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文学不等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吗「英国文学批判现实主义」

时间:2022-11-20 15:01:07 来源:我们都很有文化

大家好,文学不等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吗「英国文学批判现实主义」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笔者最近听了某知名社会评论家和某大学文学系同学关于文学是不是应该等同于批判的讨论。

有感于此,加之过往国际化运作文学作品的经验,剔除两人交流中与文学不相关的成分,仅就文学到底应不应该批判的问题谈一些想法:

首先,绝大多数人或许不会知道,在文学圈里,现实主义略=批判现实主义。我们看一下百度百科的定义:在西欧文学中,批判现实主义是现实主义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它是特指十九世纪在欧洲形成的一种文艺思潮和创作方法。"批判现实主义"这一术语,是后人概括出来的。法国的蒲鲁东(1809-1865) 在《艺术的社会使命》一书中,最早作出"现实主义是批判的"论断,正式提出批判现实主义并给它下定义的是高尔基。高尔基指出; "资产阶级的'浪子'的现实主义,是批判的现实主义;批判的现实主义揭发了社会的恶习,描写了个人在家庭传统、宗教教条和法规压制下的'生活和冒险',却不能够给人指出一条出路。批判一切现存的事物倒是容易,但除了肯定社会生活以及一般'存在'显然毫无意义以外,却没有什么可以肯定的。" 批判现实主义思潮曾经在欧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高尔基称它为"十九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壮阔,最有益的文学流派"。整个时代作家辈出,马克思称他们是属"现代英国的一批杰出的小说家",指出: "他们在自己的卓越的,描写生动的书籍中向世界揭示的政治和社会真理,比一切职业政客,政论家和道学家加在一起所揭示的还要多。"

所以,姑娘在这一点上是对的,全世界的文学家都在“批判”。

但是,全世界的文学家都在批判,批判就一定是文学的标准吗?这个需要打个问号。

笔者之前曾经粗略地聊过,诺贝尔文学奖,其评奖有其非常苛刻的独家专属标准。虽然它被很多国人,尤其是文学界的学生和从业者奉为“世界文学的最高奖项”,它依然是一个小众的奖项。感兴趣的大家可以去自行检索这个奖项相关的评奖规则。简而言之,获奖作品大多是“批判”的之外,还得按照瑞典文学院的评委们的口味写作,而且还得有他们信任的人推荐。一言以蔽之,如果你深入去了解这个奖项,就会发现:(1)从它评奖的逻辑、流程,和结果上看,不能将这个奖项作为国际文学界的唯一标准;(2)没得奖的不见得不优秀。

但是我们不应该苛责瑞典文学院,他们仅仅是根据诺贝尔1895年的遗嘱而设立的五个诺贝尔奖之一,受人所托,忠人之事而已。

其实国外很多奖项,并不具有那么那么崇高的地位,仅仅是国人喜欢将中国人在国外获奖神化了。即如科幻界的大奖“雨果奖”,被国人认为是“科幻界的诺贝尔”,它的投票规则也没有那么的专业,主要是读者喜爱与否。雨果奖只限于会员投票,但只要交纳少量费用(三十至四十美金不等)就可以成为大会会员,或者成为支持性会员(supporting membership)获得本年度提名阶段、最终投票以及次年奖项提名的权利。如果参赛的某个领域十分冷门,或者会员们投票兴致寥寥,获得几百票就入围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国外获得雨果奖的科幻作家太多了。

上述不代表笔者认为这些奖项没有积极意义或者中国作家获奖没有意义,只是说明:(1)其标准不见得就是世界文学的唯一标准,或者说得奖者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作家;(2)我们不需要去神化在国际上获奖;作为一名作家,应该追求的是文学本身的价值,而不是文学奖项的价值;(3)在西方世界,很多作家也不见得遵从上述这些奖项的价值标准进行创作,创作依然可以是多元化的。

回到之前的话题:文学是不是必须是批判的。其实文学自“现实主义”出现之前,都可以不是批判的,否则莎士比亚、雪莱、徐志摩,他们就不叫文学家了。只是当“现实主义”出现,而后又被“批判现实主义”取代从而“批判现实主义”=“现实主义”之后,西方世界普遍认为这是文学的“更高的”标准。简而言之,你不批判,你就不深刻,你就不是一个合格的作家。如果谁认同这个标准,他就会认为文学只应该批判,从而,“不批判不写作”,不批判,作家作品就没有了价值。

但是我们的社会只存在需要批判的现实吗?我们的社会只需要批判吗?显然不是的。

那么,“批判”才是“高大上”的理论基础从何得来呢?西方世界主要基于这样一个标准:即:批判是为了改进。我们详细了解西方文学发展史可以发现,这是“批判现实主义”赋予自己的,一个存在的合理化理由。因为纯粹的“批判”并不能“提供改进的方法",从而被他人斥责为“毫无社会价值和意义”。所以他们追加了一条:“批判”是为了改进,但是改进不是文学家的责任,而是全社会的责任。我们文学家先批判了,你们民众和治理者再去改进。如果你们不改进,我们就继续批判下去......

类似的,西方油画的“表现主义”、“立体主义”,“后现代主义”,也都存在“先批判”了再说的意味。

笔者之前还提到过,“社会学”这门科学本身就强调“只描述问题,不解决问题”,或者说“解决问题不是社会学家的任务”。

读者们如果对中国传统文学的标准感兴趣,可以阅读刘大杰先生《中国文学发展史》。在我们漫长的文学史上,小说是很晚才出现的文学体裁,“批判”更是从来没成为一种思潮,虽然历史上有些文学家写的文学作品带有批判现实的色彩。大家读唐诗都能读到这些,例如李白的《古朗月行》,别的不赘言。但是,中国文学从来不是以“批判”作为单一标准的,它甚至没有被当成“艺术价值”的评价标准之一。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提到,“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写真情景,真感情,不要矫揉造作,才叫“有意境”,这是中国先人对文学的根本标准。当然我们现在不写诗也不作词了,当然《红楼梦》、《水浒传》,某种程度上也有批判现实主义的成分,但是它们能成为中国经典名著的理由,并不是因为它们“非常能批判”。

所以,脱离了西方“必须批判”的语境,我们还能不能在小说这种体裁中体现文学价值,这是中国的文学评论家和作家们需要考虑的问题。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他们就会继续“批判”下去,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我们或许可以创造属于我们的文学新样式。

某位先生问:文学不能歌颂吗?

文学当然是可以歌颂的。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甚至无所不用其极地歌颂女子的美貌。无数浪漫主义的诗歌天天都在歌颂爱情。笔者觉得,比起成天批判现实,另一种可恶的文学极端,是非爱情不文学这种把文学庸俗化的行为。

某种程度上,只能“批判”而不能“歌颂”是一个奇怪的文学魔咒,它让我们说话不自由。难道口口声声需要文学自由的作家们,并不需要“歌颂”的自由吗?“我手写我口”,我口难道只会说风凉话?我口体现我心,我心难道只见罪恶吗?个人认为,如果你觉得你不想“歌颂”一些东西,并不能否定别人歌颂一些东西的自由和意义。只要他的歌颂是出于他的真心,都符合古人所云“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的文学标准。但是如果非要逼着一个想批判的人去歌颂,也没多大必要。

文学确实不是为政治服务的,但是也最好不要被某些西方政客利用。文学最好就是不要跟政治搅合在一起。正如科学无国界,但是科学家是有祖国的;文学无国界,文学家也是有祖国的。

但是批判现实主义在客观上对西方世界的现实起到了一定的监督和订正作用,比如《龙纹身的女孩》系列揭露了瑞典成人世界对未成年人的罪恶,日本一些悬疑推理流派揭露未成年人犯罪的心理根基,这些文学作品,客观上在敦促他们国家的教育和立法完善。所以,批判现实主义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将之扩大化为文学的最高标准,或者唯一标准,则有以偏概全之嫌。

笔者虽然并不喜欢悬疑推理小说这个类型,但是比较喜欢东野圭吾在作品中的态度,他的文学理念,笔者认为可以归纳为:“带着关切的描述主义”,或者简而言之“描述主义”。他只描绘社会现实(虽然有文学夸张的成分在里面),这种现实在他眼中同时既有罪恶、也有良善;有愚蠢、也有智慧;有温情,也有冷酷。他只是把这些冷静地呈现出来。如果只是单纯的“描述”,他或许也并不能算一个大师,更重要的是,他的描述本身是带有“关切”的,他并不是置身事外,看着作品中的人物生生死死,任何一个看完东野圭吾作品的人,最后都会感慨一句“如果这个人当初没走到这一步,该多好啊!他的本性是善良的”。所以笔者觉得他比“批判现实主义”更进步了两点,第一他不是以一种居高临下者的批判者姿态面对他作品中的人物和社会的,而是一个并肩而行的人;第二他并没有把自己置身事外,虽然他也没有直接硬塞给你一个答案。他用他冷静的文字,反而让你感受到了他对其中人物作出错误选择的惋惜。他的作品结尾,恶人和扭曲的社会伦理,最终也都得到了应有的惩罚。

或许有人会觉得东野圭吾不能作为文学的标准,因为他的“批判”“不彻底”,他的价值观过于单一,他的写作手法过于类型化,所以达不到“大师”的级别,他只是一个“写推理小说很成功的人”。但是笔者觉得,如果文学一定要是“批判”到极致,价值观一定不能单纯的正确,写作手法一定非要复杂到只有学文学的人才看得懂的地步,才能被奉为“大师”,那么我们不要文学也是可以的。

读者,即便是严肃文学的读者,也不会把“将批判进行到底”当作他们阅读的唯一诉求,甚至很可能他们内心根本不存在这种诉求。如果哪个作家或者文学评论家非做此想,是不是有点......过于幼稚?

文学,本来就允许多元化的创作和评价标准。

对于现实,人可以存在的态度是无限多种,在文学的表达中,远超现有形容词可以形容的,批判只是其中之一,歌颂是其对立面,你还可以:喜欢、讨厌、不置可否、又爱又恨、无感、反射弧延迟、想不明白却又若有所得、懒得理又不得不关切、不可知论、相信变得更好论、相信变得更坏论、命中注定论、缘分因果论、爱咋咋地论、为什么要批判论、为什么不可以批判论、为什么非要批判论……所以,文学的空间是非常大的,对于大家每天都得面对的现实,不是"批判"两个字就能涵盖的,你甚至可以发明一种"每天现实主义"或"此刻现实主义"来表达"现实"是什么。这是我理解的现实主义。

大江健三郎和川端康成,两人都曾获得过诺贝尔文学奖,被认为是日本文学的两大典型:前者以“批判”成名,后者则以留恋、描绘和颂扬日本的传统文化而成名。如果非要在诺奖里选一个,相信有不少人会选择川端康成。他写的传统文化的沦丧和消亡,难道不现实吗?但他有批判吗?我找到了遗憾,没有找到批判。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