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书画艺术:黄宝昌国画作品赏评

时间:2021-09-18 17:45:01 来源:

黄宝昌国画作品赏评

翡翠山水玉精神——黄宝昌国画作品赏评

黄宝昌在母语语系中辉煌灿烂、充满生命力的国画作品.唤起我们被尘封已久的本体存在的活力,让我们感受到民族文化精神、人类文化精神的活力。我们在现实生活中行进着——一段欢乐、一番苦难、一段命运、一段历史、一番感受、一种使命……在这个生存场中,每一种活动都有本质意义。

1.jpg

黄宝昌/国画

绘画的本质意义是什么呢?是描述?是记录?是表现?是再现?是游戏?是理念?——都不是,而是安顿。“画者,安顿灵魂也。以无益之事,渡有涯之身,其为身生益莫大焉”,这是黄宝吕在《再造自然》一文中的一句话。绘画是对人自身的安顿。将画为器、心为形役、因心造境、游戏翰墨,这是习惯而非传统。

2.jpg

黄宝昌/国画

习惯是一种无意识的简单习性与重复;习惯误解了传统,才把自己的创作看做是完全摆脱了过去的全新之物。传统却是对于过去的自觉的领会和接受,是活在当下艺术家身上的过去的力量。艺术家也在创作中影响了传统,让传统结出新的果实。这样,传统才保持了生机勃勃的力量。

3.jpg

黄宝昌/国画

我认为,这就是传统与创新的真实关系。人尚品质崇高,画同样以品质为第一。人的品质非天成乃自成、自修、自持而成。怎么修、怎么持?“礼乐为我其备设”,前贤经典放在面前,唯有躬耕才有收获的可能。若想轻松又快乐地绕过去,以为是一条捷径,只可惜已身处习惯的蛮荒之地而不自觉。

4.jpg

黄宝昌/国画

黄宝昌通晓中西绘画,但他不做简单的嫁接。简单的嫁接,只需将形式要素符号化并重组即可,形式本身有无穷的变化。然而,只有在开启物性特质上的首创性才能认为是新的形式的成立。从艺术作品本质而言,形式只是手段。我们通常认为的创新,如果没有像范宽、郭熙、李唐、王希孟那样并更好地开启了笔墨、色彩的物性特质的话,那么结果将毫无意义。

5.jpg

黄宝昌/国画

黄宝昌沿着传统之脉一直往上追溯,至唐宋才驻足四顾,几乎临遍了唐宋名家名迹。他又走遍画遍了半天下,上下黄山二十余次,写生稿积累成百上千。他又定制绢素、自制颜色,“耗材”精良考究,创作更是十易其稿,反复再三。如《皖南印象》、《人字瀑》、《莲花霞蔚》、《黄山烟云》、《峡谷初雪》、《松风流水》、《翡翠山水》等一大批作品,却是以每日工作十多小时、以十年的时间才换得。

6.jpg

黄宝昌/国画

这些是美得让我们流泪的国画佳作。从这里的《皖南印象》(见图)可以看出,黄宝昌的山水画,已将传统与现代熔为一炉。可以说,他在以他的生存感悟、以他的作品,直接回答了什么是传统,传统该怎样继承和发展,又该如何借鉴他人等我们一直热衷讨论的问题。

7.jpg

黄宝昌/国画

黄宝昌的创作不停留在理性的层面,而是从感性通过理性再呈现感性的方式,为我们树立了一种范式。黄宝昌有一首咏景诗:“造化本无非,山峰何有机。人间多少事,合掌向天祈。”万物自造化育,本身没有是非之别。高耸的山峰,哪会弄机巧使自己成为高峰呢?机巧只在人间才造成了许多是非之事,人间却不自觉。

8.jpg

黄宝昌/国画

假如没有误读,这是他对人自身存在的热爱及对人生的感悟。他在对自然的解读中,时刻关怀着人的存在、关怀着国画对于人的意义。故他的国画作品以“万物皆备于我”而师心独见,以严谨的作风,以精致而高妙的笔墨和色彩,以辉煌而安祥、质朴、和谐的形态.于浑厚又清灵的风格特征中透射出性灵与人格的光芒,以一种独有的超越性独立于艺林。

9.jpg

黄宝昌/国画

观黄宝昌的山水画,很能产生“翡翠山水玉精神”的联想。黄宝昌1954年生于上海浦东高桥,14岁师从江寒汀弟子房介复习花鸟,16岁师从张大千弟子胡若思习山水、人物,又从诗词学家黄润苏教授学习传统诗词。1976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美术专业。

10.jpg


国画作品多次参加国内重要展览,中央电视台、上海教育电视台对其艺术做过专题介绍。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