饰图案还有明显的一种标识性。

《虞书•益稷》篇中记有:“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以五彩彰施于五色,作服汝明。”

12章纹都有各自的含义,用于帝王级是服用的冕服之上,含有规劝帝王明德恤民的意思。明清时期的官服上都有一个补子,上面绣有图案,文官绣禽纹,代表文采;武官绣兽纹,代表勇猛。另外,图案也按照级别各有不同,用于区分官员的身份等级。

图片来自网络


本文供学习服装历史,图片均来自网络。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