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书画展览:聂跃华和她的水彩画《春》

时间:2021-10-12 13:45:02 来源:

聂跃华和她的水彩画《春》

聂跃华的水彩画《春》把读者带入一个色彩交汇的诗的世界,画面上洋溢着的饱满的激情,与其说是源自视觉的张力,毋宁说是艺术家蓬勃的生命活力使然。该作品曾经入选第八届全国水彩粉画展,并受到观众好评。画面上,徘徊在蓝色和黄色之间的各种物象———小圆桌、靠背椅、花瓶和花……就像作品的题目所揭示的那样,传递出一番春天的气息。这里的春天,尽管不是满山遍野的那种旷逸,也不是“她在丛中笑”的那种浪漫,更不是在大红大紫的渲染当中追求极度的那种高亢,但是作者寄寓在视野里的诗意的斑斓,还是很清晰地表达了出来。

blob.png

聂跃华 水彩画《春》

生于1959年的聂跃华,对彩墨画和水彩画都有着浓厚的兴趣。她有着扬州人天生的艺术禀赋,特别是在1993年获得中央工艺美术学院硕士学位并留校任教之后,她的绘画作品更为饱满和丰富。在水彩画创作中,她将瓶花题材的传统表现方式加以变通,观众在她的这类作品中看到的不仅是作为静物的花瓶和花,还是有着现代生活背景的活的画面。聂跃华喜欢把肯定而明确的边缘线与弥漫不拘的色彩空间结合在一起,坚实与游移、清晰与模糊、单纯与混杂交织在一起,构成了画面上斑驳变幻的各种内容。按照一位评论家的话说,她的绘画中总是“散发出流光溢彩的梦幻情调”。

正如大多数在高等院校任教的艺术家那样,对学生授课的主要课程,常常也正是她们从事艺术创作的侧重点。聂跃华现在清华大学美术学院讲授装饰图案、素描、色彩、景物速写和中日绘画比较,她的艺术成就也跟她对这些课程的思考和研究有关。她的水彩画《自然物语系列》、《都市系列》等,曾多次参加国内外各种大型展览。宛如我们在她的水彩画《春》中看到的那样,聂跃华把装饰性绘画中的趣味感、景物速写中的即逝感、色彩教学中的整体感和变化技巧,糅合在个性化的绘画创作中。其中,当然也不乏吸收了东瀛艺术中的若干元素。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副院长包林称她的水彩画有着“中国式的畅神”、“激情、即兴、胸有成竹又可随机应变”,这是对包括《春》在内的聂跃华的绘画作品艺术特征的高度概括。

事实上,聂跃华的水彩画中最感人的因素是其中的诗情。作为视觉艺术的绘画和作为文学艺术的诗之间,本来是两类不同的艺术领域。因为文字叙述过程中传达出来的意象,跟绘画的图像语言中表现出来的精神有着共通的审美效果,所以好的诗,被誉为有“画意”;而好的画,被誉为有“诗情”。聂跃华的水彩画就属于有“诗情”的绘画,产生“诗情”的原因至少有三个方面:一是装饰化的线条分布,比如位于画面中部的小圆桌、左侧的靠背椅等部位的平行线,位于画面右侧的靠背椅背部的网格纹等,都给人一种有节奏的秩序感。二是复杂多变的色彩交织,比如画面后部的黄色与蓝色的互相渗透,画面前部的蓝色与白色、黄色与白色、黄色与蓝色之间的交错关系,在沉稳和丰厚的画面上,不乏轻盈、剔透的体验。三是主次关系的巧妙处理,位于画面中心的花瓶和花,色彩最浅、亮度最高,有着绝对的视觉中心地位。围拢在小圆桌周围的靠背椅,在构图和色彩上都从属于并配合着画面的这个中心物象。

弥漫在远处的意象般的色彩,并不是可有可无的陪衬,因为正是它们的存在,为聂跃华充分发挥水彩画质材的流动感创造了机会。

如果说聂跃华的水彩画《春》是一首诗,那么这首诗就是春天的诗,是色彩和意象交融的诗,同时也是表达了艺术家创作心境的诗。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