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从电影开始的古典音乐之旅在线观看「古典音乐电影」

时间:2023-01-10 09:57:23 来源:山民106

大家好,从电影开始的古典音乐之旅在线观看「古典音乐电影」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电影是二十世纪初诞生的新兴艺术形式,是一门综合的艺术,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电影艺术日渐丰富、完善、壮大,成为人类喜闻乐见、必不可少的艺术门类,洗涤人们心灵,陶冶大众情操,电影已炯然与文学、美术、音乐、戏剧等艺术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电影既然被称之为综合的的艺术,就是集绘画、摄影、音乐、表演及科技于一体,通过人类的艺术灵感来展现社会现实或艺术想象,比起其他艺术来不仅通俗易懂,而且极易被大众所认可和接受。电影从发明至今已一百多年,各国涌现了大量的艺术精品,尤其以法国和美国的居多,特别是有着“造梦工厂”称号的美国好莱坞统领着世界电影业的发展。乱世佳人、音乐之声、教父、辛德勒的名单、泰坦尼克号等哪一部不是名垂青史的杰作,这批杰作中音乐所起的作用是十分巨大的,甚至是决定性的。设想一下如果在一部电影中抽掉了音乐会成什么样子,就像一道法国大餐不放任何调料就上桌来一样索然寡味。

音乐既然在电影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导演对于电影音乐的重视程度就可想而知了,甚至于电影还未开拍音乐创作就已先行了。电影音乐主要有两部分组成,一个是原创音乐,这应该说是占了很大一部分,像作曲家埃尼奥·莫里康内、约翰·威廉姆斯、巴里·摩尔、詹姆斯·霍纳、汉斯·季默等都是名载电影史册的电影音乐大师,他们的音乐对于电影就是如鱼得水、如虎添翼。过许久后人们可能电影情节不记得了,但其中的音乐还会在脑海里翻涌激荡。

还有一部分就是运用现成的音乐作品,其中包括了流行音乐和古典音乐,相对而言流行音乐运用的多一些,毕竟受众面广。而我们今天探讨的是电影中呈现的古典音乐,古典音乐一向被人们称之为小众艺术,阳春白雪,实际上古典音乐会经常会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古典音乐并不高深莫测、不近人情,相反一些音乐小品很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认可。我作为一个电影和古典音乐的双重爱好者对于电影中的古典音乐就有了更多的兴趣和体会。下面我就以四部经典电影来分析古典音乐如何成功地融入到电影情节中,让运用的古典音乐成为该电影最大的亮点,变成电影高潮的最大推动力。

首先从最触动我心灵的电影罗曼·波兰斯基导演的钢琴师说起,该片根据波兰犹太作曲家席皮尔曼的自传改编,描写了皮尔曼在纳粹德国的铁蹄下如何顽强的生存并最终获得解救的故事。他在华沙的犹太区里饱受着饥饿的折磨和各种羞辱,靠东躲西藏、小心翼翼顽强的生存着,对艺术上的追求成为他活下去的最大动力。

影片中有一处细节,他躲到了一处没人居住的住宅房间里,看到里面有一架钢琴,他脸上出现了许久不见的笑容,迫不及待的坐下来开始弹奏,肖邦的音乐立即流淌出来,但镜头特写可以看到他的手指是凌空在键盘上的,他不可能真正弹下去,在这种白色恐怖的境况下哪怕发出一丁点声音都会招至毁灭,但此时对于皮尔曼来说,他已完全沉浸在自己创造的音乐之中了,我们在这时与主人公一起欣赏及享受,让从电影开始一直悬着的心稍微舒缓了一下。

随着情节的推进,主人公在好人的帮助下历尽艰辛又躲到了另一处房子里,看得出来他已经非常饥饿,冲进厨房间不断地寻找食物,好不容易从柜子里摸到一个罐头食品,他兴奋并迫不及待地找工具打开,正当成功开启准备大快朵颐的时候,身后突然发出了声音,吓得他手一松罐头掉落,汤汁流了一地,原来他背后正站着一个德国军官,镜头从他的皮靴缓缓上移出现了军官英俊的脸庞,他呆呆地望着军官,心里是那么的惊恐和无助,就像一任人宰割的羔羊。出人意外的事情发生了,德国军官很温和地与他交谈了起来,先问了皮尔曼的姓名和职业,接下来的事情更让人大跌眼镜,他竟然要求我们那位可怜的钢琴师坐到房间里那架积满灰尘的钢琴面前为他弹奏一曲,肖邦的作品繁多,到底弹奏哪一首成为电影成功的关键所在,情节到这份上就只能看导演的功力及古典音乐修养了。

主人公弹奏的正是一首在肖邦全部作品中占有十分突出地位的g小调第一叙事曲,肖邦总共创作了四部叙事曲,以这第一首最为著名,该作品表现了肖邦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结构庞大,充分运用钢琴各种弹奏技巧,内涵深刻,是一出悲壮的戏剧,一篇激动人心的史诗,这第一首也最为作者喜爱。尽管是浪漫主义时代的作品,但它的结构还是遵循古典作曲技法,是一种比较自由的奏鸣曲式。全曲结构包括引子、呈示部、展开部、再现部和尾声五个部分,从引子庄重深沉的强奏开始引出呈示部副部的优美抒情,全曲是沿着一条抒情性——悲剧性——英雄性的脉络进行的。这首作品诞生于华沙革命失败的年代,肖邦此时正流亡于法国,他对祖国的满腔热情正是这首作品的创作动机,作品高潮处体现了强烈的英雄气概,成为鼓舞波兰民族为自由而斗争的精神力量。

该曲全部演奏完需九分多钟,尽管电影为整体考虑对乐曲有所剪接,但高潮结尾部分完整保留了下来,当主人公弹到高潮部分时,人几乎要从座位上跳起来,他已完全沉浸在肖邦的精神世界里,已与肖邦融合在了一起,结尾一个强烈的和弦结束全曲的演奏,他双手低垂了下来好像已耗尽了身体的全部精力,此时时间好像停滞住了,世界从来没有这么静默。观众当然会聚焦到那个德国军官身上,他也感动了吗?他会拯救一位犹太艺术家吗?这大概是每一位观众心中的问题。当然影片结局是美好的,他尽自己的力量帮助了皮尔曼,战争结束主人公终于结束苦难重返舞台,影片在他弹奏的肖邦第一钢琴协奏曲中落下帷幕。

德国军官的形象在许多观众心中久久不能忘掉,正是肖邦的音乐打动了他的内心深处,从而完成了伟大的救赎,从一个凶残的侵略者变成了人道主义者,古典音乐有时真的会触动人的精神世界。第一叙事曲在钢琴师这部电影中起到的作用无与伦比,导演波兰斯基不愧为世界名导,这首叙事曲使影片的主题得到了升华。愿世界永远和平,远离战争。

我将要介绍的第二部电影是大名鼎鼎、众所周知由德拉邦特导演的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不管在哪个电影榜单上不是第一就是第二,从没跌出前五名。此片根据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说改编,影片上映并未引起巨大反响,在奥斯卡最佳影片评选中又输给阿甘正传。但这并未削弱该片的艺术品质,相反在影片下架后人们通过各种媒体越来越感受到该片无与伦比的艺术价值,是一部电影中的精品和极品。由于这部电影的知名度,对情节就无需赘述了,讲述的是一个蒙冤入狱的银行家成功越狱自救的故事,主人公安迪受人陷害被关监狱二十年,他始终没有放弃对自由的希望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影片中出现的一段天籁之音让人难忘甚至感动流泪,莫扎特音乐在该电影中有着特殊的意义。

该片所选的一段咏叹调来自莫扎特最杰出五部歌剧中的《费加罗的婚礼》,这部歌剧在所有莫扎特歌剧中知名度最高,剧中拥有了太多太多的优美旋律,抒情咏叹调一首接着一首。本片入选的微风吹拂就是其中一首非常有特色的女声二重唱咏叹调,处于歌剧第三幕,由女佣苏珊娜与伯爵夫人的对话而唱出,情节描述苏珊娜与伯爵夫人策划一场掉包计,俩人互换身份来捉弄伯爵,最后伯爵认识错误与夫人重归于好。由此可见此咏叹调所起的作用非同一般,旋律优美、抒情,抒情女高音和次女高音在此一唱一和,极具韵律,充分挖掘了女高音的悠扬、甜美、高亢和浓厚的感情色彩,女高音所表达的美在这里已达到无以复加的地步。

我们回到电影当时的情节,安迪偷偷溜进监狱的广播室,突然发现柜子里有一叠黑胶唱片,他兴奋地抽出一张迫不及待放进唱机,晚风吹佛立即充满了整个广播室,观众一直处于前半段情节压抑的气氛中,此音乐犹如一股清泉直接倾入观众心灵。这还远远不够,我们的主人公立即扭开大广播开关,天籁之音立刻涌向监狱广场,又渗透到监狱的每一个角落,正在广场上放风的囚犯一个个都被这高雅、悦耳的音乐惊呆了,音乐配着影片一幅一幅的监狱画面,扫过囚犯们和狱警们惊异的眼神,此时观众无一不为此感动,压抑的心情由此得到了敞快的释放。自由和美好释放到黑暗、禁锢的肖申克监狱每一个角落,安迪闭上眼睛默默地享受着人间极境,任凭狱警在门外如何叫喊都不加理会,他一幅神情自若、洋洋得意的样子,绝对知道后果的他已顾不上这些了,享受才是他当前最想做的事情,尽管时间是那么短暂,尽管他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我想当时真要安迪付出生命,他也会在所不惜。

影片到此实际上是一个重要转折点,从这里起观众们看到了希望,也使情节一步一步引向光明的结尾,观众们经历了一场心灵洗礼。该片之所以成为永远的经典,除了原著、导演、演员共同演绎精彩之外,微风吹佛咏叹调的出现绝对功不可没,这也是古典音乐成功植入电影的典范之作。

接下来一部电影是获得83届奥斯卡金像奖的由汤姆霍伯导演、科林费斯主演的国王的演讲,约克郡公爵临危受命顶替哥哥成为英国国王,但他患有严重的口吃疾病,无法在重要的公众场合作演讲。他的妻子到处寻访名医都得不到有效的治疗,最后在语言治疗师罗格的精心治疗下,约克郡公爵终于慢慢克服了心理上的障碍,在二战生死存亡的时刻作出了在英国历史上最重要的一次鼓舞人心的演讲。而此时乐圣贝多芬的音乐就像预先配合好的那样与电影的场景天衣无缝,随着高潮的到来,真的会使人热泪盈眶。

在这里引用的是贝多芬的第七交响曲第二乐章,第七与贝多芬另外四部交响曲齐名,包括英雄、命运、田园和合唱。这部交响曲有他自己的鲜明特点,少了贝多芬惯有的矛盾冲突,多了欢庆和舞蹈场面,被瓦格纳称为酒神的舞蹈,其中第二乐章是唯一的慢板乐章,也是另一首葬礼进行曲,该曲沉重、庄严又不乏坚定的信心,是贝多芬整个交响曲中最杰出的乐章之一,导演在约克郡公爵正式对全体国民演讲之时引入贝多芬第七交响曲的第二乐章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太精彩、太契合了,其他任何音乐在这里都会黯然失色的。

随着管乐器的一声长叹,国王的演讲开始了,音乐的节奏配合着国王的话语,慢慢向前行进着,当观众看到演讲停顿的时候紧张地心都要跳出来了,罗格在他对面打着手势,眼神坚定并缓缓地点头,国王又信心满满的演讲了下去,画面不断出现英国全国各地的民众聚精会神又激动地聆听。随着演讲进入尾声音乐也达到了高潮,演讲结束短暂的寂静,随后画面上爆发出惊天动地的欢呼声,此时此刻就觉得英国在这场反法西斯的战争中已经取得了胜利。看到这里我想观众没有一个不沉浸其中而不感动的,热血沸腾是我观影时的最大感受。这部电影在当年当之无愧地获得奥斯卡最佳电影及其他奖项,乐圣的音乐成为该电影的最大助力,强化了电影中人们对反法西斯战争取得胜利的信心,成为电影配乐一个教科书般的范例。

下面我要讲的第四部电影是有弗朗西斯科波拉导演的现代启示录,这是一部著名的反战电影,与奥利弗斯通导演的野战排齐名。这两部电影都成功应用了古典音乐,现代启示录引入瓦格纳的女武神的骑行,而野战排引入巴伯的柔版,产生的意境截然不同,甚至是相反的效果。瓦格纳的音乐是激昂、雄壮、兴奋,而巴伯的音乐是舒缓、忧郁、悲伤,都在电影中极大烘托了剧情发展,下面重点讲述现代启示录是如何天才地运用瓦格纳的音乐的。

瓦格纳是德国浪漫主义时期最伟大的音乐家、剧作家和文学家,创作出了多部名垂千古的歌剧,他的歌剧又称为乐剧,与以威尔第为首的意大利歌剧截然不同,以主导动机主宰整个音乐,音乐在歌剧演出中不间断演奏,已经没有了咏叹调和宣叙调的区分,在他的代表作特里斯坦和伊索尔德中达到了所有歌剧的极致。本片中引用的音乐来自瓦格纳知名度最高的四联剧尼伯龙根的指环,该剧由莱茵的黄金、女武神、齐格弗里德和众神的黄昏组成,女武神的骑行是第二部女武神第三幕开头出现的前奏曲及女高音咏叹调,描绘了一副英武非凡的女武神们在风云雷电中纵马飞驰放声高唱的场景,乐曲气势非凡,相当具有神话色彩,在铜管乐器的反复轰鸣中表现了女武神们飞行的恢弘气势和广阔的宇宙空间感,是整个指环系列中最著名的乐章。

讲了瓦格纳再回到电影,现代启示录是一部以越战为背景的影片,由马丁辛、马龙白兰度和罗伯特杜瓦尔主演,描写一队美军士兵接到总部命令在上尉威拉德的带领下进入越南纵深地带寻找脱离部队已陷入疯狂的科茨上校,影片就跟随上尉的脚步横穿整个越战战场,士兵们目睹了种种暴行、杀戮与死亡,终于找到了已成为一个独立小王国国王的科茨上校。

整部电影让人觉得恐怖、压抑和沮丧,而电影唯一一段高潮戏是中段美军士兵驾驶军用武装直升机执行轰炸越南平民村庄的场景。当武装直升机飞临人员聚集的村庄上空时,士兵随即打开了直升机上的收音机,喇叭里传出了女武神的骑行的前奏音乐,直升机引擎声立刻被铜管轰鸣声所覆盖,士兵们开始扫射、轰炸,直升机所经之处,火光冲天,浓烟滚滚,生灵涂炭。而此时女武神布伦希尔德的女高音骤然响起,高亢、激昂、宏伟,机上的士兵兴奋异常,配上瓦格纳的音乐更使人肾上腺素剧增,地下房屋一片片摧毁,平民一排排倒下,对于熟悉歌剧唱段的我此时心情极其纷繁、复杂,与欣赏歌剧时澎湃激昂的感觉相隔甚远,关键是视觉和听觉所要表达的意境是完全相反的,难道人类相互屠杀就是要这种仪式感,就是要这种杀戮快感吗?

看到这里我不得不钦佩科波拉的高明之处,对于反人类、反社会的战争配上瓦格纳的音乐这不是一种反讽吗?瓦格纳尽管是一个音乐戏剧界的巨人,但他的思想及许多行为都为世人所不齿,排外犹太人更是他根深蒂固的反动思想,希特勒极度崇拜瓦格纳与此有很大关系。科波拉在此时运用此音乐真是意味深长啊,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

古典音乐成功植入的电影还有很多很多,时光倒流七十年、走出非洲、魂断威尼斯、教父3等等,真是举不胜举,只要我们喜欢电影,热爱古典音乐,就一定能从艺术作品中得到双重至高的享受。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