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论白居易的长恨歌「杜甫和白居易」

时间:2023-06-23 09:07:42 来源:搜狐

说到唐明皇与杨贵妃的爱情故事,大家首先就会想起白居易的《长恨歌》。其实,就艺术成就与思想深度,李商隐的《马嵬》一点不输于《长恨歌》。

《马嵬》

海外徒闻更九州,他生未卜此生休。

空闻虎旅传宵柝,无复鸡人报晓筹。

此日六军同驻马,当年七夕笑牵牛。

如何四纪为天子,不及卢家有莫愁。

九州之外还有大九州,这都是虚幻的传说,来生尚不可知,今生的缘分已到尽头。只听到禁卫军空击夜柝,不再见宫中鸡人报晓的更筹。六军逼宫,驻马不前,妃子殁去,回想当年,长生殿里还嗤笑织女牛郎。做了四十多年的真龙天子,却不如百姓卢郎,能与莫愁相伴朝夕。

马嵬是唐代的一个驿站,古代的驿站很多,为什么只有马嵬驿后人皆知呢?就是因为这里曾经发生了著名的“马嵬之变”。

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叛军攻破潼关。唐玄宗带杨贵妃仓皇西逃,夜宿马嵬驿,禁军哗变,杀死杨国忠父子。又以“贼本尚在”为由,逼迫唐玄宗缢死杨贵妃。马嵬成了繁华落幕、红粉成灰的伤心之地,这也就催生出很多诗词歌赋。

白居易的《长恨歌》,洪昇的《长生殿》,杜牧的《过华清池》都是歌咏李、杨爱情故事的千古名篇,但又多以“红颜祸水”为由为唐玄宗开脱罪责。那么,李商隐又持什么观点呢?

首联:

诗题是《马嵬》,但是开篇却没写兵变,没写红颜,而从“海外”入手,由现实转向仙界,别开生面,起笔不凡。直接打破唐玄宗的幻想,什么幻想呢?白居易《长恨歌》中写道:“忽闻海外有仙山,山在虚无缥缈间--------惟将旧物表深情,钿合金钗寄将去-------但教心似金钿坚,天上人间会相见”。说杨贵妃并没有死,而是生活在“仙境”,给唐玄宗捎回了旧物,说他们还有相见的时候。

而李商隐却是直接击破这个幻想,一个“徒闻”让幻想成为泡影。无论世外还是什么仙境,那都是虚无缥缈的,根本就不可信;而来世无凭,今生休矣,你们的缘分此生已尽,这一世的夫妻关系已经完结了。美丽的传说只能增加悲剧色彩。

这是无情的现实,也是辛辣的讽刺。至于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结局,引出下文。

颔联:随着上面的冷醒,诗人的思绪飘到了那个久远的马嵬之变。

马嵬驿的夜是那么漆黑,那么漫长。外面空听到禁卫巡逻打梆声响,里面已没有鸡人送来报晓更筹。昔乐今苦,昔安今危,逃难前“缓歌慢舞凝丝竹”,“春宵苦短日高起”不复存在,眼下却是路宿荒野。“不复”高枕无忧,骄奢淫逸一去不复。处境不同,心情当然不同。此刻的皇帝、贵妃的内心又是多么惶恐不安啊!“虎旅”是皇帝的禁卫军,“宵柝是”巡逻的梆子,这都是保卫皇帝安全的,却冠以“空闻”,暗示着宵柝传出的平安声只是个骗局。“虎旅”虽然“鸣宵柝”,但往日的安宁已不再,一派“山雨欲来”的气氛,一场政变即将开始。

颈联:马嵬之变。

白居易在《长恨歌》中这样写道:“六军不发无奈何,宛转蛾眉马死前”,军队哗变,玄宗无奈,赐死贵妃。这是按照时间顺序,也是按照事件的发展顺序写的。

但是,李商隐却没有顺序而下,而是宕开一笔,忽然回到了从前——“当时七夕笑牵牛”。李商隐的高妙在这里淋漓展现。

“七月七日长生殿,夜半无人私语时。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就是在七月七日,唐玄宗与杨贵妃盟下了这爱情的誓言:不但今生今世相爱终老,生生世世都要做夫妻;而且他们还笑说牛郎织女每年只能相见一次。这是从前的恩爱,而此刻却是“六军不发”。在江山和美人,自己和爱妃之间,唐玄宗选择了忍痛割爱,一条白绫,缢死红颜。浪漫的昨日,沉痛的今时,多么的富有讽刺意味啊。大开大合,一张一弛,时间与空间的转换,今昔对比,相映成趣,这就是李商隐的独特。

正是由于唐玄宗和杨贵妃沉湎于“七夕笑牵牛”,才使唐明皇倦怠政务,引发了“安史之乱”,才有了今日的“六军同驻马”的下场。多么惨痛的教训啊!

后人评:“六军”、七夕;“驻马”、“牵牛”;巧甚。善能斗凑,“昆体”也。

尾联:反诘的口吻,用唐明皇和莫愁女作强烈对比。为什么当了四十多年皇帝的唐玄宗,保全不了自己的爱妃,还不如普通人家的卢郎,还能与莫愁姑娘白头到老呢?直指唐玄宗,可谓毫不留情,你贵为天子,却不如普通百姓。

唐明皇保不住的岂止就是杨贵妃吗?“马嵬之变”后,唐玄宗逃往蜀地,被迫交出权利,太子李亨继位,史称唐肃宗。平定叛乱后,唐玄宗回到长安,抑郁而死。赫赫扬扬的“开元盛世”成了回忆,大唐王朝从此内忧外患,无可挽回地走向衰落,走向灭亡。

一个冷峻地反问,更加深了批判内容。

清代诗人袁枚说得最是一针见血:“石壕村里夫妻别,泪比长生殿上多”。

李商隐生于晚唐乱世,国家的衰败让他对唐玄宗的失政特别痛心。所以,这首诗直接指向唐玄宗,对他进行了无情的讽刺和坚决的批判。

“他生”与“此生”;“马嵬”与“宫中”;“此日”与“当年”;“妃子”与“莫愁”;“皇帝”与“卢郎”,处处对比,今天的悲剧,其根源就是昨日荒废朝政而导致的,“马嵬之变”,咎由自取。多么尖锐地批评啊!而这历史教训,又是多么值得借鉴啊!

尾句的“莫愁”很有深意,“莫愁”是每个人的愿望。可是,高高在上的大唐天子;色艺超群的倾世皇妃;还有“一生襟抱未曾开”的诗人,谁人又能“莫愁”呢?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