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收藏要闻:学问乃根柢

时间:2021-10-05 17:45:39 来源:

学问乃根柢

书法家应具备深厚的学识,这是没有疑义的。这样的要求在古代也有过。清人汪婉在《答陈霭公论文书》中称:“论文虽小技,然而其源不深者,其流不长,古人所以取喻于江海也。”由此可见,一个人学识如江似海,应该是越富学养越有益于自身的提升。

古代的书法家,首先是文人,然后才是书法家,文人是其主体,书法家只是一个分支。苏东坡即便不当书法家,也照样文采风流,为人瞩目。这大概是古今书法家的差别———都有手上的表现技法,却不一定有学识。明人袁宏道曾经讽刺过一种假文人:“记得几个熟烂故事,便曰博识;用得几个现成字眼,亦曰骚人。计骗杜工部,囤扎李空同,一个八寸三分帽子,人人戴得。”可见明代时已经有这种伪饰学识的现象了,它延续到如今。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变迁中,有不少东西都消失了,而考试则一直延续下来,甚至繁衍得形式五花八门。人的一生如果不通过千百次的考试,是说不过去的,它甚至就是古代、现代生存之人的一种生活必需。一个人不参与考试,那简直是不可思议的事。书法活动在它的进程中也在走应试之路,抽签答题、命题作论,是否能促进人们追求学识的自觉,这是值得追问的。清人王士祯认为:“根柢原于学问,兴会发于性情。于斯二者兼之,又斡以风骨,润以丹青,谐以金石,故能衔华佩实,大放厥词,自成一家。”可见,一个人的学识是多方面的,甚至有不定的因素,未必能在应试中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

一位学识深厚的书法家,笔下墨迹是否就过人一筹,这常是人们想验证一下的问题。有些人的确是相辅相成,如苏东坡、黄庭坚,但也有一些人未必那么如愿,学问一流,而书写却只是三流甚至未入流。那么,书法家为何要积累学问呢?它纯粹是个人的精神需要,是个人求高雅的一个倾向,譬如可以在积学中使个人逐渐地丰富、充实、睿智,使眼界开阔、敏锐、深远,尤其是以古为鉴、探赜索隐,使精神生活渐入佳境。如果有这种心灵趋向,即便是寻常人,也能脱胎换骨,成为儒雅之士。那么,为什么有学识者未必成为上乘的书法家呢?现在我们阅读一些有学识者的笔迹,行同涂鸦,只能归结为没有掌握书写的基本技巧,这使他们的学问气、书卷气无法渗透到其笔迹里。

袁宏道曾言曰:“世道既变,文亦因之。今之不摹古者也,亦势也。”有什么样的时势,也就造就什么样的审视态度。积学如同储宝,是点点滴滴地储存、累积的,耗费时日,进展缓慢。元人郝经曾提醒道:“持心御气,明正精一,游于内而不滞于内,应于外而不逐于外。”积学不如笔走龙蛇地书写痛快淋漓和受到外界的重视,即不明显。周敦颐曾让“二程”(程颢、程颐)去“寻孔、颜乐处,所乐何事”,希图通过对孔、颜求学行踪的追溯,达到深刻的人生体验和超功利的精神境界,获得持久的精神快乐。

书法家以技巧为重已成常态。应该承认,有技巧就有了自由的表现能力。

不过,如果渗入学识,其表现必将更深邃、厚实。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