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关于科技的晚会主题「科技类活动有哪些」

时间:2022-12-28 16:37:02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

大家好,关于科技的晚会主题「科技类活动有哪些」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来源:【家庭周报】

作者:时统宇

近年来,传统电视晚会的创新创优亮点不断,精彩纷呈。从央视春晚的《只此青绿》到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中华文化创造性转换和创新性发展的电视呈现每每令人耳目一新。在电视晚会文化含量空前提升的当下,科技类主题晚会的创新和突破在哪里?换句话说,科技的动力和魅力如何赋能电视晚会?在一些传播机构推崇“流量当道”的背景下,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财经频道近日播出的《汽车之家818·聚光向未来》汽车科技主题晚会,用自己的艺术实践生动地回答了人们心中的疑问。科技类主题晚会就是应该紧扣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话题,积极探索媒体融合的发展前沿,深刻呈现科技主题的多元解读。

这才是科技类主题晚会该有的样子。

一、中国汽车的光影巡礼

作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汽车是体现一个国家工业实力的“硬核”产品之一。“现在,国际上汽车制造业竞争很激烈,信息化、智能化等趋势不断发展,对我们来讲有危有机,危中有机。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我们要立这个志向,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这段话为中国汽车工业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在这台晚会上,广汽本田、一汽丰田、广汽传祺、一汽-大众、通用别克、沃尔沃、东风日产带着各自充满科技感的智能化新车亮相现场,向观众呈现先进科技在汽车领域的最新应用,递交了一份中国汽车企业掌握关键核心技术成果的亮丽答卷。最令我们印象深刻的是,晚会邀请到的嘉宾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总体部研究员、嫦娥三号探测器副总设计师、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副总设计师贾阳为观众做的一段科普。谈及“中国跑得最远的一辆车”——“祝融号”火星车,贾阳说,包括航天科技在内的各种高新技术将会更多地应用在汽车上。由算力驱动的“智慧之心”将会让每辆汽车勃发生机。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我们相信,中国的航天工作者将与汽车产业工程师们携手把星际通讯、人工智能、高精度传感器、数字导航这些“天上”的顶尖科技,为奔跑在大地上的中国汽车插上“算力”的翅膀。

二、媒体融合的实践样本

传播科技发展一日千里,“推动媒体融合发展,要统筹处理好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中央媒体和地方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的关系,不能搞‘一刀切’、‘一个样’。要形成资源集约、结构合理、差异发展、协同高效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媒体融合是中国所有媒体人所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目前,这项课题完成得怎么样?我们可以从这台晚会略窥端倪。通过将现代科技和未来世界的交相辉映,这台晚会深入开掘高传播话题,在以网络平台为主的传播阵地上引发了全媒体的收视热潮。

从具体媒介技术层面看,这台晚会是以汽车科技为主题、以科学精神为基调、以多元表现形式为呈现手段的舞台艺术作品。为办好这台科技感突出的晚会,出品方和制作方北京中澜视讯传媒科技有限公司综合运用增强现实(AR)、虚拟现实(VR)、扩展现实(XR)、混合现实(MR)等影视制作技术。紧扣“聚光向未来”的主题,用光来联接视觉重心“耀光之树”、虚拟XR舞台“未来透镜”、贯穿通道“聚光之路”和旋转观众席“领航席”四个晚会现场空间。在这样的时空设计情境中,参与这台晚会的演讲嘉宾在各自独立的虚拟空间进行演讲,同时,舞美设计虚实结合,用AR技术延伸文艺表演空间。

媒体融合不但是传统媒体转型的重要任务,更是新兴媒体破茧成蝶的基本路径。就拿这台晚会的联合出品方“汽车之家”来说,作为国内最大的汽车类新媒体之一,在每年的8月18日“车友节”都要组织一场晚会和相关周边活动。在“艺人唱跳 汽车促销”的“流量当道”套路颓势渐显之际,“汽车之家”将这台晚会升级为“汽车科技主题晚会”已是当务之急。与央视财经频道合作的背后,是这家汽车类新媒体从已不新鲜的互联网卖车平台向科技赋能的新型汽车媒体平台重新出发的探索之路的展开。

媒体融合,不进则退。传统的广播电视媒体与新兴的网络新媒体携起手来,通过传播渠道和销售渠道、观众注意力和消费者购买力、文化资本与科技资本的融通交流,完成彼此借力,弥补各自短板,亦不失为双方共同应对媒介变革的有益尝试。

三、科技火花的多重解读

我们始终认为,无论是一个传播机构还是一个节目,衡量其质量的最根本指标不在于流量或利润,而在于对全社会科学文化和人文精神的贡献度。特别是对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这样的国内顶级视听平台来说,政治站位、意识形态责任和文化使命始终是安身立命的关键词。

在这台晚会上,空间科学家、电影艺术家、体育工作者、经济学家、青年演员齐聚一堂,以跨领域、前瞻性的视角开启了强劲的观念对话。多样化的思想解读科技的火花,打破时空界限,促成一场现实与未来的对话。中国女排前主教练郎平是上世纪80年代的“流量担当”,她在晚会上的一席话让笔者产生了一种“惊奇感”:“汽车,不再是只能载着你前行的交通工具,汽车可以根据你的体型把座椅调成最舒服的角度,它会根据你的习惯,把空调设置在最合适的温度;它会在路上提醒你,周围有没有危险在靠近;它还能助你一臂之力,帮你缓解停车的焦虑。”一方面,我们惊异于人工智能技术的突飞猛进;另一方面,我们忽然感到学术圈争得面红耳赤的科学技术与人类社会关系的种种宏大命题,如今早已内嵌于日常生活之中,“人是什么?”这个西方哲学的著名追问,正在呈现出其截然不同的面向。

“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笔者认为,二十一世纪中国的文化自信不但建立在“四大发明”和长城故宫的基础之上,更是源于足以领袖群伦的“硬核”科技力量和引领人类命运共同体长远发展的深沉文化精神。中国汽车工业就是中国文化自信的代表性作品之一。

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那样,“我们看到,工业(黑体字为原文所有,下同——笔者注)的历史和工业的已经生成的对象性的存在,是一本打开了的关于人的本质力量的书”,这台晚会让笔者看到了中国汽车工业的文化底蕴、创新基因和世界视野。中国汽车工业的伟大实践表明,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必将是一部更厚重、更深邃、更广阔的关于中国人民的本质力量的书

本文来自【家庭周报】,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