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梦境沉浸式艺术馆「沉浸式演出」

时间:2022-12-20 11:09:06 来源:广州日报

大家好,梦境沉浸式艺术馆「沉浸式演出」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光、影、声的结合,让年轻人爱上看展览。

文艺复兴里面的艺术作品以270度环回映像形式呈现。

互动观展,让观众更有参与感。

当你听到年轻人的聊天内容从“去哪儿吃饭打卡”变成“去哪个艺术展拍照打卡”,千万不要觉得惊讶。为什么年轻人都爱上看展览?因为近年由于数字技术媒介的迅猛发展,以其为技术基础的具有联结、交互、沉浸、虚拟四大特点的体验型展览,几乎重塑了人们对旧有观展的感受。沉浸式的体验型艺术展,成为时下最流行的呈现载体——所以,单纯的看看展拍拍照已经OUT,时下最流行的艺术展是既能拍照更可让你身临其境的新空间。

新鲜的呈现方式带来哪些好玩的艺术新感受呢?我们在看沉浸式展览时应该如何把它解读?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谭伟婷

图/图片资料

沉浸式新体验:

让观展人主动参与艺术作品中

今年11月,广州文化艺术地标K11启动了首个聚焦新技术环境下集合AR、VR以及LED互动的艺术展“放纵的超体(Dionysian Super-X)三部曲”,这个多元化地联动机械、音乐、影像、剧场一起互动的巨型艺术“超体”在广州年轻人掀起观展热潮。

沉浸式体验,顾名思义是能让人身临其境;而新兴的沉浸式体验,其最大的不同是加入大量科技新技术,打造具有极致互动特性的数字空间。不仅能让观展人身临其境,还让观展人参与到艺术作品中。

近年,大部分数字艺术装置都选择在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公共空间中展示,初衷是通过对装置的设计,空间的布局,将艺术与科技融合,以一种新兴的表达形式,营造具有人文情怀与温度感的体验空间。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观展者自我思考习惯,尤其是年轻人、孩子,他们往往会不自觉地对着展览品思考:“为什么”。潜移默化下,开启了他们想象力的边界。

数字艺术让人多着迷?

排队8小时只为体验“雨屋”

今年4月,是兰登国际时隔三年带着他们风靡全球的艺术装置“雨屋”重回中国上海,而且是升级了的版本“雨屋2.0”。

“雨屋”艺术装置的设计灵感,是源自对自然的敬畏,它实际上是以数字三维和计算机3D感应技术为基础,通过人与机器的互动,让“下雨”这个日常的自然现象,拥有了一种超现实的色彩,能让你在雨落和雨停、雨水在场与不在场之间,真切地感受人和自然的互动。

据资料显示,在2012年雨屋首次登陆伦敦巴比肯中心时,这个室内的下雨装置足足让参观者排上数小时,才能在雨屋里漫步10分钟。

而今年在中国上海余德耀美术馆展出的是其面世以来面积最大的版本,占地足足有150平方米,排队参观者等候的最长时间纪录是8小时,数字艺术装置的魅力可见一斑。

业界有疑问:

科幻体验会否影响艺术鉴赏本身?

面对高科技手段对艺术展览带来的改变,专业人士提出疑问,过于科幻的体验会否让人们忽略对艺术本身的鉴赏呢?对此,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教授胡斌在采访中告诉记者,其实艺术跟科技或技术的关系由来已久,两者之间一直都在相互矛盾又相互推进的过程中彼此成就,互相成长。

他说:“我觉得艺术当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它能提供新的视角,可能是科技或其他方式没有注意到的视角。艺术还可以提出问题,对社会各个方面的思考,艺术带有反思性。” 胡斌认为,使用高科技手段的艺术展览,除了提供有趣的与观展者互动方式外,更多在提示观展者主动地思考问题。

胡斌还提出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搞科技只是一种手段,它介入艺术品后所呈现出来展览的目的,是要激发人们内心深处,与艺术产生共鸣的一丝丝情感体会。

他告诉记者,其实有些艺术家在使用高技术时,是与高技术保持一定距离,比如去年广州时代美术馆一个叫做“隐形的手”展览,“里面的艺术家访谈有一个很有意思的观点,他说现在VR已经不算一个很前端的技术了,为什么艺术家要在这个VR风潮似乎过去了一点点时才使用这个技术?因为他可能需要反思技术背后的一些东西,而不是说你看我用了最新的技术。艺术就是要看到科技的背后和内在。”针对与年轻人互动方面,胡斌表示现在新媒体艺术有很多种感应和互动方式,但不代表传统的互动形式会被抛弃或被完全取代,他说:“比如艺术家Peter Holden(彼得·威廉·霍尔顿)的作品,它开启的方式就是让观众按下按钮,而且那个按钮带有某种古旧的装饰性,这样做是为了营造某种仪式感和神秘感。”

密码一 New Spring:可以触碰的镜花水月

在上海长宁来福士钟楼前,观影者穿过一扇古建筑大门,再戴上特制黑手套,缓缓靠近一棵开出幻影花朵的装置树。

New Spring,是伦敦时装品牌COS与Studio Swine(由日本建筑师Azusa Murakami及英国艺术家Alexander Groves的艺术协作)创作的多重感官体验装置:形态宛如一棵大树,雾气“花朵”接触皮肤时便会爆开,但倘若落在纹理物料上时便会断展维持原状,让观赏者与其互动。据悉,装置的形式及功能灵感均源自意大利照明的球状灯泡及树枝式拱形灯饰。“New Spring”自2017年首次亮相米兰国际家具展获奖后,今年10月首次在上海展出。

Alexander Groves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上海站他们为装置增加镜花水月的诗意与园林的朦胧感。Alexander Groves说,装置的场景仿佛月光下你走进园林站在树下,“你要亲临现场才能感受到,镜面般如池塘表面的地。我们特地用到COS新系列的苔藓绿,更有质感地展现月光下的场景。”对于雾气“花朵”的神秘,Alexander Groves解释来自调配溶液的比例,“如果技术只是冷冰冰的数字程序,大家的接受程度并没有那么高,大家想要的是可以触及的材料,材料是会变化的,最大难点是技术与材料的平衡。”

密码二 仿生迷廊:AR VR LED的虚实互动

仿生迷廊是K11展览“放纵的超体”其中一部分,它是通过LED互动、AR、VR等不同方式的新技术手段,带领观众进行虚拟机器人屏幕互动、迷宫探索、机械生物收集与解分析等一系列体验活动,让观众在有限的物理空间内,像是行走在无限大的空间中。

广州K11展览负责人告诉记者,仿生迷廊最受年轻人欢迎,是因为它通过对人脑空间识别系统的研究,利用难以被观察到的感知偏差开发这一套混合空间中无限行走的算法,让观展的人能够实际地在虚拟空间中自由行走探索,获得更真实、沉浸度更高的行走体验和空间交互。

展览现场,潮人KC一边摆动着手中iPad显示屏一边告诉记者:“边看展览边在打游戏一般的体验感受也是拉风,唯一不足是体验时间有点短,不过也值了。”

密码三 沉浸式多媒体艺术展:270度环回视觉穿越互动

今年,在广州海心沙展馆名为“文艺复兴2018”的多媒体艺术展刷爆朋友圈。现场270度的环回映像让人啧啧称赞,人走进去会发现被包裹在文艺复兴时代的作品当中——三面墙壁、天花板、地面镜。策展人陈戈勇告诉记者:“不少业界朋友看展第一反应是,这些意大利的艺术作品是真品吗?但其实年轻人第一反应是,原来可以这样玩儿,这就是视角的差别。”

陈戈勇告诉记者,展览打造的是全民一起玩的参与感,艺术在此时是人们游玩展览后最后的心灵收获,这些都是有趣的、有教育意义的,比如达芬奇、拉斐尔、米开朗基罗等,从书本中跳脱出来成为活灵活现的角色。“我们利用AR技术做了一个魔镜的场景,只要人站在前面,就可以更换衣服,衣服的灵感来自文艺复兴里面的神话人物的衣裙,大家会觉得很有新鲜感。尤其是男士们,一边笑一边在鉴赏上个世纪的服装,觉得很有反差感。”

对于未来展览趋势的预测,陈戈勇认为广州人的艺术消费正在变成一种习惯,这是一个很有趣的现象。“以前常听朋友说有空去吃饭吧,现在却变成有空一起去看展览吧,这其实是消费习惯的进步。”

记者观察:

艺术的内涵将让科技更有温度

策展人陈戈勇认为,亲子教育的启发在未来是会占据艺术展览很重要的一个部分,艺术文化与现代人的接触可以通过更尖端的科技获得更紧密的结合。“比如像《碟中谍》电影里面的场景,我希望下一场展览可以联合AI机器人来合作,实现点指兵兵,一碰就出来一个大场景的科幻感。但目前机器人可以做到的只是简单的一对一,可以说我们也正在期待这种科技的更新变化吧。”

据说,在策展“放纵的超体”时,胡斌与艺术家们其实有过许多的讨论,尤其针对新技术,涉及到身份、情感、东西方、生命界限等问题,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争论到最后就归成一个关键的重要问题——如何与科技和机器共处。于是,我们能看到的最终展览的形态,实际上正是一个开放性的答案:艺术家们希望与观展的人一同思考,通过眼前我们看到、感受到、体验到的有趣多维空间,去思考我们对于正在经历巨变的秩序关系以及扑面而来的未来图景的变幻。

科技的冷冰冰会不会影响艺术的丰富多彩?艺术家Peter Holden(彼得·威廉·霍尔顿)接受记者采访时对此给出了一个温暖的答案。他认为科技无论如何都是为人所有的,哪怕是很火的人工智能AI,因为在他看来AI也是人在背后操作这一切,所以最终还是人,“AI再尖端科技,它永远无法替代人类拥有的情感,而这些情感才是艺术最核心的元素以及DNA。”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