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艺术家 >

古代饮酒礼仪姿势「古代酒桌礼仪」

时间:2023-01-28 19:09:08 来源:东方国宾旗舰店

大家好,古代饮酒礼仪姿势「古代酒桌礼仪」很多人还不知道,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古人有云:酒之初,礼之用。酒从一开始就是作为礼仪出现的,中国是礼仪之邦,华夏五千年灿烂文明,酒,成为镌刻在国人灵魂深处的印记。

中华上下五千年,酒文化占据了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对我们来说,酒已经不单单是某一种物质,更是一种文化象征。

古代典籍关于酒礼的记载有很多,如西周的《酒诰》,西汉的《酒赋》,东晋的《酒诫》还有唐代的《酒经》《酒谱》等等。在古代,饮酒还非常注重仪式感。

古人之饮酒仪式感

在古代,喝酒是人们陶冶情操,排解忧愁,联络感情的主要方式。特别是诗人喝酒,讲究情之所至,兴之所归。他们在饮酒中秉诗作赋,产生了很多千古绝唱。

王羲之千古名篇《兰亭序》无不蕴藏着酒香,寻一花园凉亭,享受山水之美,备上文房四宝,喝点小酒,兴致所至,便挥毫泼墨。

白居易“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又是多么的诗意。

古人喝酒还十分讲究礼仪,由于受到儒家酒文化观点的影响,古代饮酒礼仪分为四步,分别是:拜、祭、啐、卒爵。

“拜”指的是在饮酒前先做出拜的动作,表示对对方的敬意;

“祭”指的是喝酒前先将杯中的酒倒出一点在地上,祭谢大地生养之德;

“啐”指品尝酒味;

“卒爵”就是仰杯一饮而尽。

除此之外,古人饮酒还有其他讲究,主人和宾客一起饮酒时,要相互跪拜。晚辈在长辈面前饮酒,叫侍饮,饮前要行跪拜礼,然后才入座。长辈命晚辈饮酒,晚辈才可举杯,长辈酒杯中的酒尚未饮完,晚辈不能先饮尽。

在众多酒文化中,不可不提到“三爵为限”的礼仪,古人倡导饮酒有节,饮不过三爵,过则违礼。

《礼记·玉藻》中提及:“君子之饮酒也,受一爵而色洒如也,二爵而言言斯,礼已三爵而油油,以退,退则坐。”意思是正人君子喝酒,喝到第三杯,就该自觉放下杯子,退出酒席。

如果酒过三巡犹然不止,酒量不好的人恐怕失态,所以普通的敬酒,都是以这三爵为度。

古人饮酒还不单单满足于美食美酒的享受,轻歌曼舞可是酒筵上必不可少的配角。《诗经·小雅》记载:“宾之初筵,温温其恭……舍其坐迁,屡舞仙仙。”酒到醺酣处离席起身,载歌载舞,将整个筵席气氛推向了高潮。

如果你以为古人喝酒都是觥筹交错、把盏言欢,那你就错了,除了高雅的饮酒礼仪,古人还发明了各种奇特饮酒姿势,简直妙不可言!

古人之奇特饮酒姿势

1、碧筒饮

唐代佚名诗人有《碧筒杯》诗云:“酒味杂莲气,香冷胜于冰。轮囷如象鼻,潇洒绝青蝇。”苏轼也有诗曰:“碧筩时作象鼻弯,白酒微带荷心苦。”

“碧筒饮”源于魏晋时期,兴盛于唐宋时期,就是用荷叶做成饮酒器,采摘刚刚冒出水面的新鲜荷叶,用筷子捅破使之与叶茎相通,然后从茎管中吸酒一饮而尽,倘若喝不下去,就会被罚酒。盛夏时节,花与酒的美妙融合,酒香莲花香四溢,不得不让人迷醉。

2、鼻饮

宋代朱辅《溪蛮丛笑》记载:“仡佬饮不以口,而以鼻,名曰鼻饮。” 陆游在《老学庵笔记》里也写道:“俗有土著……饮酒以鼻,一饮至数升。”

鼻饮需要将芦管插于鼻孔,从杯中吸酒。据说,用这种方法将酒通过鼻腔吸人咽喉,味道s甚好,而这种鼻饮法也盛行至宋代。

3、鬼饮、了饮、鳖饮

这三种饮法均来自宋代诗人苏舜饮和好友石延年的发明。为了凸显自己的个性,想出了如此怪诞的饮酒方式,让人不得不佩服。

“鬼饮”,这个名字听起来有点惊悚,但其实跟鬼没有关系。指在夜晚不点灯,在乌漆嘛黑的房间和好友摸黑喝酒,此情境就如同鬼一般,故取名为鬼饮。

“鳖饮”,就是把稻麦秸秆缠在身上,要想喝酒,必须像龟鳖那样,用力伸出脑袋碰到前方的酒杯,如此反复直至酪酊大醉。

“囚饮”指如同囚犯一般狼狈喝酒,蓬乱头发,光着脚丫子,还要带着罪犯的枷锁,随后才能喝酒。

不得不说,古代的酒文化真是奇葩又有趣,高雅又诗意。喝酒需要仪式感,才不会浪费。好酒要用心去充分品味每一个酒分子的香味,喝到微醺正好,这才是真正饮酒之人。


郑重声明: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修改或删除处理。