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川剧舞台美术「川剧灯戏」

时间:2022-11-22 11:25:03 来源:锦点

大家好,川剧舞台美术「川剧灯戏」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成都在古时被称为“天府”,是我国西南部开发最早的地区之一,也是全国首批二十四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自从有确切的记载,成都已经有两千三百多年的建城史了。


成都的富庶开放,成都人民的乐观包容,让众多民间艺术得以在这座城市生根发芽,绽放出夺目的光芒,下面,跟大锦一起探寻这座城市的传统艺术,感受它们的独特艺术魅力吧!


民间音乐


民间音乐一般由普通百姓集体创作,真实地反映了他们的生活情景,是其感情愿望的生动表达,且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

成都号子

号子是一种直接伴随着劳动歌唱的歌曲,是民歌音乐最早的根源和基础。主要流传于沱江流域的“沱江号子”,以金堂县的赵镇、淮口镇、五凤镇一带为盛,气势磅礴,韵律深沉,声情并茂,传载千年。



主要流传于邛崃市平乐镇的“竹麻号子”,则为造纸工人所唱,唱腔原始、质朴,唱词内容丰富,有上千年历史。目前仅存于双流县黄龙溪镇的“府河船工号子”,旋律舒展、平和、优美,独具川西平原风格。


成都道教音乐

成都道教音乐又称川西道教音乐,是一种历史悠久的传统宗教音乐,是成都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流传至今有近2000年的历史。


成都道教音乐流派纷呈、形式多样、曲目丰富,在中国道教音乐中有其突出的地位与影响,其声乐有韵曲、吟诵曲和朗诵曲等诸多形式,乐器有独具特色的道情、编钟、古琴等,带有成都浓郁的地方音乐色彩。


清朝时期青城山道士张孔山演绎的七十二滚拂古琴曲《流水》,1977年被美国录入镀金唱片,由太空飞船“旅行者二号”带上太空,在海内外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闹年锣鼓

从小年开始到元宵节,在彭州大街小巷、乡村院落,都能目睹到一种文化渊源深厚的民间艺术——闹年锣鼓。盆鼓、锣、钹与马锣,组成了闹年锣鼓的“四件头”,而锣鼓的敲响,为彭州增添了不少喜庆的气息。


闹年锣鼓是历史上少有的巴蜀文化与中原文化融合的结晶,同时又是一种极具地方特色的民俗文化,有着300余年的历史。它源于清代,是起源于民间,传承于民间的“打击乐”,富有浓厚的“原生态”质朴韵味。


闹年锣鼓演奏时少则4人,多则6到20人,既可以与龙灯、狮灯配合表演,也可以单独表演,还可以与唢呐配合表演。由于闹年锣鼓的曲牌大多数在两分钟左右,因此,在演奏时常常会将几个曲牌组合在一起。


以前闹年锣鼓大多作为伴奏,近年来通过音乐家们的借用、改造和创新,创造出许多既富有传统文化风味又具有当今时代风貌的曲牌。


西岭山歌

“唱起山歌有精神,唱起山歌好传情。这山唱歌那山应,再苦再累也开心。”大邑县西岭山歌,历史悠久,原始古朴,这里的山民,曾经靠山吃山,年复一年的种地、伐木、挖药、砍柴,枯燥乏味的生活,使山歌成为山民劳动和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元素,并以此感激着大山对于他们的馈赠。


西岭山歌内容大致可分为:劳动、爱情、劝化(包括讽喻)、喜庆、祭祀、酒歌等。唱式有独唱、领唱、和唱、对唱等,尤其以独唱居多。词意富于比兴,乐句结构完整,音乐形象集中,其诙谐逗趣,令人开心愉悦。旋律色彩鲜明,音域较宽,调子高亢,唱法自由空间较大,山味、野味和民族风味颇浓。


民间舞蹈


正月间,为了庆祝春节,成都的多个地方都会举办节日气氛浓郁的民间活动,比如火龙灯舞、客家龙舞、大邑狮灯等群众传统节目,及至今日已成为当地最具地方特色的群众活动之一。


火龙灯舞

双流黃龙溪镇火龙灯舞,起源于南宋时期,是祈祷新一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六畜兴旺的民俗活动,为成都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大型民俗群众文化活动。


黄龙溪火龙节于每年的正月初二至正月十五举行,活动内容包括烧火龙、彩龙表演、南狮表演、漂河灯、燃放孔明灯、燃放烟花爆竹、听川剧座唱等。


其中舞龙队共三组50人组成,龙头喷火,四周农民手持竹筒喷射火焰对舞龙者狂烧,舞龙者光着脊梁在火中舞得更欢。活动融龙、灯、舞、焰于一体,充满着神、奇、美、妙、热的气氛。


客家龙舞

龙泉驿区洛带镇的客家龙舞,以“刘家龙”最负盛名,其名得于参加舞龙的都是江西籍客家人中的刘氏家族人。刘氏家族人在洛带镇已经居住了14代300余年之久,刘家吉庆节日在古镇舞龙,也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了,传承达14代。


刘家龙舞直接从中国古代龙舞发展而来,历史悠久,家族内部传承,且一直没有中断,因此,保存了较多的中国古代舞龙最原始的程序和古朴的仪式。


龙分九节,舞龙者皆赤裸上身,只穿一条短裤,上下腾挪;观赏者夏日用水、冬日用烟花喷龙,前后追堵,喷中的越多,代表财运更多。因此,舞者和观者攻防进退,煞是刺激,刘家龙也成为客家文化中颇具吸引力的一项活动。


大邑狮灯

大邑狮灯,在清嘉庆年间就已流传,距今已200余年。分布于全县山、丘、坝农村,以坝区更为流行,其中尤以银屏青家狮灯和苏场熊家狮灯最具特色和影响。


在长期的传承中,大邑狮灯形成了自己独有的表演风格和阵势套路,主要有五台山、猴子摘蜂包、天鹅抱蛋等俗称高架的传统阵势以及“地狮子”表演等。


在这两家狮灯的影响下,每逢春节、元宵等佳节,大邑狮灯都要走村串户祝福表演,在农事和传统节气也有进行表演的传统,已普及各乡镇,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过街连箫

流行于清乾隆年间的青白江城厢镇。传说有一个名叫莲香的童养媳,备受公婆虐待,常被打骂。她在向人们讲述自己痛苦时,常常用晒衣服的竹棍比划挨打情景,一会打肩、一会打腰、一会跳起来打腿。


渐渐地,当地人就把这比划挨打的情景演变成了一种娱乐表演形式,在辗转传说、娱乐嬉戏中,“打莲香”演化为“打连箫”。后来,人们把细长的金竹棍的两头分别挖出长条孔,孔中卡上几枚铜钱,舞动连箫棍时,铜钱相撞发出清脆的响声。


在以前,城厢过街连箫表演时,常由一人或几人领舞领唱小调,众人齐声跟唱。唱词多为表现生产、生活中的欢乐情趣和男女爱情、婚嫁民歌、民谣。表演者边唱边跳,舞动连箫棍,用碰、点、踢、拍、转、抖等动作击打身体各部位,使连箫棍发出“哗哗”声响,达到表演效果。唱曲中每段结尾都有一句“柳呀么柳连柳啊”。所以,“打连箫”又被人们称之为“打柳连柳”。


温江牛灯

温江牛灯是明清以来流传于温江区永盛镇石磊村的民间耕牛舞蹈文艺表演,伴有山歌清唱,唱腔流畅质朴,悠扬婉转,展现农民喜获丰收的好心情,很具地方民俗风味。


每逢佳节,牛灯队就会走村入院,进行表演,以庆丰收和来年好运。它一般是一人扮演牧童,二人头戴道具扮牛,牧童在锣鼓声中摹拟日常喂牛、牵牛、与牛嬉戏、玩耍等舞姿动作,最刺激的是牛发狂,不听主人使唤,狂奔乱跳,横冲直闯,急得牧童抓脑搔腮、不知所措,窘态万千的场面,逗得观众开怀大笑。


牛灯制作较为简单,以前一般是用青竹编成“撮箕”扮牛头,用麻布作牛身,蓑衣草作牛尾。现在的牛灯已改用布匹作为制作材料,增添了犁头、耙子等道具。


传统戏剧


晚清至民国,是成都民间戏曲发展的兴盛时期。本土戏剧,以川剧影响最大,其次是木偶戏、皮影戏和谐剧。


川剧

川剧在清代已经形成,民国初年定型。特别是1912年“三庆会”成立后,“五腔合唱扬蜀籁,八班聚首舞一台”,川剧从此走上辉煌之路。


“剧中圣人”康子林,“表情种子”周慕莲,创立“贾派”艺术的贾培之,开创“天派”唱腔的天籁,形成“浣派”唱腔的浣花仙,小生元老萧楷臣,正旦名角杨素兰,花脸泰斗周辅臣,须生周名超、尹华轩,名丑刘育三、唐广体及唐的再传弟子周企何,以及陈碧秀、阳友鹤、陈书舫……民国时期的成都川剧界群星辉耀、名伶辈出。


成都木偶戏

成都是木偶戏的起源地之一,这是一种由演员在幕后操纵木制玩偶进行表演的传统戏剧剧种,经唐、宋、元明清几代传承,至晚清时期最为繁盛,是历代艺人智慧和实践的结晶。


成都木偶戏大致可分为大木偶、中型木偶、精木偶(小木偶)和被单戏。成都木戏偶在继承川派木偶戏艺术传统的基础上,借鉴地方戏曲、民间歌舞等姊妹艺术的表演技法,广采南、北各派木偶艺术精华,独创了木偶变脸、吐火、摘花、转帕、舞长绸、耍帽翅、翎子功等技艺,形成了“阿堵传神”的成都木偶。


成都皮影戏

成都皮影戏,是四川皮影中最具代表性的汉族民间艺术品种,其成熟于清代,主要分布于以成都为中心的川西地区各县,民间艺人习惯称“成都皮灯影儿”。


成都皮影戏融汇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各种形式,如:剪纸、壁画、木板年画、石刻、戏曲、音乐等,呈现出和谐和夸张的风格,具有独特的艺术魅力。其古朴、庄重、典雅、大气的造型特点在中国民间艺术中独树一帜,清代的周询说:“灯影戏各省多有,然无如成都之精备者。”


成都当地的传统艺术丰富多彩,看完之后是否心动了呢?快趁着周末放假来体验一下吧!


文:远蜀

编审:赵霞

部分图源于网络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