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从唯美派到《春琴抄》 寻找艺术废墟中的美「废墟作品」

时间:2023-02-05 12:37:01 来源:光明网

大家好,从唯美派到《春琴抄》 寻找艺术废墟中的美「废墟作品」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作者:式微

今年7月30日,距离谷崎润一郎逝世已经56年,这位唯美派作家,是日本文学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生于1886年的谷崎,在接近八十年的人生中创作了不少经典之作,其中《春琴抄》被不少读者认为是其艺术成就最高的一本小说。

《春琴抄》的出现,与当时日本国内的唯美派文学风潮密不可分。唯美主义文学最初于19世纪中期起源于法国,而后兴盛于英国,其最著名的代表人物为奥斯卡·王尔德。关于唯美主义,王尔德有一句著名的主张,“为艺术而艺术”,从中可窥见唯美主义的内在。他们远离现实、超越现实,不考虑社会责任、教化等意义,追求单纯的美感。这些都曾使唯美主义有着争议与质疑,尤其是面临着战争与民智未开。

尽管如此,唯美主义还是在文学界产生了很大影响,逐渐从欧洲传入亚洲,在日本,集中于20世纪初出现的永井荷风、谷崎润一郎等人。相比于欧洲,日本的唯美派文学融合了不少本土特征,表现为追求病态的肉感以及艺术的颓废美等,文字中传达出的情感往往极端而偏执,甚至游走于伦理与道德的边缘。

唯美主义本就颇多争议,谷崎的风格与其作品更甚,他向来喜欢在颓丧中寻找艺术与美。谷崎小说风格怪异,追求美的极致,作品中多体现对女性的崇拜,又通过残忍的方式展现女性之美。他的小说中,女人多拥有绝对的美貌,使人迷恋,同时承担着艺术中的美学意义,带有象征符号的作用。

《春琴抄》便为其中之典型。春琴本是大阪某药材商家的小姐,九岁那年意外目盲,此后发奋学习三弦琴。佐助大春琴四岁,本是春琴上课时为她引路的仆人,后跟随春琴学琴。二人相伴几十年,春琴对待佐助的方式近乎虐待,而佐助对春琴则近乎膜拜,在旁人看来无法理解。

《春琴抄》短短几万字,谷崎留白极多,然字里行间所勾勒出的那个世界,让人读来只觉凄美哀婉。春琴是骄傲偏执的小姐,谷崎用极多文字描写她的生动美丽,而佐助的一生始终是她附庸般的存在。谷崎善用对比,小姐与仆人、师傅与徒弟、妻子与丈夫、骄纵与谦卑,几处极端的对照刺激着读者的认知,又使小说呈现愈发迷人的走势。谷崎含蓄古典的描写,散落在《春琴抄》的每一页间,一个看起来充满情色与猎奇意味的故事,却被他描写得纯情唯美。春琴与佐助如何走到一起成为爱人,春琴又是如何怀孕产子,作者皆几笔略过,而书页中大多是关于春琴的描写,佐助只呈现出任劳任怨的形象,这个不起眼的附庸是如何从仆人一步步走到检校(古日本授予盲人的最高官职),却依然卑微虔诚的,书中同样没有显现。这是谷崎的狡猾之处,他只勾勒轮廓,留下一段惊世骇俗的情感,让人好奇。

无论是《春琴抄》,还是谷崎的其他作品,当中描述的爱多极端而偏执,不为普通人所接受。以佐助为例,他与春琴之间的爱,已经超越了夫妻或亲属,形成一种宗教式的爱。春琴是他的神明,二人始终保持一种无法分离亦无法平等的紧密关系。如果《春琴抄》只是这样描述了二人的一生,恐怕也不过平平,然春琴毁容后的描述可谓神来之笔。春琴容貌尽毁之后,多少坠下神坛,不愿见人,但佐助并不以此时机,拉近二人距离分毫,而是选择自毁双目,以永远铭记春琴昔日动人的容颜。

“他试以衣针刺左瞳,然黑瞳不易刺入,而试刺眼白处,其状更坚,针不能入,黑瞳反倒相对柔软,试刺两三次后,针身偶然刺入两分之深,瞬间眼球一片白浊,视力顿失。”这段佐助刺目的描写,带有隐约的情色与殉道意味,恰与他对春琴的情感相契合,读来令读者不觉更加好奇二人过往,究竟是如何才能将自我完全依附于极端的爱。春琴死后,佐助独自生活的二十一年,在脑海中塑造了一个愈发鲜明的她,由此可说二人甚至未曾分别。

甫一读来,《春琴抄》中所描绘的爱让人颇无法接受,但细细读来,却又恍惚能看见二人互相依靠互相痴迷一生。谷崎所偏爱的这种写作风格,以典雅的东方风格表现人物病态的爱与残忍的美,常被冠以“恶魔主义”的称谓。他对官能美的极致追求,也是唯美派向往纯粹的艺术的一个侧面。春琴、佐助、三弦琴、云雀等意象的不断交错,编织出《春琴抄》里那份不断走向艺术废墟的美。

文学发展走到现在,对唯美主义的推崇已经几不可闻,纯粹的艺术性也逐渐消失在社会性中,但那些曾不断走向艺术废墟中的美,同样令人难以忘记。(式微)

来源: 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