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新闻 >

古典音乐派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初「新古典主义画派」

时间:2023-08-27 09:03:17 来源:搜狐

第三部分 封建社会时期

第三章 中世纪音乐(476-1453)

第一节 中世纪教会音乐(5)

向阳光

八、“古艺术”和“新艺术”

10至13世纪法国有两个乐派先后致力于发展早期复调音乐:一是10至12世纪的圣马夏尔派创作了花唱式的奥尔加农。这一派的作曲家,都和法国中部城市利摩日的圣马夏尔教堂有关,故而得名。他们创作的奥尔加农常在固定调的上方,加上自由节奏的花唱(即一个音节唱几个音或许多音的唱法):例20

而另一个乐派,则是12至13世纪的巴黎圣母院派,

巴黎圣母院

这一派的两个代表人物是:莱奥南(Léonin 或 Leoninus,约1163-1190,又译:莱奥宁),他是法国哥特时代的杰出作曲家、圣母院乐派的复调音乐大师。他发展了圣母院奥尔加农,提高了仪式圣咏音乐的新鲜感和吸引力。他曾在圣母院大教堂接受教育,后获得大学学衔。1180年左右被任命为大教堂管事,被称为“奥尔加农的最佳作家”。

他擅长写作华丽的奥尔加农,著有《奥尔加农大全》,是中世纪最重要的复调音乐文献之一。这本歌曲集包括了圣母院大教堂全年弥撒和日课仪式所用的全部复调,共有近百首。莱奥南可能是第一位使用“节奏”(节拍)的人,并且可能就是他自己发明了记录节拍的音符记号。莱奥南并不是今天意义上的作曲家,而是一位修士,所作所为都是服务于宗教礼拜,在他为礼拜仪式创作的音乐中,自由、华丽的奥尔加农与节奏鲜明的“迪斯康特”交替出现,形成了不同风格的音乐的对比。

莱奥南和佩罗坦

佩罗坦(Pérotin或Perotinus,活跃于1190—1220年间),他是法国哥特时代的杰出作曲家、圣母院乐派的复调音乐大师,以佩罗蒂努斯·马格努斯而知名,先任巴黎圣母院小教堂乐长,后成为巴黎圣母院乐派领袖。他创作的奥尔加农,比莱奥南的更有节奏感,体现了世俗音乐对教会音乐的渗透。他是圣母大学的复调音乐和古音乐风格的最著名的成员,是在那个年代能够被保留名字的很少作曲家之一,并被称为“狄斯堪图斯的最佳作家”。而且非常可靠地与其作品相关联;这归功于圣母大学的一个匿名的英国学生提供的证据,该匿名学生写了关于佩罗坦和他的前辈莱奥尼乌斯的事。佩罗坦最大的贡献是把奥尔加农从2声部,扩展至3-4个声部,丰富了节奏模式。

佩罗坦

佩罗坦和他那一代人所创作的复调合唱曲(Conductus)是13世纪教会复调音乐的登峰造极之作。他们创造了不同于早期奥尔加农的克劳苏拉“clansula”形式。奥尔加农用完整的素歌作为固定调,克劳苏拉用素歌的片段,甚至用素歌的一个音节,只是用它来代表某一首素歌而已;其他对位声部只哼曲调,不唱歌词;还把自由节奏的花唱,发展成以各种节奏模式(扬抑格、抑扬格、扬抑抑格、抑抑扬格、扬扬格、抑抑格等)为基础的严格节奏:例21

后来,克劳苏拉中不唱歌词的声部常常填上世俗歌词,于是世俗歌词和片段的经文歌词就同时出现在一首歌曲中,反正许多声部混杂在一起,实际上听不出每声部唱的到底是什么歌词。12、13世纪欧洲正规大学没有建立以前,有一种流浪大学生,叫做歌利亚德(Goliard),他们穿梭往来于各学校之间,过着自由散漫的生活。他们喜欢写诗、唱歌,歌词的主题大多是醇酒、妇人和讽刺的内容。下例是13世纪的一首哥利亚德歌曲,低声部唱经文歌词,上面两声部都唱世俗歌词。例22

14世纪的作家,称以巴黎圣母院派为代表的13世纪音乐为“古艺术”(ars antique),以与14世纪的“新艺术”(ars nova)相区别。

“新艺术”原是法国作曲家兼音乐理论家维特里(1291-1361)的一本书名。他所说的“新艺术”原指14世纪前半叶的法国音乐,现已成为14世纪欧洲音乐的统称,特别指14世纪的法国和意大利音乐。

法国“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是纪尧姆·德·马肖(法语:Guillaume de Machaut,约1300年-1377年4月),又译马绍,法国中世纪作曲家、诗人。曾任职于多位贵族的宫廷。他是中世纪的文化名人之一,“新艺术”(Ars Nova)的主要实践者之一,被誉为“最后一位同时又是作曲家的伟大诗人”。

马肖是法国新艺术音乐的最重要人物。马肖出生于法国北部香槟省,曾接受神职教育,20岁当过波希米亚国王的大臣,后以其才华进入法国宫廷服务于法国国王,晚年任职教土,在隐修生活中去世。马肖不仅是音乐家,当时也以诗人著称,在文学史中享有名声。马肖在诗歌和音乐创作上的资料,保存得非常完备,在西方音乐史上他是作品得到完整保存的第一位音乐家。马肖的音乐作品涉猎到14世纪几乎所有重要的音乐体裁,其中有经文歌、弥撒, 以及大量世俗歌曲,他总结了法国晚期中世纪音乐的一系列成果,成为一个时代的音乐家典范。

马肖的最有特色的作品是复调世俗歌曲,包括叙事歌(ballade)、回旋歌(rondeau)、维勒莱(virelai)等。这些歌曲不仅优美精巧,而且感情充沛,富于个性,因此常被称为“14世纪的浪漫主义作品”。意大利“新艺术”的代表人物是兰迪尼(1325-1397),他以写作叙事歌著称于世。这种体裁的世俗歌曲像法国的维勒莱一样,每个诗节(stanza)的前后都重复着叠歌(refrain)。他也是“兰迪尼终止式”的创始者。在这种终止式中,导音下行到第六音后再进入主音。“兰迪尼终止式”的出现,标志着“新艺术”时期的音乐创作开始突出个人风格。后来文艺复兴时期的许多作曲家也喜欢使用这种终止式。例23

在14世纪的“新艺术”音乐中,我们已经可以看到人文主义思想初露光芒,具体表现在教会音乐的世俗化,作曲家开始用音乐来表现人的感情,并开始显示自己的创作个性。

【作者介绍】

向阳光,湖南临湘市人,大学文化,中学音乐高级教师,国际作者作曲者联合会(CISAC)、国际音乐教育学会(ISME)、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中国音乐家协会、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中国教育学会音乐教育分会、中国民族管弦乐学会、中国二胡学会会员,中国诗歌网认证诗人,湖南省音乐评论委员会理事,中国音乐学院艺术水平考级优秀指导老师、今日头条优质文化领域创作者并颁授了“头条青云获奖者”荣誉证章,曾被聘为《湘江歌声》《音乐教育与创作》湖南红网(文艺)专栏作家、湖南省教科院音乐评委、岳阳师院(湖南理工学院前身)音乐系客座教授、《乐苑园丁的歌》《花语》杂志副主编、《百年之歌》(诗歌集)特邀编委。

主要成就:“世界文化名人成就奖”获得者。先后在国家及省市级报刊发表文艺作品、音乐评论、音教论文逾千首(篇),500余万字。《沁园春·国庆感怀》《西江月·祖国六旬赞》《清平乐·党诞九秩感赋》《鹧鸪天·颂十八大》《捣练子·盛世召开十八大》《七律·贺建党百年》《浪淘沙·建党百年感悟》《江城子·晚舟归航》《如梦令·巾帼赞》《采桑子·重阳》《浣溪沙·贺‘神十二’》《水调歌头·大美我家乡》《诉衷情·新年词话》等150余首诗词,先后荣获中国纪实文学研究会(中宣部、中国作协主管)、中国世界民族文化交流促进会(文化部主管)最佳奖、特等奖、金奖;

《中华辉煌》等2首歌词获湖南省文联一等奖。该诗词作品也先后在中国作家协会主办的“中国诗歌网”《诗刊》上发表,并荣入《永远的光辉》《颂歌献伟人·唱响中国梦》《颂歌献给党》《百年之歌》等7部大型诗歌集。《献给老师的礼物》等8件作品参加中国国际名人研究院举办的艺术界名人作品展示会系列大展,并获铜鼎奖;《一颗璀璨夺目的明珠<春江花月夜>赏析》等2篇美学论文荣膺“世界学术贡献奖”金奖;《摭论素质教育中的器乐教学》等10余篇论文被中宣部、教育部评为一、二等奖;《试论音乐教育科研与教学实践》等8篇论文蝉联湖南省教科院一等奖;《金灿灿的岁月》等5首歌曲获全国征歌大赛金、银奖,其中《跟党迈进新生活》(词、曲)参加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2021“祖国,我为你骄傲”全国大型原创词曲大赛,获“十大原创金曲奖”。

同时,该作品在央视星光演播厅全程录制,现场直播;《<跟党迈进新生活>内涵解读》等2篇音乐评论上了《湖南日报》(湘江周刊·艺风)、中宣部“学习强国”;《我的中华》《我们拥抱春天》等100余首歌曲入选《全国教师作曲家歌曲集》(上下)《中国当代优秀校园歌曲》《甜甜的歌-教坛作曲家特别专号》等10余部歌集。著有《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中外音乐史学研究》《中国音教十家优秀歌曲专集》(向阳光优秀歌曲专辑)《向阳光声乐作品选》大型声乐套曲《临湘组歌》(十乐章)《五尖山之歌》(五乐章)等10余部,其中《音乐文化与素质教育》(课题专著):

经湖南省教育厅审定,纳入全省中小学图书发行,后入选全国高校音乐教材,被上海音乐学院编入《全国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系列教材》(专业主干课程)。

此外,他辅导学生参加全国音乐知识大赛50多人次获一、二等奖,3次被中国音乐家协会音教委授予一等园丁奖;他指导学生参加全国音乐考级、省市“三独”比赛100余人取得良好成绩,10多次获中国音乐学院考级委员会、湖南省教育厅、岳阳市教育局“优秀指导教师”荣誉称号。他40余年来为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和中国音乐学院、武汉音院、西音、川音等10余所院校输送了大批音乐专业生。多次荣获临湘市人民政府、湖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嘉奖证书和湖南省教育厅、湖南省人社厅颁发的贡献奖证书。《中国教育报》《湖南日报》《教师报》《音乐教育与创作》等曾对其作了“人物特写”、书评和“乐坛人物”介绍,艺术成就载入《湖南文艺六十年·音乐卷》(省文联)、《中国音乐家名录》(邓小平题签)、《中国专家大辞典》(人事部)等20余部历史存卷。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