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国画工笔重彩画「工笔重彩装饰画」

时间:2023-01-24 09:57:03 来源:红梅工笔佛画

大家好,国画工笔重彩画「工笔重彩装饰画」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中国画现在一提起,大家的首先会想到水墨、写意,其实本身写意就是因为与工笔相对才有的概念,然而工笔画却好像不受人重视,尤其工笔重彩画更是不香了。

如果回顾中国画的历史,工笔重彩画的地位是非常重要的,也曾经是名人辈出盛极海内外,就连中国古代许多皇帝也觉得真香,中国传统工笔重彩画是何时又是为何衰退了呢?

中国工笔重彩画因为3个独特的特点天然具备一个重要功能


凡是文化都讲求一脉相承,因为各种原因造成文化脉络中断的就是失落的文明,中国工笔重彩画并没有失落,只是在历史的长河中经历了那么几段迷茫,既有其内在的因素,也有外来的影响。

第一个阶段,大概在宋末元初,是工笔重彩画有点失落的最重要的时刻。

文人画真正的兴起,占据了画坛的主要位置,工笔重彩画退出了画坛的主流位置,流传到了民间。

而这之前可谓工笔重彩画最为辉煌的时期,宋代由于宋徽宗本人就是非常出色的工笔重彩画家,由于皇家画院的存在,宋代的工笔重彩画在唐代的基础上绘画的技法,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造就了宋代工笔重彩画高超的艺术成就,至今也唯有宋代的画可以称为宋画。



所谓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工笔重彩的境遇因帝王的恩宠而显贵,也随着帝王的冷落而消沉。从汉到宋,有名的画家绝大多数都在宫廷供职,有的还是达官贵人和文人学士。

优厚的待遇使他们有条件潜心于绘画技艺的研进;地位的提高又使他们能够有机会欣赏和临摹宫廷里的藏画,这些都是传统工笔画繁荣良好的基础。



但因帝王权贵大多附庸风雅却更多是不懂艺术的,太偏重于真实。如唐白居易说:"画无常工,以似为工"。宋韩琦说:"观画之术,唯逼真而已,得真之全者绝也,非真即下矣"。

就是擅画的宋徽宗,也留下了几段诸如"月季鲜有能画者,盖四时朝暮,花蕊叶皆不同。此作春时日中者,无毫发差","孔雀升高,必先举左"的佳话。

这种对画的评价标准把"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的绘画引到了尽头,从而背离了艺术创作的规律,使工笔画的发展陷入了山穷水尽的境地。

而且宫廷画师是专为满足帝王的需要设立的,画家一般都是奉召作画,在艺术趣味上要揣摩帝王的好恶,画家很少有创作上的自由,使艺术个性的发展受到严重阻碍,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艺术的自由发展,这是传统工笔画在宋以后迅速衰落的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个阶段文人画的兴起,到了元代,文人画家取代了职业画家的位置。

宋代的水墨画和工笔重彩画还处于并行发展,并驾齐驱的状况,没有出现水墨画取代工笔画的趋势。从秦汉到唐宋,传统工笔画的表现技巧可以说是丰富而又多彩的,绘画风格也是多种多样的。

随着社会文化的不断发展和画家队伍的逐渐文人士大夫化,在绘画理论上张璪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到苏轼"论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的提出,则说明画家已完全从画奴的境况中摆脱了出来。

宋元两个朝代翻天覆地的改变,能够寄托亡国之痛的水墨文人画在元代不可避免的兴盛以来,从追求形似到强调神韵,从具象的刻划到意象的表现,从满足于外在的描写到重心灵的抒发,从供人驱使到达心适意而已的一系列变化,表明宋代正处在我国绘画发展史上的一个转折时期。


虽然代表卷轴重彩绘画艺术高峰的宋代宫廷绘画戛然而止,但工笔重彩画的传统还在民间继续流传,民间画工保持着吴道子一脉相承留下的传统,在各地的寺庙创作着震撼人心的壁画作品。

宋元以后的民间壁画一直到明代都保持了相当的艺术高度,民间的重彩画留下了非常丰富的艺术遗产,但是民间艺人还是一直被正统画坛排斥,被文人士大夫所不屑提及,也由于民间艺人群体文化水平的局限,相关的艺术理论研究几乎没有,同时作为工匠制度,技法的传承也有相对保守的一面,造成不少技艺的失传,最终民间壁画也衰落了。

第三阶段清代的壁画衰落了,科技进步彩画也很难称为真正的重彩画了。


明末清初的战乱,清军入关,首先造成了宗教文化的破坏,也因此造成壁画艺术的衰落。不过还好,民间的重彩画艺术继续流传在彩画行里面,古代的彩画和壁画本身就是同样的画工,但是新技术新科技的发展,成了压死工笔重彩最后的稻草。

我们知道,重彩画的物质基础是天然的矿物颜料,在清代的早期和中期,壁画和彩画艺人还都使用很多的天然矿物颜料作画,而在鸦片战争以后,大量廉价的进口化学颜料取代了传统的天然矿物色,这些化学颜料相比传统的矿物色,价格便宜,使用上也更加方便,鸦片战争作为一个时间点,彩画行业不再使用重彩画基本的物质基础——矿物颜料,彩画也很难称为真正的重彩画了。

从此以后,彩画行业就基本淘汰了传统矿物颜料,大量使用现代的化工颜料,一直延续至今。

最后的阶段就是现在的情形,商业化让费时费力的工笔重彩真的不香了。

工笔重彩画因为它的雅俗共赏的特性,还是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也涌现了众多名家如于非暗、田世光、刘小刚、丁秀琴、任率英、王叔晖、潘絜兹、陈亚莲、满云林、蒋采萍、冯大中等等。

但大家也知道,工笔重彩就是指工整细密和敷设重色的中国画,最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三矾九染,而且每一幅工笔重彩画,至少要经过六个步骤。

一、起稿:先用铅笔或炭笔在稿纸上将人物造型画正确,修改完美后将画纸蒙在上面覆描。

二、钩线:钩线有两种方法,一种称为钩勒法,就是先用淡墨钩出轮廓线,著色后再用重墨或重颜色把主要线条重复钩勒一次, 另一种称为钩填法,就是用浓淡墨色把线条钩好的轮廓里面,

三、分染底色:为了表现面部和衣褶等的凹凸起伏变化,在暗处先分染一次重色。

四、著色:传统仕女的著色法近似京剧人物的化装,称为三白法,即额鼻和下颚三部分晕白粉眼眶和面颊用色比较夸张,多用洋红朱膘藤黄,调少许白粉男子的脸用赭石朱膘和藤黄,加少许白粉。

五、罩色:在渲染和著色之后,为了使色调统一或补救某些不协调的部份,如脸部常用淡赭石平涂一或两遍。

六、提色:在最后完成之前对重点部分再作加工,如眼睛口角或鼻等,使其更为突出。一般常用于工笔重彩人物画的染色法就有:罩(平涂色)、窄染(窄小范围的分染)、宽染、接染、叠染、掏染(染背景底色而预留出前面人物)等等。

而完成全画不但许多颜色需经多次渲染,并且每一次还需要时间的等待,这些显然不适合于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环境,更与现在注重商业化格格不入。

中国传统工笔画在我国绘画史上毕竟历史悠久,放眼中国整个美术历史长河,也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既是一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也是现代工笔画诞生的母体。

传统工笔重彩画在现代文化和审美条件下变革和发展下,产生了新画种,中国现代重彩画,中国现代重彩画始于70年代初,兼容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它以其独特的装饰风格与情趣和明快华丽的色彩,为中国绘画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新的空间。

中国画走向世界不是改造是了解 是我们让世界看懂中国画的时候了


红梅工笔佛画浅见,中国现代重彩画丰富了中国绘画的表现力,不仅在中国画坛形成了强有的冲击力,令人耳目一新,也应该会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称赞,在世界绘画艺术领域必然拥有强劲的生命力。


图文资料来自网络只为分享侵权删除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