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试论述老舍小说《断魂枪》的文化内涵「浅析老舍断魂枪」

时间:2022-12-31 19:01:04 来源:庄周喂鱼

大家好,试论述老舍小说《断魂枪》的文化内涵「浅析老舍断魂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老舍先生雕像

作为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家和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笔下经典作品无数,如《驼骆祥子》、《四世同堂》和《茶馆》等,这些作品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自不必说,而我们今天要说的是老舍先生写的一篇武侠短篇小说——《断魂枪》

老舍在济南齐鲁大学任教期间,由于忙碌的教学工作和写作严重影响了身体健康,于是在朋友的介绍下跟随济南一著名拳师练习武术,也由于这段经历使得老舍有了创作一部武侠长篇小说的想法,名叫《二拳师》,可后来由于种种原因此小说最终没能写出,于是他将其中的主要情节抽取出来,创作了这篇名叫《断魂枪》的短篇小说。

小说没有复杂的故事情节,没有震撼人心的打斗场面,也没有凄婉哀怨的儿女情长,他只是一个简单得不能再简单的故事:

昔日名震江湖的“神枪杀子龙”将自己的镖局改成了客栈后,就不再理会江湖上的纷争与恩怨,而是开门做起了生意,而在他手下创练起来的少年们还是时常会来找他,这些人多数都有点武艺,可又没地方去用,有的在街上卖艺,有的卖果子毛头角,他们都自称是沙子龙的徒弟,但沙子龙并不承认。这一天,有个叫王三胜的,沙子龙的大伙计,在土地庙前开了场子,先说“脚踢天下好汉,拳打五路英雄。”又说“有爱练的尽管下来,王三胜以武会友,有赏脸的,我陪着。”看情势是没人敢下来的,接着便虎虎生威的耍了一套刀法,博取了众人的掌声和铜板儿,这时候本该收工了,谁知道来了个其貌不扬的老头子,却要领教王三胜的功夫。老头子姓孙,虽其貌不扬,但功夫却很厉害,王三胜手里的枪两次被拍落,丢了人,王三胜就把师傅沙子龙搬出来,于是孙老者便跟着王三胜来到了沙子龙家里,王三胜期待着两人能有一场大战,谁知道沙子龙无论如何也不肯和孙老者交手,最后孙老者失望离去,而沙子龙的徒弟们也从此不在土地庙前卖艺,并称沙子龙不敢和孙老者交手,就这样“神枪沙子龙”似乎慢慢的被人们遗忘了。

故事虽然简单,但也显示了老舍叙事手法的高超和文笔的精简干练,篇幅虽短,但蕴含了深广的情思,艺术地表现了转型时期人们种种不同的心态和追求。现在我们就来着重分析一下《断魂枪》里的叙事手法和现实意义。

断魂枪


一、传神的白描,通过对比和烘托的手法使得每一个人物都有了灵魂

白描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后来才运用到文学创作上和新闻写作上,就是用简括、精练和质朴的笔墨抓住人和事物的主要特征进行描写,不求细致与文饰,只求形像和神似。在全文中,老舍无论是对人的外貌还是环境描写都大量运用了白描的手法,如文中对王三胜的描写:“王三胜,大个子,一脸横肉,努着对大黑眼珠,看着四围。”不过是寥寥几笔,一个活生生的王三胜的形象就出现在我们眼前,而后面对孙老者的外貌描写更是将白描发挥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小干巴个儿,披着件粗蓝布大衫,脸上窝窝瘪瘪,眼陷进去很深,嘴上几根细黄胡,肩上扛着条小黄草辫子,有筷子那么细,而绝对不像筷子那么直顺。”

因为大量运用白描的手法,因此全篇小说极其干练,通俗而易懂,文中也多处巧妙运用了对比和烘托的手法。如孙老者和沙子龙的对比,通过描绘孙老者的积极进取来对比出沙子龙的消极避世。王三胜和孙老者的对比,通过王三胜的浮躁霸气来对比孙老者的沉稳内敛,对比之下,人物的性格和心态也就一一比了出来。而作者写沙子龙,用笔十分节省,而是间接通过王三胜和孙老者的对话描写和心理描写来对比和烘托出沙子龙的性格,王三胜心浮气躁,好胜心极强,而他和他“师弟们”常常上门请求师傅指点教导,这时候沙子龙就会开玩笑打开糊弄过去,沙子龙和他们反差的性子也就很直观的被烘托了出来。


断魂枪插图


白描应该算是中国的小说作家们运用得最频繁的一种笔法了,在武侠小说中尤其如此,因为武侠小说都是通俗小说,最原始的武侠小说里的主角多是一些奇人异士,如《聂隐娘》《虬髯客》等等,为了突出人物的“奇”和“异”因此需要大量的白描描写,而烘托和对比更是被用烂了,如通过各种江湖传说和传闻来烘托人物的性格,这在武侠小说中是屡见不鲜的,在烘托和对比两种手法的运用上,到了后来古龙身上,更是被运用得出神入化,比如在《多情剑客无情剑》里李寻欢和阿飞的一段对话:

“他不愿阿飞再想起这件事,忽然抬头笑道:‘你看,这树上的梅花已开了。’

阿飞道:‘嗯。’

李寻欢道:‘你可知道已开了多少朵?’

阿飞道:‘十七朵’

李寻欢的心沉落了下去,笑容也冻结。”

短短的几句对话,两个人物内心的孤独寂寞感就被烘托勾勒了出来,不得不说古龙对人物心理把握之准确和笔力之深厚,确也算得上是武侠小说界宗师级的人物。

而老舍的这篇《断魂枪》也是继承了传统武侠小说的描写手法,在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篇短短不过六千字的小说是对传统短篇武侠小说的一种升华和跳跃,脱离了传统武侠小说单纯对英雄人物事迹的歌颂和赞扬,当然这是联合这篇小说的作品背景来说的,鸦片战争后的中国长期紧锁的大门被帝国主义的坚船利炮撕开了一个巨大的裂口,签订了一系列丧权辱国的条约,西方文明如潮水一样涌进了中国大地,中国传统文化受到前所未有的打击和挑战,正如文中所说的:“枣红色多穗的镖旗,绿鲨皮鞘的钢刀,响着串铃的口马,江湖上的智慧和黑话,义气与名声,连沙子龙,他的武艺、事业,都梦似的变成了昨夜的。今天是火车、快枪,通商与恐怖。”正是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这篇小说的意义就不再是单纯意义上的纯武侠的艺术,而是在社会剧烈变革下的一种见证。


《断魂枪》封面


二、小说的现实意义——乱世暗夜里一双明亮的眼睛

小说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对乱世变幻里国人生活状态和精神状态的一种反映,在某种意义上来说,小说相当于是一个时代的照妖镜,鲁迅的《阿Q正传》是这样,茅盾的《子夜》是这样,老舍的《骆驼祥子》也是这样,和以上这些作品相比,《断魂枪》篇幅太短,且属于武侠的范畴,思想披露也没有那么的深刻沉重,但这也正是这篇小说魅力的独特之处,老舍用一种不那么严肃的题材来表现了那个时代里这样一个特殊群体的精神生活,因为在传统的文学殿堂里,武侠这一题材是登不了大雅之堂的。所以容易导致现实里真实存在的武师这一群体容易被忽视,老舍这篇小说的出现,也可以说是为这一群体的发出的感叹和哀鸣。坚船利炮打进了中国大门,中国传统的文化(其中包括武术)和习俗受到严重的冲击和震荡,这一部分国人也失去了以往用来谋生的这一手艺和技能,像小说中描绘的,要么沦为街头杂艺,要么改行去卖水果毛头角,空有一身武艺却没地方去用,实在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悲哀和感叹。

小说中的三个主要的人物,沙子龙、孙老者和王三胜,各自有着各自的性格特点和人生追求,这也是在这样一种社会下同一职业的三种人生态度。



沙子龙,曾经的“神枪沙子龙”这在西北一带,可是显显赫赫的存在,可在火车、快枪,通商和恐怖出现后,那都是“昨天”的事了,“走镖已经没有饭吃,而国术还没有被革命党和教育家提倡起来的时候。”,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他“神枪沙子龙”名声再大也是毫无意义了,所以他的镖局才被改成了客栈,他的神枪也永远变成了摆设,等着将来和他一起进了棺材。而武艺高强的孙老者,查门拳的传人,还在走出走访遍寻高手学艺,和沙子龙的消极避世不一样,就算侵略者的坚船利炮已经打了过来,孙老者还是以前的那个意志坚决的孙老者。孙老者深藏不露,虽然外表看起来单薄瘦弱,且明显身有残疾,就和那个时代的中国一样,经历了西方列强的强势冲击和摧残后,已经变得积贫积弱。可孙老者依旧没有绝望,他积极进取,且意志坚定,决不言弃,他的眼里永远闪着黑光。而像王三胜那样的人已然随处可见,完全不知道世局的变幻,只知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骄傲自大,盲目自信,实则愚蠢不已,只是一个目光短浅的跳梁小丑而已。

就这样,世事变幻下的众生百态,一一在老舍的深触的笔调下活了过来。这篇小说篇幅虽短,人物也少,可意蕴深刻,留给了读者一个无限思考和想象的空间。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